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清江

化學家

廖清江(1924年1月7日-2020年11月17日),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后隨父母遷居南京,先後就讀於夫子廟小學與市立二中,抗日戰爭開始后,南京國民政府戰敗退守並使國土淪陷敵手,他也成為流亡學生從南京經武漢到四川。1942年被國立藥學專科學校錄取就讀於4年制的藥學專業,1964 年畢業后留校任教,長期從事有機化學教學,藥物合成與新葯研究以及碩士與博士研究生導師等58個春秋。曾任有機化學教研室主任30年,培養了一支既善教學又能科研的師資隊伍。1958年總結指導有機化學實驗的教學經驗,編寫出版了“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參考書,其中對實驗內容的成敗關鍵一一作了註解與說明,深受年輕教師及廣大讀者的歡迎,1960年、1978年與1985年先後3次參編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年主編藥學類專業規劃教材“有機化學”(第3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先後獲國家醫藥管理局的首屆優秀圖書獎與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2020年11月17日,廖清江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7歲。

人物簡介


1963年被校領導派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在著名化學家黃鳴龍教授的親自指導下進修甾體化學,從事甾體藥物的原創性研究達2年。長期結合藥物化學專業研究生的培養,從國情出發,以計劃生育、生殖健康與老年病用藥為目標,利用國產資源,採用有機合成技術,研究開發甾體藥物以及心腦血管疾病藥物。40年堅持不懈、艱苦探索、踏實工作,先後主持並完成了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專題5項,國家級與省級新葯研究課題12項。採用堅持廠、學、研三結合的方式,進行合成新葯的應用基礎研究與國產化開發,使科技轉變為生產力。迄今為止,屬國內首創並已投產的新葯共11個,已完成臨床前研究的原創新葯各1個。先後被認定的國家與省級科技成果和獎勵22項。

主要成就


為推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與發展生殖健康產業研究開發甾體新葯
廖清江先後對計劃生育與生殖保健用的甾體藥物進行了開發研究。中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為了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國家執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1964年他自行設計與合成的醋酸烯諾孕酮,為創製國產避孕新葯奠定了研究基礎,按國家對第一類新葯的研究要求,將其開發成單根型的長效皮下埋植劑,經過15年的科技攻關,2001年末完成了臨床前的全部研究工作。
70年代初應江蘇省邀請,協助揚州製藥廠研究開發全合成避孕藥18-甲基炔諾酮,他所主持與完成的研究工作為順利投產奠定了基礎。該產品曾獲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獎,為早期計劃生育的開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證。針對從孕酮受體拮抗劑中開發抗早孕藥物的發展趨勢,90年代協助浙江仙居製藥廠完成了米非司酮的產業化開發研究。
堅持產、學、研三結合,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他在研發實踐中推進產、學、研三結合的協作實體,彼此既密切配合又合理分工,使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能縮短研發周期,協作各方面都能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各自的優勢。
結合國情實際進行技術創新是促進新葯產業化的關鍵,根據合成新葯時所涉及的反應原理與變化規律,簡化反應路線或優化合成方法進行創新研究,才能形成便於國產化的生產工藝,解決影響或制約投產的實際問題,如收率低、成本高、原材料不能自給、反應條件或設備要求過高,三廢嚴重污染環境或對生產者勞動保護不利等。
適應國內用藥需求,充分開發利用國產資源,是促進新葯國產化的另一關鍵,採用中國南方經濟作物劍麻皂素開發出關鍵中間體表雄酮,並以此為原料研製降血脂葯與肌肉鬆弛劑等系列產品,使國產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為中國甾體藥物的發展拓寬了原料來源,“劍麻皂素的開發利用”成果於1986年獲國家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降血脂葯去脂舒合成工藝中革去苯、亞硝酸叔丁酯有毒物質,使反應周期縮短、產品產率提高、勞動條件改善。肌肉鬆弛劑維庫溴銨及其注射劑也於1999年獲准生產,使長期依賴進口的狀態得以改善。

人才培養


廖清江結合科研工作,已為國家培養了藥物化學專業碩士生25名,博士生10名,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從重視考試成績轉變為重視以培養能力為主。
80年代他在國家醫藥管理局主辦全國甾體藥物生產藥廠技術骨幹“甾體藥物化學進修班”,在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有機化學實驗技術高級師資講習班”中擔任學術主持人。

社會服務


為促進國產甾體藥物產品結構調整,90年代為全國甾體藥物協作會主編“甾體藥物研究開發信息通訊”3期;在經貿委主編的“國家級化學醫藥新產品開發指南(第三輯)”中推薦與撰寫了“甾體藥物”,為“化工百科全書”(化學工業出版社)編寫主詞條“激素”與“甾族化合物”,為“藥物化學進展”第一卷(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撰寫“甾體藥物化學的新進展”;從1987年起主編“藥學進展”,及時介紹國外新葯研究開發及其應用的信息,1995年獲國家醫藥管理局信息成果二等獎;國內核心期刊中國藥物化學雜誌中國新葯雜誌、中國藥房雜誌和中國藥學年鑒從創刊起擔任編委多屆,進行撰稿組稿與審稿工作,還任天津藥學、中國處方葯雜誌編委;協助廣東藥學院創辦藥學信息專業,培育後繼人才;主編“藥學前沿”叢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為國內執業藥師與藥學科技人員的繼續教育提供藥學前沿領域最新進展的信息與資料;通過上述信息服務,推動了藥學事業的發展。

工作履歷


1946年7月-1953年7月 任南京藥學院(及其前身國立藥學專科學校、華東藥學院)有機化學、藥物化學助教。
1953年9月-1963年9月 任南京藥學院有機化學講師、教研室主任。
1963年10月-1965年11月 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進修甾體化學。
1965年12月-1978年9月 任南京藥學院有機化學講師、教研室主任。
1978年10月-1983年8月 任南京藥學院有機化學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1983年9月-1986年8月 任南京藥學院有機化學教授、藥物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1986年7月起 任中國藥科大學教授,藥物化學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主要論著


著作
著作
1 廖清江。有機化學實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58.
2 廖清江,黃鳴龍.19失碳-16次甲基-17α乙醯氧基黃體酮及其C6 脫氫物的合成。化學學報,1980,38(6):551~560.
3 田偉生,徐芳,廖清江.(±)-13β,17α-二乙基-17β-羥基甾烷並[3,2-c]咄唑及[2,3-c]呋咱的合成。藥學學報.1984,19 (1):35~40.
4 姜凱玲,徐芳,廖清江.7α,17α-二甲基-17β-羥基雄甾-4-烯-3-酮的若干A環並雜環衍生物的合成。藥學學報,1984,19(2):119~123.
5 趙鳴,廖清江,項曼雯.3β,17-二羥基-16氨基-5α-雄甾烷四個立體異構體的合成.有機化學,1987,(1):34~40.
6 施菊芳,廖清江,徐芳.21-氯代達那唑及其C6脫氫物的合成。藥學學報,1988,23(11):860~862.
7 廖清江,徐芳,施菊芳.17α-氯乙炔基17β羥基甾體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消除反應。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89,20:31~34

人物評價


廖清江熱愛祖國,對本職工作一貫認真負責,愛崗敬業,治學嚴謹,言傳身教,對科研善於聯繫實際,重視社會效益,在出人才與出成果兩個方面都成績顯著,1987年被授予南京市勞動模範的稱號,1989年獲衛生部頒發的表彰證書,由他領導的校計劃生育藥物研究中心於1990年被國家教委與國家科委評為全國高等學校科技工作先進集體,1992年國務院表彰他為發展中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發給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獲首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藥學研究獎葯化學科一等獎,2001年2月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國家計委與國家經貿委對他所主持研發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療葯愛普列特及其片劑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優秀科技成果,他也被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先進個人其他還獲2002年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人物逝世


2020年11月17日,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著名的甾體藥物化學家廖清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