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道

唐代儲光羲的詩

《洛陽道》是唐代詩人儲光羲創作的五言絕句。

作品原文


洛陽道
大道直如發,春日佳氣①多。
五陵②貴公子,雙雙鳴玉珂③。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佳氣:指陽氣,春天氣溫回升,生氣蓬勃。
②五陵:在長安附近。即漢代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五個皇帝的陵墓。附近亦多貴臣葬地,祭禮郊遊的多為貴公子。在這裡泛指權貴人家。
③玉珂:用玉石裝飾的馬勒,兩勒相擊而發聲,故又叫鳴珂

白話譯文

洛陽城里的大道平直如伸展的頭髮,洛陽的春天氣候適宜,有很多陽光明媚的日子,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在這樣的日子裡,洛陽著名的五處皇家陵園常有富家子弟去踏春,這時,在大道上飄揚著馬匹上的玉飾發出的叮噹聲,不用看也知道是公子們成雙結對而來了。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洛陽道》這首詩是儲光羲所作《洛陽道五首獻呂四郎中》中的第三首。大道直如發,顯示了洛陽的繁榮,以及重要的城市職能
儲光羲是傑出的山水田園詩人,備受許多大家的推崇。有人評價他的作品“消盡常言”,有“浩然之氣”,且帶有古意。
該詩是《洛陽道五首獻呂四郎中》中的第三首。大道直如發,顯示了洛陽的繁榮,以及重要的城市職能。在唐代洛陽一直是東都,政治上是僅次於長安的城市。洛陽城,也是歷史名城,城外有五個帝王的陵寢,分別為漢高祖長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陽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因為這裡聚集有許多權貴富豪,所以後人用“五陵”來泛指貴族的居住地。在譯文里則把五陵譯為它本來的意思“五處皇帝的陵園”。
詩題為“洛陽道”,詩里寫了大道的樣子,題目可以理解為專指大道,像長安道之類的,無非有個代指的意思,洛陽道,很寬很直的大道。大道之上,沒有寫別的,專門寫了洛陽的貴族,似乎在說明一種特權,但也還是在洛陽的重要上下筆。這是聰明的。古詩就是這樣,有許多明明白白的見證,又有許多隱隱約約的佐證。
後人中沒有多少人見過洛陽道,但一看詩,就知道了洛陽有筆直的大道,了解了生活在洛陽的貴族們常做的事情。讀這首作品,可以簡單的認識洛陽道的寬闊平坦,也可以深入理解詩人展現出來的貴族們悠閑的生活。其實詩人對輕鬆舒適的洛陽生活,並沒有多少的批判,或者說沒有指責的意思,詩的主要目的應該是表現洛陽的大道,對繁華中的貴族們沒有像有的詩人那樣,說他們不務正業,甘做寄生蟲之類的,而是把他們的形象美化了,把他們作為洛陽道的裝飾,用以加深人們對這條官道的印象。不管怎樣,貴族子弟在那個時代里是很有特徵的一群人,用有特徵的素材來表現主題,寫得過了,就離題,寫得不到,就使主題蒼白。這首詩里,用到騎馬的貴族,這樣寫,對洛陽道這個主題還是很合適的。畢竟這是在描繪東都的官道,能同時通過多匹駿馬,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洛陽道的寬闊。順著詩的題目來讀這首作品,就會有這樣的結果。如果想按文字下的一些隱藏起來的因素來理解,那麼結果就會有很多。生動的形象刻畫使此詩顯得含蓄蘊藉,頗具匠心。

作者簡介


儲光羲(約706—763年),潤州延陵(今江蘇丹陽縣南)人。一說兗州(今山東兗州縣北)人。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曾隱居終南山,與王維為“伯仲之歡”。儲光羲是盛唐著名田園山水詩人之一,其詩多為五古。殷瑤稱其“格高調逸,趣遠情深,削盡常言,挾風雅之跡,浩然之氣”(《河嶽英靈集》)。《全唐詩》編其詩為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