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昭容

牛昭容

牛昭容,女,唐朝時期人物,唐順宗李誦的寵妃之一。

正文


牛氏,唐順宗李誦的寵妃之一,封為昭容。唐順宗時期,唐王朝發生了一次著名的改革事件:永貞革新。牛昭容封號不高,在中國古代后妃中並不是顯赫的人物,但她因為參與了該事件而在史書上留下了自己的姓氏和事迹。

生平


永貞革新,是中國唐順宗時期官僚士大夫以打擊宦官勢力為主要目的的改革。主要人物是王叔文王伾。二人都是順宗在東宮時的老師,他們常與順宗談論唐朝的弊政,深得順宗的信任。在順宗即位后,他們和彭城劉禹錫河東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劉柳”為核心的革新派勢力集團。他們維護統一,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
據,反對宦官專權。
王叔文等的改革措施觸犯了藩鎮和宦官集團的利益,王叔文的獨裁專行和打擊異己,又在大臣中間樹立了敵人,後來,王叔文又與軍閥交惡。雙方矛盾公開且白熱化.
因為唐順宗癱瘓,不能說話。宦官李忠言和牛昭容被順宗皇帝親近,所以永貞革新過程中順宗皇帝通過他們向外傳達旨意。翰林學士王伾與李忠言、牛昭容關係好,主管往來傳授癱瘓皇帝順宗的旨意。當時的上傳之事,要一經韋執誼作文誥,二經王叔文決斷,三經王伾,四經李忠言,五經牛昭容,才能為順宗所知曉。
另,皇長子李純是順宗當太子時的王良娣(追封庄憲皇后)所生,並不受順宗喜歡。而李忠言和牛昭容不知道什麼原因(有野史說她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但史料沒有記載她生有兒子,因此該說法只能做參考),也不想讓李純成為太子,但是翰林學士鄭絪和宦官俱文珍劉光琦、薛盈珍等人不甘失去權勢,於貞元二十一年(805年)三月,聯合劍南西川(今四川成都)節度使韋皋、荊南(今湖北江陵)節度使裴鈞等人的力量,迫使唐順宗將李純立為太子,八月又禪位於李純,是為唐憲宗改元永貞,史稱“永貞內禪”。永貞內禪的結果使得王叔文被貶為渝州(今重慶市巴南區)司戶,不久被賜死。王伾為開州(今重慶市開縣)司馬,到任不久即病死。其餘柳宗元、劉禹錫等六人都被貶為邊遠州的司馬。一百四十六天內發生的“永貞革新”全盤被推翻。
順宗成為太上皇,實際是被變相軟禁了。第二年既是公元806年,順宗皇帝鬱郁而死(一說被宦官殺害)。歷時僅僅一百四十六天的“永貞革新”全盤被推翻。革新徹底失敗了。
此後,史書沒有了牛昭容的記載。但是,她所支持的革新派大臣被貶死,所反對的李純、俱文珍、劉光琦等人掌握了大權,連順宗皇帝也被宦官害死,唐憲宗和宦官豈會放過她?要弄死一個失去任何依靠的妃嬪,不會比弄死只螞蟻困難。推測她結局不會好,很可能被暗中害死了。

史料記載


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六:時順宗失音,不能決事,常居宮中施簾帷,獨宦官李忠言、昭容牛氏侍左右。...叔文入至翰林,而伾入至柿林院,見李忠言、牛昭容計事。大抵叔文依伾,伾依忠言,忠言依牛昭容,轉相交結。每事先下翰林,使叔文可否,然後宣於中書,韋執誼承而行之。外黨則韓泰、柳宗元、劉禹錫等主采聽外事。謀議唱和,日夜汲汲如狂。。。。。。
上疾久不愈,時扶御殿,群臣瞻望而已,莫有親奏對者。中外危懼,思早立太子,而王叔文之黨欲專大權,惡聞之。宦官俱文珍、劉光琦、薛盈珍等皆先朝任使舊人,疾叔文、忠言等朋黨專恣,乃啟上召翰林學士鄭絪、衛次公李程王涯金鑾殿草立太子制。時牛昭容輩以廣陵王淳英睿,惡之;絪不復請,書紙為"立嫡以長"字呈上,上頷之。癸巳,立淳為太子,更名純。

評價


物以類聚,牛昭容沒有和權閹俱文珍、劉光琦等勾結,而是與革新派王叔文等人關係親近,說明她是個有思想的女子。她的行為在封建時代違反了“后妃不得干政”的規矩,她參與此事的目的或許並不單純,不外乎是順從皇帝的意願、鞏固自己受寵的地位,卻也可以從中看出她不是一個甘於平凡的女子。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說王叔文、李忠言,牛昭容都是姦邪小人,在今天看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和宋朝時候王安石的新法都能推動當時的社會發展,司馬光這樣的守舊派卻橫加阻隔批判。"永貞革新"失敗了,但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