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海關史與海關文獻國際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海關史與海關文獻國際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海關史與海關文獻國際研究中心,以近代“舊海關文獻”(即舊海關“內部出版物”)史料為支撐,以研究近代以來中國經濟與中國社會的變遷。

揭牌


“海關文獻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
“海關文獻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6年2月27日,復旦大學海關史與海關文獻國際研究中心舉行揭牌儀式。復旦大學史地所吳松弟教授任所長。

成立背景


復旦大學海關史與海關文獻國際研究中心之所以成立,一個重要背景是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吳松弟教授幾年前在哈佛燕京圖書館發現了一批舊海關資料,並與哈佛燕京圖書館、廣西師大出版社共同促成了這批資料的整理和出版。

正式成立


2016年2月27日,由復旦大學中國海關史與海關文獻國際研究中心主辦的“海關文獻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召開。復旦大學副校長林尚立、中國海關學會會長李克農等分别致辭。復旦大學文科處處長陳玉剛主持開幕式及揭牌儀式。
吳松弟教授
吳松弟教授
復旦大學中國海關史與海關文獻國際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國海關學會會長李克農、復旦大學副校長林尚立為“復旦大學中國海關史與海關文獻國際研究中心”揭牌。
復旦大學中國海關史和海關文獻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吳松弟教授指出,學術研究是學者的職責與樂趣,學術文獻與成果是天下的公器,中心期待能夠成為新的橋樑,從前近代至后明天、從舊文獻到新學識、從舊海關到新生活,貫通歷史、現在與未來。中心將竭誠歡迎國內外對中國海關文獻和中國海關史有研究的專家,以及有興趣及成果需求的朋友和單位進行合作。
吳松弟團隊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舊海關內部出版物的整理與研究》的支持下,已經系統地整理出舊海關的內部出版物,並已經出版283大冊、正在整理出版60大冊舊海關內部出版物(分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中國海關出版社出版)。
在開幕式上,復旦大學歷史系主任黃洋、復旦大學上海史研究中心主任熊月之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院長濱下武志廈門大學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主任戴一峰、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玉茹、上海財經大學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副院長張學良等對中心成立表示祝賀。來自中國海關學會、復旦大學以及國內外各大研究機構的130餘位專家學者分別就舊海關文獻簡介、舊海關文獻研究與應用、海關史研究、海關史研究和海關與近代中國等專題進行了學術交流。

學術意義


1859年中國海關開始建立包括統計和出版在內的海關管理制度。此後赫德努力擴大海關業務,逐步形成了規範、完整、有序的編印發行的制度,留下大量的海關文獻。當然,這些資料並非時至今日才受到學界的關注,早在1934年,經濟史家鄭友揆先生便指出:舊海關出版物,“因其內容精確,所佔地域廣大,已成為研究我國經濟之唯一可靠而系統的資料。”
近年吳松弟教授一直致力於舊海關文獻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在此次研討會上他專門介紹了舊海關出版物的內容和學術價值——吳教授坦言,近些年自己多次在各類演講場合宣傳舊海關文獻的學術價值,希望更多的學者關注和利用這類資料,“誰先利用了這些資料,誰就佔得了研究的先機。”
就內容方面而言,舊海關文獻資料有醫學報告、各地經濟調查、水陸交通調查、船舶報告、中國關稅和金融研究、海洋事務報告、海關管理報告、國際關係、中國在1905年以前參加歷屆世界博覽會的參會報告、郵政報告、常關報告、語言學著作,以及黃河下游治河工程的相關報告、1905-1938年間有關氣象工作的通令,還有反映山河面貌、商品產地、交通路線、城市分佈、城市街區等多方面內容的地圖和圖表。總的來說,涉及內容極其豐富,宛如一部區域百科全書。
舉例來說,舊海關文獻中的醫學報告,有1871年—1910年各地海關的西醫醫官每半年向總稅務司署彙報所在城市和關區傳染病的流行和撲滅,以及西醫西藥的傳播等情況。共80期。各地經濟調查共30餘種書,分為兩類。一類是蠶絲、土產鴉片、茶葉大豆人蔘等產品及其產地和產、運、銷的過程;一類是對重慶、西江流域、騰越九龍岳陽常德沙市等地開埠前的商務調查,以及在雲南、東北擬開口岸地區的旅行記。除了關注經濟和商務,對邊疆的人文和自然地理也有所涉及。
另外,舊海關文獻資料方便進行學術研究的一大特點是其科學性和連續性。以貿易數據來說,其體量巨大,採用的是國際通用的統計標準,且統計時間長達80餘年,而且可以達到逐年、逐季、逐月,甚至一些資料可以達到逐日的統計。
台灣“中研院”近史所林滿紅教授是較早利用舊海關文獻進行經濟史研究的學者,在近史所的口述歷史叢書中,林教授講述其研究歷程的口述文章標題就是“海關資料開啟的四十年研究”。談及這方面的研究經歷,她頗有體會。
首先,海關資料確實好用。在接觸海關資料之前,林教授利用檔案、官員奏稿等傳統典籍進行經濟史研究,一大遺憾就是這些資料零散而不成系統,經過劉翠溶教授指點,她開始接觸海關資料,長時間序列、科學嚴謹的統計標準,這些特點使其成為研究經濟史的理想資料。其次,林教授也感慨,自己第一次來大陸就是到廈大的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去查看海關資料。與今日之技術、條件相比,早年利用海關資料頗費工夫,林教授當年在台灣查閱海關資料看的是微縮膠捲,比起翻看新近出版的海關資料,實在是費力很多。
經濟學科班出身的上海財經大學城市與區域學院張學良副院長,主要研究區域經濟。近年他的研究團隊對1949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與區域發展的故事進行記錄,建立GIS的資料庫,解說中國改革空間試驗場的故事。張教授說,李伯重教授1996年解釋當時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迹時曾說,這個奇迹的答案在中國內部,甚至認為要認識西方炮艦進入之前的中國,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張教授非常認同這一看法,並說海關史是研究近代中國的關鍵問題之一,西方炮艦進入中國之後,被動的開放和的變革對中國的區域發展更為關鍵。雖自稱是“海關史研究門外漢”,張教授結合當代中國經濟問題,在研討會上分享了他對於近代中國以及接觸海關資料的心得和思考。
“例如,中國現在的城市等級體系是不是內生於1840年以來近代海關對城市變遷的影響?孫中山在治國方略中說,要建設東方大港,北方大港和南方大港,其實就是今天的上海、天津和廣州,這三者依託的就是長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也是設立海關最多的區域。1978年之後,中國以主動的開放促改革,這與1840年被動的開放促改革有何異同?再如,1990年代上海開發浦東,長三角用不到十年的時間超過了比它早起步十年的珠三角地區,經濟學家張五常說這是一個奇迹,我也這麼認為。而從海關數據上看,上海開埠以後,也是用不到十年的時間超過了開放時間更長的廣州,這也是一個奇迹,那麼兩個奇迹哪個奇迹更精彩?回答這些問題需要更翔實的史料支撐,經濟學研究強調用數據說話,史學界以及經濟學界都認為近代海關貿易數據是研究近代經濟最值得依賴的,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