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

歷史遺跡

京西古道如一張大網橫縱門頭溝全境,道路多而且長,這些古道主要有商運道、軍用道、香道,它們互通有無。其中商用道的歷史遺跡最多,過了幾百年歷史,它們雖顯出來殘敗的頹相,風情古韻猶在。你可以任意選擇一小段時間自己徒步穿越。水峪嘴—東石古岩村這一部分屬於西山古道北路,基本上沿著永定河谷而行,強度不大。西山大道雖東起三家店,但我們也可直接從水峪嘴開始,翻牛角嶺,再經橋耳澗、馬各庄,到達東石古岩村。

建設背景


京西之山,統稱西山。群山之中,遍藏烏金。元、明以來,京城百萬人家,皆以石炭為薪。加之這裡出產石材,琉璃的燒制更是聞名京城,於是,拉煤運貨的駝馬成群結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來來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區,再遠至內蒙古、山西地商旅道路。
京西古道以“西山大路”為主幹線,連接著縱橫南北的的各條支線道路,其中的中道、南道、北道為其主要組成部分。遠古的烽煙、民族的交往、宗教的活動、築城戍邊以及古道、西風、瘦馬等數不清的神奇故事,散落或留存在古道兩側,它是那個時代經濟、文化的具體象徵,從中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和歷史的足音。京西古道距今有數千年的歷史,它所蘊涵的厚重文化底蘊和燦爛的永定河流域文化疊聚成輝。
京畿西山,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門頭溝區北接上谷,南通涿易,西望代地,東瞰燕薊,具有重要的戰略和交通地位。從黃帝建都於阿,“披山通道”於西山開始,西山大路諸道,屢經修整,成為頗具規模的官山大道。其中的絕大多數工程是民間組織募化籌資,由當地百姓進行施工的。亘遠的古道在門頭溝區依依蜿蜒盤旋,日久年深,構成了無與倫比的與大自然相偕的人文奇觀。從商旅通行到朝拜神廟,從攻防戰守到貿易往來,從古都興建到民族文化交流,這一切,如果有什麼能夠跨越時間與空間而連接在一起的?只有這些掩映于山中的古道。
京西古道作為一種文化,愈顯珍奇,京西古道是京西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和歷史見證。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主要景觀


節選自《老北京的煤業》
山區有許多古道,是當地村民出入的必經之路,這些路大多是山路,是人們祖祖輩輩用雙腳磨出來的,其中的主幹道,是由官方或商家集資修築的,用山石鋪砌路面,一般在2米左右,主要供馱隊運輸方便。當時山區產煤之地煤炭外運,主要靠驢螺等大牲畜馱運,古道之上馱隊日夜不斷,千百年來,在堅硬的石面上留下了一個個深深的蹄窩,現今這些蹄窩在許多地方都有遺存,從中可以反映出當時煤炭運輸的繁忙景象。

玉河古道

玉河古道蹄窩
玉河古道蹄窩
完好地保留著令人叫絕的“蹄窩奇觀”的京西玉河古道有望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是本市惟一以“道路”為申報單位的文保項目。玉河古道又稱西山大道中道,有文字記載的修建始於唐五代年間,因城子、大峪歷史上長期屬於玉河縣,故稱玉河古道。后遼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均有修建,是門頭溝區運煤業的重要道路。蘊含有豐富的煤炭文化資源,極具研究價值。
據明代成書的《宛署雜記》記載,玉河古道東起大峪村,西至王平口。大峪至圈門的一段古道已經消失,從圈門至大寒嶺關城的一段古道保存較好。其中在峰口庵關城往西南行百餘米,就可看到令人震撼的“蹄窩奇觀”,在只有13米長,1.5米寬的岩石上,有大小、深淺不等的蹄窩達百餘個。不知歷經多少年、走過多少運煤的騾馱、往北京運送過多少煤炭,才能創造出如此奇觀,並與當年的“阜成梅花”遙相呼應。其餘如圈門戲樓、過街樓、窯神廟等也是極具文化價值。
玉河古道為過去京西煤炭運進北京的道路,從門頭溝一直到阜城門,路很長,是不錯的徒步線路,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長短。
路線為蘋果園地鐵—圈門—天橋浮—官廳煤礦—峰口庵—大地—鐵陀山—大地—趙家台—潭柘寺。返程在潭柘寺坐931回到蘋果園地鐵。
蘋果園地鐵站坐370到圈門下車后,就可以看到一條溝,這就是門頭溝,如今水已乾涸。村頭有個門樓就是圈門,以前還有個戲院。
沿著溝邊的路向山裡走,沿途是村莊,可以欣賞山色,走到天橋浮煤礦(如今已經廢棄)。煤礦邊有石頭鋪的古道,上面可以看到過去運煤的駝隊留下的蹄窩。
山上有破敗的三義廟,依稀可以看到當年的規模。還有抗日時期留下的炮樓。進拉拉湖村,古道繼續著,一直到潭柘寺,北京最老的唐代的寺院。

玉河大道

玉河大道又稱為西山大道中路,東起今石景山區麻峪村,跨渾河(永定河)後進入大峪村,經東辛房、圈門、孫橋、天橋浮、孟家衚衕、官廳、峰口庵、黃石港,到王平口止,全長約27.5公里,所經之地為門頭溝的主要產煤區。這條古道最晚在唐代末年就已經存在了,唐哀宗天祜3年(公元906年),割據一方的軍閥劉仁恭設置玉河縣,其轄區包括了今門頭溝區大部。因這條大道是貫穿玉河縣中心的一條交通主幹線,故稱“玉河大道”。
從麻峪到圈門為平原地區,路寬3-4米,可以通行鐵瓦大車。從門頭口到官廳,處於峽谷地帶,道路為傍山沿溝線。這一帶沿溝兩側山坡下煤窯眾多,居民村落街道沿溝而建,號稱“十三里長街”。這段道路均用石塊鋪砌,寬3-5米,東段坡度尚緩,而西段坡度較大,故而運輸全靠騾馬、毛驢和駱駝。從官廳開始上九龍山,到山頂的峰口庵,全長3公里,道路曲折,坡度較大,古稱“十八折”。路寬2-5米,路面用石頭鋪砌,由於年深日久,路面已嚴重磨損,凹凸不平,沿途可以見到畜蹄常年蹬踏而留下的散亂蹄窩。從官廳開始,馱運就只能靠毛驢和騾子了。
峰口庵山埡口處建的關城,至今猶存。關城西側為一塊平地,為峰口庵廟堂遺址和馬王廟遺址。馬王是主管大牲畜的神靈,而大牲畜是山區的主要運輸工具,故而京西山區多處建有馬王廟。這裡現存石碑4塊,一是清朝乾隆42年(1777)“永遠免夫交界碑”。峰口庵關城原來是古道之上收稅的卡子,為了保證京城的煤炭供應,官府特規定,免征煤炭運輸稅,而立此碑。二是道光14年“重修峰口庵東西山路碑記”,據碑上所記,當時修路捐銀者是官員,舍地者是百姓,可謂是官民共建。另外兩塊碑是清道光甲午年(1834)的“峰口庵碑”和咸豐2年(1852)的“續立峰口庵道德行善碑”。
從峰口庵西行約200米,在一處山腳拐彎處,有一段削山開出來的路段,長約20米,寬1.5-2米,全部是一體的沉積細砂岩,石質堅硬而細膩,呈絳紅色。在路面上散布有清晰的蹄窩上百個,左右交替,大致分為兩行。蹄窩直徑近20厘米,深者15厘米,淺的也有10厘米。山青石紅坑褐,蹄窩雲繞龍舞,可謂千古奇觀。據碑文上記載,這條古道上“牲畜馱運煤炭晝夜不斷”,經過千百年來馱煤牲畜鐵蹄的踐踏,才形成了如此壯麗的景觀。從峰口庵至王平口,基本上是繞山而行的平路,坡度很緩,行走方便。峰口庵在清代是宛平縣京西鄉與王平村交界之處,有王平汛綠營兵把守。王平口是京西古道上的一個交通樞紐,各條大路在此匯總後,經大寒嶺通往齋堂川。王平口也設有關城,清代時屬綠營兵平羅營王平汛的防地,設把總領兵把守。

西山大道

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
西山大道又稱西山古道北路,基本上沿著永定河谷而行,是京西歷史最悠久的一條古道。西山大道東起三家店,過永定河,經琉璃渠村,越愁兒嶺,經斜河澗、水峪嘴,翻牛角嶺,再經橋兒澗、馬各庄、石古岩、色樹墳,到王平村為止。此為西山大道主幹線。從王平村有路通往王平口,通往齋堂川。過去齋堂地區所產煤炭,大部分通過這條古道外運出山,三家店有煤廠子(保存完好的天利煤廠等),主要收購齋堂、王平村一帶所產之煤。在愁兒嶺和牛角嶺兩處越嶺線的路面上,均留有大量清晰蹄窩。這條古道是京西古道中使用時間最長的一條,一直到1977年下清(下葦甸-清水)公路修通之後,這條古道才自然廢止。
牛角嶺在明清時期是宛平縣捕衛南鄉與王平口巡檢司分界之處,建有關城,至今猶存。關城東側路面上留有大量明顯的蹄窩,西側路邊現存石碑兩塊,一塊是清乾隆42年(1777)所立“永遠免夫交界碑”,是康乾“盛世滋丁,永不加稅”政策的具體體現,碑文載:“……如我西山一帶,村墟寥落,旗人一半聯居,石厚田薄,里人走窯度日,一應夫差,家中每嘆糊口之艱,距京遙遠,往返不堪征途之苦……恩准王平、齊家、石港三司夫役盡行豁免。”另一塊是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所立“重修西山大路碑”。碑文曰:“蓋聞造橋樑以濟人渡,修道路以便人行,務民之義,此善舉第一也。況西山一帶仰賴烏金以資生理,而京師吹爨之用,尤不可缺。道路忽爾梗塞,各行生計攸關。”碑文中記載了同治10年,暴雨成災,沖毀道路,民間舉善修復道路的情況。此碑一共刻了兩塊,另一塊存於三家店白衣觀音庵內。當時捐資修路的以三家店和琉璃渠兩村的商業店鋪為主,內有三家店村的煤廠子14家,琉璃渠村煤廠子3家,表明這條古道是煤商們的經濟命脈。

新潭古道

新潭古道是指從辛稱通往潭柘寺的古道。辛稱古稱新城,是永定河上的一處渡口,清代被洪水衝垮,分為東、西辛稱兩個村子。新潭古道從新城經何各庄、太清觀、萬佛堂,翻紅廟嶺,經桑峪,到達潭柘寺。歷史上潭柘寺地區所產煤炭,大部分由這裡運往山外。在萬佛堂西,有一個地方叫黑地,當時就是運輸煤炭的中轉站。在紅廟嶺的古道上,有蹄窩留存。
門頭溝山區的煤炭主要通過這三條古道運送出山,運輸工具是毛驢和騾子。牲畜身上的馱煤筐叫攏馱,毛驢最多馱300斤,騾子也只馱500斤左右。一把兒大騾子5頭,才馱1噸多煤。古道之上,馱隊日夜不斷,鐵蹄日踏夜踩,歷經千百年,才在石路上留下了蹄窩。

王平古道

北京西部郊區,特別是西部山區,人文歷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物產資源豐富。王平古道層巒疊嶂的九龍山,俯瞰蜿蜒曲折的永定河。王平地區地處要衝,歷經滄桑,自漢代開始遺存甚豐。其中縱橫交錯的王平古道,讓人更能觸摸到那歷經千年的厚重古風遺韻
王平古道由西山大道、玉河古道、永定河岸古道和一些分支古道構成。其中,玉河古道保存基本完好,有著上千年左右的歷史;更有距今兩千年左右的西山大路北道,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壯觀的京西古道在王平口彙集,被稱為“過山總路”,王平古道是京西古道中最美麗、豐富的一個部分。漫步古道,你會依稀聯想到古道悠悠、西風獵獵的遠古情境以及商旅不斷的古道盛況,當然還有古道沿邊日進斗金的商戶,鱗次櫛比,叫賣聲此起彼伏。每日五、六千條賴以長途運輸的駝馬浩蕩而至,千磨萬擊,蹄窩遍布,而且有時擁堵,構成了一幅蔚為壯觀的昔日風景。王平古道兩側遺跡眾多,不勝枚舉。蹄窩遺存、馬致遠故居、關帝廟、三義廟、各種碑誌刻石、關城、碉樓,更有囚禁宋徽、欽二宗的大寨也散落其中。古道上的牛角嶺關城是當時捕衙南鄉與王平口巡檢司的分水嶺,也是重要的收費關隘,被稱為西出京西古道的第一隘口。韭園至牛角嶺關城段古道,僅是西山大道北道中的一個精彩的局部。王平古道中保存尚好的路段還有:西馬各庄段、石佛嶺段、落坡嶺段、王平口段。峰口庵段等;其中,尤以石佛嶺路段最為為極致。石佛嶺古道掩映于山腰與霧靄之間幾乎幾無行路;古道蹄窩更加密集、清晰,鬼斧神工,嘆為觀止!

龐潭古道

京西古道由三條主要大道構成,除了王平古道之外,還有連接潭柘寺的是龐潭古道與蘆潭古道是如今保存比較完整的,您或許想象不到,這座千年古剎周邊當年又是一種何樣的活色生香……民間自古以來就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城”的說法。潭柘寺是著名的皇家寺廟,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有數條大道通達北京城。其中的一條因是從石景山區龐村渡口過永定河到潭柘寺,故稱“龐潭古道”,又稱西山大路南道,是西山大路主幹道之一。這裡也是京西古道除了王平古道之外最為重要的一條古道。保留較好的是苛蘿坨村至戒台寺段,大約徒步半小時左右,接上去戒台寺的108公路。
龐潭古道到村過娼妓橋,南行上山的古道保存較好,然後在石佛村西北方向的石牌坊,與蘆潭古道匯合,分為前往戒台寺和潭柘寺的兩條線路。蘆潭古道東起盧溝橋,西至潭柘寺,為京西古道南路的一路古香道,在石佛村至石牌坊之間的一段保存完好。石佛村、秋坡村、岢羅坨村是三個因戒台寺而得名的村落,與戒台寺的進香活動關係密切。臨近戒台寺的古道,開始頻現保存相對完好的路段,香道的功能也越來越突出。戒台寺近在眼前,但又與潭柘出現分野。於是不同線路間既有匯合,又有分叉。其中和石佛村的石牌坊是兩個主要節點:龐潭古道在過娼妓橋分為兩路,一路南行從三條魚(坡)上山前往戒台寺,一路西行到西峰寺,上南山穿過秋坡村,再至戒台寺。而石牌坊則是一個四叉路口,既有穿石佛村過來的蘆潭古道與龐潭古道匯合,同時又分為前往戒台寺與潭柘寺的兩條線路。、秋坡和石佛這三個因戒台寺而建的村子,演繹著進香古道上三種不同的傳奇。
“岢羅坨”這個村名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帶有鮮明的佛教色彩。儘管關
於村名的來歷流傳著好幾個版本,但都與戒台寺進香有關。村裡新近建了水景工程,是將臨河溝居住的人家打造成小橋與流水同在的景緻。其實這些小橋想要複製的,是古道上那座殘存的娼妓橋。該橋建於明代,因民國時的一場山洪,原本三孔的拱橋僅存一孔。橋面上連接大青石的銅鉚釘已朽壞,留下很多“工”字形疤痕。橋身不過十餘米,在周圍一片現代性建築的包圍中,愈發顯出它的風塵感。橋的捐資修建者是全國各地的妓女,因身份特殊,進香時受到一些限制,比如不能由寺的正門進入。和常人相比,她們被看成罪孽深重的人,特別需要救贖。由龐潭古道過來的香客,到了需要踏過一條河溝,若遇山洪暴發,行走極為不便。橋在佛教中就有“渡化”之意。由娼妓在這裡集資建橋,既是對香客的“善舉”,對自己又有贖罪之意,以橋為替身,在千人踩、萬人踏中洗贖罪過。聽村中老人講,在捐資的妓女當中,還包括後來怒沉百寶箱的杜十娘。娼妓橋可以說是現存古道的起點。過橋往南,穿過一個門洞,就進入一段長約四里的爬山古道。這段古道保存相對完好,路面中間用大塊石平鋪,邊上則用卵石鋪砌。可能是過去種地時不斷蠶食的原因,前面一段成了羊腸小道,且與正在施工的108國道輔路相交的地方,古道被攔腰斬斷。繼續往山裡走,古道漸入佳境,完好的路面和草木掩映,讓古道有了幽深和靜謐之感。聽一位村民說,過去在108國道建成前,這是村裡與石佛村相通的唯一道路。但路人已經很少,偶爾碰見幾個在附近架設高壓電線塔的建築工人,只有路邊熟透的桑葚會誘惑他們停下運送鋼件的腳步。快到山頂時,路面隨著山勢平緩不斷加寬,甚至能看到三輪車碾過的車轍。
千年古剎外的香艷之地與戒台寺緊鄰的秋坡村,雖然在現存的古道上地位不及與石佛村,但“趕秋坡”與“耍戒壇”自古就是齊名的。隨著每年四月戒壇廟會的舉行,五湖四海的香客都聚集到戒台寺,除了聽佛、求戒、許願、還願,也有閒遊、踏青的。京西古道研究者董學勤說,秋坡是在戒台寺之外一個重要的落腳和娛樂的地方,各地的妓女(以歌妓為主)也相聚而來,用她們的歌舞增添了耍戒壇的熱鬧氣氛。
就“趕秋坡”,清代不少文人都在詩中寫到過。經過了文人騷客的吟詠,“趕秋坡”逐漸成了戒壇廟會期間人們前往湊熱鬧、歌舞玩樂的代名詞。如今向秋坡村的人說起昔日的“趕秋坡”,在老輩人當中也知之甚少。此外,關於村名“秋坡”的來歷,人們也是莫衷一是。秋坡村處於馬鞍山108國道下的山腰上,但聽村裡老人講,村子所在地過去是戒台寺和尚的菜地,真正的“秋坡”是指馬路上的那塊坡地。秋坡村的形成和石佛村相似,起初也是住著給戒台寺幹活的僱工。“秋坡”的得名,有人說是因為最早這裡種地的秋姓人;也有人說過去有乞丐到戒台寺打工,祈求能有一塊山坡地安身,因此叫“求坡’,后演變成“秋坡”;還有的說是由戒台寺的僧人賜的名兒。雖然說法不一,但村人可以肯定的是:“我們與戒台寺關係密切。”

蘆潭古道

蘆潭古道東起盧溝橋西至潭柘寺為京西古道南路之一路古香道。沿途經長辛店、東王左、沙窩村、辛庄、大灰廠、石佛村、到戒台寺再翻過西峰嶺經魯家灘、南辛房、平原村到達潭柘寺。
京西古道最為金貴的進香古道蘆潭古道的一個重要用途——進香古道。當年乾隆皇帝到戒台寺、潭柘寺進香就是走的這條古道,當地人稱御道,古道保存基本完好,途中有一精美石制牌坊,雕刻精細,成為昔日御道鼎盛的見證。早年間居住在潭柘寺、戒台寺、兩寺周邊的村民稱周圍十三個自然村落為里十三,即趙家台、陽坡園、王坡、草甸水、賈溝村、平原村、南辛房、北村、南村、東村、魯家灘、秋坡、石佛村。據當地人講以前這裡有“里十三的姑娘不遠嫁”之說,可見當年這裡生活一定富足殷實。
石佛村三樣秘密寶貝笑傲江湖
石佛村位於盧潭古道之上。讓石佛村民引以為榮的有三樣東西,穿村而過的石頭道、村北山崖上的摩崖佛像、村口的石牌坊。在他們眼中,蘆潭古道因為道路寬闊平緩,歷史上康熙和乾隆皇帝由此前往戒台寺進香,才算真正的“御道”。穿村而過的石頭古道能在石佛村保留下來比較難得。村民們正發動大家給古道“整容”。先用鏟子摳出石頭縫裡的泥土,再用掃把清掃。此外,還要把道邊受到損毀的石頭牆修補完整。村裡的老人董勤說,“石頭道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飯碗,我們不能弄丟了。”
石佛村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古道旁邊的一處摩崖佛像群。從現存的十多尊佛像看,有釋迦牟尼,有菩薩、羅漢等,包括浮雕和立佛兩種,造型和雕刻手法上各不相同。摩崖佛像的開鑿與戒台寺明代重修有密切聯繫。寺廟重修時需僱用一批工匠前去造佛像,相傳為了檢驗匠人們的手藝,這塊崖壁就成了一個臨時“考場”,讓他們在此練手,以確保進寺造佛的質量。
從石佛村沿著西北前行一公里,可看到一座精美的漢白玉石牌坊。這塊石牌坊最早創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時又經過重修。漢白玉欄桿上精細的垂獸與佛像雕刻相映,顯得典雅而氣派。
龐潭與蘆潭古道在此匯合,到了石牌坊,戒台寺已近在跟前。這裡曾是門頭溝、丰台與房山三地區民眾到戒台寺進香的必經之地。則成為那些古道暴走族們停下來拍照、歇息的重要站點。

歷史地位


商旅故道

是北京內城的西門,過去俗稱煤門,運煤的車馬均從此門進城。過去城門洞上還鑲嵌著一塊刻有梅花的漢白玉石,利用諧音作為標記。明清以後,京城用煤量越來越大,僅靠阜成門進煤,已難供所需,所以在康熙年間,作為“水門”的西直門也開始大量進煤了。
出了阜成門一直向西,就到了模式口。模式口以前叫磨石口,因為出產上好的磨刀石而得名。1922年,磨石口村成為老北平市郊第一個通電的村莊,於是第二年改村名為模式口。模式口一帶還是飼養駱駝最多的地方。老舍筆下的祥子正是因為被當兵的抓差到了磨石口,然後偷了三匹駱駝逃命才得了駱駝祥子的綽號。
出模式口,古道西行,從三家店跨永定河后而至琉璃渠
三家店成立於遼代以前,因始有三家客店而得名。這裡是路出西山後最初的平原地帶,因此它成了一個煤運集散地。所以明清時期三家店是京西古道上最為熱鬧繁盛的村落之一,街市上五行八作,大小買賣、商鋪二百多家,其中僅煤廠就有二、三十家。
這裡曾經是一所會館。當年出外經商的山西商人遠赴京城時每每路經這個繁鬧之地,於是明朝年間他們便集資修建了這所山西會館。
自西北蜿蜒而來的永定河水在三家店的村西口流淌千年,當年這裡是京西古道上最大的一個古渡口。早在明朝的萬曆年間,因為運煤的需要,河上架起了木板橋,直到1921年,北洋政府撥款30萬大洋,橫跨永定河修築了這座由法國人設計的北京地區最早的洋灰橋。
跨過永定河便到了西山腳下的琉璃之鄉。琉璃渠村明清時稱琉璃局。明朝初年,擴建京城、築造宮殿所用的大量琉璃磚瓦,有一半產自琉璃局。清朝乾隆年間,北京城內的琉璃廠撤消合併到了琉璃局,這讓琉璃磚窯的爐火一直旺盛到了今天。
古道穿琉璃渠而出之後一路西去,它翻山越嶺地串起一個又一個古老的村落,直到京西古道上的重要關口王平口。這段從模式口到王平口32華里的古道被稱做西山大路的北道。站在王平口關城之上,遠眺峰巒深處,隱沒於荊棘叢林中的千古驛道密如織網般地盡現眼前。
早年間,每到秋季,京城內外的有錢人家就開始忙著買牛套車,前往西山窯頭採買煤炭。
一般地,從“煤門”阜成門出城,徑直西去,便踏上了進入西山的大路。一路從模式口往西北方向經三家店、琉璃渠到王平口的古道,是西山大路的北道。另外一路從模式口向西,經麻峪跨永定河過峰口庵到王平口的古道,這是西山大路的中道。相傳五代時期,有一個叫劉仁恭的軍閥在這裡佔山為王當了土皇上,他自行設置了玉河縣並劈山開道修了這條路,所以後人也將西山大路中道稱為玉河古道。
在這條古道的中段,有一個叫圈門的地方,以圈門為起頭兒向西到峰口庵是一條13華里長的溝谷,於是當地人就稱這裡為門頭溝,今天北京門頭溝區的名字便是由此而來。
圈門這個地方是因為這座帶券洞的過街樓而得名,這個過街樓就是門頭溝之門,形成於此地的村落叫做門頭口。
圈門可以說是京西煤業的發祥地。以前老北京有句俗話:家有一口粥,不上門頭溝,就是對到圈門一帶走窯而言。
在圈門過街樓的北側,有一座古老的窯神廟。相傳臘月十八是窯神爺的生日,所以過去每到臘月十七這天,都要由各煤窯的窯主攤錢,在這裡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清代管理京西煤業事宜的機構就設在此廟。1949年以後,這裡還一度成為北京市京西礦區政府駐地。
古道穿券門洞而過,然後順著被稱作門頭溝的溝谷前行,就到了京西第一要隘峰口庵。登上峰口庵關城眺望群峰,只見青山攬翠,溝壑藏金。在距離關城西南不足二百米的山崗處,凹陷著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蹄窩一百多個,這段13米長的小路是京西古道上蹄窩最為密集的地方。在古代,京西產煤的窯地因排水、提升等條件的限制,煤窯大多分佈在峰口庵以西的山區,這就使得京西這條中路古道在夏秋之季幾乎是全天候運行,作為必經之地的峰口庵更是車馬雲集,畜蹄日月不息地蹬踩踢踏,歷經七八百年形成如此奇觀。
歷史上,從今天石景山區的龐村也有一條進入西山的大路,這就是西山大路南道,這條南道中途與中道會合后直奔王平口。這樣,北、中、南三條古道在王平口聚合為一,然後繼續延伸西去。
京西古道曾經是一條有六米多寬的官山大道,全部是用石塊兒鋪砌而成。因為山路陡峭每隔一米就會栽立石一排,以防石塊兒鬆動下滑,這也是古道經久堅固的訣竅所在。
古道經北、中、南三路而進入西山腹地。王平口彙集了各條古道,可謂咽喉,因此號稱“過山總路”。
在王平口的東邊,有一個小小的安家灘村。這裡不僅出名,還是京郊馳名的砂鍋產地。今天,在這個已經荒棄了的村子里,還可以看到很多房子的屋頂都是用燒制砂鍋剩下的焦渣鋪成的。元末明初的北京有“砂鍋做飯斗量柴”的說法,據說因為這個傳聞,當年的朱元璋便以為元大都太窮,於是他把這座前朝的都城封給了四皇子朱棣。其實朱元璋有所不知,砂鍋是用沙子黏土燒制的鍋,煮飯很香;“斗量柴”的柴則指的是煤。
出了王平口,曲折四十多里山路,就到了齋堂。早在唐代貞觀年間,這裡的山上建有寺廟,寺廟的僧人在廟裡施粥以行善,故名齋堂。
從齋堂開始,古道由西行折向西北,途徑川底下村。川底下是北京郊區最好地保有了清代村容風貌的村落,今天這裡幾乎家家開客店、戶戶飄酒旗,一如舊時的古道驛站,令人仿若身處昨日。
古道從川底下北側上山,過天津關,出罷山口進河北的懷來盆地然後竟自遠去。向西北,可經宣化、張家口去內蒙古;向西,可過蔚縣進山西。由此,京西古道東連帝京,西通塞外,成為過去京西的重要出塞道路。
如今,現代化公路帶走了京西古道曾經的車來人往。因為地處門頭溝煤炭採空區,為了安全,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山裡的一些村子便已全部搬遷。那些從前因古道的興盛而凝聚成的大小村落,很多也隨著古道的荒廢而成為斷壁殘垣。古道失去了路的功用,周圍的一切也就被人們斷然遺棄。
時光迴轉幾百年,那時的北京城,天剛放亮之時,遠山近水,都在一片靜謐之中。而城門一開,商旅出行,駝鈴聲聲十里相聞,騾馬嘶鳴縷縷飄傳。店家迎來送往,商隊絡繹穿梭。山回人聲,水返駝影。這樣一幅京西古道圖卷只能永遠地封存在了歷史的記憶當中。

烽火邊關

北京北部和西部連綿多山,通常居庸關關溝以東、直達渤海之濱的山脈被稱為燕山山脈,其中,北京地區的部分又稱作軍都山。關溝以西,南抵拒馬河畔的太行山地,稱為北京西山
蒼莽西山自古為北京的西部邊陲,歷代王朝多在此設關築邊,以防禦西來之敵。
西山南北連綿二百多里,東西縱深百餘里,在歷代封建王朝統治者心目中,它都是千山拱護的神京右臂。但是,作為帝京天然屏障的西山,卻並不是不可逾越的天險。西山山脈高不過一兩千米,而且山間峽谷隘口眾多,所以各個朝代均在此修築長城。但西山的長城,並非完全相連,而是在關隘之處斷續修築的長城,險峻之地,自可借山體作為屏障。這樣,京西的關口就成了防禦的重中之重。
自從春秋戰國時期成為燕國的西部邊界起,西山就開始在道路的難守易攻之地設置關口。大道為關,小道為口,僅元明清三朝在西山就設關口22個,這些關口平時為內外通衢,戰時則是軍事要塞。每個關口都建有關城,正中的券門通行貨物、車馬和行人,兩側的小圈洞用來存放兵器。
明朝,強敵在北方,居庸關八達嶺一線長城為外長城,設重軍把守,而京西地區屬內長城邊關,列兵布防而已。天子們本想憑長城之險禦敵於國門之外,卻不料1449年和1550年內長城防線兩次被攻破,其中第一次,御駕親征的明英宗甚至做了蒙古軍的階下囚,史稱“土木之變”。從此明王不敢懈怠,開始大力加強西山防禦。
天津關在明代被稱為“緊要”外口,它位於進京古道和內長城的結合部位,是西山防禦西北來犯之敵的第一道邊關。明軍首先在這裡置關設險,再於天津關西北處的制高點黃草梁上加築烽火台
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的黃草樑上有七座烽火台,至今保存完好。烽火台之間有城牆連綴,構成嚴密的防禦體系。像這樣的烽火台當時在內長城沿線建有近1500座。
不僅如此,天津關東面的沿河城地區更是咽喉之地。沿河城扼兩道山口一條水口,西山中地形之險山谷之雄莫過於此地。除了敵樓,明廷還在這裡修築城堡,並設守御千戶所駐防,駐軍最多時達兩千多人。而在沿河城南面的齋堂再建城堡一座,相對於沿河主城而稱之為齋堂輔城。齋堂輔城與沿河主城形成了犄角之勢,便於戰時的相互增援。
遙想當年,險峰峻岭之上,銅牆鐵壁矗立,重關壁壘,一可當萬,故宮大牆內的帝王們,方才寢食得安。
王平古道,位於北京西部郊區。
北京西部的山區,人文歷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物產資源豐富。王平古道層巒疊嶂的九龍山,俯瞰蜿蜒曲折的永定河。
元代散曲大家馬致遠故居就在這古道的旁邊,也就自然寫出那膾炙人口的《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京西多古道,這源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物產資源。京西群山之中,遍藏烏金。元明以來,京城百萬人家,皆以石炭京西古道為薪。
王平鎮韭園村出發,沿著崎嶇的山路登上九龍山頂,順著山樑西行約三個小時,便到了峰口庵,一道關城橫亘在山的埡口處,古道穿城洞而過,這就是號稱古道中路第一隘口的峰口鞍關城。關城為拱型結構,大體完好,是當時玉河鄉與王平口巡檢司的分水嶺,也是重要的收費關隘。遙想當年,關門一開,商旅出行,騾嘶馬鳴,駝鈴十里,商隊絡繹,山回人聲,水返駝影,這樣一幅京西古道圖卷,已經永遠地封存在了歷史的記憶中。
京西古道曾經是一條有六米多寬的關山大道,全部是用石塊兒鋪砌而成。古道經北、中、南三路而進入西山腹地,會集於王平口再向西延伸,可謂咽喉,王平口因此號稱“過山總路”。今天我們要探尋的就是古道中路西段最為精華的峰口鞍段。沿著荒草叢生的古道穿城洞而過,路幾乎被灌木掩蓋,向前鑽出灌木叢,一片壯觀的“蹄窩”赫然在拐彎處呈現,這就是期盼中的京西古道最壯觀的路段。雖然已經在照片中看過了很多次,但真正走進它還是忍不住驚呼。薄霧籠罩下的古道透著一絲神秘,靜靜地訴說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沿山鑿出來的石路被得得得是平滑,泛著細膩柔和的光澤,很難想象這光滑的路面和旁邊粗糙的山體居然是同一種石材。在十餘米的路段上,布滿了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蹄窩約百餘個,略有規則的向前向後排列而去,密集清晰,鬼斧神工。古道一直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薄霧裡,那些古老的故事似乎也就此蔓延開去,任憑你的思緒飄得多遠,想象多麼豐富,它都能承載下來。

文化活動


廟會香道

在北京西山,群峰之中,寺廟眾多。潭柘寺戒台寺,九龍山和百花山的娘娘廟,以及頗負盛名的妙峰山,自古是京西一帶祭祀社神的聖地,也因此形成和遺存了記載著宗教與民俗活動信息的進香古道。
古剎戒台寺,始建於隋代,素有“神州第一壇”之稱。明清時期開始,每到四月花開時節,天下游僧、四方香客便來此朝佛進香。而京城的百姓也在這萬物復甦的春天前來耍戒壇、趕廟會,游春踏青。一時間,“古道青山楊柳暗,馬蹄單纏繞門煙”。
一般地,到潭柘寺和戒台寺進香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從盧溝橋起,經長辛店西行上山,穿石佛村而至石牌坊先到戒台寺。然後翻越西峰嶺,走過幾個村莊。香客行程幾十里,便終於到了這座“京都第一剎”。
在這條已被108國道覆蓋的山路中,尚還較好地保存著從石佛村到戒台寺之間長約兩公里的古道。這段古道平緩,易於行走。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到戒台寺進香時,就是走的這條古道,當地人稱之為御道。
這條古道上的一個駐足之處是路邊山崖上的摩崖造像。可以想見,當年趕往戒台寺燒香的善男信女們走到這裡,已是未到寺廟先拜佛。這裡曾有一處永慶庵,而“石佛村”一名便是因了這十八尊雕刻於明代的石佛得來的。
另一條進香道實際上就是西山大路的南道,它越過西峰嶺后與盧潭古道會合直達潭柘寺。
據《宛蜀雜記》記載,戒台寺廟會期間,“天下游僧畢會,商賈輻輳,其旁有地名秋坡,傾國妓女竟往逐焉,俗雲趕秋坡”。明代,趕秋坡的妓女們在古道途徑的岢蘿坨村集資修砌了一座漢白玉單孔石拱橋,這座被後人稱為娼妓橋的石橋見證了古道曾經的繁鬧。
鮮花盛開的季節,西山中另一處回蕩著歡聲笑語的地方是妙峰山。到妙峰山娘娘廟的進香古道多達六條,可見其香火之旺。古香道上的標誌性建築是茶棚。當時,殷實人家出錢,沿路支棚結綵,燒粥煮茶招待進香者。古香道上每隔數里便建有一茶棚。琉璃渠村的萬緣同善茶棚是其中最大也是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朝山膜拜的人經過這裡,首先要燒香參拜,然後才能在天棚下面打坐休息。
泡桐樹下,放飛思緒。
古香道上,山間鈴響香客來,絡繹前行的人們一路朝頂進香;山路兩旁,攤棚林立;人來車往,熱鬧非常。而如今的花開四月,妙峰山上,今人有幸也可以置身於這樣的一幅景象之中了。

古道村落

麻峪村、大峪村、東辛房、門頭口、孫橋、天橋浮、孟家衚衕、官廳、老虎窯、峰口庵、黃石港、十字道、王平口;
三家店、永定河、琉璃渠、愁兒嶺、斜河澗、水峪嘴、牛角嶺、橋耳澗、馬各庄、石古崖、色樹墳、王平村
芹峪口、葦子水、田莊、淤白村;
齋堂村、白虎頭、牛戰、婁兒嶺、沿河口;
盧溝橋、長辛店、東王佐、沙窩村、大灰廠、石佛村、戒台寺、羅鍋嶺(西峰嶺)、南村、魯家灘、南辛房、平原村、潭柘寺;
古城、龐村、永定河、東辛稱、西辛稱、栗園庄、何各庄、太清觀、萬佛堂、桑峪、潭柘寺;
龐村、永定河、卧龍崗、栗園庄、石門營、石廠、苛蘿坨、羅鍋嶺、潭柘寺。

有關詩歌

《京西古道》
文/李聿子
從一根藤攀援而上
元朝不遠
那個著名的秋天與迎面而來的早春
一起走進它的榮枯
想象著一棵樹的年輪
我已悄然變老
三個詩人遠沒有一隻烏鴉幸運
它的叫聲
成為散曲里
一個諧音
大都(DU)止歇在千年之外
元朝偌大的版圖上
無法找到蜿蜒的曲線
你只是倖存下來的國土上
一支小令
無論深秋早春
還是一座橋的記憶
浮華不過是一場夢
只有思緒在橋心蕩漾
此時
無根的風飄在口外
相似的人同在橋上
村落里的趙錢孫李們
和馬致遠一樣
都是時令的主人
聽月李飛駿聿子的到來
只是讓這個秋天多了三片落葉
2012年2月27日
號外1:
《我是馬幫的傳人》
文/李聿子
馬隊將最後一縷光線
踩進蹄窠
我已身在京西古道
當年的祖父
偷運過私鹽
當年的父親
趕著驢騾
押運過彈藥
我是馬幫的傳人
趁著夜色
我要將一個女人販運出城
2010年11月8日
號外2:
《讀信息》
文/聽月
你說把一生的快樂分我一半
整個夜晚就潮紅起來
你留生死戀給《詩經》中的女子
我就把《詩經》埋在
三千尺的地心獨自研讀
京西古道你偷運私鹽的祖父走過
你要用那條路再將一個女人販運出城
我想該買通那條路上的古關吏
並在沿途備上汗巾
2012年2月29日
號外3:《天凈沙:秋思》
文/馬致遠(元)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