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
美國波蘭裔指揮家
列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1882年4月18日-1977年9月13日);美籍波蘭指揮家;在牛津大學皇後學院畢業后,入倫敦音樂學院;1905年去美國任管風琴手兼合唱指揮;1908年在辛辛那提交響樂團任音樂指導;1912年任費城管弦樂團指揮,將該團訓練成為以音響絢爛華麗、效果豐富多采而著稱的樂隊;組織全美青年交響樂團、紐約市交響樂團和美國交響樂團。他從1917年開始錄製唱片,1929年開始作廣播演出,並作有巴赫、德彪西等作品的樂隊改編曲;斯托科夫斯基的指揮風格豪華壯麗,對比強烈,充分發揮了樂隊的表現力,令人嘆為觀止。
利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時代周刊》封面
斯托科夫斯基對自己的身世三緘其口,從他的姓名看是典型的波蘭人,已知他1882年4月18日生於倫敦,並且以他的祖父列奧波爾德之名受洗。
曾在牛津皇後學院和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習。後去巴黎及慕尼黑深造;1905年去美國,任聖巴索洛繆教堂管風琴手及聖詠團樂長;
1909~1912年任辛辛那提交響樂團音樂指導和指揮。1912~1936年任費城交響樂團音樂指導和指揮。1915年入美國籍。40年代后在美國青年管弦樂團、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交響樂團、紐約市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休斯敦交響樂團任指揮,1962年主持創辦美國交響樂團並任音樂指導和指揮。
1972年6月,90歲高齡的利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重返倫敦,在皇家節日大廳舉辦紀念他與倫敦愛樂樂團合作60周年的慶典音樂會。
列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指揮風采
斯托科夫斯基大概主持過2000場的作品首演,而且他對巴赫作品的改編使得他名氣崛起。例如為管風琴而作的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BWV565,他利用大型管弦樂隊使作品煥發出前所未有的魅力。斯托科夫斯基因其“音響魔術”倍受讚譽但又因他對原曲的肆意改動而受到非議。他加盟迪士尼的電影《幻想曲》,使影片的配樂成為經典,他因此獲得奧斯卡榮譽獎。
鋼琴家格連·古爾德形容斯托科夫斯基是難得的幾個能讓他由衷的佩服的指揮家之一。他的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就是和斯托科夫斯基一起灌錄的。1979年利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協會成立。協會致力於使世人永遠記住這位大師,並且將他的錄音再發布。
列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早期錄音封面)
18歲時,斯托科夫斯基在倫敦的聖·詹姆斯教堂擔任了管風琴師,並且成為皇家學院管風琴學會的成員。1905年他前往美國謀求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初到美國,斯托科夫斯基先在紐約的聖巴特羅謬教堂擔任管風琴師,在此期間他以演奏巴赫的管風琴作品而名聲大噪,每到夏季他都利用假期的時間往返於歐洲學習指揮藝術。不久斯托科夫斯基便正式加入了美國國籍。
1909年,年僅27歲的斯托科夫斯基應邀擔任了美國辛辛那提交響樂團的指揮,在這個職位上,他的指揮技藝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並使得樂團的音樂會票房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爭相競購情況,從而使得斯托科夫斯基的名聲逐漸為人知曉並傳播遠揚。三年後,斯托科夫斯基的聲望引起了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的注意,遂后他們便與斯托科夫斯基在私下的多次接觸中透露有聘請他執掌費城交響樂團牛耳之意。當時斯托科夫斯基很矛盾,雖然他非常驚喜能被費城這樣的名牌樂團所看中,但他和辛辛那提的合約並未到期,另外,辛辛那提對他還有知遇之恩,但是目前的這個機會也是千載難逢,失不再來,最後,考慮到前途和發展,斯托科夫斯基無奈毀約,轉而遠走高飛前往了費城。
列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精彩錄音封面
一次,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應邀前來指揮費城交響樂團為RCA唱片公司錄製系列唱片。在排練時,托斯卡尼尼對樂團所表現出的極高藝術素質深感驚喜,費城樂團的音樂性、敏銳度、反應力以及華麗的音色和宏大的音響似乎都遠遠超出了大師的想象。第一次排練就沒有停頓一氣呵成,從頭完整地演奏到尾,在奏完全曲后,托斯卡尼尼放下指揮棒,向樂團深深地鞠了一躬。要知道能讓托斯卡尼尼不發脾氣已屬萬幸,而又使這位音樂巨人向費城交響樂團的演奏家們行了大禮,我們便可想而知樂團當時的水平是如何之高了。
正當樂團處於巔峰之時,1934年斯托科夫斯基突然提出辭去音樂總監一職的請求,當時誰都不知斯托科夫斯基為什麼會做出這樣一個冒然的決定,據斯托科夫斯基講他是要去東方旅遊,去研究東方音樂,但真正的目的卻無人知曉。在斯托科夫斯基辭去費城樂團的首席指揮之後,他並沒有立刻離開樂團,而是直到1938年奧曼迪正式接任后,才脫離了費城樂團。
斯托科夫斯基對新鮮事物很敏感,並且酷愛音響學,他經常和一些音響專家在貝爾實驗室進行音響試驗,斯托科夫斯基也是第一個從事電影工作的指揮家,他和美國動畫片大王迪斯尼合作的動畫片《幻想曲》,首次運用卡通和真人相結合的手法,並配以宏大的管弦樂演奏獲得了意外的效果,在這部影片中,斯托科夫斯基充分發揮了他的管弦樂天才,改編了許多古典音樂名作,並配以迪斯尼奇幻莫測的精美畫面,構成了一幅幅迷人的多彩圖景,當時使用的是18個不同聲道錄音,這實際上就是早期立體聲的先驅,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39年就運用這些手法。
萊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經典錄音《幻想曲》
60年代,由斯托科夫斯基本人出資組織了一個美國交響樂團,這個樂團基本上也是由年輕人組成,但更為特別的是它使一些有音樂才能的女性和黑人音樂家也得到了演出的機會。這個樂團培養了不少的世界一流演奏人才。
斯托科夫斯基在指揮藝術方面是不拘一格的,他在年輕時,在一次指揮音樂會演出時,因動作猛烈不慎折斷了指揮棒,從此以後,他就乾脆徒手指揮。
斯托科夫斯基在指揮藝術發展史上有著卓絕的貢獻。他敢於打破傳統的束縛,熱心於各種革新與試驗,熱衷於介紹新作品,培養新生力量,他塑造了獨一無二的管弦樂音色,他具有極富想象力的作品詮釋能力。他不是死守原譜派,他認為音樂必須透過指揮家和演奏家的心靈作用才能顯現出它的內在美感,換句話說,指揮家是無法客觀地置身於音樂之外的。為了體會各種樂器的特性和難度,斯托科夫斯基還利用每年假期的時間專程前往巴黎去學一樣新樂器。
斯托科夫斯基藝術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他那獨一無二的音色,堅實、渾厚、富有光澤以及獨樹一幟的句法。
斯托科夫斯基從1908年初次登台到1975年離開指揮台,前後經歷了60多個春秋,共演出了七千多場,現場聽眾超過一千多萬人。
1977年9月13日斯托科夫斯基因心臟病發作,在美國逝世,終年95歲。
1997年是斯托科夫斯基逝世20周年;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指揮家,BMG唱片公司特別發行了一套名為“斯托科夫斯基的立體聲藝術”唱片專集,這套專集共由14張CD組成,收錄了大師不同時期的指揮精品與代表作。與以往出版的個人專集有所不同的是,這次結集出版的全部為大師的立體聲錄音。
斯托科夫斯基與他的同輩人托斯卡尼尼和富特文格勒相比可要算幸運許多,由於他的壽命很長,一直活到了95歲,因而他便趕上了錄音技術高速發展與變革的時代。
在高科技的運用和操作下,斯托科夫斯基對音樂作品的一些理解和夢想也終於得以實現。所以說這套專集的出版不僅對音樂愛好者而且對音響愛好者來說都是難得的收藏珍品,同時它也是對大師一生藝術追求的最好紀念。
列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DECCA錄音)
在1914年8月之前,無論是科學,藝術,技術還是創新方面,似乎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而在當時的文化氛圍下,關於未來的設想和實踐尚未蒙上犬儒主義,實用主義和拜金主義的色彩。總而言之,這種極端樂觀主義相信,總有一天,人性會使世間的一切變得更為美好。這種浪漫主義的自信反映在音樂,建築,研究,探索,文學等各個方面。而在音樂演奏上,這種浪漫樂觀主義意味著,演奏者與作曲者處於同等的地位,演奏者要激發出樂曲中潛在的深度性,嚴肅性,美感以及樂趣。考慮到這樣的背景,如今被否定的某些斯托科夫斯基式改編,實際上揭示出了一種已被遺忘的表現音樂的方法。
沒錯,他的節拍和樂句顯得隨心所欲,他改變樂器組合,有時候他甚至省略神聖不可侵犯的樂譜上的章節(比如對圖畫展覽會做的刪節)。現代聽眾或許覺得這很不可思議,而且,在指揮得興起時,他不止一次失控。然而,即使如此,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在哪兒聽到如此的低音部,如此華美壯麗的音色,以及由自由運弓法所帶來的如此生動的弦樂?
斯托科夫斯基的節奏服從各個獨立的樂句的表達的需要,而樂器聽起來不僅僅像它們自身的音色,更是與上一樂句或下一樂句的這種需要關聯。這樣生機勃勃的聲響,能夠直接觸及聽眾的情感深處。溫柔的抒情的段落與富麗堂皇的壯闊的段落銜接得完美無瑕,沒有任何的衝突,因為每一個樂句聽起來都是嶄新的。也許,聽者會想起馬勒曾經說過:“重要的東西都在樂譜之外。”或者,想起在切利比達克問起某一樂章的正確節奏時,福特文格勒所給出的答案:“你指什麼?多快嗎?這完全取決於聽起來如何!”
斯托科夫斯基永遠在追求最好的聲響,不斷地冒險創新,對於他而言,沒有什麼一成不變的必須恪守的規則。“聲響”不僅僅意味著聽覺效果,更意味著將音樂的各個層面展示出來。樂章的存在,並不是由寫在紙上的音符所決定,而只能由音樂家所作出的再創作甚至全新創作的演出所決定。這就是斯托科夫斯基對於指揮的見解,他拒絕做樂譜中規中矩的僕人。因此,他屬於那個古老的音樂傳統,而這個傳統隨著福特文格勒的逝世而在歐洲終結。
如今,人們已經認同了作為演出家的斯托科夫斯基的才華。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人們並未意識到他對於古典派和浪漫派的重要曲目的詮釋是與他所遵循的音樂傳統息息相關的。我們如今所說的詮釋,與斯托科夫斯基所理解的詮釋有非常大的區別。他對於音樂的詮釋的見解還停留在馬勒和勃拉姆斯仍然在世的時代,因此,他的長壽對我們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使得我們能夠通過最好的立體聲效果,欣賞往日的世界。
上面的評論或許有些有失偏頗,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斯托科夫斯基的確是二十世紀的偉大指揮家之一,在對於古典音樂的普及,對於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的作曲家的推廣方面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美國首演馬勒的“千人”使斯托科夫斯基第一次為世界矚目,而後,與拉赫瑪尼諾夫所合作的第三交響曲,第四鋼琴協奏曲以及帕格尼尼狂想曲的世界首演更是將斯托科夫斯基及他所打磨的費城交響樂團推向了世界頂級交響樂團的行列。厚重低沉極富質感的弦樂聲色,正是斯托科夫斯基用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所締造的“費城之聲”。
在演出生涯的早期,斯托科夫斯基便極其注重聲響的效果。擔任費城交響樂團的指揮期間,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斯托科夫斯基選擇了把小提琴手排列在舞台的右邊,這種方式至今仍被許多交響樂團所採用。不同於早期的眾多指揮家,斯托科夫斯基熱衷於鑽研,改造錄音技術,也算技術狂人一枚了。
斯托科夫斯基的現場演出極具魅力,事實上,說他是指揮家中的第一位大眾明星也不過分。在費城交響樂團期間,斯托科夫斯基的音樂會宣傳單上甚至不用寫演出曲目,只要寫上”斯托科夫斯基“這個名字就足夠了。
在斯托科夫斯基的晚年,錄音技術終於讓他夢寐成真。而在歐洲期間的演出,斯托科夫斯基沿用了當年打磨費城交響樂團的方式,無論是怎樣的樂團,經過斯托科夫斯基之手,總能呈現出他所一貫追求的富麗堂皇的遼闊聲響,難怪有人說,斯托科夫斯基是有魔力的。
1977年斯托科夫斯基去世,如今,他對於巴赫作品的改編還時常響徹世界各地的音樂廳,然而,再也不會有斯托科夫斯基這樣的指揮家了吧。看他的演出視頻,很有些指點江山飛揚跋扈的氣勢,不用指揮棒,不用讀譜,似乎這樂章本就是屬於他的,他用任何方式詮釋,都是無可厚非的。
狂想曲集(RCA)
列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狂想曲集(SACD)
藝術家:LeopoldStokowski(列奧波爾德·斯托科夫斯基)
發行公司:RCA
發行時間:1993年
唱片編號:09026615032
專輯曲目:01HungarianRhapsodyNo.2inCsharpMinor8:48
02RoumanianRhapsodyNo1inA11:40
03SmetanaTheMoldau12:28
04SmetanaTheBarteredBride:Overture7:14
05WagnerTannhauserOvertureandVenusbergMusic25:08
06WagnerTristan&Isolde:PreludetoActIII10:13
專輯簡介:RCA的“LIVINGSTEREO”系列是深愛發燒友喜愛的古典唱片系列,該系列唱片絕大部分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的錄音,也就是立體聲錄音剛出現的時代。令人佩服的是,RCA的“LIVINGSTEREO”系列唱片幾乎每一張都有優異的錄音效果,它們都是當年RCA用AMPEX300磁帶錄音機、NEUMANNU-47與M-49/50無指向性麥克風錄製的。史托科夫斯指揮演奏的這張《狂想曲》既是RCA的“LIVINGSTEREO”系列中最傑出的錄音之一。
《狂想曲》收錄了李斯特的《第2匈牙利狂想曲》 、埃乃斯庫的《羅馬尼亞狂想曲》 ,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和《被出賣的新嫁娘》序曲、瓦格納的《唐豪塞》序曲和《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第三幕前奏曲等管弦樂作品。
史托科夫斯基是著名的“管弦樂音響魔術師”,最喜歡在指揮樂曲時以自己獨到的見解,大幅改動樂團配置與樂譜的配器,營造出極有個人特色的神奇管弦效果。另外,史托科夫斯算得上是個標準的音響發燒友,他對發展錄音技術的事業非常熱衷,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參與了貝爾實驗室關於立體聲錄音技術的研究工作,是最早實踐採用立體聲技術的先驅。
這張錄音充分地把史托科夫斯對管弦樂演奏的觀念反映出來,Track1《匈牙利狂想曲》是最能說明問題的了,樂曲開始不到5秒鐘,那厚重豐滿的弦樂齊奏,保證能使任何首次聆聽的樂迷驚嘆不已。如果你特別喜愛聽大型管音樂,那這張《狂想曲》絕不會讓你失望,同時它還能讓踏進音響發燒大門不久的初哥認識到,真實還原樂團音色的重要性。
20世紀大指揮家系列(EMI)
20世紀指揮家/列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
CD1
西貝柳斯:第一交響曲
國家愛樂樂團,1976年11月2日、4日和5日錄於倫敦
尼爾森:第二交響曲(四種氣質)
丹麥國家交響樂團,1967年8月4日錄於哥本哈根,現場錄音
格蘭傑:亨德爾在海濱、鄉間庭院、牧羊人的歡呼
斯托科夫斯基交響樂團,1950年5月31日錄於紐約
CD2
杜卡:鼓號曲(選自芭蕾舞劇《仙女》)
斯托科夫斯基交響樂團,1957年2月12日錄於紐約
勃拉姆斯:悲劇序曲
國家愛樂樂團,1977年4月9日錄於倫敦阿貝路錄音室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
NBC交響樂團成員,1955年2月10日錄於紐約
圖裡納:鬥牛士的禱告
斯托科夫斯基交響樂團,1958年2月19日錄於紐約
伊貝爾:《港口》
法國國家廣播交響樂團,1958年5月錄於巴黎
瓦格納:《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之“愛情音樂”(斯托科夫斯基改編)
費城管弦樂團,1960年2月25日錄於費城
格利埃爾:俄羅斯水兵舞(選自芭蕾《紅罌粟》組曲)
斯托科夫斯基交響樂團,1953年2月14日錄於紐約
這套精彩的唱片向我們提出了一個音樂上不可避免的話題,即在詮釋音樂作品時究竟應完全忠實於譜面還是循著音樂的精神有所發揮。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正是因喜好自由改編所要指揮的音樂作品而聞名,甚至因此受到指責。但在這套唱片中的大部分錄音里,斯托科夫斯基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出格。這些錄音明晰地證明了斯托科夫斯基仍是一位能將音樂的情感和精神忠實地傳達給聽眾的優秀指揮家,他將這種才能應用於異常廣泛的曲目,包括大量當代和近代作曲家的作品。
CD1從一個優秀的西貝柳斯第一交響曲的演繹開始,這一錄音於1976年11月在倫敦完成,演奏的樂團是國家愛樂樂團,這是一支全部由自由藝術家組成的高水準樂團。第一交響曲在作曲家的七部交響曲中是相對較弱的一首,但斯托科夫斯基的處理使這部作品同樣光彩照人。指揮家和演奏員均發揮至最好的狀態,造就了這一以當時的標準評判就已是極具水準的優秀錄音。斯托科夫斯基對細節的把握也極為精到,請聽一下行板樂章(CD1曲目2)開始處豎琴背景下清晰的低音提琴樂句,還有大號上的一些重要樂段,西貝柳斯似乎常用大號來隱示北歐神話中那些從地下深處鑽出來的黑暗怪物。
第一樂章詮釋出色,速度控制的也很好。斯托科夫斯基不僅強調了音樂的戲劇性和激情,還突出了西貝柳斯特有的交響發展理念。聽了這一錄音,我頭一次發現該樂章漫長的展開部(曲目1從5分18秒至8分)與作曲家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的後半部分竟是如此相似,而在此之前我從未有過這樣的感受。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毫不相干的樂思和片斷是如何慢慢地結合在一起,最後成為一體的。這一技巧在作曲家的後期作品中曾創造出更偉大的效果,但它的根源就在這裡。
行板樂章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因為斯托科夫斯基採用了過於平緩的速度,從而忽略了作曲家對速度術語Andante的限定,即不太慢的行板。我估計一些聽眾會發現這一樂章起頭十分拖沓,不過隨著樂章的發展而產生的十分符合作品原意的哀傷情調以及在前一個樂章中指揮家對樂思的精彩把握,可能會彌補這一不足。諧謔曲樂章達到了應有的強健,雖然定音鼓的演奏似乎太激烈一點了!斯托科夫斯基處理下的三聲中段色彩斑斕,韻味十足,圓號如小夜曲般詠唱,豎琴上的滑音則好似清泉般濺散。終曲樂章非凡的大氣使人心悅誠服,演奏員們再次在斯托科夫斯基的鼓舞下全力以赴,音樂中間歇性的不確定似乎不再重要,而在通篇的音樂表達中我們只能感受到迴腸盪氣的魄力,這就是一種真正“偉大的音調”。
尼爾森的第二交響曲是1967年在哥本哈根的一場音樂會上現場錄製的。丹麥國家交響樂團的演奏雖有些刺耳的地方,但總體來說這一演繹是出色的。第三樂章演奏得尤為情感洋溢,這一標明為“憂鬱的行板”的樂章我認為是該交響曲四個樂章中最好聽的。總體來說,這部交響曲顯示了尼爾森尚缺乏在第三交響曲中才達到的精深技巧,它是在一個新奇的靈感的基礎上譜寫成的,即用四個樂章中的每一個來表達人類的一種氣質(或曰性格),於是有了“暴躁的”第一樂章,狂怒而激烈、“冷靜的”第二樂章,溫和而幽默、“憂鬱的”第三樂章,如上所提到的,以及一個“樂觀的”第四樂章。這最後一個樂章顯然對尼爾森看說是最難譜寫的,最後的結尾雖然充滿勝利的激情,但顯得極其空洞,進行曲式的節奏令人想起埃爾加的一些為金錢而粗製濫造的作品。
1950年在紐約錄製的三首格蘭傑Grainger的小品則引出了一段軼事。1949年,斯托科夫斯基寫信給自1915年起就已在美國定居的格蘭傑,希望他能將其所作的最受歡迎的一些小品進行改編,應利用(用斯托科夫斯基的原話)“諸如顫音琴、馬林巴、薩克斯管、鋼片琴等樂器,給人以在鄉村綠地上嬉戲和舞蹈的感覺”。究竟是什麼使斯托科夫斯基將看似毫無關聯的顫音琴、薩克斯管的音色同鄉村綠地聯繫起來?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些改編曲是典型的愉悅風格,並在這兒的演奏中得到了極好的把握,儘管其中一些有定音的打擊樂器的演奏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顯得有些過於簡單。
CD2類似一個名曲大雜燴,以杜卡的芭蕾舞劇《仙女》中著名的鼓號曲開場。接著是1977年錄製的勃拉姆斯的悲劇序曲,這肯定是斯托科夫斯基最後的一系列錄音室錄音之一,因為這時候他已經95歲,5個月以後他便去世了,但難以置信的是這個錄音中一點都聽不出他的功力有任何消退。雖稱不上是這部偉大作品的首選版本,但這無疑是一個生動而充滿活力的演繹。開始時激烈而敏捷的樂句顯得井井有條,奠定了通篇清晰的樂思。8分20秒處無疑是樂曲的精髓所在,斯托科夫斯基處理得同樣令人滿意,圓號聲如祈福般升起。
唱片中的其他曲目均是一些演奏出色的輕快作品,但伊貝爾的交響組曲《港口》是絕對不容錯過的,奇怪的是這部優秀的作品在當今各唱片公司的錄音中已很少見到(常見的只有拿索斯出的湯淺卓雄指揮的版本,好像還有一個巴黎管弦樂團的版本),因此本專輯中的這個錄音是極其珍貴的。該曲包含三段,順次為:“羅馬”、“突尼西亞”和“巴倫西亞”,樂曲譜寫得極具特色,配器精彩,旋律和和聲也甚為優美,充滿異國情調。也許“突尼西亞”一段在弦樂撥奏背景下曲折迂迴的雙簧管旋律顯得有些陳詞濫調,但“巴倫西亞”中活潑輕快的節奏足以彌補這一不足。這三小段樂曲的確是迷人的音樂風景畫,與科普蘭的《墨西哥沙龍》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張CD中的重頭曲目出自瓦格納的一部嘔心瀝血的巨著《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這裡是由斯托科夫斯基將歌劇第二、第三幕中的一些樂段串起來而改編成的“愛情音樂”。費城管弦樂團的演奏華麗無比,大提琴演奏著的令人熟悉的旋律,就好像歌劇演員的詠唱一般。我一直認為這部歌劇中最具想象力的成就就是侍女在監視時所唱的預告性的詠嘆調,唱詞中充滿巧妙的諷喻,充滿了對未來的預知。這在這部史上最濫情的音樂作品中無疑是一大亮點。
斯托科夫斯基對這段瓦格納作品的演繹更讓我們敬佩三分,但實際上他本人並非指揮瓦格納的專家,連一部完整的瓦格納歌劇都沒指揮過。我認為他由瓦格納的歌劇改編成的這段“交響詩”還是有不足之處的,主要是缺乏足夠的對比,聽這段音樂就好像是讓你一口氣吃下兩盒甜膩的巧克力(試試看?)。雖然音樂充滿著光輝,但結束時我耳朵已經疲倦了,我總覺得唱片公司的人在讓人體驗完這段情感的放縱之後又安排一首格利埃爾的俄羅斯水兵舞有惡作劇之嫌,就好像在說:“快把剛才的歌劇舞台拆空,芭蕾劇團來了!”真是在整人。
不管怎麼說,這仍是一套出色的唱片,讓我們得以一窺斯托科夫斯基巨大的音樂成就、寬廣的曲目範圍以及細膩的情感表達。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總是能把他所熱愛的音樂的精髓忠實地傳達給聽眾,他指揮下的演出從不會流於老套而乏味。這種指揮藝術是沒有其他人能夠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