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得臣
春秋時楚令尹
成得臣(?—前632年)羋姓,成氏,名得臣,字子玉,斗伯比之子,子文之弟。若敖氏後裔。春秋時期楚國令尹。楚成王三十五年(前637年),因戰功被子文推薦為令尹。成王三十八年,率楚軍滅夔(今秭歸境),又北征背楚親晉的宋國。次年冬,再圍宋,與救宋之晉、齊、秦聯軍戰於城濮(今山東鄄城臨濮集),楚軍潰敗。引咎自殺於歸途中。
前637年(成王三十五年),楚令尹子文年事已高,想養老了,便推薦領兵作戰有功的子玉接班,成王從其請,命子玉為令尹。
前635年(成王三十七年)秋,秦、晉伐鄀。秦是伐鄀的主謀和主力,晉只起著張犄角之勢的作用。楚國在方城內外有申、息兩個大縣,申公和息公是守衛國內的封疆大吏。這次秦、晉伐鄀,楚人起初不甚在意,以為只是尋常的邊境衝突。令尹子玉和司馬都還在郢都,只派申公斗克和息公屈禦寇以申、息之師去戍守商密,秦師搶在楚師到達商密以前,沿著丹水的大灣繞過商密,到了靠近析邑(今河南西峽縣)的地方,把自己的役徒捆綁起來,冒充析人,押著朝西走。在暮色的掩護下,秦師包圍了商密。入夜,秦人燃起許多火炬,在火光中殺牲取血,偽裝與申公息公盟誓。鄀人從城牆上見到這般情景,以為自己被楚國出賣給秦國了。一傳十,十傳百,無不信以為真。於是,鄀人向秦師請降。秦師隨即東進,突襲正在途中的楚師。申公、息公疏於戒備,都成了秦人的俘虜。秦師怕楚師的大軍追來,匆匆離開商密,回秦國去了。
令尹子玉聞變大驚,當即發兵追秦師,未能追上。子玉不自安,為以功補過,引兵伐陳,同時把正在楚國避難的頓子護磅到頓城,才收兵回國。公元前634年(成王三十八年),齊一再伐魯,魯不勝其憂,魯僖公命公子遂和臧文仲向楚求援。臧文仲多謀善言,對子玉說齊、宋兩國“不臣”,自請為做伐齊和伐宋的嚮導。子玉被說動了。但他決定先處理另一件大事棗滅夔。
夔是楚國的別封之國。始君為熊渠次子熊摯,故址在今湖北秭歸縣,土著是巴人。夔子已經巴化,而且認為楚國歧視夔國的先君,於是拒不祭祀祝融和鬻熊。楚國不能容忍夔子公然鬧分裂、搞獨立,決定予以嚴懲。是年秋,令尹子玉和司馬子西(斗宜申)引兵滅夔,夔子被押解到郢都。從此,夔國就不再存在了。
滅夔后,子玉就騰出手來去懲罰齊和宋了。這時,楚成王顯出了倦於國事的跡象,由子玉執政柄。
宋成公因先君宋襄公為楚所辱而耿耿於懷,叛楚即晉,意在以晉制楚。是年冬,子玉、子西引兵東征,號稱伐宋,其實主要目的在於伐齊。楚師把宋國的緡邑(今山東金鄉縣)包圍了幾天,讓宋人明白楚師隨時都可以打進宋都去,就移師伐齊了。
對齊,楚有一筆政治籌碼在手。此前,齊桓公死,諸子爭立,衛姬所生公子無虧被害,鄭姬所生公子昭繼位孝公。其餘7位公子都逃到了楚國,楚國把他們都封為上大夫。這七位公子中,最有希望取代公子昭的是齊桓公寵姬宋華子所生的公子雍。子玉攜公子雍隨軍東征,在攻克齊國的谷邑(今山東東阿縣)之後,把公子雍安置在那裡,派申公叔侯守在那裡,自己和子西則班師回國了。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扶植一個傀儡政權,維持一支衛戍部隊,在中國歷史上還不曾有過。楚令尹子玉敢這樣做,一則是因為有搖控飛地的經驗,二則是確信當時天下莫強於楚,深知齊人無力把這塊飛地吃掉。果然,齊人對谷邑莫如之何。
子玉是一位使敵人敬畏的將才,治軍頗業,但苛於枝節而忽於根本。公元前637年(成王三十九年)秋,為了伐宋,成王先派前任令尹子文閱兵於睽,又派現職令尹子玉閱兵於?。子文閱兵,只用了一個早晨,沒有懲罰一個士卒。子玉閱兵,用了一整天,用鞭子責打了7個士卒,用長箭刺穿了3個士卒耳朵。一些老臣向子文道賀,說他薦舉子玉為令尹是知人善任。子文也高興,向子玉敬酒。一同觀看閱兵大典的蒍賈不僅不向子玉道賀,還說子玉既不適治民,也不善於用兵,如帶兵超過300乘(每乘戰車配車上甲士和車后的徒卒75人),非打敗仗不可。偌大一個楚國的令尹,充其量只能指揮這個數目的軍隊,國人道憂尚恐不及,何遑道賀?初生之犢的蒍賈對子玉的評論不幸而言中。是年冬,楚成王以楚、陳、蔡、鄭、許5國聯軍包圍宋都,由此引發了晉楚城濮之戰。
公元前632年春,晉師渡過黃河,先侵曹,后伐衛,以解宋圍,但楚師攻宋不止。晉文公召集將佐商議,想同楚國打一仗,怎樣才能得到秦、齊兩國幫助?少壯派健將先軫說:“可以讓秦、齊兩國怨恨楚國,辦法是讓宋人假裝不向晉國求救,而以厚賂求秦、齊兩國向楚國說情,楚國一定拒絕秦、齊兩國的斡旋,這樣,秦、齊兩國就會同晉國一起打楚國了。晉文公從其計。成王聞訊后,決定撤軍。命令子玉領兵回國,但子玉竟派大夫子越(斗椒)代他去向成王請戰說:不是我一定要建功立業,我是要塞住說壞話的人的嘴。言下之意,是要用自己勝利去證明蒍賈的話是錯的。成王動氣了,但他沒有堅持要子玉撤軍,反面給子玉派去約210的援軍。此時,若敖氏執掌著國柄,文武滿朝,認為成王仍然是自己的工具,他們對成王的話可聽可不聽。《國語·楚語》記晉師得到子玉移兵北上的消息,準備退避,王孫啟對先軫說:與楚國結盟的諸侯大約有一半不再追隨子玉了,若敖氏也不再聽從子玉了,楚師必敗無疑,我們怎能撤退呢?晉師決定迎戰。
子玉派使者對晉國的君臣說:只要晉國允許曹、衛復國,楚國就可以從宋國撤軍。這是一個極好的建議,既顧全了晉、楚兩國的體面,又保全了宋、曹、衛三國的社稷。可見,子玉並非有勇無謀之輩。晉國的對策是:私下允許曹、衛復國,但要他們叛楚從晉,同時扣留子玉派去的使者,藉以激怒子玉,待子玉移兵北上后再相機行事。果然,曹、衛兩國都向子玉表示他們不能再為楚國效力了。子玉怒不可遏,當即命令全軍釋宋都之圍,直奔晉師所在的衛國。當時,晉師寡而楚師眾,晉師引退,子玉命令全軍追晉師。4月戊辰,楚師追上晉師,隨即據險立營。次日,兩國對陣,臨陣時,子玉誇口說:今天可一定要晉師不再存在了!子玉將中軍,子西將申、息之師為左軍,子上將陳、蔡之師為右軍。晉以中軍當楚中軍,以上軍當楚左軍,以下軍當楚右軍。楚、陳、蔡聯軍有戰車近1200乘,晉、宋、齊、秦聯軍有戰車1000乘。楚右軍陳、蔡比較軟弱,他們是作為附庸來幫忙的,以保全自己為天職,順境下尚能衝鋒陷陣,逆境下勢難堅守頑抗。晉師看準了楚師的這致命的弱點,命令晉下軍攻擊楚右軍。晉下軍戰車前馬披著虎皮,突然出現在楚右軍陣前。陳、蔡的戰馬受了驚,亂了套。陳、蔡的將士見狀,爭相逃散。在楚右軍潰退之際,晉上軍佯作後撤之狀。子西指揮楚左軍追擊晉上軍,不料受到晉上軍和中軍的夾攻,傷亡慘重,且戰且退。子玉自將的楚中軍失去左右兩翼的依託,恐被晉師包圍,只好退出戰場。這場大戰打了不過半天,結局是楚敗績,但元氣沒有大損。晉人僥倖取勝。子玉率殘部回楚國,行近方城時,成王的使者來說:大夫要是進方城去,怎麼向申縣和息縣的父老交待呢?子玉無以自白,乃自縊(一說自刎)。
夏四月戊辰,晉侯、宋公、齊國歸父、崔夭、秦小子懿次於城濮(1)。楚師背郄而舍(2),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3):“原田每每(4),舍其舊而新是謀(5)。”公疑焉。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6),必無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欒貞子 曰:“漢陽諸姬(7),楚實盡之。思小惠而忘大恥,不如戰也。”晉侯 夢與楚子搏(8),楚子伏己而嘏其腦(9),是以懼。子犯曰:“吉。我得 天,楚伏其罪(10),吾且柔之矣(11)!”
子玉使斗勃請戰(12),曰:“請與君之士戲(13),君馮軾而觀之,得 臣與寓目焉(14)。”晉侯使欒枝對曰:“寡君聞命矣。楚君之惠,未之 敢忘,是以在此。為大夫退,其敢當君乎!既不獲命矣,敢煩大 夫謂二三子(15):戒爾車乘(16),敬爾君事,詰朝將見(17)。”
晉車七百乘,靶、勒、鞅、鞴(18)。晉侯登有莘之墟以觀師(19),曰: “少長有禮,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
己巳,晉師陳於莘北,胥臣以下軍之佐當陳、蔡(20)。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將中軍(21),曰:“今日必無晉矣!”子西將左(22),子上將右(23)。胥臣蒙馬以虎皮,先犯陳、蔡。陳、蔡奔,楚右師潰。狐毛設二 旆而退之(24),欒枝使輿曳柴而偽遁(25),楚師馳之,原軫、郄溱以中軍公族橫擊之(26)。狐毛、狐偃以上軍夾攻於西,楚左師潰。楚師敗 績。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敗。
晉師三日館、谷(27),及癸酉而還。甲午,至於衡雍(28),作王宮 於踐土(29)。
鄉役之三月(30),鄭伯如楚致其師(31)。為楚師既敗而懼,使子人九行成於晉(32)。晉欒枝人盟鄭伯。五月丙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丁未,獻楚俘於王(33):駟介百乘(34),徒兵千。鄭伯傅王(35),用平禮也(36)。己酉,王享醴,命晉侯宥(37)。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內史叔興父策命晉候為侯伯(38),賜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39),彤弓一,彤矢百,艫 弓矢千(40),鉅氅一卣(41),虎賁三百人(42)。曰:“王謂叔父(43):‘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糾逖王慝(44)。’”晉侯三辭,從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45)。”受策以出。出入三覲(46)。
衛候聞楚師敗,懼,出奔楚,遂適陳。使元喧奉叔武以受盟(47)。癸亥,王子虎盟諸侯於王庭,要言曰(48):“皆獎王室,無相害也。有 渝此盟,明神殛之(49),俾隊其師(50),無克祚國(51),及而玄孫,無有老幼。”君子謂是盟也信,謂晉於是役也,能以德攻。
初,楚子玉自為瓊弁玉纓(52),未之服也。先戰,夢河神謂己曰: “畀余(53),余賜女盂諸之糜(54)。”弗致也。大心與子西使榮黃諫(55),弗聽。榮季曰:“死而利國,猶或為之,況瓊玉乎!是糞土也,而可 以濟師,將何愛焉?”弗聽。出,告二子日:“非神敗令尹,令尹 其不勤民,實自敗也。”既敗,王使謂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子西。孫伯曰:“得臣將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將 以為戮。’”及連谷而死(56)。
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也。曰:“莫餘毒也已(57)!為呂臣實為令尹(58),民奉己而已,不在民矣(59)。”
(1)晉侯:指晉文公重耳。宋公:宋成公,襄公之子。國歸父、崔夭:均為齊國大夫。秦小子懿(yin):秦穆公之子。城濮:衛國地名,在今河南陳 留。 (2)背:背靠著。郄(xi):城濮附近一個險要的丘陵地帶。(3)誦:不配樂曲的歌曲。 (4)原田:原野。每每:青草茂盛的樣子。 (5)舍其舊:除掉舊草的根子。新是謀:謀新,指開闢新田耕種。(6)表:外。里:內。山:指太行山,河:黃河。 (7)漢陽:漢水北面。 (8)搏:徒手對打,格鬥。 (9)伏己:伏在晉文公身上。嘏(gu):吮吸。(10)得天:面朝天,意思是得到天助。伏其罪:面朝地像認罪。 (11)柔之:軟化他,意思是使他馴服。 (12)斗勃:楚國大夫。 (13)戲:較量。 (14)得臣:子玉的字。寓目:觀看。 (15)大夫:指斗勃。二三子:指楚軍將領子玉、子西等人。 (16)戒:準備好。 (17)詰朝:明天早上。 (18)靶(xian):馬背上的皮件。勒:馬胸部的皮件。鞅(yang):馬腹的皮件。鞴(ban):馬後的皮件。 (19)有莘(shen):古代國名,在今河南陳留縣東北,虛,同“墟”,舊城廢址。 (20)陳、蔡:陳、蔡兩國軍隊屬於楚軍右師。 (21)中軍:楚軍分為左、中、右三軍,中軍是最高統帥。 (22):子西:楚國左軍統 帥斗宜申的字。(23)子上;楚國右軍統帥斗勃的字。(24)旆(pei)裝 飾有飄帶的大旗,(25)輿曳柴:戰車後面拖著樹枝。(26)中軍公族:晉 文公統率的親兵。橫:攔腰。(27)館:駐紮,這裡指住在楚國軍營。谷:吃 糧食,指吃楚軍丟棄的軍糧。(28)衡雍:鄭國地名,在今河南原陽西。 (29)踐土:鄭國地名,在今河南原陽西南。(30)鄉(xiang):不久之前。役:指 城濮之戰。(31)致其師:將鄭國軍隊交給楚軍指揮。(32)子人九:鄭 國大夫,姓子人,名九。行成:休戰講和。(33)王:指周襄王。(34)駟 介:四馬披甲。 (35)傅:主持禮節儀式。(36)用平禮:用周平王的禮節。 (37)宥:同“侑”,勸酒。(38)嚴氏、王子虎:周王室的執政大臣。內史:掌管爵祿策命的官。策命:在竹簡上寫上命令。侯伯:諸侯之長。(39)大 輅(lu)之服:與禮車相配套的服飾儀仗。戎輅之服:乘兵車時的服飾儀仗。 (40)艫(lu):黑色。(41)鉅氅(ju chang):用黑黍米和香草釀成的香酒。卣(you):盛酒的器具。(42)虎賁(ben):勇士。(43)叔父:天子對同 姓諸侯的稱呼。這裡指晉文公重耳。(44)糾:檢舉,逖(ti):懲治。慝(te):壞人。(45)丕:大。顯:明。休:美。(46)出入:來回。三覲:進 見了三次。(47)元喧(xuan):衛國大夫。奉:擁戴。叔武:衛成公的弟弟。 (48)要(yao)言:約言,立下誓言。(49)殛(ji):懲罰。(50)俾:使。隊:同“墜”,滅亡。(51)克;能。祚:享有。(52)瓊弁:用美玉裝飾的 馬冠。纓:套在馬脖子上的革帶。(53)畀(bi):送給。(54)孟諸:宋國 地名,在今河南商丘東北;糜:同“媚”,水邊草地。孟諸之糜:指宋國的土 地。(55)大心:孫伯,子玉的兒子。榮黃:榮季,楚國大夫。(56)連谷:楚國地名。(57)毒;危害。莫餘毒;莫毒余。(58)為呂臣:楚國大夫,在 於玉之後任楚國令尹。(59)奉己:奉養自己。不在民:不為民事著想。
夏天四月初三,晉文公、宋成公、齊國大夫國歸父、崔夭、秦 國公子小子懿帶領軍隊進駐 城濮。楚軍背靠著險要的名叫郄的丘 陵紮營,晉文公對此很憂慮。他聽到士兵們唱的歌辭說:“原野上 青草多茂盛,除掉舊根播新種。”晉文公心中疑慮。狐偃說:“打 吧!打了勝仗,一定會得到諸侯擁戴。如果打不勝,晉國外有黃 河,內有太行,也必定不會受什麼損害。”晉文公說:“楚國從前 對我們的恩惠怎麼辦呢?”欒枝說:“漢水北面那些姬姓的諸侯國,全被楚國吞併了。想著過去的小恩小惠,會忘記這個奇恥大辱,不 如同楚國打一仗。”晉大公夜裡夢見同楚成王格鬥,楚成王把他打 倒,趴在他身上吸他的腦汁,因此有些害怕。狐偃說:“這是吉利 的徵兆。我們得到天助,楚王面向地伏罪,我們會使他馴服的。”
子玉派斗勃來挑戰,對晉文公說:“我請求同您的士兵們較量一番,您可以扶著車前的橫木觀看,我子玉也要奉陪觀看。”晉文公讓欒枝回答說:“我們的國君領教了。楚王的恩惠我們不敢忘記,所以才退到這裡,對大夫子玉我們都要退讓,又怎麼敢抵擋楚君呢?既然得不到貴國退兵的命令,那就勞您費心轉告貴國將領:準備好你們的戰車,認真對待貴君交付的任務,咱們明天早晨戰場上見。”
晉軍有七百輛戰車,車馬裝備齊全。晉文公登上古莘舊城的遺址檢閱了軍容,說:“年輕的和年長的都很有禮貌,我們可以用來作戰了。”於是晉軍砍伐當地樹木,作為補充作戰的器械。
四月初四,晉軍在莘北擺好陣勢,下軍副將胥臣領兵抵擋限陳、蔡兩國軍隊。楚國主將子玉用若敖氏的六百兵卒為主力,說:“今天必定將晉國消滅了!”子西統率楚國左軍,斗勃統率楚國右軍。晉將胥臣用虎皮把戰馬蒙上,首先攻擊陳、蔡聯軍。陳、蔡聯軍 逃奔,楚國的右軍潰敗了。晉國上軍主將狐毛樹起兩面大旗假裝撤遲,晉國下軍主將欒枝讓戰車拖著樹枝假裝逃跑,楚軍受騙追擊,原軫和郄溱率領晉軍中軍精銳兵力向楚軍攔腰衝殺。狐毛和狐偃指揮上軍從兩邊夾擊子西,楚國的左軍也潰敗了。結果楚軍大敗。子玉及早收兵不動,所以他的中軍沒有潰敗。
晉軍在楚軍營地住了三天,吃繳獲的軍糧,到四月八日才班師回國。四月二十九日,晉軍到達衡雍,在踐土為周襄王造了一座行官。
在城濮之戰前的三個月,鄭文公曾到楚國去把鄭國軍隊交給楚國指揮,現在鄭文公因為楚軍打了敗仗而感到害怕,便派子人九去向晉國求和。晉國的欒枝去鄭國與鄭文公議盟。五月十一日,晉文公和鄭文公在衡雍訂立了盟約。五月十二日,晉文公把楚國的俘虜獻給周襄王,有四馬披甲的兵車一百輛,步兵一千人。鄭文公替周襄王主持典禮儀式,用從前周平王接待晉文侯的禮節來接待晉文公。五月十四日,周襄王用甜酒款待晉文公,並勸晉文 公進酒。周襄王命令尹氏、王子虎和內史叔興父用策書任命晉文公為諸侯首領,賞賜給他一輛大輅車和整套服飾儀仗,一輛大戎車和整套服飾儀仗,紅色的弓一把,紅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把,黑色的箭一千支,黑黍米釀造的香酒一卣,勇士三百人,並說:“周王對叔父說:‘恭敬地服從周王的命令,安撫四方諸侯,監督懲治壞人。’”晉文公辭讓了三次,才接受了王命,說:“重耳再拜叩首,接受併發揚周天子偉大、光明、美善的命令。”晉文公接 受策書遲出,前後三次朝見了周襄王。
衛成公聽到楚軍被晉軍打敗了,很害怕,出逃到楚國,后又逃到陳國。衛國派元喧輔佐叔武去接受晉國與諸侯的盟約。五月二十八日,土子虎和諸侯在周王的廳堂訂立了盟約,並立下誓辭 說:“各位諸侯都要扶助王室,不能互相殘害。如果有人違背盟誓,聖明的神靈會懲罰他,使他的軍隊覆滅,不能再享有國家,直到 他的子孫後代,不論年長年幼,都逃不脫懲罰。”君子認為這個盟 約是誠信的,說晉國在這次戰役中是依憑德義進行的征討。
當初,楚國的子玉自己做了一套用美玉裝飾的馬冠和馬秧,還 沒有用上。交戰之前,子玉夢見河神對自己說:“把它們送給我!我賞賜給你宋國孟諸的沼澤地。”子玉不肯送給河神。子玉的兒子 大心和楚國大夫子西讓榮黃去勸子玉,子玉不聽。榮黃說:‘人死 了能對國家有利,也要去死,何況是美玉!它們不過是糞土,如 果可以用來幫助軍隊得勝,有什麼可以吝惜的?”子玉還是不聽。榮黃出來告訴大心和子西說:“不是河神要讓令尹打敗仗,而是令 尹不肯為民眾儘力,實在是自找失敗。”楚軍戰敗后,楚王派人對 子玉說:“如果你回楚國來,怎麼對申、息兩地的父老們交代呢?”子西和大心對使臣說:“子玉本來想自殺,我們兩入攔住他說:“國君還要懲罰你呢。’”子玉到了連谷就自殺了。
晉文公聽到於玉自殺的消息,喜形於色他說:“今後沒有人危害我了!楚國的蒍呂臣當令尹,只知道保全自己,不會為老百姓著想。
莫餘毒也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也,曰:‘莫餘毒也已。’
艱難險阻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險阻艱難,備嘗之矣。”
知難而退《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行,知難而退,軍之善政
退避三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晉文公)逃亡在楚國時,楚王問他將來怎樣報答自己。重耳說,如果將來晉楚交兵,“退避三舍”。以後晉楚在城濮交戰,晉文公遵守諾言,把軍隊撤九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