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社會學
德國社會學
德國是一個崇尚理論思辨和具有唯心主義哲學傳統的國家,博大精深的德國哲學一直制約著德國社會學的發展方向,並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上打上深刻的印痕。社會學在19世紀上半葉的出現,觸動了德國的社會思想體系。
德國社會學[中]
sociology in German [英]
自19世紀的形成期開始,經過20世紀前30年的繁榮、二戰期間的衰落,以及戰後的恢復期,到20世紀60年代進入復興與新的變革時期———德國社會學的發展,大體經歷了這樣一個跌宕起伏的過程。
形成於19世紀下半葉,經過20世紀前30年的興盛時期、納粹時代的低落時期和戰後的重建時期,60年代以後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1842年,留學法國的德國學者L.von施泰因的《現代法國的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一書,對德國古典哲學社會觀發起了衝擊。他明確地把社會和國家區別開來,在國家和社會是構成人類共同生活的兩大要素的觀點基礎上,提出了建立新政治學和社會學的設想。施泰因的觀點,有別於從18世紀的I.康德到19世紀的G.W.F.黑格爾的國家高於社會、統轄社會的傳統觀點。施泰因完善了國家和社會的辯證理論,被公認為德國社會學的創始人。
K.馬克思發展了黑格爾的市民社會思想。他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1842)一書中,批判了黑格爾在國家以及國家對家庭和市民社會的關係上的觀點。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以及與F.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等著作中,系統地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觀,成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理論基礎。(見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史)
與馬克思、施泰因同時代的W.H.里爾,提出了獨特的市民社會觀。他在《資產階級社會》(1851)一書中,嚴格區分了社會和國家,對資產階級社會進行了分層分析。在《家庭》(1861)一書中提出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的觀點。
P.von利林費爾德和 A.舍夫勒追隨A.孔德、H.斯賓塞的社會有機體論,提出了他們的社會有機體理論,成為德國社會學形成的標誌。利林費爾德是德裔俄國人,1897~1898年曾任國際社會學學會會長。他在 5卷本《對未來社會科學的思考》(1873~1881)一書中,詳細闡述了社會有機體論,並提出了社會病理學概念。舍夫勒的社會有機體說主要表現在《社會本體的構造和生活》(1875~1878)和《社會學概要》(1906)兩書中。
20世紀前30年是德國社會學的黃金時期,R.達倫多夫稱之為英雄輩出的時代,出現了一批重要的社會學家,其中影響較大的有F.滕尼斯、G.齊美爾、M.韋伯、K.曼海姆等,其他較活躍的還有:W.桑巴特、L.von 維澤、A.菲爾坎特、F.奧本海默、M.舍勒、C.布林克曼、S.克拉考爾、T.利特、T.蓋格爾、H.弗賴爾、K.鄧克曼、M.阿德勒等。
滕尼斯是德國社會學走向系統化的代表,他把社會學分為普通社會學和專門社會學;他在《社區和社會》一書中有關社區和社會的區分,在以後的社會學研究中一直被廣泛沿用。在滕尼斯之後,德國社會學有兩個主要研究方向,即以齊美爾為代表的形式社會學和歷史文化研究。他們都遵循德國社會學的社會唯名論的傳統。
形式社會學的代表人物齊美爾主張,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各種永恆不變的“社會交往形式”,是通過社會行為互相聯繫起來的個體以及由此產生的全部關係的過程。他的主要繼承者維澤和菲爾坎特則對他進行了批判。菲爾坎特的觀點表現出現象學的傾向。
歷史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有A.韋伯、奧本海默、舍勒和曼海姆等。他們繼承了W.文德爾班和H.李凱爾特等人的新康德主義傳統,堅持精神科學的特殊性,認為社會學屬於文化科學的範疇。社會學只能理解,而不能像自然科學那樣去解釋其對象。比起形式社會學,他們在社會唯名論上走得更遠,認為社會現象不僅是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而且是變動不居的。
M.韋伯則是上述兩個方向的超越者。他對社會行動的概念分析,接近於形式社會學;而對經濟同倫理關係的分析,又接近歷史文化研究甚至馬克思主義。他稱自己的社會學為理解的社會學,理解的對象是社會行動、行動的過程和效應。在方法論上,韋伯強調價值無涉分析,視客觀性為學者的人格;他提出“理想型”,即社會學意義的概念的建構。他畢生致力於近代資本主義起源的大規模文化比較研究。他的巨著《經濟與社會》(1921~1922)被視為德國社會學的最高成就。
1904年,《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文獻》創刊,M.韋伯和桑巴特擔任主編。1909年,M.韋伯等人創立了德國社會學會,同成立於1872年的社會政策學會相對峙,滕尼斯任第一任會長。1919年,科隆大學正式開設社會學講座,舍勒和維澤負責講授。1921年《科隆社會科學季報》創刊,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易名為《科隆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現為德國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之一。
1933~1945年納粹統治時期,德國社會學處於蕭條狀態。刊物停辦,學會被查禁,學術著作被焚燒,人員被放逐。但流亡國外的德國社會學家在異國繼續從事學術活動。曼海姆在英國促進了知識社會學研究的發展;法蘭克福學派先後在歐洲和美國揭露納粹的反動本質,傳播批判的社會理論;R.本迪克斯在美國為傳播韋伯學說做出貢獻;加入美國籍的P.F.拉扎斯菲爾德在社會學方法論和應用社會學方面享有盛名。
戰後德國社會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社會學分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兩支。民主德國社會學屬於蘇聯東歐社會學體系,在理論上主要發展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其主要觀點反映在R.施托貝爾格等編著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學原理》(1977)一書中。
在聯邦德國,維澤對重建學會和學科起了重要作用。他領導了《科隆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的創刊工作。R.柯尼希是維澤的雜誌接班人。適應戰後的社會建設現實,經驗社會學以科隆為中心迅速發展起來,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50年代中期。
社會學家H.舍爾斯基領導了明斯特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長期在多特蒙德從事工業社會學研究,創建了北勒費爾德大學社會學系。以舍爾斯基為中心,形成了達倫多夫所謂的“第三種社會學派”。
戰後德國社會學還有一個重要學派就是法蘭克福學派。它最初形成於1923年成立的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30年代因受納粹迫害,其成員大部流亡國外。該所從1934年開始附屬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49年遷回法蘭克福。T.W.阿多諾是這一時期法蘭克福學派的主要領導者,培養了J.哈貝馬斯等新的一代社會學家。
與哈貝馬斯同時,在戰後影響較大的社會學家有達倫多夫、N.盧曼、M.R.萊普西馬斯、M.鮑爾特、J.馬特斯、W.施盧赫特等人。達倫多夫以其對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借鑒和對衝突理論的重構而聞名;盧曼提出了現代意義的社會系統論;萊普西馬斯是《韋伯全集》出版委員會的負責人,曾領導以M.韋伯研究為中心工作的海德堡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鮑爾特是研究社會分層的專家;馬特斯長期考察亞洲社會,從事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施盧赫特是研究韋伯學說的專家。
60年代末,聯邦德國社會學界開啟韋伯復興運動;70年代,《韋伯全集》出版委員會成立,組織出版33卷歷史考據本《韋伯全集》。
從整個德語地區看,1972年,發行於德語地區的《社會學雜誌》創刊。1988年10月4~7日,在蘇黎世召開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德語地區社會學家大會暨第24屆德國社會學家大會、第11屆奧地利社會學家大會、第11屆瑞士社會學家大會,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一個社會學家代表團出席了大會。會議參加者約1600人,分別舉行了100場討論會,作了近500個報告。大會的中心議題是“文化與社會”,齊美爾和M.韋伯的思想再次引起廣泛關注。各個分會分別討論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婦女社會學、宗教社會學、納粹時期的社會以及日益擴大的社會學的學科界限等方面的問題。
這個學派主辦的刊物《科隆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雜誌》對德國經驗社會學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科隆學派抓住了第2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社會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如怎樣重建在戰爭中遭受破壞的城鄉和社區。柯尼希的重要著作《社區》論述了城市社會學和鄉村社會學的理論,為當時重建德國提供了理論基礎,城市社會學與鄉村社會學的研究在德國社會學的發展中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德國統一即后, 面對東西兩個地區不平衡的發展現狀,更加體現了這門學科的現實意義。柯尼希的第1部代表作《經驗社會學手冊》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現已成為許多社會學家和社會學專業學生的案頭書。
舍爾斯基教授主要從事戰後德國的社會學研究和教學工作,他長期在明斯特大學和比勒費爾德大學任教,並建立了明斯特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這個研究所並不設在明斯特大學內,而是建在魯爾工業區的多特德市。該所主要從事工業社會學的研究,探討工業化問題。他們曾經完成了著名的“德國工人的社會狀況”的調查。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組成了一個調查組,在從事重工業的工人中間進行參與性觀察,利用業餘時間、與工人開展討論,從而確定工人對工業化的態度,工人對自己作為社會階級一無產階級的自找認識,工會在社會中的作用等。這個調查被視為德國經驗社會研究的典範。它的特點是沒有傲發一張問卷,而是通過社會學家的參與性觀察,通過與工人的共同勞動、共同討論來得出給論。
舍爾斯基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是《失去的一代》,闡析了曾經在戰爭中當過兵的人複員後為找工作或升學所遇到的各種困難。此外,舍爾斯基還做了大量教育方面的工作,他曾擬定了一個高校改革計劃,並在明斯特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基礎上創立了第1個試點的社會學系,後來發展成為比勒費爾德大學社會學系。該校有1個很大的實驗學校,社會學家可以在那裡檢臉自己的理論。
該派的首領是阿多諾教授和他的學生哈貝馬斯, 他們發展了“批判的社會理論” 。該學派的理論基礎是社會學就是對社會進行批判。哈貝馬斯曾出版了兩卷本的大部頭專著《傳播論》,其內容非常豐富。哈貝馬斯表達的基本思想是社會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即傳播而發展起來的, 和藤尼斯“社區”與“社會”的這對概念一樣,哈貝馬斯提出了“生活世界”與“社會系統”的一對概念。它認為在生活世界與社會系統之間存在著一種自然矛盾。他指出,有許多新的社會現象是傳統的社會學理論不能解釋的, 因此需要創新,建立新概念,發展新理論。哈貝馬斯曾離開了法蘭克福的傳統,去森索盎格魯撒克遜的分析哲學和實用主義哲學。目前,他仍在法蘭克福大學主持“歷史哲學和社會哲學”的講座。
達倫多夫屬於德國戰後一代社會學家,他以其專著《工業社會的階級和階級衝突》而聞名,在德國和美國社會學界影響很大。這一著作引發了一場關於“德國是工業資本主義還是后工業社會”的大論戰,一種意見認為,德國的階級衝突日趨尖銳,另一種意見認為,德國現在走的是后工業社會的道路。隨著德國工業化的不斷深入,產業工人,尤其是重工業工人的作用正在減弱,這是德國社會學界目前正在研究的問題。
盧曼是舍爾斯基的學生,他撰寫了許多書,但翻譯成英文的著作不多,所以在英語國家影響不大。盧曼的代表作是《錯綜複雜的社會系統叭。他在這部專著中指出了在現代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複雜,為人處世越來越困難,現代化的人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使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簡單化。他認為,關鍵在於人的頭腦中的關係不要那麼複雜。盧曼的基本思想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來簡化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只有信任對方,才能簡單處世。他指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基礎是相互信任,而不是法律和強權。
德國學術界曾經出現過“馬克斯· 韋伯熱”,掀起了一場韋伯復興運動,當然這不僅僅是德國的運動,而是國際性的發展,它得到了國際社會學界的支持,尤其是韋伯的著作全部譯成英文以後。在一次專題討論會上, 伊伏斯教授又一次談到了馬克斯· 韋伯對比較社會學研究的高度重視,如韋伯當時提出為什麼中國的發展在19世紀停頓了事實上,韋伯的興趣並非在中國,而是在德國,但是他通過對中國的研究,尤其是對中國政體的研究,看到了德國的發展道路。通過比較各種社會制度來進行研究比局限在一個社會中研究社會問題好得多。
目前, 德國社會學界的研究重點已開始轉向德國統一后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對加拿大、英國、希臘以及獨聯體國家新出現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的比較研究使人們大開眼界,獲益非淺。最新的研究課題是關於社會結構的變革和由於新的政治扭曲以及邊境開放而產生的人口遷移,在這方面人們注重對原東西德國之間的比較研究。斯圖爾克教授認為,不要因為接受原聯邦德國的行為模式而完全消除原民主德國的同一性,應當從整個德國和世界的特點來強化現德國東部地區新的自我理解。
本次大會主席塞夫爾在其“德國統一后的社會學研究狀況”發言中指出,社會學在機構設置方面雖然存在著各種缺點,但這一領域中的發展和進步卻令人對社會學這個職業感到羨慕。當代德國社會學的研究領域將越來越開闊,研究的課題和興趣將越來越多樣化,研究的力度也不斷加大,從出生到死亡,從人工流水線到電子計算機,從南北衝突到歐洲權力,從“漆尼斯俱樂部的語言結構”到貝克特的決賽,從調查訪問的方法論到資料庫。
此外,一些傳統的課題,如對平等問題、社會運動和社會網路、政治進程、組織和機構以及性別社會學的研究將不斷開拓新的境界。在未來的工作中,將著重研究歐洲的統一和世界社會的問題,新的課題還涉及到風險社會學和從最不同角度,即從社會生活中的文化、宗教、倫理和民族的範疇來探討社會的同一性。在宗教社會學專業,艾伯爾茨· 、德雷森和高爾茨教授,分別對基督教會、耶穌教會和東正教會的生存和轉變作了論述。眼下,不僅是那些比較研究的觀點和方法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更吸引人的還是那些社會學的基本問題,如社會由於新進程和舊機構的並存和碰撞而產生構造和再構造的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