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紙幣

中國古代紙幣

紙幣起源於中國。創始於唐代用作異地匯兌憑證的“飛錢”,正式流通的紙幣,則是從北宋的“交子”和“錢引”開始的。

目錄

簡介


宋代紙幣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四川地區商業繁榮,交易擴大。當時本地行使鐵錢,大的每千錢重25斤,中等的重 13斤,流通不便。於是商人用紙製成“楮券”,通稱交子,代替鐵錢流通。交子起初由分散的“交子鋪”發行,後來發行權集中到16家富商主持的“交子戶”,用同一色紙印造,上有屋木人物圖案,朱黑二色間錯,並有鋪戶押字及隱密題號以防偽。后因不能如期兌現,常引起擠兌糾紛。天聖元年 (1023)宋廷設益州交子務”,將交子收歸官辦,禁民私造。官交子幣面形制大體同前,但加蓋兩顆官印。崇寧五年(1106)還曾發行一種名為小鈔的紙幣。大觀元年(1107)對紙幣進行改革,新紙幣稱為錢引,分3種顏色,加蓋官印6顆。南宋初,又發行關子會子等紙幣,其行使的地區也由四川擴大到江淮、兩浙一帶。
中國古代紙幣
中國古代紙幣
宋代紙幣無實物存世。有一塊流入日本的印鈔銅版,約為北宋實物,面積17.1× 9.5厘米,下部為房屋、人物和大袋包裝物的圖案,上部刻有“除四川外,許於諸路州縣公私從便,主管並同,見錢七百七十陌,流轉行使”等字。目前對它的定名尚不一致,或稱交子,或稱錢引,或稱小鈔,或稱鹽引。南宋的會子也只留下一塊印鈔銅版,陳仁濤舊藏,面積18.5×12.4厘米,當中橫印“行在會子庫” 5字,上部印有“敕:偽造會子犯人處斬。賞錢壹阡貫。如不願支賞,與補進義校尉。若徒中及窩藏之家,能自告首,特與免罪,亦支上件賞錢,或願補前項名目者聽”等文句。以上兩塊銅版,有人認為所印之物具有紙幣性質,也有人認為真偽難定。
金代紙幣金代建國初期用遼、宋舊錢。因金統治區內缺乏銅礦,貞元二年(1154)遂開始印製交鈔,與遼、宋錢并行。至正隆三年(1157)金代才開始鑄造銅錢。交鈔分大鈔、小鈔兩種。大鈔又分一貫、二貫、三貫、五貫、十貫 5等,小鈔又分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七百文 5等。交鈔是一種地區性紙幣,最初只限在一個路流通,後來由幾個地區聯合發行。兩方聯合者稱合同交鈔,三方聯合稱三合同交鈔,五方稱五合同交鈔。其中,后一種是流通地區最廣的交鈔。交鈔起初規定 7年為一界,到期以舊換新。大定二十九年(1189)廢除了 7年厘革之制,變為永久流通。此後,金代紙幣雖不再分界,但由於通貨膨脹,時常更換新鈔,改變鈔名,先後發行的有貞祐寶券(1215)、興定寶泉(1222)、元光重寶(1223)、天興寶會(1233)等。
金代紙幣的實物尚未發現,但有多例印鈔銅版存世,如山東東路交鈔壹拾貫版、五合同交鈔壹拾貫版、北京路交鈔壹百貫版、陝西東路交鈔壹拾貫版、貞祐寶券二合同伍貫版、興定寶泉貳貫聞省版等。其形制以五合同交鈔壹拾貫版為例:面積21.6×14.3厘米,花欄上部左右兩邊有篆書“偽造交鈔處斬,賞錢萬貫文”字樣;花欄下部為發行機關、年月、告偽賞格及負責人押印等;花欄右邊文字說明每張的工墨錢以及納舊換新的手續費;左邊斜蓋五行合同印記,指明南京、中都等 5個地區中可以通行。
元代紙幣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各地曾印行會子、交鈔等。忽必烈於中統元年(1260)進行幣制改革,印行中統元寶交鈔
面額分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貫、二貫,凡10等。中統鈔以銀為率,每二貫等於白銀一兩。這時將市面上流通的各種紙幣均以中統鈔收回, 並禁止金銀和銅錢的流通,中統鈔成為全國唯一合法的通貨。其後又曾發行至元通行寶鈔 (1287,(圖2)、至大銀鈔 (1309)和至正交鈔 (1350)等不同名稱的紙幣。后因濫發無度,導致流通阻滯,各地恢復實物交易。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元代滅亡。
元代紙幣有實物存世,各地收藏的有中統鈔一十文、三百文、五百文,至元鈔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貫、二貫,至正年間印製的中統鈔五百文、一貫等。此外還有元代印鈔銅版中統鈔一貫、至元鈔一百文、二百文、二貫諸種。鈔幣形制以青海諾木洪地區出土的五百文交鈔為例:面積27.2×18.8厘米,上部橫印“中統元寶交鈔” 6字;中間印金額及兩旁的字料和字型大小;金額下面有橫列的錢貫圖案;字料和字型大小之上各有兩行字,一行漢字,一行八思巴蒙古字,下印“中書省奏准印造中統元寶交鈔,宣課差役內,并行收受,不限年月;諸路通行”以及“偽造者斬。賞銀伍錠,仍給犯人財產”字樣;背面蓋有“至正印造元寶交鈔”印章,說明此鈔是至正十年(1350)用中統鈔舊版印造的至正鈔。
明代紙幣明洪武七年(1374)在中書省設寶鈔提舉司,次年發行大明通行寶鈔,分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貫,凡6等。洪武十三年(1380)明廷廢中書省,發鈔事務歸戶部掌管。明鈔只有大明通行寶鈔一種,鈔上一直用洪武年號,鈔面最大的金額為一貫,明亡前,未曾改變。明代寶鈔在開始流通的20年間還比較穩定,后因只發不收或多發少收,貶值的情況愈來愈嚴重,終因惡性通貨膨脹而告終。
明代寶鈔和它的銅版存世者以一貫為多,一貫以下的很稀少。鈔面的格式接近元鈔,但圖案比元鈔勻稱,文字比元鈔簡明,刻工也比元鈔細膩。唯幅面特大,一貫明鈔的面積為33.8×22厘米,故容易損壞。如以舊換新,即所謂“倒鈔”,每貫要收工墨費30文。到成化年間(1465~1487)明鈔一貫只值銅錢1文,鈔法無法維持,至嘉靖元年(1521),遂正式停用。
清代前期紙幣清初鑒於前代鈔法之弊,對發行紙幣極為謹慎。順治八年(1651)因軍費支出浩大,發行順治鈔貫十二萬八千一百多貫,並以此數為每年發行的限額。順治鈔前後共發行10年,軍事活動停止后即不再發行。其實物至今尚未發現。從順治十八年(1661)到咸豐二年(1852),清政府沒有發行紙幣。咸豐三年(1853)由於太平天國革命爆發,軍需浩繁,清政府又發行了以銀兩為單位的戶部官票和以銅錢為單位的大清寶鈔。寶鈔與官票合稱“鈔票”,現代所謂鈔票即來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