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寺
世界文化遺產
嵩岳寺,又名大塔寺,位於在登封縣城西北6公里太室山南麓,早先是北魏皇室的一座離宮,后改建為佛寺。2010年8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包括了嵩岳寺塔。
此寺的建造年代在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508—520年)之間,最少也有1450多年的歷史。背依太室諸峰,群山環抱,林泉秀美,曲盡山居之妙,是為勝景之地。佛寺雖廢,但塔院猶存,特別是嵩岳寺塔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密檐式磚塔,塔高約45米,馳名中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北京時間2010年8月1日審議通過,將中國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包括了嵩岳寺塔。
寺塔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在登封嵩山南麓,是我國現存最古的密檐式磚塔,建於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
塔平面為十二邊形,是我國塔中的孤例。高十五層,40米。底層轉角用八角形倚柱,門楣及佛龕上已用圓拱券,但裝飾仍有外來風格。密檐出挑都用疊,未用斗拱。塔心室為八角形直井式,以木樓板分為十層。
塔身外輪廓有柔和收分,呈一略凸曲線,塔剎也用磚構成,在簡單台座上置覆缽,束腰及仰蓮,再疊相輪七重與寶珠一枚。密檐間距離逐層往上縮短,與外輪廓的收分配合良好,使龐大塔身顯得穩重而秀麗。檐下的小窗,既打破了塔身的單調、又產生了對比作用,也是較好的處理手法。
嵩岳寺塔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初建於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頂重修於唐。該塔歷經1400多年風雨侵蝕,仍巍然屹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也是全國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為磚築密檐式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邊形塔,其近於圓形的平面,分為上下兩段的塔身,都與印度“stupa”相當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態。
《洛陽城北伽藍記》
洛陽城北伽藍記
《魏書》
魏書
《嵩岳碑》
又載:“(嵩岳寺)廣大佛剎,殫極國財,濟濟僧徒,彌七百眾。落落堂宇,逾一千間。藩戚近臣,逝將依止,碩徳圓戒,作為宗師。及後周不祥,正法無緒。宣皇悔禍,道葉中興。明詔兩京,光復二所,議以此寺為觀。古塔為壇,八部扶持,一時靈變,物將未可,事故獲全。隋開皇五年,隸僧三百人。仁壽載改,題嵩岳寺,又度僧一百五十人。逮豺狼恣睢,龍象凋落,天宮墜構,刼火潛燒,唯寺主明藏等八人莫敢為屍,不暇匡輔。且王充西拒,蟻聚洛師,文武東遷,鳳翔岩邑,風承羽檄,先應義旗,挽粟供軍,悉心事主。及傅奕進計,以元嵩為師,凡曰僧坊,盡為除削,獨茲寶地,尤見褒崇,實典殊科,明勅洊及,不依廢省。有錄勲庸,特賜田碾四所。代有都維那惠果等勤宣法要,大壯經行。追思前人,髣髴舊貫。十五層塔者,後魏之所立也,發地四鋪,而聳陵空,八相而圓,方丈十二,戶牖數百,加之六代禪祖,同示法牙,重寶玅庄,就成偉麗,豈徒帝力,固以化開。其東七佛殿者,亦曩時之鳯陽殿也。其西定光佛堂者,瑞像之戾止。昔有石像,故現應身浮於河,達於洛,離京轂也。萬軰延請,天柱不回,惟此寺也,一僧香花,日輪俄轉。其南古塔者,隋仁壽二年置舍利於群岳,以撫天下,茲為極焉。其始也,亭亭孤興,規制一絕。今茲也,岩岩對出,形影雙美。……明凖帝庸光啟象設,南有輔山者,古之靈台也,中宗孝和皇帝詔於其頂,追為大通秀禪師造十三級浮圖。及有提靈廟極地之峻,因山之雄,華夷聞傳,時序瞻仰。每至獻春仲月諱日齋辰,鴈陣長空,雲臨層嶺,委郁貞栢,掩映天榆,迢進寶階,騰乘星閣。作禮者,便登師子;圍繞者,更攝蜂王。其所內焉,所以然矣。”(《文苑英華》卷八百五十八)李邕是唐代人,他對嵩岳寺的描述應是可信的。
李邕的碑文除了介紹了嵩岳寺的歷史之外,尤其對嵩岳寺的寺塔建設費了不少筆墨,其中特別指出了“古塔為壇”,說明嵩岳寺一開始就建造了佛塔,此塔由“八部扶持”,所謂“八部”就是指的“天龍八部”,由於人類的眼睛不能見到這些八部眾,所以又叫做冥眾八部。可見這這座“古塔”並不是一般的高僧舍利塔,應是等級很高的佛塔。
《續高僧傳》
卷第二十載“高齊河北獨盛僧稠。”這位屢受帝王禮請的北齊高僧,就曾經住過嵩岳寺。《續高僧傳》卷第十六云:“釋僧稠,姓孫。元出昌黎,末居巨鹿之癭陶焉。性度純懿,孝信知名,而勤學世典,備通經史,征為太學博士。講解墳索,聲蓋朝廷。將處器觀國,羽儀廊廟,而道機潛扣,欻厭世煩。一覽佛經,渙然神解。時年二十有八,投巨鏕景明寺僧寔法師而出家,落髮甫爾便尋經論。……初從道房禪師受行止觀。房即跋陀之神足也。……稠以死要心,因證深定,九日不起。后從定覺,情想澄然。究略世間,全無樂者,便詣少林寺祖師三藏,呈己所證。跋陀曰:‘自蔥嶺已東。禪學之最,汝其人矣。’乃更授深要。即住嵩岳寺。”
隋文帝在仁壽元年第一次頒送天下舍利時自然更不能忘記嵩岳寺。史載“嵩州於閑居寺起塔,人眾從舍利者萬餘。有兔逆坂走來,歴輿下而去,天時陰雲,舍利將下,日便朗照,始入函雲複合。”(《廣弘明集》卷第十七)《嵩岳碑》云:“其南古塔者,隋仁壽二年置舍利於群岳,以撫天下,茲為極焉。”前來寺送舍利的人是寶龔法師。《續高僧傳》卷第十二載:“釋寶襲,貝州人,雍州三藏僧休法師之弟子。……襲十八,歸依誦經為業。后聽經論,偏以《智度》為宗。布響關東,高問時傑。從休入京,訓勖為任。開皇十六年,勅補為《大論》眾主,於通法寺四時講化,方遠總集。逮仁壽造塔,又勅送舍利於嵩州嵩岳寺。初雲霧暗合,七日蒙昧。襲乃擎爐發誓,願將限滿下舍利時,得見日采。俄而所期既至,天開光耀,日當正午,既副情望,遂即藏翳。”寶龔送來的舍利裝在了嵩岳寺的南塔,按照隋文帝的詔書,此塔就是“阿育王塔”,而且舍利還在這裡發生了“天開光耀”的奇迹。裝舍利的“南古塔”,極有可能就是曾經被燒毀的“古塔”後來又重新之後,作為隋文帝的舍利塔。李邕在講到隋文帝的舍利送到嵩岳寺之後,特意指出:“其始也,亭亭孤興,規制一絕。今茲也,岩岩對出,形影雙美。”這就說明,原來的古塔已經有了舍利,故“亭亭孤興,規制一絕。”南塔又裝了一顆舍利,所以“岩岩對出,形影雙美”。由此可知,當時嵩岳寺應有兩塔和兩顆舍利。到了唐中宗李顯以後,又在嵩岳南輔山內古靈台的基礎上,加頂增建成十三級佛塔。至此,可知到了唐代,嵩岳寺已經有過三座佛塔的情況,其中兩至少兩座是阿育王塔,分別供奉的是佛牙與佛舍利。
到了唐高宗時,嵩岳寺仍然是嵩山地區的重要寺院,《宋高僧傳》卷第十九曰:“釋元珪。姓李氏。伊闕人也。稟氣英奇寬裕閑雅。既緣宿習乃誓出家。於永淳二年遂登滿足。乃隸名閑居寺以習毘尼。雖勤無懈執律唯堅。后悟少林寺禪宗。大通心要深入玄微。遂卜廬於岳中龐塢。……以開元四年丙辰歲。囑累門人若委蛻焉。春秋七十三。遂營塔於岳之東嶺。影堂存於本院后。十二年告成。縣尉許籌追珪之德為記焉。”到了清代,嵩岳寺仍然存在,清人施閏章撰寫了《嵩山遊記》收在《學余堂文集》卷十五里。“遊記”稱:“從嵩岳寺塔院東抵嵩陽廢宮,有三柏。相傳漢武帝封三將軍,今存其二大。皆圍三丈,有竒輪囷盤蹙紋如垂鬘。稍北一石幢半沈土中,見韓歐諸公題字。”此時的嵩岳寺塔院可能只是埋葬高僧的骨灰塔了,原有裝佛牙與舍利的十數級阿育王塔已經坍塌毀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