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霍
郭霍
姓名:郭霍 Koch,Heinrich Hermann Robert
國家或者地區:德國
學科:細菌學家
生卒:
郭霍的兄弟姐妹共十三人。他在1866年在格廷根大學取得醫學學位,當時在該校任教的有韋勒和漢勒。他畢業時成績優異,但沒有特別的跡象預示他會同巴斯德一道成為現代醫用細菌學的奠基人。事實上他夢寐以求的是做一個探險家,但是他的妻子(不象他那樣浪漫)打消了他的念頭。(他在後半生進行了報復,他同她離了婚,同一個比他年輕得多的女人結了婚,使當時的維多利亞式的社會深受震動)。普法戰爭時,他在普軍任隨軍外科醫生。
郭霍在西里西亞的布雷斯勞附近定居下來開始了農村醫生的生涯。這個地區的牛受到一次流行性炭疽病的侵襲,郭霍對這種疾病進行了研究。他辛勤地工作,在1876年從病牛的脾臟中得到了致炭疽病的細菌,並且移種到老鼠身上,使老鼠相互感染,最後又重新獲得相同的桿菌。更重要的是,他研究成功使用血清在與體溫相同的條件下,在生命體外培養細菌。就這樣,他能夠全過程地研究炭疽桿菌的生活周期,研究桿菌形成抗性孢子的方法。郭霍的工作得到了在布雷斯勞大學任教的細菌學家科恩的注意。科恩把年青的郭霍請到他的實驗室來,研究他的工作成就,並且熱情地贊助郭霍寫作論文。
聲譽日隆的郭霍轉到了柏林工作,他又研製成功兩項重要的技術。第一,他使用了從珀金時開始就已經合成製造的苯胺染料。他試用這些染料是為了了解是否有可能使用它們來對細菌進行染色,以利於研究工作的進行。(未經染色的細菌呈半透明狀,所以很難看清楚。)此外,郭霍從利用液體培養基在生物體外培養細菌,又進而使用了象明膠這樣呈凝膠體狀的固體培養基。從海藻中提取的一種絡合碳水化合物--瓊脂培養基--是一種異常合用的良好的凝膠體。這種凝膠體本身不可食用,但是可能同富有營養的肉類攪拌在一起。開始時,郭霍使用平玻璃片培養細菌,後來他的助手佩特里(J.Petri)在1887年改用了帶蓋的玻璃淺碟。自此以後,這種佩特里碟便被洞用下來。細菌在凝膠體上是無法移動的。一個孤立地固定在膠體的某一點上的細菌,通過分裂和再分裂,就會產生一塊衍生的菌斑,這是一個全部叢聚在一起的源出一個品種的菌落。然後,細菌可以移種到動物身上,或是再培養新的菌落(當然是特定的菌株。)可是在液體培養基里,多種不同的細菌就會無休止地攙混在一起,要把它們分開絕非輕而易舉之事。可以說,郭霍的固體培養基標誌了合理培養細菌方法的開始,也標誌了巴斯德細菌學說的最後勝利。郭霍制訂了正確地鑒定致病因素的規則。在患病的動物體內一定能夠找到微生物。經過培養,這種微生物一定能夠在健康的動物體內引起疾病。新染上疾病的動物,一定會產生與原先的動物體內發現的相同的細菌。利用這些規則和技術,郭霍成功地分離出了若干種疾病的特有的細菌。
他的最卓越的發現以及他的事業的頂峰,是他在1882年發現的可怕的肺結核的致病因素--結核桿菌。(這個發現促使他從事探尋治療的方法。1890年他認為已經找到並且予以宣布,但終於極為失望地發現他的宣布為時過早。) 1883年他去亞洲旅行,研究淋巴腺鼠疫和霍亂,又去非洲旅行研究昏睡病。由於發現霍亂桿菌,他得到了政府的相當於¥25,000的贈禮,並於1885年被聘為柏林大學的衛生學教授。1897至1906年間,他指出淋巴腺鼠疫的傳染媒介是寄生在鼠身上的一種虱子,昏睡病則是由采采蠅傳染。這項發現,連同萊佛蘭和羅斯的關於瘧疾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控制疾病的新方法。與其向細菌本身發起正面攻擊,倒不如嚮往來於人與人間的攜帶病菌的昆蟲媒介展開戰鬥。一旦昆蟲媒介被消滅或喪失運動的能力,細菌本身就無能為害(而人也就平安無恙)了。一代人的細菌學者在同郭霍共事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的啟發。陪同郭霍去亞洲旅行的加夫基就是其中的一員,北里柴三郎是另一個。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貝林格和歐利希在青年時代也做過郭霍的助手。 1905年郭霍獲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這主要是為了表彰他在肺結核研究方面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