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延鐵路
西延鐵路
西延鐵路自陝西西安市(隴海鐵路西安城東新豐鎮)至陝西延安市七里鋪,是包西鐵路的組成部分。正線全長334公里。途經蒲城、白水、宜君、黃陵、洛川、富縣、甘泉等7縣,總投資12.5億元人民幣。是鐵道部與陝西省合資修建的地方鐵路。設計年運力近期2500萬噸,遠期3000萬噸;通過能力近期7對/ 日,遠期24對/日。1973年1月全線開始建設,1991年11月鋪軌至延安。西延鐵路在西安與隴海鐵路、侯西鐵路、神朔鐵路及包西鐵路相連,在延安與神延鐵路相接。
西延鐵路全長332.072公里,南起隴海線新豐車站,北至神延線延安車站。途經臨潼區、閻良區、富平縣、蒲城縣、白水縣、宜君縣、黃陵縣、洛川縣、富縣、甘泉縣、寶塔區等11區(縣)。早在1973年,西延鐵路就開工修建,經過長達24年的建設周期,於1997年8月全線修通並交付運營。擴能改造將採用國鐵I級標準,內燃機車牽引,預留電氣化條件。
西延鐵路與包西線、西康線、襄渝線、川黔線、黔桂線組成了西部地區南北方向的“包柳通道”,是中國鐵路網主骨架“八縱八橫”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延鐵路擴能改造工程被國家發改委列為2006年第六批開工的固定資產投資的大中型項目,是陝西省鐵路“脊梁骨”的關鍵一段,也是鐵路跨越式發展戰略中重點建設的十大煤運通道之一。
西延鐵路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東部的黃河中游,地處東經105°29′~111°15′和北緯31°42′~39°35′之間,基本地貌類型是黃土塬、梁、峁、溝、塬,是黃土高原經過現代溝壑分割后留存下來的高原面。梁、峁,是黃土塬經溝壑分割破碎而形成的黃土丘陵,或是與黃土期前的古丘陵地形有繼承關係。溝大都是流水集中進行線狀侵蝕並伴以滑塌、瀉溜的結果。從區域組成特徵看,延安以北地面切割嚴重,是以峁為主的峁梁溝壑丘陵區,綏德、米脂一帶最為典型;延安、延長、延川是以梁為主的梁峁溝壑丘陵區;西部為較大河流的分水嶺,多梁狀丘陵。延安以南是以塬為主的塬梁溝壑區。洛川原是保存較完整、面積較大的黃土塬。主要是植被遭受破壞后就地起沙的結果,也和強風從內蒙古伊克昭盟搬運沙粒有關。冬、春季多強勁的西北風,使沙丘向東南移動。沙丘之間或低洼地方,分佈有大小不等的湖盆灘地。灘地中部平坦,夏季水草茂盛,為重點農牧業基地。
沿線資源分佈廣泛,但相對集中,礦產種類較齊全,但結構不盡理想;資源豐富,但總體勘查程度低,可經濟開採的儲量少,難以開發利用的資源量多;能源礦產具突出優勢,但一些支柱性礦產短缺;除能源礦產外,金屬、非金屬礦產特大型、大型礦少,中小型礦多,富礦少,中低品位礦多,單一礦少,共伴生礦多。陝西屬大陸性季風氣候,由北向南北分厲北溫帶半乾旱、暖溫帶半濕潤和亞熱帶濕潤三個氣候帶,南北氣候差異明顯。綜合年平均氣溫13.6℃,其中陝北7—12℃,關中12—14℃,陝南14—16℃,極端最低氣溫—32.7℃,極端最高氣溫42.8℃。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以秦巴山區為多,長城沿線較少,年平均降水量648毫米,無霜期218天(平均值)。
西延段南起隴海線新豐鎮車站,北至延安北站,從1973年開始修建,至1994年7月31日全部建成。西延段全長332.972公里,其中新(豐鎮)張(橋)段41公里由西安鐵路局管理,鍾家村(不含)至延安北段全長284公里,屬國家Ⅰ級幹線(單線),全線有橋樑259座,總延長23.885公里;隧道103座,總延長59.718公里;線路最大坡度為12.5‰;最小曲線半徑400米;設計車站29個,已開站24個;到發線有效長度黃陵(含)以南850米,黃陵以北650米;延安等9站為色燈電鎖器聯鎖,黃陵等15站為6502電氣集中聯鎖;閉塞設備為64D繼電半自動閉塞;牽引定數上行1700噸,下行3500噸;列車允許速度為每小時75公里。西延段設計年運輸能力為1500萬噸。
神延段北起包神、神朔鐵路的神木北站(不含),南至西延鐵路的延安北站,1998年5月動工興建,2001年4月全線鋪通,2004年元月正式交付運營。神延鐵路正線全長384.67公里,屬國家一級幹線(單線),全線橋樑249座,總延長49.506公里;隧道26座,總延長30.729公里,其中寺則河隧道長6216米,是中國在黃土地質上修建的最長隧道之一;線路最大坡度為12.5‰;最小曲線半徑450米;全線設計車站35個,已開站19個,改造2個(延安北、神木北);到發線有效長度850米;聯鎖設備為6502電氣集中;閉塞設備為64D繼電半自動;牽引定數上行1700噸,下行3500噸,列車允許速度為每小時90公里。神延段設計近期年運輸能力為1420萬噸。
截至1989年,西延鐵路的設計參數如下表所示。(西延鐵路擴能改造完成後的參數請查看甘鍾鐵路詞條)
項目 | 參數 |
---|---|
線路等級 | 國鐵Ⅰ級 |
正線數目 | 單線 |
限制坡度 | 6‰(甘泉至延安間為12‰,雙機牽引) |
最小曲線半徑 | 500米(困難地段可400米) |
到發線有效長度 | 新坡段850米,坡延段近期450米,預留850米 |
2003年8月,西安—延安鐵路甘泉段路基被衝垮,致使火車停運。西安—延安鐵路甘泉段發生山體滑坡,致使該線4762次列車晚點6個多小時。洪水又沖塌了甘泉縣道鎮段200多米長的鐵路路基。延安去西安的火車票已經售出1000多張。因出現路障,延安火車站只得對旅客說明情況後退票,退票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2點。火車不能通行,開往西安的卧鋪汽車趁機提價。隨後,搶修完畢,火車可正常通行。開往西安的4761次列車昨日晚間10點半也從延安駛向西安。2007年02月,西延鐵路蟠桃溝大橋換梁施工過程中發生事故,導致西延鐵路停運,經西安鐵路局和中鐵一局緊急搶修,線路故障發生后,鐵路部門迅速組織人員日夜搶修,因橋樑搶修施工難度較大,西延鐵路恢復通車時間推遲12個小時,通過西延鐵路運行的列車:延安北—北京西T45/44次、北京西—延安北的T43/46次,西安—神木的4762次、神木—西安的4761次,以及安康—神木的4768/9、神木—安康的4767次,全部恢復通車。
經國家發改委、鐵道部和陝西省批准,包西(包頭——西安)鐵路大通道今年開始建設。根據初步建設規劃,對包西線從張橋到延安、延安到大保當共561公里進行複線建設。張橋到延安段將按照160—200公里設計時速重新修建260公里長的高標準雙線;從延安到大保當301公里,按照同樣標準在既有線上增建第二線。西延鐵路複線建成后,延安至西安的鐵路線路將增加至三條,兩地最短可實現2小時直達。
延安火車站改造工程納入包西線建設項目,根據鐵道部的設計運量,按照最高出行3000人設計,站房面積將達23940平方米。工程主要包括整個站房重建,原有4條導航線增加到9條,由原來一站台、一通道增至三站台、三通道,增建無支柱雨棚,車站廣場也將進行重新改造。按照計劃,這座設計標準為西北地區一流的火車站預計在年內建成。延安火車站改造期間,位於陽山的延安北站將作為臨時客站使用。
延安站是包西大通道重要的中間站。對延安站的改造,將按照鐵道部提出的“一百年不落後”的思路規劃設計。車站建設風格既要體現陝北地方風貌,又要具備最現代化的功能,而且從延安始發的列車也是中國最先進的。延安火車站改造工程完工後,在延安至北京直達列車的基礎上,將積極協調開通延安至上海、延安至廣州的旅客列車,使延安和東部沿海地區的聯繫更加緊密,對促進老區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對於西延鐵路複線建設及延安火車站改造工程,延安市委、市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將積極做好配合、協調、保障和服務工作,支持項目建設,全力以赴為工程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簡化審批手續,減免相關費用,使該項目能按時開工,順利實施,按照鐵道部的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
1973年1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召開會議決定,修建西安新豐鎮至延安段鐵路,正式定名為西延鐵路,鐵路全長334千米。
1991年12月26日,西延鐵路建成通車。
1992年8月1日,延安站建成投運。
西安至延安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完成後,既有西延鐵路延安北至甘泉北段併入包西鐵路;既有西延鐵路甘泉北至鍾家村段重新命名為甘鍾鐵路;既有西延鐵路鍾家村至張橋段屬侯西鐵路;既有西延鐵路張橋至新豐鎮段增建二線並划入包西鐵路。
截至2004年,西延鐵路自西安城東新豐鎮站至延安市七里鋪延安北站,正線全長334千米。
西延鐵路投運27年來,拉近了延安與全國各地的距離,鋪就了老區人民致富的道路。延安出產的小米、蘋果等特色農產品走出黃土高原,走向世界;煤炭、石油等能源供給到全國各地。(《陝西日報》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