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閑
由鳳陽花鼓發展而成的藝術形式
十不閑是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始在北京流行。由鳳陽花鼓發展而成。
十不閑
清光緒十年(1884)。彭德府(今安陽)人趙奎順在北京演唱十不閑聞名,被招入宮為慈禧祝壽,後任內庭供俸。因其演出必梳一抓髻,故得綽號”抓髻趙”、約於光緒末年,他回到河南開封行藝。厲時三載唯其兒子得其要領,繼承了他的藝術,在相國寺經常演出。
“抓髻趙”的第三代傳人外號“十三紅”,民國年間在開封地攤設場並常在相國寺西院演唱,名噪一時。“十三紅”在開封演出期間。山東大鼓、河南墜子的女藝人已經興起。民國二十年(1931)后,開封的十不閑便逐漸衰落。
民國二十四年(1935)。獲嘉縣北吳村趙合山逃荒至原武縣(今原陽縣)橋北鹽店庄。以他為主又興起一種十不閑。這種十人閑由十人組成,一人扮丑旦,一人扮相公。五名扮閨門旦,一至兩名操弦樂或笛子,一人跑場,演唱時穿戲裝,勾畫戲曲臉譜,全為男性。演出時,丑旦指揮全場,故又稱“老總”。
民國二十七年(1938)日本侵略軍佔領了河南大片地域,原武、陽武一帶戰禍額繁,“故事會”取消,這種十不閑也隨之停止活動,因而失傳。
1957年,鄆城縣舉行民間藝術調演,陳德先第一次在鄆城大禮堂里演奏,以其精湛的技藝,優美的唱腔,尤其他那手腳麻利,件件樂器有聲有色,博得全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也就在這次演出中,才把這種獨創的民樂藝術形式命名為“十不閑”。
十不閑初興時廣泛流行於民間,成為民間花會的演出形式之一。有十不閑唱詞道出當時藝人的行藝情況:“打十不閑的不害羞,挑著擔子滿街溜,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黃河兩岸度春秋。”其演出形式有單曲、彩唱兩種。單曲由一人演唱故事,清唱,不化妝,曲目有《西廂》、《摔鏡架》等。彩唱由數人分飾旦、丑兩種角色,分包趕角,曲目有《楊二舍化緣》等。
嘉慶年間(1796-1820)十不閑盛行時,有部分藝人開始進入雜耍園子演唱。嘉慶十九年(1814)之《都門竹枝詞》載:“某日某園演某班,紅黃條子貼通圜,太平鑼鼓灘黃調,更有三堂十不閑。”道出了十不閑由明地進入室內演出的情況。
十不閑流行於保定、廊坊、滄州、唐山、承德一帶。清初,十不閑已流行於京畿一帶。河北流行的十不閑,大都在民間花會上演出。每逢年節、廟會上即有人支起十不閑大架子撂地演出。有的地區,其所用“十不閑”樂器被引入蓮花落伴奏,稱做“十不閑蓮花落”,是蓮花落演出的鬧場器樂演奏環節。
清末,有子弟票友學演十不閑,其演唱的曲目與藝人有所不同。張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橋》中記:“《老媽上京》、《十里亭餞別》、《王小趕腳》、《鋸大缸》、《赴善會》,皆為子弟家所唱,名為清門兒。再如《王二姐摔鏡架》、《四姐撿棉花》、《寡婦上墳》、《四大賣》等為生意人所唱,名為渾門兒。”與此同時,蓮花落與十不閑合流,被稱作“十不閑蓮花落”,演出時,由七八人出場,全體人員首先敲擊十不閑樂器,演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然後演唱蓮花落曲目。
清末有影響的十不閑藝人有趙星垣(藝名抓髻趙)、“人身核”(本名不詳)等。
“十不閑”是清代中期興起的一種曲藝形式,也是昔日皇會中展現說唱藝術的表演形式,屬於俗話所謂“文玩意兒”。這種藝術形式由安徽鳳陽民歌演變而來,多在天津的茶館、戲園子演出,並常常應邀在富家舉辦的堂會中演出。由於它是一種自我伴奏的說唱藝術,因而在表演中,演員的手、腳都得用上,通過繩索、槓桿同時操縱安置於架子上的鑼、鼓、鈸、鉦等樂器。由於手、足不停閑,故得“十不閑”之名,演奏者被稱為“掌正”,這種技巧也非一般人所能掌握。舊時較著名的有侯家后同樂《十不閑》聖會、順天府宛平長樂《京十不閑》聖會等。他們在表演時,多是由五旦一丑進行演唱。丑角演唱時,往往見景生情,現抓時哏、時話,頗受歡迎。
據張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橋》中記:“在民國十六年(1927)以前,北京此項玩藝,尚有十幾處,到民國二十年後,乃不易見,只天橋偶尚有之,而嘉慶堂會,亦時或一見。”
十不閑蓮花落 演述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