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州,中國元代行政區劃名。商為都城朝歌之地,周屬康叔封地衛國。西漢始置朝歌縣(治在今淇縣朝歌鎮)於殷墟;隋大業初,廢朝歌縣,改置衛縣(治在今淇縣城東衛賢鎮)。唐、五代、宋、金時期,殷墟故地朝歌為鹿台鄉(今淇縣朝歌鎮)。元朝憲宗五年(1255年),以大名路、彰德路、衛輝路四千五百戶民眾,遷於鹿台鄉置淇州,衛縣廢為集,並置臨淇縣(州、縣同治)。元至元三年(1266年),廢臨淇縣入淇州。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淇州為淇縣,屬衛輝府(今衛輝市)。
淇州轄境大致與今淇縣轄境相當,州治在今淇縣朝歌鎮。
清順治《淇縣誌》卷一沿革表
隋大業初,廢朝歌縣(治在今淇縣朝歌鎮),改置衛縣(治在今淇縣城東衛賢鎮)於康叔舊封地,仍置汲郡於縣治。
唐初,衛縣為
衛州治;唐
貞觀元年(627年),衛州移治汲縣,衛縣屬河北道衛州汲郡。
宋
熙寧六年(1073年),廢衛縣為鎮入黎陽縣;元祐間復為衛縣,屬河北路浚州。
元憲宗五年(1255年),以大名、彰德、
衛輝籍余之民,於鹿台鄉(今淇縣朝歌鎮)置淇州,衛縣廢為集,並置臨淇縣(治在今淇縣城)。
元中統元年(1260年),淇州屬大名路宣撫司。
元至元三年(1266年),改屬燕南河北道衛輝路(今衛輝市),並廢臨淇縣入淇州。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淇州為淇縣,屬河南布政司衛輝府。
淇州,下。唐、宋、金並為衛縣之域,曰鹿台鄉。元憲宗五年,以大名、彰德、衛輝籍余之民,立為淇州,因又置縣曰臨淇,為倚郭。
中統元年,隸大名路宣撫司。至元三年,立衛輝路,以州隸之,而臨淇縣省。
清順治《淇縣誌》卷一沿革
按淇縣乃朝歌地,唐虞夏商屬
冀州,
武乙遷都於此,紂因以都焉。
周武王克商,分朝歌以東為衛,以封其弟康叔,其國居淇、衛之間,詩所云:“泉原在左,
淇水在右”者此也。其地
春秋時屬晉,
戰國時屬魏,秦滅魏取其地屬
三川郡;西漢始置朝歌縣於殷墟,屬
河內郡;
東漢因之;三國魏改置朝歌縣為郡,而以汲、共二縣隸焉;晉改置汲縣為汲郡,而復以朝歌為縣,屬汲郡。劉宋仍屬河內郡,後魏廢;
東魏復置,改屬汲郡,又析置臨淇縣屬林慮郡。隋廢朝歌縣,改置衛縣於康叔舊封,改臨淇縣屬
魏郡。唐貞觀十七年省臨淇縣入衛縣。
長安三年復置;神龍元年又省;五代因之;宋熙寧六年廢衛縣為鎮入黎陽縣;元祐間復為衛縣,屬
浚州;殷墟以西為鹿台鄉,屬衛縣;金仍舊。元至元三年,始置淇州於朝歌舊治,衛縣遂廢為集,屬淇州。明洪武元年,改淇州為淇縣,屬衛輝府,衛縣集仍屬淇縣。
清光緒《淇縣輿地圖說》
淇縣,禹貢冀州之域,殷朝歌地,武乙所都,紂因之,亦曰沫邑。《
史記》謂之殷墟。淮南子云:
墨子不入朝歌是也。其故城在今縣東北,故衛縣西。【《寰宇記》朝歌故城在衛縣西二十二里;杜佑云:二十里;《
括地誌》在衛州東北七十二里;唐衛州治汲縣】故衛縣周初為衛國,春秋屬晉,為朝歌邑;戰國屬魏,秦滅魏以其地屬三川郡;漢置朝歌縣,屬河內郡;後漢因之;建安十七年屬衛郡;三國魏置朝歌郡,尋廢;晉屬汲郡;劉宋屬河內郡;後魏仍屬汲郡;東魏為汲郡治;
後周又為衛州治,兼治修武郡;隋初罷郡,縣屬衛州;大業初改朝歌為衛縣,仍治汲郡於縣治;唐初亦為衛州治,貞觀元年,移州治汲,以縣屬之;宋天聖四年,改衛縣屬安利軍;熙寧六年,廢入
黎陽;元祐初復置,屬通利軍;金屬浚州;元憲宗五年於衛縣西鹿台鄉改立淇州,置臨淇縣,為倚郭,即今縣治也。【顧祖禹云:淇縣,唐宋時衛縣之鹿台鄉。洪亮吉云:今縣治即殷鹿台。元元貞二年
文廟碑云:淇乃殷關,周之後名無聞焉。前金所治,附浚州衛縣鹿台之一鄉。
乙卯年,割其鄉之半,徙大名、彰德、衛輝三路四千五百戶充滿其中,立淇州臨淇縣。】廢衛縣為集,屬於州;中統元年,州屬大名路;至元三年,屬衛輝路,省臨淇縣入州;明洪武元年,改州為淇縣,屬衛輝府,縣集仍屬淇縣。
弘治十二年,割淇東地入
浚縣,衛輝集遂屬於浚,國朝因之。【據《寰宇記》、《方輿紀要》、《乾隆圖志》、《衛輝府志》、《舊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