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三十年戰爭史的結果 展開
- 作者(德)馮·席勒的作品
- 塞繆爾·羅森·加德納創作的書籍
三十年戰爭史
作者(德)馮·席勒的作品
《三十年戰爭史》是德國約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馮·席勒創作的歷史著作,1792年首次出版。
《三十年戰爭史》主要描寫了1618年至1648年歐洲歷史上的首次大規模國際戰爭和其中的德意志民族英雄,並著力展示了三位當時的風雲人物——斐迪南二世、瓦倫斯泰和古斯塔夫二世。作者認為這場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國際戰爭,是歐洲各國爭奪利益、樹立霸權以及宗教糾紛劇化的產物。
《三十年戰爭史》不僅佔有席勒歷史研究的絕大部分光彩,還全面體現了席勒開創的新歷史研究的進步觀。
《三十年戰爭史》主要描寫了1618年至1648年歐洲歷史上的首次大規模國際戰爭及其發生原因,探討了德意志民族英雄的問題,是席勒唯一一部寫作完成的歷史著作。《三十年戰爭史》共分五章,沒有標題,用簡練的筆觸描寫了三位當時的風雲人物——斐迪南二世,瓦倫斯泰和古斯塔夫二世的故事。
第一章 宗教改革浪潮下的歐洲大陸 | 第二章 德意志內戰的全面爆發 | 第三章 波希米亞地區的權力爭奪 | 第四章 戰火被引向歐洲 |
宗教改革帶來的變化 | 波西米亞的變故 | 波希米亞起義 | 第一個反抗者 |
奧地利王室的計劃 | 兩個宗教派別的戰爭 | 馬蒂亞斯的讓位 | 西班牙勢力的強大 |
德意志的分裂 | 福音新教聯盟的成立 | 陷入困境的斐迪南 | 戰爭初期歐洲各國的情況 |
宗教和約的簽訂 | 於利希地區的博弈 | 重選波西米亞國王 | 瑞典和其他國家的對立 |
匈牙利王室的苦惱 | 新皇帝的登基 | 兩個大人物的爭奪 | |
奧地利大公們的行動 | 新教帝國與皇帝間的鬥爭 | 弗里德里希倉皇而逃 |
第五章 德意志國土上的爭端 | 第六章 斐迪南的反宗教改革 | 第七章 瑞典軍隊登陸德意志 | 第八章 皇帝發起與瑞典的戰爭 |
德意志國土上的爭端 | 斐迪南簽署賠償敕令及影響 | 登陸德意志 | 悌利將軍的進攻 |
弗里德里希的悲劇 | 諸侯對弗里德蘭公爵的報復 | 對手的頑強抵抗 | 狂妄的悌利將軍 |
不斷出現的支持者 | 瓦倫斯泰被解職后的生活 | 瑞典軍隊所向披靡 | 一觸即發的戰爭 |
暗潮湧動的競爭 | 歐洲的拯救者 | 與法國結盟 | 萊比錫之戰 |
皇帝組建的軍隊 | 古斯塔夫阿道夫的戰術 | 風波迭起的城市 | |
丹麥國王的失利 | 馬格德堡成的淪陷 | ||
瓦倫斯泰的野心 | |||
丹麥國王幸運脫身 |
第九章 瑞典的遠征 | 第十章 阿道夫和薩克森選侯大獲全勝 | 第十一章 皇帝再次重用瓦倫斯泰 | 第十二章 瑞典的失利 |
兩個國王的對比 | 不可捉摸的古斯塔夫·阿道夫 | 被罷黜的瓦倫斯泰雄風重振 | 以撤退換取休整 |
瑞典國王的節節勝利 | 法蘭克尼亞的爭奪 | 制訂復仇計劃 | 來自同盟者的背叛 |
法蘭克尼亞的緩兵之計 | 賴恩小城的勝利 | 瓦倫斯泰招兵買馬 | 戰死沙場的國王 |
佔領法蘭克福城 | 攻佔巴伐利亞 | 被要挾的皇帝 | 憤怒者的反攻 |
攻佔美因茨城 | 薩克森選侯開闢另一戰場 | 反攻瑞典行動 | 付出慘重代價的勝利 |
布拉格市民向薩克森投降 | 紐倫堡全程備戰 | 瑞典國王猝然離世 | |
四面楚歌的奧地利王國 | 兩軍對壘 |
第十三章 大權旁落的瑞典 | 第十四章 瓦倫斯泰的末日 | 第十五章 祈求和平的呼聲 | 第十六章 和平條約的簽訂結束戰爭 |
瑞典國王離世后的混亂 | 自成一家的瓦倫斯泰 | 諾爾德林根之戰 | 巴納將軍的攻勢 |
首相掌握大權 | 需要自衛的瓦倫斯泰 | 《布拉格和約》 | 臨危受命的托斯滕松 |
歐洲各國在海爾布琅會談 | 瀕臨危險的瓦倫斯泰 | 法國勢力的介入 | 戰火燃燒到了丹麥 |
陷入困境的掌權者 | 殺掉瓦倫斯泰 | 與法國的協議 | 取得對奧地利的勝利 |
一路凱歌的瑞典軍隊 | 貝恩哈德之死 | 飽受創傷的巴伐利亞 | |
戰爭開始出現轉機 | 《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的簽訂 |
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給德意志蘭帶來極為悲慘的結局,經濟的極度凋敝和政治的極度分崩離析(德意志蘭分裂為314 個邦和1475個騎士莊園領,均擁有獨立的主權,皇權有名無實,盛行諸侯小邦專制主義統治),在一個世紀后不僅未見改善,有的反而變本加厲了。由於德意志蘭經濟的復甦和許多邦國出現開明君主專制改革,“狂飆突進”運動的光輝,到1780年代中期開始消退。除很少數人還堅持其激進文學立場外,大部分人都開始轉向“溫和”或浪漫主義。席勒日益感到對改變德國社會現實的無奈,想重新摸索改造德國鄙陋社會的道路。1787年席勒來到魏瑪,毅然放下文藝寫作,一頭栽入歷史學的學習和研究,進而學習和研究歷史哲學與美學。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澄清和認清德意志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疑惑和問題。從1787至1795年間,席勒專心致志地用了7年時間從事學者生涯,研究歷史和歷史哲學,寫出許多歷史和美學著作,其中包括 《三十年戰爭史》。
《三十年戰爭史》基於這樣的事實背景:德意志蘭政治上的分崩離析,是造成德意志民族深重災難的根本原因。在席勒看來,德國內部諸侯間的宗教戰爭,歐洲外部國家的入侵和在德意志大地上的橫行,新興德意志民族成長的困難,根源也無一不在德國政治上的分崩離析。凡是有利於德國的統一,包括加強皇權,有利於德意志民族的振興,以及改革和崛起都會受到席勒的同情、支持和讚賞。席勒在《三十年戰爭史》中同情和讚揚波希米亞(捷克),反對奧地利哈布斯堡宗主國的民族起義,同情和支持許多德意志城市居民保家衛城的英勇抗擊行為。席勒幾乎通篇都在不斷提醒讀者,遭到戰爭雙方蹂躪最烈的莫過於廣大農民,他們真的處在無法生存的地步。在席勒的筆下,德意志蘭在三十年戰爭中的出路有兩處,一處是廣大人民普遍要求和平的願望與呼聲,終於使戰爭不能夠繼續打下去。另一處是希望點燃戰爭之火的大小暴君,認清戰爭的罪咎,從一名“人類的壓迫者、和平的敵人、各族人民的禍根”回歸到一名“正義的朋友”。
《三十年戰爭史》中席勒對斐迪南二世、古斯塔夫·阿道夫和瓦倫斯泰傾注了較重的筆墨。在他看來,這三位大人物雖然在當時叱吒風雲,但都不是能拯救德意志民族的英雄。斐迪南二世雖然有做一名明君,但他並沒有為德意志做出什麼福祉。對於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席勒一針見血地指出,作為瑞典的國王,他侵入德意志的真正目的不外乎是防止德意志的崛起,希望用武力實現對德意志的控制。因此,阿道夫的陣亡對瑞典而言是不幸的,但對德意志而言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瓦倫斯泰的舉動雖然符合德意志人民的願望,但其最終目的不過是為了自己奪權篡位。因此席勒並不認為這三位大人物是英雄人物。
法國歷史學家阿歷克西·德·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席勒在他的《三十年戰爭史》中準確地提出,16世紀偉大的宗教改革讓互不知曉的各國人民突然相互接近,並且通過嶄新的共同信仰緊密團結在一起。
約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馮·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德國浪漫主義詩人、劇作家和美學家,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1773年,席勒被迫選入公爵設立的“軍事植物學校”。1781年出版《強盜》,1782年《強盜》演出引起轟動,9月22日在朋友的幫助下席勒逃出部隊,擺脫了公爵對他寫作的限制,匿居在鄉村進行寫作,完成《陰謀與愛情》、《歡樂頌》等作品。此後,席勒的創作由狂飆突進轉入古典主義。1788~1795年,在魏瑪研究歷史和康德哲學。由於《尼德蘭獨立史》一書影響較大,1789年,經魏瑪樞密大臣歌德介紹,席勒被任命為耶拿大學歷史副教授。1795~1805年期間,席勒創辦了《季節女神》雜誌,先後完成《華倫斯坦》、《威廉退爾》等著作。1805年,貧病一生的席勒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