和姓

納西族第一大姓

和姓,納西族徠第一大姓,古代納西族四大支系“禾、束、葉、梅”之首“禾”的後裔,以族名“禾”為姓氏。

歷史上和姓名人眾多,包括和仲、和叔、和洽、和嶠、和凝、和斌、和兆元等。

當代和姓名人也極其眾多,如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和晶、和佳,原雲南省省長和志強,作家和谷,和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和有祿,體操運動員和雪梅,第一個把五星紅旗插在南極極點的人和煜東等。

基本介紹


和[和、咊、龢,讀音作hé(ㄏㄜˊ),古音讀作huò(ㄏㄨㄛˋ)、huó(ㄏㄨㄛˊ)、hè(ㄏㄜˋ)]

姓氏源流


和(Hé)姓源出有:
和姓
和姓
源流一
源於族名。源自納西族始祖崇仁利恩,古代納西族四大支系“禾、束、葉、梅”之首“禾”的後裔,以族名“禾”為姓氏。
源流二
源於祝融氏,出自遠古時期祝融氏重黎的後代,屬於以官職名稱為氏。唐堯時,重黎原的後人羲和為掌管天地四時的官。其後人以祖上職官為榮,即以首任此官的祖先羲和的名字命姓,遂成和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羲和,堯時掌時天地之字,和仲、和叔因以為氏。在農業社會裡,四季氣候是很重要的,因此“和”是很重要的官職,地位很高,家族也很昌盛,他們的後代遂以其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和氏。
該之和氏主要源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正確讀音作huò(ㄏㄨㄛˋ),今音讀作hè(ㄏㄜˋ)亦可,就是不能讀作hé(ㄏㄜˊ)。
源流三
源於官位,出自兩周時期軍制官吏和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和令,是西周初期在軍隊中設置的旗令官,以示軍紀軍威,通常由武藝高強之軍官擔任,負責把守軍門。古代,軍營大門至統帥大帳之間一般有三百步左右距離(一百八十米),營門至大帳門之間的通道,稱作轅道,為高級軍官、探作(偵察兵)的專用通道。轅道上距大帳之間五十步距離的道兩側豎有兩桿大纛旗,左為朝廷標誌旗,右為統軍將領(元帥、司馬)標誌旗,兩旗之間稱“和”,就是“軍門”,亦稱“壘門”。軍門以外二十步之內稱“轅門”,凡召集下級軍官布置作戰命令,以及處罰違令將士,就在轅門區域內,而不是某些書籍上註釋的在軍營大門外。排班值站于軍門的軍官,就稱作和令官,由中級將領中選拔出來的軍官當值,負責內外軍令、情報的傳遞,以及警衛等工作。在典籍《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記載:“以旌為左右和之門。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為之。”
在和令官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和令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和氏。
源流四
源於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內廷官吏受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受和,就是御廚史、亦稱內膳令,為兩周時期設置的官吏,專職掌管君王、王妃、太子們的膳食,並負責君王進膳前的口味品嘗和安全檢查。受和隸屬於天官府司管轄,為君主親信中的親信擔當。在典籍《周禮·天官》中記載:“受和,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饈之割烹煎和之事。”
在受和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受和氏。
源流五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宋宣王的弟弟子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宋國有國君宋宣公子力,他逝世後由其弟子和繼位,是為宋穆公。子和執政九年(公元前728~前720年),臨死時遺詔傳位給宋宣王的兒子子與夷,而讓自己的兒子離開宋國,到鄭國去做事。子和逝世后,子與夷繼位,即宋殤公。因為子和在做君主時賢良和氣,所以宋殤公給叔叔子和加封謚號“穆”,史稱宋穆公。在宋穆公的支庶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和氏,有以先祖謚號為姓氏者,稱穆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和氏與穆氏、戴氏同宗同源,和氏讀音作hé(ㄏㄜˊ)。
源流六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卞和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卞氏,春秋時楚卞和之後。”卞和,著名的春秋時期楚國荊人(今湖北襄樊南漳),一稱和氏,是“和氏璧”的發現者,他因獻玉而聞名古今。
在卞和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卞和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和氏、卞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讀音作huó(ㄏㄨㄛˊ),今音讀作hé(ㄏㄜˊ)亦可。
源流七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素和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後魏有素和氏,改為和氏。”素和氏,本為代北鮮卑族複姓,東漢桓帝劉志時期北方鮮卑部落聯盟大人檀石槐的支裔,以其本為白部,故號素和氏。
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的貴族素和氏隨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陽后,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的漢化改革捉稱中,奉旨改漢姓為和氏。這支和氏後來在代郡發展成望族,世稱代郡望,正確讀音作huó(ㄏㄨㄛˊ),今音讀作hé(ㄏㄜˊ)亦可。
源流八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族布爾圖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布爾圖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ultu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和氏、何氏。
⑵.蒙古族尼瑪察氏,亦稱倪馬查氏、專圖尼馬察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族乃馬真氏族,以姓為氏,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滹野(今烏蘇里江支流俄羅斯境內達鳥河流域)、訥殷(今吉林撫鬆鬆花江上游流域)、喜祿河(今遼河)、琿春(今吉林琿春)、黑龍江沿岸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imaca Hala。
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和氏、楊氏、榆氏、張氏、佳氏、尼氏、倪氏、魚氏、障氏等。蒙古族和氏讀音皆作hé(ㄏㄜˊ)。
源流九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輝和氏,亦稱惠和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回特部,以部為氏,滿語為Hunhe Hala,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富爾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一帶)、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和氏、何氏、惠氏。
⑵.滿族赫哲氏,亦稱赫哲勒氏,滿語為Heje Hala,滿族姓氏,世居今黑龍江同江、饒河、撫遠一帶,后改漢姓為和氏、赫氏、賀氏等。
⑶.滿族鈕赫氏,亦稱鈕祜祿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粘割氏族,滿語為Niohe Hala,漢義“狼”,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內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和氏、鈕氏、郎氏等。
滿族和氏讀音皆作hé(ㄏㄜˊ)。
源流十
源於商王陽甲,陽甲名和。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和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和姓始祖


和仲、和叔、子和(宋穆公)、卞和。

遷徙分徙


和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三十一位,人口約十九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1%左右。
徠和姓起源古老。傳說遠古時期,帝堯時有掌管天文立法的官吏和仲,和叔。在農業社會裡,四季氣候是很重要的,因此“和”是一種很重要的官職,地位很高,家族也很昌盛,他們的後代遂以其官職中的“和”為姓。因此“和姓”是以官名為姓。又有一支和姓的來源是這樣的,春秋楚國人卞和發現了和氏璧,於是卞和的後人都以此為榮,於是都以“和”為姓。另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在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的貴族素和氏隨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陽,也改姓漢姓“和”。和姓後來在代郡發展成望族,世稱代郡望。通志氏族略:羲和,堯時掌天地之官;和仲和叔,因以為氏;晉有和徂父,漢有和武;又後魏有和素氏,改為和氏,五代有和凝。
今遼寧省的撫順市,青海省西寧市,甘肅省武威市,山東省的泰安市、新泰市,聊城市大張家鎮前下溝村、菏澤市牡丹區何樓辦事處高路口村,和寨,曹縣桃園和屯,和庄,朱洪廟楊堂,鄄城大和庄,貴州省仁懷市。雲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迪慶藏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河南省的南陽市、浚縣、上蔡縣、息縣平頂山市、焦作市、沁陽市、唐河縣、滑縣、商丘市睢縣、太康縣、汝南縣、社旗縣、開封市、安陽縣、濮陽市、周口市、洛陽市孟津縣、孟縣,四川省的資陽市、射洪縣,山西省的榆次市、忻州市、晉城市、大同天鎮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來賓市,陝西省的澄城縣、蒲城縣、銅川市、長安縣,黑龍江省的尚志市,河北省的邯鄲市、晉州市、邱縣、唐縣、樂亭縣,河北省邢台市、南宮市、內丘縣,廣東省的茂名市江蘇省南京市等地,均有和氏族人分佈。

歷史名人


和仲和叔

上古人物。傳說堯有四大諸侯,分別主管東南西北四方,史書稱為四岳。東嶽名叫羲仲;南嶽名叫羲叔;西嶽名叫和仲;北嶽名叫和叔。四岳各自分管四方,又是堯的最重要的臣僚。凡是有重大決策,堯都要與四岳一起商量。

和洽

三國魏汝南平人,字陽士。東漢末,舉孝廉,不就。率親舊依劉表。后歸曹操,為丞相掾屬。魏國既建,為侍中、郎中令。魏文帝即位,為光祿勛,封安城亭侯。魏明帝時,進封西凌鄉侯,拜太常。為官清貧廉潔有操守,最後以售田宅自給,卒謚簡。

和嶠

西晉汝南西平人,字長輿。有盛名。襲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遷穎太守。為政清簡。以賈充薦,入為中書令。晉武帝深器之,預定滅吳大計。恆以儲君機為憂。惠帝立,拜太子少傅,遷光祿大夫。家富性吝,杜預謂其有錢癖。卒謚簡。

和郁

西晉汝南西平人,字仲輿,和嶠弟。以清干稱。歷傷書左右僕射、中書令、尚書令。懷帝永嘉五年,漢劉曜攻破洛陽,殺官吏,郁等奔苟。疾卒。

和凝

(898-955年),五代時文學家、法醫學家。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人。幼時穎敏好學,十七歲舉明經,梁貞明二年(916)十九歲登進士第。好文學,長於短歌艷曲。梁貞明二年(916)進士。後唐時官至中書舍人,工部侍郎。後晉天福五年 (940)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入後漢,封魯國公。後周時,贈侍中。嘗取古今史傳所訟斷獄、辨雪冤枉等事,著為《疑獄集》兩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訂兩卷,合成四卷。

和匹

(公元?~452年),著名北魏大臣。北魏太武帝時任侍中。太武帝拓跋燾正平元年(公元451年)任侍中,爵吳興公。次年,太武帝為中常侍宗愛所殺,和匹秘不發喪,而是與侍中薛提、尚書左僕射蘭延等議立新君,結果亦為宗愛矯皇后令殺之。

和跋

北魏代人。以才辯名。道武帝時為外朝大人,參軍國大謀,有智算。從入中原,以功進尚書,鎮鄴。封定陵公。出為平原太守。道武帝寵之冠於諸將。跋好虛譽,性尤奢淫,道武戒之,不聽。遂誅跋。

和逢堯

唐岐山人,武則天時負鼎上書,自言願助天子和飪,坐流庄州十餘年。后舉進士第,擢監察史。突厥請尚公主,逢堯奉使稱旨,擢戶部侍郎。坐善太平公主,貶朗州司馬。官終柘州刺史。

和守陽

唐扶風人,字守陽。和士開裔孫。中宗景龍間,為磧西支度田判官。時宗楚客欲陷郭元振,逼守陽誣證之,守陽拒不從。曾為冊立突騎施可汗使。使還,遷北庭都護府長史。改播川郡太守,尋遷北庭都護,專知支度營田十年,儲積巨億。遷隴右節度副大使,改隴西郡太守。遷江華郡太守,卒於途。

和斌

字勝之,濮州鄄城人。選隸散直,為德順軍指揮使,凡五年,數捍敵,被重創十餘。知軍事劉兼濟以兄平敗沒,執送京師,並逮其家。斌慰安調護,為寓金帛他所,密告兼濟勿以家為恤。平冤既伸,兼濟獲免,家賴以全。定川之役,將曹偀喪所乘馬,斌輟騎與之,且戰且行,與俱免。
狄青南征,使部騎兵為前鋒。青駐賓州十日以怠寇,既乃倍道兼行。斌以兵疲於險,利在速戰,即日度關。鏖賊歸仁驛,孫節死,斌引騎血戰,繞出賊后,遂敗之。師還,張破賊陳形於殿廷,仁宗拊勞,擢文思副使、權廣西鈐轄。改秦鳳,廣西以蠻事乞留,秦州亦請之,詔留廣西。

和禮霍孫

元代畫家,蒙古人。至元時,仕為承旨,善寫真,嘗奉召寫太祖御容及太宗御容。見《元史祭祀志》。

和志光

和志光(1946-——),納西族,雲南省維西僳僳族自治縣人。1964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專文化。
1964年8月至1969年11月,在昆明軍區步兵第13團一連當戰士。
1969年11月至1970年6月,任陸軍第11軍32師95團一連副排長。
1970年6月至1970年12月,任雲南省軍區獨立第9團一連排長。
1970年12月至1974年4月,任雲南省軍區獨立第9團一連副政治指導員。
1974年4月至1979年1月,任雲南省軍區獨立第9團一連連長。
1979年1月至1982年2月,任雲南省軍區邊防第7團一營營長。
1982年2月至1983年2月。任雲南省軍區邊防第15團副團長。
1983年2月至1986年8月,任雲南省軍區邊防第15團團長。
1986年8月至1993年3月,任雲南省軍區迪慶軍分區參謀長。
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任雲南省軍區迪慶軍分區司令員。
1995年3月至1998年5月,任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少將軍銜)(其間:1995年3月至1996年1月在**合成指揮專業學習)。現任雲南省軍區副司令員。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郡望堂號


郡望

代 郡:亦稱代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始置代郡。秦朝時期先為代郡,後為代縣。漢朝初期為代國,后改回為代郡,治所在桑乾縣(今山西寧武),東漢時期移郡治至高柳(今山西陽高)。晉朝時期移郡治到代縣(今山西代縣),晉永嘉後期廢黜,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蔚縣西南一帶。北魏時期亦置代郡,但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
西陵郡:三國時期孫吳黃武元年(壬寅,公元222年),改東漢朝時期所置的夷陵為西陵郡,後來也稱宜都郡,治所在宜昌(今湖北宜昌)。

堂號

汝南堂:以望立堂。
代郡堂:以望立堂。
西陵堂:以望立堂。
和氏堂號還有負鼎堂、律呂堂、壁玉堂、永思堂、追遠堂、忠信堂、洛陽堂等。

宗祠用聯


四言通用聯

源自唐堯;
望出汝南。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和姓的源流和郡望。
棟樑攸寄;
律呂克諧。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晉西平人和嶠,少有盛名,太傅庾顗見了他曾感嘆:“和嶠森森(高聳的樣子)和千丈松,把他用在大廈上,必為棟樑之才。”武帝時,歷官黃門侍郎、中書令。惠帝時,官至太子太傅、加散騎常侍。下聯典指北宋浚儀人和峴,字晦仁,精通音樂。太祖時任太常博士,曾用王朴律校準洛陽司天台影表(測日影的儀器)的石尺,製作律呂(樂律)。太宗時官主客郎中、兗州知州、太常丞。著有《奉常集》、《秘閣集》。
系承仲叔;
璧重連城。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堯時和仲,為和叔之後。下聯典指“和氏璧”價值連城。
磥砢多節;
衣缽相傳。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晉·和嶠。宋范質登進士,居十三名,與五代後梁·和凝同,時人有詩云:“登庸衣缽亦相傳。”

五言通用聯

嶺南無珍貨;
汝西有棟樑。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指揮使和斌,字勝之,鄄城人。為德順軍指揮使,從狄青南征。斌老於為將,以忠信得邊心。嶺南珍貨,一無所蓄。邊吏欲邀功,謀報啟釁,斌破其奸謀,故所至無事,吏民稱之。下聯典指晉代中書令和嶠,字長輿,汝南西人。少有盛名。人稱其“森森如千丈松,施之大廈,必有棟樑之用。”武帝時為黃門侍郎,遷中書令。惠帝時拜太子太傅,加散騎常侍。
明號真孝廉;
清封果勇侯。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舉人和承芳,平定人。歷唐山知縣,有惠政。以父喪還籍,斬衰竹杖,徙行千里,居喪哀毀。世稱為真孝廉。下聯典指清代名將和隆武,滿洲鑲藍旗人。因功封三等果勇侯,授吉林將軍。卒謚壯毅。

六言通用聯

廣記三州大事;
巧描二帝真容。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乾隆進士和映,下聯典指元代畫家和禮霍孫。

七言通用聯

存齋琴譜十八卷;
香奩華章百餘集。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內閣侍讀學士和素,字存齋。下聯典指後周太子太傅和凝,字成績,須昌人。梁時舉進士,歷仕晉漢,官至左僕射,太子太傅,封魯國公。嘗知貢舉,所舉皆一時之秀。為文章以多為富,有百餘卷,嘗作香奩集。
定八音,雅樂律呂;
職二帝,時官秋冬。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太常博士和峴,字晦仁,凌儀人。善音樂,他以補律准較洛陽司天台影表石尺制律呂,於是八音始和暢。下聯典指堯時治西、朔方之官和仲、和叔二人。和仲掌秋天之政,和叔掌冬天之政。

十言通用聯

挺秀干霄,隱具棟樑大用;
開門撤棘,毫無關節潛通。
——佚名撰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中書令和嶠,字長輿,汝南西人。下聯典指後周太子太傅和凝,字成績,須昌人。

和氏族譜


和氏族譜 五修本
和氏族譜 五修本
這是根據族譜4修本,後續的5修本。後續了10個行輩。
分別是:
14世行輩:正,15世行輩:習,16世行輩:善,17世行輩:宏,18世行輩:居,
19世行輩:顯,20世行輩:能,21世行輩:士,22世行輩:尚,23世行輩:進,
24世行輩:錫,25世行輩:法,26世行輩:樹,27世行輩:煥,28世行輩:在,
29世行輩:文,30世行輩:化,31世行輩:傳,32世行輩:其,33世行輩:建,
34世行輩:立,35世行輩:志,36世行輩:廣,37世行輩:承,38世行輩:先,
39世行輩:欽,40世行輩:汝,41世行輩:桂,42世行輩:燦,43世行輩:培,
44世行輩:鈞,45世行輩:源,46世行輩:相,47世行輩:照,48世行輩:增。
以上信息來自和氏族譜五修本。作者:和大龍(族譜和法光) 2012年1月31日摘錄。

字輩排行


河南沁陽和氏字輩:“鳳振紅雲祥國慶家兆旺”。
河南汝南和氏字輩:“國平家慶……”。
河南睢縣和氏字輩:“興堂明營……”。
河南浚縣和氏字輩:“映然培振繼”。
河南太康和氏字輩:“堂興明營培”。
河北南宮和氏字輩:“……乃文,恆慶福澤昌,守正紹書香”。
河北邯鄲和氏字輩:“根緒建向……”。
河南濮陽和氏字輩:“.......文武克西記國慶繁瑞祥
湖北廣水和氏字輩:“長修禮紀~~”
山東聊城市莘縣大張家鎮前下溝村和氏字輩:“廣培德學守,修興乘慶方;忠厚傳家美,富貴繼澤長。
以下是河南周口和氏字輩:21——50世
堂銘瀛林勛,城鏡法材照,高孝光輝炳,禮恭福端正,均錦江榮煜,坤峰海松炯。
河南焦作陽廟鎮和庄村。我們家譜上的字輩:21世----60世 禮信傳家寶,寬厚乃俊英,安居常興儉,義正道方行,仁聰平生本,勤學貴在衡,心廉懷耿直,積善增福榮。家譜上老祖為 和成。第二世到第四世族譜上為小名。後面的比較亂,有的世輩字有很多。從第五世開始輩字有:以(三)永(國)鳴 春 有(起)士(廷)元(夢,作)自(建,生,金,宗,中,家)應(九,同,秀,致,入,百,克)際(炳,光,希,維,步,天,進,祥,允)景 慶 思 法 益 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