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燒

桃山時代具代表性的茶陶

“樂燒”可稱得上是桃山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茶陶,最初是由千利休定型,京都的陶工長次郎(?~1625)燒制而成。

簡介


樂燒工藝的起源,比較公認的說法是韓日兩國陶藝家的理論,由日籍朝鮮陶器工匠阿米夜(怡屋)在永正年間(1504一1521)“樂燒”名稱的來源據說是因為阿米夜與其日本妻子比丘尼·佐佐木所生的兒子初代長次郎曾經應邀在當時日本的統治者豐臣秀吉的府邸“聚樂”邸內燒制茶陶,作品稱之為“聚樂燒”,他的徒弟、千利休之孫常慶被豐臣秀吉賜“樂”宇金印,其後代所燒制的茶陶作品都蓋了“樂”宇印戳,從此有了“樂燒”之名。
還有一種說法是由壬辰倭亂中被日本人抓去的200多名古朝鮮陶工的後裔朝四郎,在日本運用“登窯”等燒制方法的時候,偶然發現了樂燒技法。朝四郎之後,通過眾多陶工的共同努力,樂燒技法逐漸完善起來。
正式的樂燒作品出現於天正十四年(1586)左右,一開始就專為茶道服務,產品全部是茶具,其中絕大多數是茶碗,還有少量花瓶、水指(茶席上貯存備添用、洗刷之水的器具)等。當時中國傳到日本的茶碗是素三彩的樣式,造型端莊、色彩艷麗,千利體覺得這樣的富貴風表現不了自己的茶境。於是,他大量結合使用了朝鮮半島傳來的庶民用來吃飯的飯碗一一高麗茶碗。高麗茶碗屬於軟陶,質地松,形狀不規則,表面有麻點,色彩樸素,無花紋。利體在使用高麗茶碗之後還是覺得不滿足所以樂茶碗的創成是以三彩陶技術為基礎,結合了高麗茶碗簡、淡的特色,在千利休創意的指導下,長次郎所完成的。

茶碗分類


樂茶碗根據釉色分為赤樂與黑樂兩種常見,還有白樂、黃樂、紫樂、藍樂極其稀少。赤樂施紅釉,是天正十四年前試燒成功的品種;黑樂施黑釉,黑中泛褐,富於變幻,給人以溫厚的感覺。樂燒放棄了轆轤拉坯的製作方法,完全由手捏制,加以刀削成形,因而器形都不完全規整,正符合了佗茶道中不對稱的審美。無論赤樂還是黑樂,都在素燒(胎土成形后不上釉而直接入窯燒制)后多次上釉(如此一來釉比較厚),再入窯燒成(所謂“二次燒”),工藝過程非常複雜、講究。所以樂燒雖看似粗朴,實則精心製作之產物。尤其是黑樂茶碗,兼有天目茶碗的釉色之雅與高麗茶碗的造型之柔,又與深綠的末茶在色調上極為協調,極受千利休的喜愛(豐臣秀吉則不喜歡),並很快在茶人中普及。樂燒的出現,與豐臣秀吉暴發戶式的黃金茶風、盲目追求“唐物”(由中國傳入的茶具)、“名物”(自古傳下來的名器)的惡劣傾向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對抗。
樂茶碗是一種徹底表現千利休美學思想的茶碗,融合中國的陶瓷技術,朝鮮的陶瓷設計,日本的精神文化,三合一於大成的終極茶碗。原型樂茶碗數量極其稀少,但是隨著戰國時代的終結,樂茶碗逐漸普及,最後成為了“抹茶碗“的代名詞。雖然日本人覺得井戶是完美的茶碗,而且井戶的得分也要高於樂,但是日本人卻認為樂茶碗是超越的茶碗,是日本人的茶碗,是利休的靈魂,日本的國粹,對其有著難以釋懷的感情。
黑色茶碗是借鑒了建州黑釉的配方製造而成的沒有窯變的茶碗。早期樂茶碗全部都是不規則的,這是故意為之的,因為日本的茶道追求渾然天成的不對稱美,雖然看上去很破爛,但是其實現製作陶胎,燒成陶器,定型,然後再上釉,進行二次燒造的精品。並且故意降低溫度,讓釉表面出現大量的氣泡,表現出岩石的質感。如果說天目是油感,井戶是肌感,那麼黑樂就是岩感。利休居士極端追求莊重肅穆,所以他非常偏愛黑色。而信長公認為黑色代表死亡的氣息,因為信長時代就支持黑茶碗的燒造,但是開窯不久,信長公就在叛亂中去世了。天下繼承者豐臣秀吉不喜歡黑色,在利休的堅持下,還是燒造了大量黑樂。天下有名的利休7品中,有4黑3紅,仍然是黑多。每個茶人都有一種代表性的茶碗,而這些茶碗也代表了這些人,但是這名氣最大的黑樂,毫無疑問,代表著茶聖,千利休。
松樂窯為樂燒茶碗的一種繼承天正年間利休的對茶碗的創意,黑樂燒造為1200度左右赤樂燒造為800度左右,長次良經過數年研究終於製作出黑樂赤樂。這項技術逐漸被推廣,京都逐漸形成的,和樂,松樂等36種樂燒茶碗。同時樂燒從原來的黑月、赤月兩個品種,業發展出來藍樂、白樂、黃樂、紫樂、鐵樂等90多種樂燒碗。松樂最早出現在明治早期,當時松樂印,只是標記工匠的姓名。隨著時代的發展,佐々木吉之介在明治38年正式在京都清水坂前創立自己的窯廠。因為其善於經營,又相繼創立了數十個品牌有,昭楽、虛室等。明治早期的松樂茶碗尤其為社會上推崇因為,造型古樸渾厚。局部窯變美麗如霞光。算是樂燒中的極品茶碗,多被茶庵和美術館或大名後裔收藏,其中收藏最多的有,島津忠秀、上杉隆憲、前田利建、九條道弘、細川護熙
利休是居士,因此他信奉佛,並且影響著樂茶碗的顏色,因為在佛眼中,似乎只有紅色和黑色。因此樂茶碗有了紅色,而紅色的燒造難度要遠遠大於黑色,並且並不是純紅。豐臣秀吉非常喜歡紅色茶碗,農民出身的他,喜歡這種喜慶的顏色。但是利休卻覺得紅色茶碗太俗氣。於是紅與黑的爭論,一直持續。

製作過程


「樂燒(Raku)」的作法源自日本,早在十六世紀日本幕府時代即已出現,但僅限於傳統茶道上的某一流派使用,特別是茶碗方面,因為創作空間得到充分的發揮,樂燒也普遍受到陶藝工作者的採用,其作法如下:
1、先將成形完畢的坯體素燒至800℃,其坯土必須摻入10~20%的熟料或匣缽粉,使能承受急劇升降溫,而不至爆裂。)
2、上釉方面:以淋釉、浸釉、噴釉或塗彩等方式皆可,施於素燒過的坯體,然後放入窯里燒成。由於樂燒的特點都是刻意不將坯體燒至瓷化,以能進行熏燒而吸附碳素,因此其燒成溫度都較低,所以大都施以含鉛或硼的低溫釉。
3、窯燒方面:一般都是自製的簡便樂燒窯,它是以厚約3公分的耐火棉,用粗鐵絲網固定住,捲成或折成窯壁,底座則是用耐火磚鋪迭而成,中間架以瓦斯噴火嘴。將坯體裝窯后,點小火烘燒,逐漸加大火勢,直到坯體通紅而表面的釉藥也呈現光澤,這表示溫度已經達到使釉藥熔融的程度(可稍微掀開窯蓋,靠目測得知)也就是說可以準備熄火出窯了。至於多少的溫度可以達到這個程度,則視釉藥調配所適合的溫度,一般都在700~800 ℃左右。
4、出窯:事先準備一個鐵桶,內置碎報紙、木屑或是個人所偏好的有機物,如干樹葉等。出窯時最好由兩人從兩端將便窯提掀移開,此時即全部露出通紅坯體,事不宜遲,儘速用火鉗將坯體一個一個挾入鐵桶內,頓時,桶內報紙木屑被點燃,噴出熊熊大火,煞是過癮,像是浴火重生,令人期待著精采作品的誕生!
5、冷卻與還原:火紅的坯體挾入桶內,裡頭的物質被點燃,待火舌大肆的竄升時,蓋上桶蓋,此時由於空氣被阻絕,火舌隨即消失,而被濃濃的白煙所取代,而呈悶燒的還原狀態。大約經過15~30分鐘的悶燒,再挾出丟入水中,以防再氧化。
6、完成:出窯的作品在水中冷卻到不燙手的程度,即可取出,用布將表面所粘附碳屑及遊離的碳素刷除掉,再用水洗凈,完成!從坯體排窯點火到出窯冷卻可以拿在手上,所操作的時間 大約是二~三小時。

器物特點


1、低溫燒成,所以坯體並未瓷化,吸水性強,亦較脆弱。
2、急速還原的結果,不僅使坯體吸付碳素,呈現濃淡不一富變化的黑色色調,而將釉彩襯托得更鮮麗,另方面也使得釉藥里部分的金屬氧化物,被還原成純金屬,而在表面形成具有閃光性質的金屬膜,頗為光彩炫爛!
3、由於急速的冷卻,容易造成釉藥的冰裂效果,細碎的裂紋,也是很好的裝飾效果。
4、釉藥的調合,常以鉛或硼做為媒熔劑,此為含毒之重金屬,因而燒成的器皿不可用為食器。
5、坯體在鐵桶內還原的時間、程度,各有不一,且桶內所置的有機燃物也可隨意變化,因此燒出的結果,隨機性很大,很難模仿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