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髮髻的結果 展開
- 髮髻
- 髻
髮髻
髮髻
髮髻是將頭髮歸攏在一起,於頭頂、頭側或腦後盤繞成髻,是一種長發髮式。盤髻成椎狀者,又稱“錐髻”、成螺絲形的稱“螺髻”、盤髻較小的稱“髻”。
髮髻也是戲曲中相關行當的角色使用的一種假髮樣式。
【漢語拼音】fà jì
【意思】頭髮的一種光滑的結、卷或安排,用真發或假髮做成。
【英語中的髮髻】
假髮髻 1.chignon ;圓髮髻 1.ina bun 2.bun;環形髮髻 1.coiled bun。
從各地出土新石器時代發簪的現象中可以知道,生活在五、六千年以前的原始先民們,就已盤發成髻。我國歷代漢族婦女皆喜盤發成髻。河南安陽即出土有盤發於頭頂的商代婦女俑。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畫上的婦女,腦後梳椎髻。湖南長沙馬王椎一號漢墓出土帛畫上的婦女及出土的女子木俑的髮式皆為盤髻。隋朝婦女的盤髻,當是稱“盤桓髻”。唐代婦女尚梳螺髻,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眾多的婦女、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第一八七號唐墓出土帛畫上的婦女都於頭頂梳螺髻;清代婦女盤髻於腦後。以前漢族少女多於頭頂兩側梳髻。
少數民族婦女梳盤髻的現象,歷來都很普遍。古籍中即有“三苗首”、“烏蠻……男婦髻……”。四川涼山居民“椎髻、跣足……從夷蠻習俗”的記載。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西漢時期,滇人青銅貯貝器蓋上的婦女形象,有不少梳盤髻者,此出土的青銅舞俑,也盤發於頂。廣西、貴州、四川等地的崖畫中,都有梳盤髻的人物形象;清代《雲南通志稿》插圖中很多梳盤髻的婦女形象。過去,滿 族貴族婦女婚後,梳一種稱之為“兩把頭”、“叉子頭”、“如意頭”的盤髻。梳法是將頭髮分成上下兩部分,一部分下垂於腦後,梳成燕尾式髮髻,俗稱“燕人頭”,另一部分挽於頭頂,擰成繩股,盤繞成一個覆蓋在頭頂的扁長形髮髻,再於髮髻間插飾一個叫“大扁方”的發簪,即作裝飾又為固發。
滿族、朝鮮族、傣族、苗族、基諾族、侗族、黎族、仡佬族、新疆地區的一些民族等至今仍尚盤髻。且各具風格。侗族婦女喜歡將髮髻梳到左耳部位,幾乎蓋住整個耳朵;黎族本地女子一般都在腦後盤髻,並任發梢自然下垂於肩部;傣族婦女將長發鬆松的攏於頭頂或偏向一側,然後梳成盤發,不少人還在盤發中抽出一段發梢作裝飾;雲南東北部和貴州西北交界地區的苗族婦女,有一種盤發,被稱作大盤頭,是用假髮在頭頂盤繞成碩大的髮髻,再橫一支發簪以固定假髮,發簪與假髮之間用布帶相綁,假髮在頭頂鬆散下垂,齊肩蓋耳,十分奇特。
中國婦女的髮式,形形色色、五花八門、誰也難以說清它究竟有多少種類。遠古的披髮;漢代婦女的“倭墮髻”;北朝婦女的“十字髻”;唐代婦女的“靈蛇髻”、“飛天髻”;宋代婦女的“朝天髻”、“同心髻”等等,都是相關朝代頗為流行的髮式。少 數民族婦女的髮式更是式樣萬千,例如有傣族婦女的“孔雀髻”;有京族婦女的“砧板髻”;有畲族婦女的“鳳凰妝”;有苗族婦女的“獨角髻”;有滿 族婦女的“兩把頭”。土族婦女的婦式竟有七、八種之多,如“三叉頭”、“乾糧頭”、“蜂兒頭”、“簸簸頭”等等。但其中流行最為久遠,也最為普遍的要算“披髮”、“辮髮”和“盤發”了。直至現代,這三種髮式,仍頗為流行。許多民族的女子還有剃髮的習俗,這在繁多的髮式中,可以說是最具獨物風格的髮式。
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中國古代男子是不剪髮的,在長期演變中為生活及美觀的需要而結髮,就是髮髻。
秦漢髮型,中間有中分然後再束髮,看起來十分的硬氣!
髮髻
元代髮髻
明代髮髻
清代髮髻
髮髻
髮髻
★飛仙髻、凌雲髻★
飛仙髻多是兩側結高鬟。據《炙轂子》記載:“漢武帝時,王母降,諸仙髻皆異人間,帝令宮中效之,號飛仙髻。”多用於仙女與未出室少女。
凌雲髻屬於高式的單鬟。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始皇詔后梳凌雲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嬪梳參鸞髻。”這些皆屬高鬟式。
髮髻
“飛天紒”則是結三鬟於頂,聳立直上。據《宋五行志》記載:“文帝元嘉六年,民間婦人結髮者三分發,抽其鬟直上,謂之飛天。”古之“百花”髮式亦屬這種類型。
垂鬟分肖髻,多是未出室少女的髮式,將發分股,結鬟於頂,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並束結肖尾、垂於肩上,亦稱燕尾。據《國憲家猷》記載:“漢明帝令宮人梳百花分肖髻。”在唐代常作為處女髮式標誌。
擰旋式-靈蛇髻
★隨雲髻、凌虛髻★
“隨雲髻”類似側擰之形式,其髻如隨雲捲動。據《國憲家猷》記載:“陳宮梳隨雲髻。”這種髮式生動靈轉,頗為仕女所好。
“凌虛髻”屬於交擰的形式,其髻交集擰旋,懸空托在頂上。據《中華古今注》記載:“隋有凌虛髻、祥雲髻。”這種髮式如雲盤迴,凌托頂上,搖而不脫落。
《紅樓夢》第八十九回:
但見黛玉身上穿著月白繡花小毛皮襖,加上銀鼠坎肩;頭上挽著隨常雲髻,簪上一枝赤金匾簪,別無花朵;腰下系著楊妃色繡花綿裙。真比如:
亭亭玉樹臨風立,冉冉香蓮帶露開。
★朝雲近香髻、回心髻★
“朝雲近香髻”類似疊擰的形式,其編法是將發分股擰盤,交疊於頂,生動而穩定。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大業中令宮人梳朝雲近香髻。”這種髮式別具一格,饒有風趣。在八十七神仙圖卷中亦有此種髮式。
回心髻類似盤擰的形式,其編法是將發分股交擰,盤結回心於頭頂或頭前。據《中華古今注》記載:“梁武帝詔宮人梳回心髻。”清佚名之《胤禎妃行樂圖屏》中亦有這種髮式。
髮髻
★單螺、雙螺★
單螺其梳編法是將發股集結,盤疊如螺。置於頭頂上,在永泰公主墓石槨內西面北次間之雕飾,亦有些類髮式。
雙螺其梳編法是將發分為兩大股,盤結雙疊於兩頂角,亦名“雙角”,在《喀喇和卓古墓壁畫》亦有這類髮型,螺髻清晰秀雅。
★百合髻、盤桓髻★
“百合髻”其梳編法是淨髮分股盤結,併合疊於頭頂。如圖所示。
“盤桓髻”其梳編法是將發蟠曲交卷,盤疊於頭頂上,穩而不走落,稱為盤桓髻。據《中華古今注》記載:“長安婦女好為盤桓髻,到今其法不絕。”
髮髻
★高椎髻、拋家髻★
“高椎髻”其梳編法是將發攏結於頂,挽成單椎,聳立於頭頂,據《妝台記》記載:“宋理宗朝宮妃梳高髻於頂,巍峨高聳,號高椎髻。”在宋代山西太原晉祠女塑中亦有這種髮式。
“拋家髻”其梳編法是在頭頂挽椎成髻,兩鬢緩長,以澤膠貼而抱面。據《唐五行志》記載“貴妃假鬢為首飾,曰義髻,僖宗內人束髮甚急為囚髻,唐末婦人梳發以兩髻抱面為拋家髻”。今京劇旦角仍延用之。
★傾髻、墮馬髻★
傾髻其梳編法是將發分股結椎、傾斜結束置於頭前或頭側,在仕女畫中頗為多見。據《晉書》記載:“太元中公主婦女必緩鬢,傾髻以為盛飾。”墮馬髻其梳編法是將發攏結,挽結成大椎,在椎中處結絲繩,狀如馬肚,墮於頭側或腦後。據〈事物原始〉記載:“孫壽為墮馬髻。”《古今中華注》也記有“墮馬髻惟倭墮髻,一云:墮馬之餘形也”。
反綰式的梳編法是將發攏住,往後攏結於頂,再反綰成各種形式,如綰成雙刀,稱“翻刀髻”。綰成驚鳥欲飛,稱“驚鵠髻”。綰成元寶,稱“元寶髻”。反綰成高牆,稱“高髻”《簪花仕女圖》之髮式。據《妝台記》記載:“開元中梳反綰髻、回鶴髻,貴妃作愁來髻,貞元中歸真髻,貼五色花子。”這種反綰梳編較難,多流行於盛唐,為後妃貴婦之盛裝,如〈韓熙載夜宴圖〉中之一梳反綰式。其變化一般有“雙刀髻”、“驚鵠髻”、“朝天髻”、“元寶髻”等。
★雙刀髻、驚鵠髻★
髮髻
“驚鵠髻”也是反綰式之一。其梳編法是將發攏上反綰,成驚鳥雙翼欲展之勢,生動而有趣。據〈中華古今注〉記載:魏宮人好畫長眉,令作蛾眉驚鵠髻。
★朝天髻、元寶髻★
朝天髻也屬反綰式之一,其編法將發攏上,束結於頂。再反綰成高髻朝天。據記載:“宋理宗朝宮妃梳高髻於頂,曰:不走落,號朝天髻。”宋代所建的太原晉祠女像,亦類似這種髮型。
元寶髻其梳編法是將發攏結於頂,再置木或將假髮籠蔽,呈元寶狀。據〈晉書〉記載:“用發既多,不可恆載,乃先木及籠上裝之,曰假髻或假頭。”唐張雄夫婦合葬墓所出土之女俑亦類似這種髮型。
髮髻
★雙丫髻、垂掛髻★
雙丫髻是雙掛式中最常見之髮式,其梳編法是將發平分兩側,再梳結成髻,置於頭頂兩側。前額外負擔多飾有垂髮,俗稱劉海,一般多用於侍婢丫環。
雙掛髻其梳編法是將發從頭頂平分兩股。結成髻或鬟,垂掛於兩側,額前飾有垂髮。據〈丹鉛錄〉記載:“北齊後宮之服,女官八品、偏垂髮。(注云:垂髮,覆目也,蓋夷中少女之飾,其四垂短髮僅覆眉目,而頂心長發,繞為卧髻,宋人詞所謂鬢垂偏荷葉也。今世猶有之”)亦類似這種髮式。
★雙平髻 丱發★
雙平鬟屬於雙掛式之梳編法,其梳編法是將發平分於兩側。再束結成環,使其對稱而自平垂。掛於兩側。這種髮式在仕女圖中頗為多見,多用於未婚少女或兒童。
髮髻
蓮花冠:此圖錄於《太原晉祠女塑》之蓮花冠。其冠似蓮花,以金翠妝飾,束戴於頂髻上。唐宋婦女多好用。
花冠:冠小僅束髻,冠上多有花飾,在明代仕女多好用。此圖錄自唐寅〈孟蜀宮妓圖〉之花冠。
鳳冠:此圖錄自〈唐懿德太子墓石刻〉之鳳冠,為古代后妃及誥命夫人之禮冠,冠上飾以鳳鸞,真珠玉翠,多於大禮時戴用。
巾幗:巾幗是一種絲織品的頭巾,多束結在頂髻上,再用簪釵貫定,宋梁紅玉喜戴巾幗,故常把女中豪傑稱巾幗英雄。
土族婦女注重頭飾,式樣因地而異。其傳統頭飾有所謂"吐渾扭達"(形似圓餅),俗稱乾糧頭,"捺仁扭達",也稱三叉頭,以及"加斯扭達"等式樣。
這些傳統頭飾已被一種簡便髮飾所代替,姑娘一般梳三根髮辮,已婚婦女梳雙辮,末梢相聯,以珊瑚、松石等綴飾,然後再戴上織錦氈帽,瀟灑美觀。垂到胸前的銀耳墜。
兵馬俑士兵髮髻
少數民族婦女的髮式,例如有傣族婦女的“孔雀髻”;有京族婦女的“砧板髻”;有畲族婦女的“鳳凰妝”;有苗族婦女的“獨角髻”;有滿族婦女的“兩把頭”。土族婦女的婦式竟有七、八種之多,如“三叉頭”、“乾糧頭”、“蜂兒頭”、“簸簸頭”等等。許多少數民族的女子還有剃髮的習俗,這在繁多的髮式中,可以說是最具獨物風格的髮式。
少數民族婦女梳盤髻的現象,也很普遍。古籍中即有“三苗首”、“烏蠻……男婦髻……”。四川涼山居民“椎髻、跣足……從夷蠻習俗”的記載。過去,滿族婦女婚後,梳一種稱之為“兩把頭”、“叉子頭”、“如意頭”的盤髻。梳法是將頭髮分成上下兩部分,一部分下垂於腦後,梳成燕尾式髮髻,俗稱“燕人頭”,另一部分挽於頭頂,擰成繩股,盤繞成一個覆蓋在頭頂的扁長形髮髻,再於髮髻間插飾一個叫“大扁方”的發簪,即作裝飾又為固發。
侗族婦女喜歡將髮髻梳到左耳部位,幾乎蓋住整個耳朵;黎族本地女子一般都在腦後盤髻,並任發梢自然下垂於肩部;傣族婦女將長發鬆松的攏於頭頂或偏向一側,然後梳成盤發,不少人還在盤發中抽出一段發梢作裝飾;雲南東北部和貴州西北交界地區的苗族婦女,有一種盤發,被稱作大盤頭,是用假髮在頭頂盤繞成碩大的髮髻,再橫一支發簪以固定假髮,發簪與假髮之間用布帶相綁,假髮在頭頂鬆散下垂,齊肩蓋耳,十分奇特。
土族婦女注重頭飾,式樣因地而異。其傳統頭飾有所謂"吐渾扭達"(形似圓餅),俗稱乾糧頭,"捺仁扭達",也稱三叉頭,以及"加斯扭達"等式樣。
這些傳統頭飾已被一種簡便髮飾所代替,姑娘一般梳三根髮辮,已婚婦女梳雙辮,末梢相聯,以珊瑚、松石等綴飾,然後再戴上織錦氈帽,瀟灑美觀。垂到胸前的銀耳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