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所

渤海所

渤海所,地名,位於北京郊懷柔區,是一個村莊。

京郊懷柔區


渤海所
渤海所
唐朝鼎盛時期,東北有個渤海國,而今京郊懷柔區則有個渤海所,兩地相距數千里之遙,是起名巧合?還是有什麼內在聯繫?請看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起名緣由


難捨故鄉情 渤海當村名
《唐書地理志》記載:公元724年,東北部分粟末靺鞨族人南遷,寄治幽州城內(今宣武一帶)。北京市文史專家尹均科先生在《北京文史資料精選·昌平卷》《昌平歷史沿革》一文中寫道:唐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幽州城內的部分粟末靺鞨族人遷至幽州城北35華里的桃谷山下,建立燕州(即今昌平境內的新城一帶)。王殿華在其《東燕州城》一文中這樣描述道:“此城為方形,整體為夯土築成,邊長為1華里,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城外有護城溝1條,上口寬1丈5尺左右。並稱1958年修建京密引水渠時北城牆被挖掉,現僅存東、南、西3面城牆遺址”。
據《昌平文史資料》第二集45頁記載:唐建中三年(782年)幽州節度使朱滔聯合其他重鎮節度使反唐,起兵攻京師,滅燕州,城內建築毀於火梵。燕州淪陷后,百姓民不聊生,為躲避戰亂,他們紛紛逃亡。其中此前由東北遷徒而來的渤海國的後裔們也在逃亡之列。這部分人從昌平新城經懷柔的橋梓,北宅一線,入關渡河。之後,沿懷沙河畔一路蜿蜒而上。當他們行至今渤海所一帶時,見眼前是一片草木茂盛的開闊地,便產生了落腳於此的想法,就這樣,這些逃亡而來的渤海人便在這裡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因這部分人原籍屬渤海國,又因戰亂流離失所,不免對故土產生思念之感,為抒發這種思鄉之情,他們便稱自己為“渤海人”,稱駐地為“渤海”。加之這一帶山清水秀,擁有繁衍生息的優越自然條件,到了元代,這裡的村落已有一定規模。

明朝歷史


明時建城池 設立千戶所
明朝弘治年間(1503年左右),隨著明十三陵部分陵園的建立和附近長城的修建加固,渤海地區的地理位置顯得尤為重要,於是朝廷下令,在渤海這個地方建設渤海城池,並設立“拱護陵京”千戶所,擔負內護皇陵,外防夷人之重任。由此便成了渤海人到渤海所的演變。明朝以後,渤海所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渤海城池修建,歷經兩年多時間。明弘治十四年開工,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工程告竣。史料記載:建好后的渤海所城周長1467米,寬4米,高6—8米,牆體由石條砌成。城內面積約為120.96萬平方米。城開三門,磚石結構。東門匾額為“天山東府”;西門內匾額為“永固門”,西門外扁額為“拱護陵京”;南門內匾額為“渤海城”,南門外匾額為“黃花路”。城內18米寬的十字大街分別通各門,街道正中砌有一排石條,兩旁整齊地栽有120餘棵槐樹。南門外設有操練兵馬的操場,並築有3米高,6米見方的觀禮台。十字街口西北側建官府衙門一座,佔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設有大門,門外兩側有上下馬石及石獅一對。大門對面建有一座約10米長8米高,磚石砌成的影壁牆。大門內有兩座約6米高1米寬的石碑,鐫刻著渤海城池的建築歷史。衙門西側是倉房,現在,人們仍習慣稱之為倉庫衚衕。
因當時外夷屢次犯邊,渤海所一帶長城戰事頻發,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移黃花鎮參將到渤海所駐紮,具體管轄黃花路隘口防禦事務。賈兒嶺口、田仙峪口、擦石口、磨石口、驢鞍嶺口、大榛峪口、南冶口等長城重地均屬渤海所管轄範圍,可見當時渤海所軍事衙署的權力之大。

明朝時環境


大村仨成因 榛廠設兩個
渤海所村是懷柔第一大村,人口最高峰時有1300多戶4300多口人,一個半山區的村莊為何如此龐大,原因有三:一是歷史悠久。渤海所早在唐代就已經有了人煙,元代已有軍隊駐紮,並設練兵場和軍營牧場;二是地理位置重要。渤海所位於長城腳下和京師北門,並設有軍事衙署,是軍事重地,長期派重兵把守;三是自然環境優越。渤海所是風水寶地,四面群山環抱,中間為山間盆地,村前有近萬畝的肥沃平地,盆地內有懷沙、渤泉兩條河流和眾多泉水的滋潤。站在南山向北眺望,可清楚地看到毛嶺山為身,東、西后峪兩山為翅,玉皇廟為頭,貌似一隻鳳凰卧在那裡。應該說,人傑地靈,物產豐富,為渤海所人口的集聚創造了先決條件。
明代時,十三陵為了祭拜皇陵,專門設立了榛廠,除崇禎帝的思陵外,其餘十二皇帝陵每陵都有一個榛廠。榛廠的任務是為各皇陵提供祭祀大典的榛子栗子核桃等乾果產品。明代12個榛廠有5個設在懷柔境內,而渤海鎮地區就有4個。其中明成組朱棣長陵明仁宗朱高熾的獻陵的兩個榛廠均設在渤海所,因長陵祭祀規格高,祭品的需求量也比其他陵大,可見,渤海所當時一個村承擔兩個陵的祭品,在供應祭品的數量、質量等方面都贏得了朝廷的認可。

歷史傳承發展


古城雖消失 記憶卻猶存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渤海古城被陸續拆除。到了文革期間,總長1467米的城牆基本蕩然無存。矗立在十字街兩旁的120多棵古槐也未免幸運,就連那衙門門前的兩尊石獅也在“文革”中被人以“叫它永世不得翻身”為由深埋地下。幾處好端端的城門洞也一掃而光。城牆被連根拔掉,城基批成了房場,牆石被社員破開用於打地基。三道城門的城磚用來蓋了渤海所中學。那些古碑、匾額也多數被毀。
幸運的是,1993年村裡開挖自來水溝時,兩尊石獅重見天日,先是讓人放於村莊的東橋頭,后又被人當做文物存放於今渤海所村委會院內。沒想到,昔日守衙石獅今擔護村重任。
今天的渤海所,雖然看不到了金戈鐵馬和古城風韻,但留在人們心裡的文化積澱依然那麼厚重。昔日的東城牆基,南城牆基均已變成寬廣的柏油馬路和村中主街,而西城牆基和北城牆基則成為了民居的宅基。昔日的軍事衙署則變成了專供孤老和殘疾人免費用餐的溫馨家園。十字街頭那一塊塊被人踩出年輪的片石也因街道硬化長眠於地下,被保護起來。而那些飽經滄桑,守衛街頭數百年的古槐更是被現代的花卉樹木所取代。我們唯一可以看到的是那些為數不多,散落於民居之中的城牆基石,以及那些現存於村委會院內的10餘塊記載古城歷史的石碑,而這些,又恰恰是唯一能夠說明問題的寶貴財富,值得人們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