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芳
民國廣東代省長
張錦芳,(1854—1921),字荔園,廣東省高州城東郊下蒼地村人。他青年時期,正值法帝國主義侵略越南進逼中國之時,決心投筆從戎,光緒元年(1875年)秋往廣西龍州在邊防軍先後任營書及幫帶,初與法軍作戰失利,后隨馮子材在鎮南關、涼山等戰役中重創敵軍,立下戰功。
立功於異域
張錦芳(1854-1921),字荔園,高州城東郊下蒼地村人。少年時在鄉村私塾刻苦攻讀,兩次應童子試不第,但毫不氣餒。曾寫詠梅詩“不知霜雪經多少,骨格肞修到來。”自勉。及長,正值法國軍隊侵略安南(今越南),清軍著名將領劉永福率黑旗軍援越抗法大獲全勝而聲威遠揚之時,受“劉義打番鬼”的動人事迹所鼓舞,決心投筆從戎,企立功於異域。此舉深得父親嘉許,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秋往廣西龍州,在邊防軍中充當營書。後來,感到這等軍職“碌碌無所短長”,便決然辭去,假託從商,由中國邊鎮東興過芒街深入越南內地,“察其山川險要”。
1881年,廣西提督黃桂蘭得知張錦芳熟悉越南地形,招至麾下,派往扼守興安、水東等處。翌年法軍進犯南定,張錦芳因經驗不足,為先發制人而倉促率部越出防區“疾趨而邀擊之”。結果失利無功而回。上司知其英勇好戰,不加責備,另派他到狗頭山、阿婆、海圻等地招募熟習水性的青年入伍,編成應、良、岳、潤四營,委他任岳字營幫帶兼營務處文案之職,駐防越南北寧,相機助黑旗軍。1883年8月,法軍攻佔越南中部之順化,迫越南簽訂《順化條約》,獲得對越南的“保護權”后,繼而窺伺中國邊境。同年12中旬,法軍大舉向駐越的中國軍隊進攻,中法戰爭爆發。山西、北寧兩地相繼淪陷。撤退時,張錦芳所部岳字營殿後掩護,隨打隨退,駐紮於諒山之公館圩。他估計追擊的法軍會長驅直入;果然,當其大半渡江時,張錦芳率部會同駐觀音橋之友軍奮起痛擊。“斃敵無數,江水為之不流”。法軍受到重創,大敗而退。次年5月,又參與諒山保衛戰,擊退來犯之敵。
1885年1月,諒山失守,法軍直逼廣西邊防要塞鎮南關,提督楊玉科陣亡。清廷起用年屆70歲的愛國將領馮子材為關外軍務幫辦,重行部署戰備。馮子材率王孝祺、王德榜、蘇元春等部在鎮南關內關前隘築長牆,連接東、西嶺成一防禦陣地。張錦芳所率之岳字營改為巡勇小隊,隸屬蘇元春部。從是年一月初七日起,中、法兩軍在鎮南關展開激戰。在千鈞一髮之際,張錦芳身先士卒,隨馮子材、蘇元春等將領躍出長牆與敵短兵相接,殺得法軍橫屍遍野。如此輪番戰至初九日,斃敵千餘人,取得了震驚中外的鎮南關大捷。接著乘勝追擊,一舉攻克文淵,光復諒山;把法軍趕至船頭、郎甲一帶。與此同時,黑旗軍和滇軍在西線戰場亦節節勝利。至此,法軍全線崩潰,統帥尼格里身受重傷,狼狽逃竄。越南各地人民也紛紛起來與馮子材軍聯繫,準備共同驅除法國侵略者。但是,清政府卻在勝利聲中下令停戰撤兵,與法帝議和。致使這場抗法之戰,落得“不敗而敗”的結局。當停戰令下達時,前線將士“無不椎胸噴血,徒喚奈何!”悲憤至極。張錦芳亦憤慨地事實寫下“回頭莫問和戎事,孤憤南來記甲申”之詩句。
打勝而主動停戰議和,徹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無能。從此越南脫離了原宗主國——中國的懷抱,接受法國的“保護”:對外法國代表越南,法國有權在各地駐軍;法國設總監督,控制越南對外關係;為保證保護權的行使在各地設監督或副監督,節制越南官吏……這一切,換句話來說,就是清政府把越南割讓給法國了。但越南人民的反法抵抗運動風起雲湧,數十年從不間斷。而張錦芳授任五軍參贊,留越收集舊部,以武崖、知里一帶為根據地開展抗法鬥爭達七年之久。就這樣,為了援越抗法,能文能武、英勇善斷的張錦芳在越南度過了十四年烽火歲月。他的足跡踏遍越南山川溝壑,對中越邊境的地理環境、風土民情瞭然於胸,更洞悉某些界至紛爭的歷史淵源、利害關係和解決的最佳方案。所以,在中法雙方派員劃定中越邊界的過程中,曾發揮他的智慧,暗助中方劃界副使王之春解決了不少棘手的問題,為保衛國家的尊嚴和領土利益作出貢獻。
奉命歸國任職
1894年(光緒二十年)張錦芳奉命歸國。先後出任廣西遷江知縣、候補通判、寧明州知州等職;在肅清匪亂,維持地方治安,鞏固邊防等方面有顯著政績。1911年(宣統三年)任廣東右路巡防隊第十八營管帶,后歷任陽江縣知事、廣西岑溪縣知事、兩廣護國軍都司令部籌款員、東莞縣知事。
1917年廣東革命政府利用桂、滇、粵三方面軍隊組成討袁聯軍,經過幾番戰鬥,總算是把袁世凱在廣東的勢力殘餘龍濟光部驅趕出大陸,竄下海南島去了。龍濟光被壓到海南后時刻窺伺反攻大陸。11月,北洋政府委龍為兩廣巡閱使,意在挑起龍濟光對廣東內陸的騷擾,藉以加重其對南方政府的壓力。龍濟光受委任后聲言要到廣州就職。12月,龍濟光以所部數千人在徐聞登陸,佔領雷州半島及沿海數縣。1918年1月18日,龍軍攻佔化州。高雷鎮守使隆世儲從高州帶兵前往阻擊,在笪橋、良光一帶發生遭遇戰,隆部敗退。敗退官兵在搶渡過羅江時,浮橋不穩,人馬擁擠,隆世儲落水溺斃,龍軍乘勝進入高州。龍濟光入高州后,設巡閱使行署於舊鎮署(現高州市政府現址),建築七層碉樓於署左,號稱“帥府”。還在城西觀山建樓自居,命名“鎮武樓”。從此高雷一帶又屬北洋政府勢力所佔有。
龍濟光駐高州后大量擴編地方團隊,委派地方勢力頭子任團、營、連長,如安良堡的梁拜卿等人均自行組織軍隊,被委為營長調往信宜效力。一些縉紳遺老也紛紛取出珍藏已久的朝衣袍服,彈冠相慶。
4月西南軍政府分六路進攻龍濟光。其中劉達慶部出岑溪迫近信宜,激戰於硃砂、白石,在東鎮收繳了龍濟光的新編部隊軍械,龍軍退縮高州城。劉部經黃塘、良德進迫高州。桂系沈鴻英部由合浦出石角襲擊廉江的龍軍後路。龍見大有被圍殲之危,便於退出高州,經化州、梅菉下赤坎,由水路逃返海南島。為穩定局勢廣東政府委派高州人張錦芳為高雷道尹,劉偉才為茂名縣知事。年底,大局已定,張錦芳調省另委任為粵海道尹兼新編陸軍游擊司令等職。
茂名籍首位省長
1919年5月,繼省長李耀漢、翟汪先後被迫去職,遺缺由粵海道尹張錦芳代理廣東省長。這雖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卻破了一項紀錄:張錦芳是當時高州府六屬(茂名、信宜、電白、化州、吳川、廉江)有史以來出任省長職務的第一人。這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行政區域的“省”,在現代人的心目中,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誰不知道“省”是我國地方的最高一級行政單位,它位居中央政府之下,市、縣之上。但在古時,省不是行政區域單位,最初是王宮禁地之稱,如“省中”是指宮廷禁地。之後作為官署名。《新唐書·百官志一》:“其官司之別,曰省、曰寺、曰監、曰衛、曰府。”《舊唐書·職官志一》:“尚書、門下、中書、秘書、殿中、內侍為六省。”由此可見,到隋唐時代,省是中央部門和機構的稱謂。日本是受我國唐朝影響最大最深的國家,其中央機構仍沿用唐代的稱謂如外務省(外交部)、大藏省(財政部)、厚生省(衛生部)等。
中國的行政區域,最早的稱謂是“州”。史載上古禹貢時“禹分九州”,所以陸遊《示兒》詩句“但悲不與九州同”,此處的九州是全國之意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置郡縣一統天下。此後或郡或州或府(縣級不變)歷代雖有沿襲,但所轄的範圍和職權是不盡相同的(因隨皇帝的心水而定,誰也說不準。)直至元代,除京師附近地區直隸於中書省外,又於河南、江浙、湖廣、陝西、遼陽、甘肅、嶺北、雲南等地設十一行中書省,簡稱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以總攬該地區的政務,為地方最高行政區劃。明代雖已改行中書省為丞宣布政使司;除兩京直轄地區處,共有十三布政使司,而習慣上仍稱行省,簡稱省。清初增為十八行省,后又增為二十二行省,到清末民初,“省”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我國地方的最高一級行政區域單位。民國時期,全國有三十五個省(含解放后取消的熱河、察哈爾、綏遠、西康等省),二個特別市(上海、廣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全國行政區域曾多次進行調整。現時劃為二十三個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和二個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
著有《荔園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