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H.J.艾森克從特質理論出發,以因素分析方法和傳統的實驗心理學方法相結合長期研究人格問題,並把研究興趣從特質轉向維度,從而確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論。
艾森克反對把人格定義抽象化,他在其《人格的維度》(1947)一書中指出“人格是生命體實際表現出來的行為的模式的總和”。艾森克認為這種行為模式的總和包括認知(智力)、意動(性格)、情感(氣質)和軀體(體質)四個主要方面。後來他又強調人格具有穩定持久性。
艾森克的三個因素是:
①外傾性 (extraversion),它表現為內、外傾的差異;
②神經質(neuroticism),它表現為情緒穩定性的差異;
③精神質 (psychoticism),它表現為孤獨、冷酷、敵視、怪異等偏於負面的人格特徵,艾森克依據這一模型編製了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簡稱EPQ,1986)。
艾森克繼承先前實驗心理學家的工作,通過對由實驗、問卷與觀察所得到的大量的人的特質資料的因素分析,深入研究了人格維度。他認為研究人格特質有時可能會含混,只有研究人格維度才能清楚。他指出,維度乃是代表一個連續的尺度。每一個人都可以被測定在這個連續尺度上所佔有的特定的位置,即測定每一個人具有該維度所代表的某一特質的多少。19世紀已有心理學家提出人格圖解的雛形。他們認為人格可以從兩個直角維度來進行描寫。按德國心理學家W.馮特的假設,一個維度是從情緒性強過渡到情緒性弱,另一個維度是從可變性過渡到不變性。艾森克則提出外-內傾、神經質、精神質、智力和守舊性-激進主義五個維度,但認為外-內傾、神經質和精神質是人格的三個基本維度。
最早對外-內傾概念做過研究的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O.格羅斯。以後在瑞士心理學家C.G.榮格的著作中把外-內傾概念引入人格研究。後來又有不少學者對外-內體面型的人做了不少實際研究。艾森克的外-內傾概念,除了具有其本身的一般含義外,還與神經系統的興奮過程與抑制過程相聯繫。興奮過程可以易化正在進行的感覺、認知和活動;抑制過程可以干擾或影響有機體正在進行的感覺、認知和活動。他發現高外傾性的人興奮過程發生慢、強度弱、持續時間短,而抑制過程發生快、強度強、維持時間長。這種人難以形成條件反射。高內傾性的人興奮過程發生快、強度強、持續時間長,而抑制過程發生慢、強度弱、維持時間短。這種人容易形成條件反射。1976年雷維爾等人作了一項有關工作效果的研究。他們推論內傾的人在正常條件下,大腦皮層上已具有高度的興奮水平,如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興奮水平,那麼就會降低被試的工作效果;外傾的人正常條件下大腦皮層興奮水平相對較低,若提高他們的興奮水平,就會提高被試的工作效果。他們的實際研究結果,證實了上述推論,支持了艾森克的觀點。
艾森克的對情緒性、自強度、焦慮(包括驅力)等進行研究后發現它們都有是同一的。他把這一維度稱為神經質。在他的用語中神經質與精神疾病並無必然的關係。艾森克指出情緒性(神經質)不穩定的人喜怒無常,容易激動;情緒性(神經質)穩定的人反應緩慢而且輕微,並且很容易恢復平靜。他又進一步指出情緒性(神經質)與植物性神經系統特別是交感神經系統的機能相聯繫。艾森克認為可以用外-內傾和神經質兩個維度來表示正常人格的神經症以及精神病態人格。
艾森克認為精神質獨立於神經質。它代表一種倔強固執、粗暴強橫和鐵石心腸的特點,並非暗指精神病。研究表明,精神質也可以用維度來表示,從正常範圍過渡到極度不正常的一端。它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得高分者表現為孤獨、不關心他人、心腸冷酷、缺乏情感和移情作用、對旁人有敵意、攻擊性強等特點。低分者表現為溫柔、善感等特點。如果個體的精神質表現出明顯程度,則易導致行為異常。艾森克認為精神質與神經質維度一起可以表示各種神經症和各種精神病。
艾森克認為,有關外-內傾和神經質兩個維度的實驗研究,幾乎完全同意在人格測量描述系統中這兩相因素處於醒目和穩定的地位。他又將外-內傾和神經質作為兩個互相垂直的人格維度,且以外-內傾為緯,以神經質為徑(表現為情緒穩定的一端和情緒不穩定的一端),繪製成人格結構圖(見圖1)。艾森克在圖1的兩維空間組織起他認為基本的32種人格特質,且與古代的四種氣質類型相對應。這種人格結構的圖解為許多心理學家所接受。從圖上不僅可能以看出人格的四種類型(穩定外傾型、穩定內傾型、不穩定外傾型和不穩定內傾型)範圍內所包含的8種人格特質,還可以根據個體某一高分數的特質,看圖查出其所屬的人格類型,或從維度的結合預測某個體可能會出現的特定的人格問題。
艾森克以外-內傾、神經質與精神質三種人格維度為基礎,於1975年制定了艾森克人格問卷(EPQ)。它是由艾森克早期編製的若干人格量表形成的。 EPQ是一種自陳量表,有成人(共90個項目)和少年(共81個項目)兩種形式,各包括四個量表:E-外-內傾;N-神經質;P-精神質;L-謊造或自身隱蔽(即效度量表)。由於該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用其所測得的結果可同時得到多種實驗心理學研究的印證,因此它亦是驗證人格維度的理論根據。
艾森克還對大量的人的特質資料採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獨特的人格結構層次理論。該理論概括性的圖解如圖2。從圖2可以看到艾森克把人格結構分為類型、特質、習慣反應和特殊反應四個水平。最底層特殊反應水平,是個體對一次實驗性試驗的反應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最基本的“個別反應”(如最簡單的一舉一動),屬誤差因素,其上為習慣反應水平,例如重複實驗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現,一個人就會以相似的方式反應,屬特殊因素。特質水平,是由一個人的習慣反應所構成的個人的人格特質,屬群因素。最上層的類型水平,是基於人格特質的相互關係而顯示的類型(例如,由社會性、衝動性、活動性、活潑性、興奮性等人格特質構成的外傾類型,由持續性、僵硬性、主觀性、羞恥性、易感性等人格特質構成的內傾類型),屬一般因素。
艾森克對人格的研究從人格的特質轉向人格維度,提出了人格的三個基本維度。這不僅為實驗室內許多實驗所證實,且得到數學統計和行為觀察之佐證,受到各國心理學家的重視,且已廣泛地應用於醫療、教育和司法領域。艾森克人格問卷(EPQ)是用途較廣的人格量表,它已被一些國家譯出或修訂。中國的艾森克測驗由陳仲庚等於1981修訂。艾森克的人格研究不像許多美國心理學家從事或偏重特質水平,而是集中於類型。他認為特質是觀察到的個體的行為傾向的集合體,類型是觀察到的特質的集合體。他把人格類型看作某些特質的組織。他提出的人格理論主要是屬於層次性質的一種類型。每一種類型結構的層次明確,因此人格就可分解為有據可查、有數可計的要素。這是心理學家多年來一直探討而難以確定的東西。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在特質和類型的關係上,艾森克解決得相當出色。在其類型結構的層次的論述中,表明了他的人格觀點並沒的排除環境的作用,但人格的生物傾向性仍是他的理論的主要方面。
人事測評是對人與事之間的適應關係進行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測量和評價過程。作為現代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一個基礎性環節,同時也是一項新興的社會行業,人事測評對科學選拔人才、合理進行人與崗位的匹配具有重要的作用。常用的人事測評方法有心理測驗(Psychological Tests)、面試(Interview)、評價中心(Assessment Center)和履歷分析(Biodata)四種,測評的內容包括人格、需求和動機、能力、心理健康、誠實度等多種心理品質。其中人格測驗是使用最為廣泛,也是最為基礎的心理測驗。
人格是個體在其成長環境中逐漸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人格特質和行為傾向的總和,它決定著人們行為之間的差異性。人格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個體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及可能取得的績效,並會影響到職業選擇、工作滿意度、壓力感、領導行為和工作績效的某些方面。
人格測驗從人格特質的角度出發,對穩定調節人的行為的人格特質和行為傾向進行定量分析,以便進一步預測個人未來的行為。人格測驗可以對人的基本特徵,如內外向、情緒穩定性、心理健康水平等做出鑒定。在管理情境中,人格測驗則突出強調責任心、工作效率、工作穩定性等人格特徵,這些人格特徵滲透在員工的所有行為活動中,影響著員工的活動方式、風格和績效。Borman和Motowidlo(1997)發現人格是額外工作努力、支持同伴等周邊績效的有效預測源。利用成熟的人格測驗方法對管理者或應聘人員的人格特徵進行診斷,可以為人事安置、調整和合理利用人力資源提供參考依據。一個好的結構化的人格測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工作績效,這一點在工業組織心理學中已經得到了大家的共識。因此,在進行人事測評時對人格特徵進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