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腫

乳腺囊性病變

乳徠腺囊腫分為單純囊腫(又稱為乳腺囊性增生)及積乳囊腫。兩者均為良性病變,被覆薄層上皮組織,囊內容物多為液體,B超表現為無回聲結節。乳腺單純囊腫主要是由於卵巢功能紊亂引起的良性病變。乳腺囊腫是由於患者卵巢功能紊亂,體內黃體酮分泌減少,雌激素分泌增多,導致乳腺上皮增生與脫落,引起乳腺小葉小管及末梢乳腺導管高度擴張與囊性變而形成的。臨床上,乳腺單純囊腫可有自限性,經過3年或更長時間后病變可以停止,但有時亦可繼續進行,最終導致癌變,但幾率很小。

病因


單純囊腫在乳腺囊腫中最為多見。主要是由於內分泌紊亂引起導管上皮增生,致使導管延伸、迂曲、摺疊,摺疊處管壁因缺血而發生壞死,形成囊腫。積乳囊腫又稱乳汁瀦留樣囊腫,較單純囊腫少見,主要是由於泌乳期某一導管阻塞,引起乳汁淤積而形成囊腫。
● 乳腺囊腫的種類繁多,病因也不盡相同。

臨床表現


1.單純囊腫
單純囊腫在乳腺囊腫中最為多見,主要是由於內分泌紊亂引起導管上皮增生,管內細胞增多,致使導管延伸、迂曲、摺疊,摺疊處管壁因缺血而發生壞死,形成囊腫。
單純的乳腺囊腫好發於中年女性,以圓形或卵圓形乳房腫塊為主要癥狀,囊腫可單發,亦可多發。單發者腫塊常迅速生長,易與乳腺癌相混淆,囊腫常可隨月經周期而變化,並伴有經前乳房脹痛。為明確診斷,可行鉬靶X線攝片、超聲及針吸細胞學檢查。如果經多次穿刺后仍無效,或經細胞學或組織學檢查證實有上皮增生或乳頭狀瘤病者,則宜手術治療。
2徠.積乳囊腫
積乳囊腫又稱乳汁瀦留樣囊腫,較單純囊腫少見,主要是由於哺乳期某一導管阻塞,引起乳汁淤積而形成囊腫。積乳囊腫可見於乳房的任何部位,以發生於乳房深部者最為常見,常發生於妊娠哺乳期或哺乳期過後。
積乳囊腫臨床上以乳房腫塊為主要癥狀,腫塊多為圓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邊界清楚,活動度大,與皮膚無粘連。繼發感染時,可見局部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同側腋窩可觸及腫大淋巴結。囊腫較大,病史較長,反覆發生感染者,宜手術將囊腫切除。

癥狀


● 乳腺囊腫的病因不同,臨床表現也不相同,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乳房內腫塊、疼痛等。

單純囊腫

● 患者多在無意中捫及乳房包塊,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活動,呈囊性。
● 月經來潮前乳房脹痛。
● 囊腫隨月經周期的改變而逐漸增大。

積乳囊腫

● 主要表現為乳房內腫塊,部分伴有皮膚髮紅、燒灼感或輕微疼痛。
● 腫塊可大可小(哺乳或按摩后縮小),並逐漸增大。停止哺乳后不再增大。

乳腺管內乳頭狀瘤

● 臨床表現以乳頭溢液為其特點,溢液性質多為血性。
● 有時可在乳頭附近觸及花生米大小的圓形腫塊,呈囊性,活動。
● 壓迫腫瘤時,乳頭內可流出血性液體。

檢查


● 確診乳腺囊腫主要依靠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等。
● 乳腺觸診:檢查觸到邊界清楚、活動度好、表面光滑的腫物,應注意乳腺囊腫的可能。
● 乳腺超聲檢查及乳腺鉬靶檢查:乳腺超聲對診斷有較大幫助,對於厚壁囊腫、壁不均勻或壁上可見突起應考慮惡變可能,乳腺鉬靶檢查可發現一些已惡變(伴簇狀或點狀鈣化)的囊性病變。
● 體格檢查
● ● 乳房觸診是醫生獲取乳腺腫物第一手資料的重要途徑,也是臨床診斷的重要依據。
● 影像學檢查
● ● 影像學檢查如B超等,是最常用的輔助檢查手段,可以判斷腫物的大小、位置、深度、性質、與周圍組織情況等。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組織病理學檢查作為腫瘤性疾病診斷的金標準,是最有效的檢查手段。
乳腺囊腫
乳腺囊腫

診斷


● 醫生診斷乳腺囊腫主要依靠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等。
● 臨床表現
● ● 乳腺囊腫的病因不同,臨床表現也不相同,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乳房內腫塊、疼痛等。
● 體格檢查
● ● 乳房觸診可觸及腫物。
● 影像學檢查
● ● 影像學檢查如B超等提示乳房囊性佔位。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組織病理學檢查提示乳房囊腫。

鑒別診斷


● 一些惡性乳腺疾病也可能會出現乳房疼痛、腫物等癥狀,容易與乳房囊腫混淆,這些疾病有乳腺癌、乳頭的濕疹樣癌(亦稱佩吉特病)、乳房肉瘤、炎性乳腺癌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及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診斷。

治療


1.一般治療
多數乳腺囊腫無需手術治療,臨床以隨診觀察為主。此外,部分惡性腫瘤,如乳腺黏液癌以囊腫為主要表現,因此乳腺囊腫如出現囊壁增厚、囊壁贅生物等表現,可考慮切除,活檢以明確診斷。
2.手術治療
需行切除時,應注意完整切除乳腺囊腫。如為惡性病變,應按照乳腺癌原則治療。

危害


● 部分乳腺囊腫可能是癌前病變,如乳管內乳頭狀瘤與癌變有密切關係。
● 長期的不良刺激有發生癌變的可能。

預后


● 乳腺囊腫的預后與惡性程度有關,良性的囊腫治療后預后良好。

預防


針對乳腺積乳囊腫,哺乳期應促進乳汁排出,避免急性乳腺炎發生,減少積乳囊腫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