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河

小佳河

小佳河鎮名源於駐地小佳河屯名。“佳氣”,滿語,意為“長垛”,即長木頭垛。

概括介紹


小佳河 清末,直隸災民到東北謀生,來此墾殖、采參,逐步繁興。1859年(清咸豐九年),設撓力河口“卡倫”,后遷於此,俗稱“老營盤”,隸屬富錦協領統屬。1909年(清宣統元年),設置饒河縣。饒河縣設治委員於1910年3月11日(清宣統二年二月初一日)馳抵縣境,擇定小佳氣河,暫租民房辦公。中華民國成立后,因交通不便,1917年將縣署遷至撓力河口(今東安鎮),遂改名為“小佳河”,為長豐區駐地。東北淪陷后,初為小佳河保,后改設小佳河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劃為第三區。1956年6月,撤區劃鄉,設置小佳河鄉。1958年10月,改稱小佳河人民公社。1959年1月,“場,縣合併”,並人八五九農場三分場。1962年3月,“場縣分開”,恢復小佳河公社,隸屬虎饒縣饒河區管轄。1964年9月,恢復饒河縣,隸屬饒河縣管轄。1975年9月,將西部地區劃出成立大佳河公社。1984年2月,撤銷公社,改設小佳河鎮。小佳河鎮自然資源豐富,其中耕地面積7200公頃,林地面積5333公頃,盛產大豆玉米水稻小麥等農產品,森林覆蓋率51%,主要出產紅松、柞、椴、水曲柳等優質原木幾十種;水利灌溉控制面積1667公頃,佔總耕地的23%;撓力河兩岸的草原面積1000公頃,是發展畜牧業的天然牧場。有生長快,草質優良、營養豐富等特色草本植物,載畜量可達5萬頭只;水面173公頃,開發漁池35公頃,撓力河的黑背紅腹鯽魚全國獨有,味道最鮮美,還盛產鯉魚狗魚、黃顙、鯰魚鰲花等水產品;野生動物有東北虎狍子野豬等;有鹿茸五味子刺五加等名貴中草藥材,盛產猴頭、蘑菇、木耳蕨菜松籽榛子蜂蜜等土特產品;礦產有鋁、礬和金等,在鎮西部白土溝有12.5米深、25平方公里並且儲量達到一億立方米的鋁礬土礦,品質好,含量高是制陶瓷的上佳材料。小佳河鎮綜合經濟實力較強。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1.53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產值0.76億元,農林牧漁收入實現0.77 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383元,全口徑實現稅金278萬元,本級財政收入193萬元,在全縣農村經濟目標責任制考核中獲得第二名。
農業產業化格局初步形成。該鎮是饒河縣最大的農業鎮和糧食主產區,也是饒河縣最大農副產品集散基地。由於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依靠科技進步,適應市場需求,加強標準化作業,增加生產投入,農業生產登上了新台階。特別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建立以綠色、特色農產品和優勢產業為支撐的農村經濟新格局,確定“打特色經濟牌、走結構調整路”的鎮域經濟發展戰略,全面實施綠色有機工程,使全鎮的農業經濟得到全面發展,初步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市場農業轉變,由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式經營轉變。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7700 萬元,糧豆薯總產量達到3.8萬元,分別比1998年增長29.4%、15.7%,農業產業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綠特色種養業已初具規模,綠色種植業面積達到6.8萬畝,其中綠色水稻種植2.5萬畝,綠色有機大豆3萬畝,經濟作物1.3萬畝;特養殖業重點發展了“兩黑一白”項目,東北黑蜂發展2000箱,地栽木耳50萬袋,絨山羊5000餘只,並且培植了水草資源豐富的杏樹村成為養殖絨山羊的專業村。綠特色經濟的發展使農民年人均增收200餘元,基本形成了稻米、浸油、蜂蜜等企業集團,並已經運行,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為主要形式的農業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交通長途現在只能乘公路客車。離該小鎮最近的鐵路運輸是建三江管局,創業農場等省內鐵路幹線。外省出入最方便的選擇就是在哈爾濱和佳木斯兩所城市轉乘火車或飛機。目前到哈爾濱的公路長途客車每天往返都會有三四個班次。到哈爾濱的時間是八到十二個小時不等,到佳木斯的時間四到六個小時。
烏蘇里船歌則是這座偏遠小鎮周邊的真實寫照。現在的大頂子山還建有一座寺廟,名字記不準了,佛家的香客據說還挺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