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區
東阿區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地處山東魯西平原,東依泰山,南臨黃河,是“江北水城”,運河古都——山東省聊城市市轄縣。土地總面積729平方公里,人口40萬,轄10個鄉鎮(街道)、1個山東省省級工業園區,為中國阿膠之鄉、中國喜鵲之鄉、中國雜技藝術之鄉、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區、中國最佳養生休閑旅遊名區,被譽為“山東省萬戶喜鵲吉祥地,山東省千年阿膠福壽鄉”。
漢置山東東阿縣,屬東郡。
三國時期為魏地,隸屬同漢。
西晉屬濟北國;東晉改國為郡,東阿屬之。
南北朝時期,因南北分裂,政權迭易,457年東阿併入谷城縣。
後魏,恢復東阿縣。
北齊省谷城,入東阿,屬濟州。
隋朝,東阿屬兗州濟北郡。
621年(唐武德四年),屬濟
州,隸河南道。
742年(天寶元年)更州為郡,隸濟陽郡,同年恢復谷城縣。
754年改屬鄆州東平郡。
766年(大曆元年),鄆州改為淄青道,東阿屬之;819年,鄆州屬天平郡,東阿隨之改隸。
五代十國時期,東阿屬鄆州天平節度使。
宋初,屬京東路;1041年(慶曆元年)置山東西路安撫使,東阿隨郡改隸;1115年郡升為山東大都督府,1127年改 為山東東平府,東阿均屬之。金代,隸山東西路東平府。
元初,隸山東東平路。1272年,山東東平改為山東下路總管府,司六縣,東阿屬之。
明初屬於山東省東平府,1375年(洪武八年)隸山東省濟寧府東平州,1385年改屬山東兗州,隸山東布政使司。
清初,屬山東兗州府東平州;1735年(雍正十三年)改屬山東省泰安府。
1912年(民國元年),東阿隸山東東臨道。
1932年,山東省對東阿與陽谷鄰界的部分村莊作了調整。
1928年廢道東阿縣直隸山東省府。
1936年隸山東省第六督察專員公署。
1940年東阿縣人民政權建立后,隸山東魯西行署運東專署(山東第四專署)。
1941年7月,山東魯西行署和冀魯豫行署合併,成立冀魯豫行署,下轄7個專署,東阿隸第四(聊城)專署。
1942年12月,冀魯豫行署一、四專署合併為一專署,東阿屬之。
1945年8月,日軍投降后,隸冀魯豫行署第六專署。
1949年8月,東阿縣隸平原省聊城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東阿隨聊城專署該隸山東省。
1958年12月,山東省東阿建制撤消,各公社分別併入山東壽張、山東茌平兩縣。
1961年7月恢復山東省東阿縣建制,其隸屬未變。
1967年山東省聊城專區改為山東省聊城地區,東阿屬山東省聊城地區行政公署。
2014年,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有望劃歸山東濟南並成為山東省濟南市市轄區。
2018年,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仍未劃歸山東濟南,並未撤縣划區。
山東聊城市東阿縣位於泰山腳下,黃河岸邊。東面距山東省省會濟南市50公里,西面距“江北水城”山東省聊城市25公里,地處東經116°02′至116°33′,北緯36°07′至36°33′。土地總面積729平方公里。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沿黃河一帶有11處殘丘,緩平坡地是由黃河泛濫漫流沉積而成,是山東聊城分佈最廣、面積最大的一種地貌類型,在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有大面積分佈。主要表現為地勢平緩,排水不暢,常有澇災和鹽漬化威脅。淺平窪地是由黃河泛濫時分離主河道的靜水沉積而成,主要分佈在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的陳集、高集等10個鄉鎮,表現為排水不暢,雨季容易形成澇災,在窪地的邊緣容易發生鹽漬化,適宜種植糧食作物以及發展漁業生產。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屬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適中,無霜期較長,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4.4ºC,年平均相對濕度64.6,年平均降水量563.3毫米,年平均日照230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36天。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始置縣時,縣治在今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境內。
劉宋孝武大明元年,東阿併入陽谷城。
後魏,恢復東阿縣;北齊,谷城併入東阿。
隋朝置陽谷縣,東阿西南部劃出屬之。
明初,山東東阿縣治遷至山東濟南市東阿鎮。時縣境南北長50公里,東西寬32.5公里;東至山東濟南市平陰縣界7.5公里,西至山東聊城市陽谷縣界25公里,南至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界17.5公里,北至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界30公里。
清代,境域略有變動,縣境南北長45公里,東西寬27.5公里。山東聊城東阿縣城至邊界縣距離,除西至山東聊城陽谷縣界縮短5公裡外,其餘與明代同;東北至山東濟南平陰縣界7.5公里,東南至山東泰安東平縣界15公里,西南至山東聊城壽張縣界30公里,西北至山東聊城縣界22.5公里。
民國初期,境域與清同。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山東東阿周邊地區曾歸屬山東平阿、山東張秋、山東徐翼、山東河西等縣。
1947年冬,山東聊城東阿縣機關遷駐山東聊城銅城。
1949年8月,原屬山東省聊城市東阿黃河以東村鎮及西南山東聊城張秋一帶劃出,原屬山東濟南平陰、山東聊城的部分地域併入山東聊城東阿,山東聊城茌平與山東聊城東阿交錯為鄰的村莊,以趙牛河為界北歸山東聊城茌平、南屬山東聊城東阿。
2014年,山東省提出支持聊城、德州、濱州、菏澤等市增加市轄區數量,山東聊城市東阿縣有望劃歸山東省濟南市並成為山東濟南市市轄區。
截至2014年,山東省濟南市東阿區轄8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山東省經濟開發區。
辦事處 | 銅城街道辦事處 | 新城街道辦事處 | |
鄉鎮 | 姜樓鎮 | 劉集鎮 | 魚山鎮 |
大橋鎮 | 牛角店鎮 | 姚寨鎮 | |
高集鎮 | 陳集鄉 | ||
經濟開發區 | 東阿經濟開發區 |
2013年底,山東聊城全市總人口4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96萬人。男女性別比106.3:100。人口出生率9.8‰,自然增長率5.1‰。有少數民族22個,564人。
截至2014年,山東全省省、市級規範化學校達到16處。有中等專業學校1所,在校生738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生8051人。普通初中15所,在校生2.04萬人。小學103所,在校生3.03萬人。有各類科技人員10326人,其中科研單位專業人員3800人。共取得聊城市市級以上各類重要科研成果5項。專利申請量18件;授權專利14件。
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3.6%,地方財政收入增長22%,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6.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96%。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0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5.6%;人均消費性支出為3771元,增長7.2%。農民人均純收入2968元,增長17.2%;生活消費支出1870元,增長11.9%。
工業
2013年,山東聊城阿膠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阿膠及其系列產品生產企業,阿膠產量、出口量分別佔全國的75%和90%以上。擁有投資10億元的阿膠生物科技產業園項目。有鋁塑板、鋁單板等產品為主的山東東昌集團,以精品鋼球、單晶硅為主的山東聊城鋼球集團,以方便食品為主的山東省聊城華豐公司。聊城市工業園區為山東省省級開發區和山東省省級重點循環經濟園區。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主要產業有阿膠、機械、建材、食品、紡織等,規模以上企業200餘家。
農業
2013年,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14億元,比上年增長7.8%。農業增加值8.14億元。糧食總產31.95萬噸,棉花總產0.6萬噸,油料總產0.1萬噸,水果總產1.13萬噸,蔬菜總產42.86萬噸。肉類總產3.04萬噸,禽蛋總產2.18萬噸,奶類總產0.2萬噸。水產品總產1.39萬噸,增長34%。全年造林2767公頃,林木覆蓋率達到15.94%。全縣農機總動力93.27萬千瓦,增長4.9%。
其他
山東聊城東阿阿膠養生文化苑暨山東聊城東阿影視城投資2億元,2011年拍攝郭寶昌導演的電視劇《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和《大宅門》第三部,並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服務業園區”。擁有阿膠生物科技產業園5A級旅遊項目和梵唄音樂廣場。
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4個,公共圖書館1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檔案館1個。
雜技
山東聊城東阿的中國雜技歷史悠久,三國時期,曹操之子曹植為山東聊城東阿王時,特別推崇雜技。在山東聊城東阿現有許多雜技村,雜技之家,山東聊城東阿人曾獲得“英航杯”、“金小丑獎”等雜技獎項。
山東省黃河大秧歌
明末在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大橋鎮於窩村開始興起,每逢鄉里趕廟會,鬧紅火時,這種秧歌調便在街頭演出,秧歌氣氛熱烈、曲調渾厚,為當地人民群眾所喜愛,久而久之,成為習俗,清朝初期開始盛行。
撒河燈
古時,撒河燈是當時船上商人和船工的一種祈求平安的方式,這種習慣被當地居民效仿並逐漸流傳普及開來,慢慢就演變成具有欣賞性、喜慶性、娛樂性、參與性較強的一種慶典活動。這一活動主要分佈於山東聊城市東阿縣境內黃河岸邊,流傳於山東泰安、山東聊城陽谷、河南、河北等地。
山東銅城拳術
山東銅城的二郎拳起自明代成化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有“拳不打銅城”的傳說。
遲庄年畫
山東聊城市東阿縣遲庄村印製年畫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山東省民間藝術活化石”。
山東聊城市境依黃河57公里,引黃濟津、濟衛工程渠首均在山東聊城東阿。西距京九鐵路20公里、東距京滬鐵路70公里,距濟邯鐵路和濟聊館高速公路15公里。105國道和兩條省道在此交匯。一個小時可抵達山東省會濟南,四個小時可抵達北平和山東青島。聊泰鐵路、青蘭高速公路和濟聊一級快捷通道貫穿縣境。
中國山東聊城阿膠博物館
中國山東聊城阿膠博物館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由全國最大的阿膠生產企業山東聊城阿膠集團出資興建,總投資4000餘萬元,是我國首家以單一中藥品種為主題的專題性博物館,為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點。
曹植墓
園內建有子建祠、曹植墓碑、七步路、羊茂台、洗硯池、聞梵處、梵音洞、摩崖刻字、魚姑廟、觀河亭、仙人足印、穿陽洞、浴仙池、龍山文化遺址、中日魚山友好紀念碑和歷代碑刻等古迹。魚山腳下即是滾滾黃河,隔河面對連綿群山。
山東省聊城曹植公園
山東省聊城曹植公園主要有洛神湖、小魚山、阿膠亭、洛神橋、游龍亭、鶴鳴軒、寄心橋、賦千秋等景點。2006年山東省聊城曹植公園景區及北關新村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山東人居環境範例獎”,2007年又被中國水利部授予“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倉聖遺跡
在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銅城鎮王宗湯村東南1公里處,有一微微隆起的高地,相傳就是史書上記載的倉頡墓地。當地人稱“山東聊城倉王墳”。
魏庄牌坊
節孝坊和孝子坊坐落在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姜樓鎮魏庄村。兩坊相距16米,全部用青石料雕砌而成。節孝坊是為山東聊城魏庄村一位姓雷的寡婦所立。
聊城武當廟
山東省陽光樓藝術館
山東省陽光樓藝術館暨山東省聊城市青少年書畫培訓基地,位於山東省聊城曹植公園洛神湖畔,佔地面積為700餘平方米。山東省陽光樓藝術館的名字是由於茂陽、劉光、婁以忠三位山東聊城籍藝術家的名字而命名的,展覽室內共展示作品120餘件。
山東凈覺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