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是在漫長時間中存留下來的生物,它們對於科學家研究古代生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自然界十大動植物活化石記錄了十種古老的動植物,它們都各自保留了古老的特性。
據國外媒體報道,對於所謂的活化石,“如果沒壞就不要去修”這句諺語可能再適合它們不過了。在漫長的歲月變遷中,它們得以生存下來並且數千萬年甚至數億年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它們是非常獨特的植物和動物,成功尋找到一個適於自己生存的生態位並安家落戶和繁衍生息。在這些活化石中間,有我們熟悉的
海百合 和
鴨嘴獸,也有相貌醜陋的惡魔鯊 和名字怪異的
猴迷樹。
它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兇猛的噬人鯊魚,它常常在深海里活動。灰色的
魚皮閃著金屬的光澤,長得非常醜陋兇狠,唇吻比兇猛殘忍的虎鯊還要長,還要尖,銳利的牙齒,就像一把直立的三角刀,寒光閃爍,樣子十分猙獰可怕,讓人不寒而慄。
加布林鯊魚
加布林鯊魚有種寧死不屈的骨氣,它不願被人活捉,寧肯粉身碎骨。當它陷入漁網不能脫身時,會通過自身
魚鰾的肌體壓強變化而膨脹,最後自行爆炸成大大小小的碎塊,所以直到現在,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捉到過一條完整的加布林鯊魚。因此也就無法對加布林鯊魚的研究有突破的性的進展。人們通常見到的不過是魔鬼鯊的碎塊而已,斷口都參差不齊,極像磚塊或
瓷器破碎后的樣子。它們厚厚的皮肉很少有韌性和彈性,特別是魚皮就像陶瓷製品一樣硬。爆炸后的魔鬼鯊魚片就像我們平時打碎了一件瓷器,斷口完全可以拼接在一起,分毫不差。
大蜥蜴
大蜥蜴是目前
地球上所知的
恐龍時代唯一存活下來的一種
爬行動物,數量已經非常稀少。但由於全球持續變暖,這種被稱為
紐西蘭活化石的大蜥蜴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研究表明,溫度升高促使大
蜥蜴的雄性比例大幅提高,最後可能因為缺少雌性無法繁衍而滅絕。
海百合
海百合是一種始見於
石炭紀的棘皮動物,生活於海里,具多條腕足,身體呈花狀,表面有
石灰質的殼,由於長得像植物,人們就給它們起了海百合這麼個植物的名字。海百合的身體有一個象植物莖一樣的柄,柄上端羽狀的東西是它們的觸手,也叫腕。這些觸手就象
蕨類的葉子一樣迷惑著人們認為它們是植物。海百合是一種古老的
無脊椎動物,在幾億年前,海洋里到處是它們的身影。
猴迷樹
猴迷樹也被稱之為“
智利松”,是一種古
針葉樹。這種樹長有怪異的帶鱗片(實際上是樹葉)樹枝,樹皮也非常與眾不同,與爬行動物的皮膚類似。這種樹長有怪異的帶鱗片(實際上是樹葉)樹枝,樹皮也非常與眾不同,與爬行動物的皮膚類似。猴迷樹質地堅硬,高度可達到130英尺(約合40米),直徑最大可達到6英尺(約合1.8米)。
腔棘魚
腔棘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之一,也通常被看作是一種活化石。曾經被認為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滅絕,但是1938年開始被人類陸續發現蹤影,從此腔棘魚便被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馬尾[植物]
馬尾,
木賊屬植物,
馬尾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植物,通過
孢子繁育下一代而不是種子。
馬蹄蟹
馬蹄蟹(Horseshoe Crab)其實並非真正的螃蟹,而是原始的
節肢動物。它們有寬大的盤狀身軀,細長的針狀尾 巴。它們的祖先可追溯回
寒武紀時期,但一直要到
侏羅紀時期,才發展出馬蹄的外型。雖然現今仍存有五種馬蹄蟹,但從後白堊紀時期開始,它們就較不常見。
鴨嘴獸
鴨嘴獸是世界馳名的珍稀動物,產於澳大利亞南部及
塔斯馬尼亞,是現存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它的尾巴扁而闊,前、後肢有蹼和爪,適於
游泳和掘土。鴨嘴獸穴居在水邊,以
蠕蟲、
水生昆蟲和
蝸牛等為食。繁殖時雌鴨嘴獸每次產兩卵,幼獸從母獸腹面濡濕的毛上舐食乳汁。
鸚鵡螺
鸚鵡螺,拉丁學名:Nautilus Pompiplius,英文名稱:Ammonite,科屬分類:
頭足綱、
四鰓亞綱、
鸚鵡螺目、屬於
軟體動物及貝類動物。鸚鵡螺基本上屬於
底棲動物,平時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層用腕部緩慢地匍匐而行。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著在岩石或珊瑚礁上。它們能夠靠充氣的殼室在水中游泳,或以
漏斗噴水的方式“急流勇退”。在暴風雨過後,海上風平浪靜的夜晚,鸚鵡螺愜意地浮遊在海面止,
貝殼向上,殼口向下,頭及腕完全舒展。這類動物有夜出性,主要食物為底棲的
甲殼類,特別以小蟹為多。
麝雉,生活在
南美洲熱帶地區,長有
羽冠。成鳥體長約22英寸(56厘米)。上體羽毛呈咖啡色,稍雜有
白斑。下體和羽冠均呈淡紅褐色。臉部裸出的皮膚呈藍色。麝雉的每個翅膀上生來都長有兩隻爪子,用於攀登,三周后,這兩隻爪子消失。麝雉
嗉囊極大,分為兩部分,用於貯存和消化
海芋屬植物有彈性的葉子,那是它主要的食物來源。由於麝雉身體里散發出一種濃烈的霉味,因此才稱作麝雉(stinkbird)。
麝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