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靜脈孔

頸靜脈孔

枕骨大孔兩側徠有橢圓形關節面,稱枕髁,枕髁外側,枕骨與顳骨岩部交界處有一不規則的孔,稱頸靜脈孔,其前方的圓形孔,為頸動脈管外口。頸靜脈孔的后外側,有細長的莖突,莖突根部後方有莖乳孔。頸靜脈孔中穿過的結構:迷走、副、舌咽神經。

解剖實驗


頸靜脈孔區顯微解剖
目的:研究頸靜脈孔區顯微解剖
徠方法:對30個頭顱標本,60側頸靜脈孔進行顯微解剖和觀察,並記錄數據和留取圖像資料。
結果:頸靜脈孔可劃分為三部分:前內側的岩下竇和舌咽神經,中間的迷走沖經和副神經,后外側的乙狀竇。岩下竇以三種形式迴流頸靜脈球:穿舌咽神經相迷走神經之間,穿迷走神經和副神經下方,形成短靜脈與頸內靜脈伴行,三種形式可同時存在,也可單獨出現。椎動脈,可位於舌下神經的腹側,穿舌下神經之間或位於舌下神經背側。小腦後下動脈可勾繞副神經根絲,穿副補經根絲或副神經,迷走神經之間,穿迷走神經根絲或勾繞舌咽神經的上方。結論頸靜脈結構複雜,詳盡的解剖研究可提高本區域手術成功率。
頸靜脈孔為重要的顱底通道,其位置深。解剖結構複雜,熟悉和掌握孔內各神經血管之間的毗鄰關係是施行此區域手術的關鍵和基礎。本組對30個頭顱標本,60側頸靜脈孔進行了詳細的顯微解剖研究,對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椎動脈、小腦後下動脈和乙狀竇頸內靜脈之間的解剖關係進行了觀察、統計和總結。
30個頭顱標本均為福爾馬林保存的完整頭顱,解剖過程在leica教學顯微鏡下放大16倍完成,切口採用兼顧后顱窩和上頸部暴露的耳後S形,並且切除同側小腦半球,以便觀察和留取圖片資料。數據測量應用上海生產,精度為0.2的遊標卡尺。

結果說明


1.骨性解剖:頸靜脈孔內口似鳥狀,頭部相當於神經部,腹部相當於靜脈部,細長的兩端分別為與海綿竇相連的岩下竇和與橫竇相續的乙狀竇。髁管開口於頸靜脈球的后內側壁,髁靜脈經髁管溝通椎靜脈系統和頸內靜脈系統。前庭水管外口又稱內淋巴囊裂,開口於兩層硬膜之間,是內耳內淋巴向乙狀竇的引流,頸靜脈結節是頸靜脈突上表面突起最明顯的部分,與枕髁相對應。頸靜脈孔外口呈燒瓶狀,位於頸動脈管外門的後方,莖突的內側,舌下神經管外口的前外側。枕髁位於枕骨大孔的前外側緣,頸靜脈孔的內側下方,其關節腔正對腦幹和脊髓交界處。枕突位於枕髁的外側,是頭后外直肌的附著點,此肌肉是暴露頸靜脈扎的重要解剖標誌。頸動脈管位於頸靜脈孔的前方,兩者以顳骨形成的頸動脈嵴相分隔,嵴的內側有鼓管的開口。莖突是顱底側方的另一重要解剖標誌,位於頸靜脈孔外口的外側緣,莖乳孔位於其根部后外側方。
2.神經解剖:舌咽神經起自橄欖體後方面神經尾側0-4.68mm,平均2.58mm;兩者入孔相距2.38-8.36mm,平均5.60mm;其入孔直徑0.62-1.40mm,平均0.94mm。舌咽神經根絲有2-3條,有腹背之分,背側根較粗,腹側根較細,兩者一般并行難以分辨,只有少數兩者之間有明顯的間隙。迷走神經起自舌咽神經尾側0-2.86mm,平均1.96mm;兩者人孔相距0-3.121mm,平均1.14mm;其入孔直徑為2.12-3.34mm,平均2.60mm。迷走神經根絲有4-8條,多者可達13條,頭側根絲較粗而且集中,尾側根絲較細而且分散。副神經由長的脊髓根和短的顱根構成,脊髓根起自C1-3脊髓前後根之間的側索,直徑0.74-1.68mm,平均1.14mm。舌下神經孔位於頸靜脈孔下方7.26-8.66mm,平均8.02mm;其根絲分上下兩組,每組2-3束,每束2-3條根絲。本組觀察46側舌下神經的入孔,其中22側兩組根絲分別入孔,左側15例,右側7例。
3.頸靜脈孔結構:硬膜內頸靜脈孔呈漏斗狀,多數頸靜脈孔外緣的硬膜成唇樣延伸,遮覆舌咽通道和迷走通道。神經入孔有三種形式:兩者之間有硬膜返折分隔,有54例,佔90%;舌咽通道和迷走通道位於同一唇樣硬膜下,兩者之間無硬膜返折分隔,4例;另外2例舌咽通道和迷走通道完全分開。在頸靜脈孔內,神經和靜脈被顳骨的顳突和枕骨的枕突及其硬膜返折分成三部分。顳突的位置比較明確和恆定,將乙狀竇與各神經分開;枕突不象顳突那麼明顯,其與錐形切跡后緣骨板間形成硬膜返折將岩下竇、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副神經分開,舌咽神經穿行於錐形切跡內,途中發出鼓室神經支。迷走神經和副神經伴行,位於顳突和枕突之間,孔內發出迷走神經耳支。
4.乙狀竇-頸內靜脈系統:乙狀竇是頸靜脈孔的主要組成部分,左右兩側乙狀竇的直徑常有差異,本組30例標本有14例右側大於左側(>2mm),有4例左側大於右側。頸靜脈球是乙狀竇的延續,本組60側標本有32側頸靜脈球出現,其中右側23例,左側9例,左右兩側頸靜脈球出現率P1mm),右側大於左側8例,兩側差別0.5mm),右側大於左側7例,兩者之差<0.5mm15例。同側小腦前下動脈和小腦後下動脈之間有一定的代償作用,當一側小腦後下動脈發育不良時,同側的小腦前下動脈則相對發達,有時甚至完全替代小腦後下動脈供血區。本組15例小腦後下動脈直徑大於對側的標本,其小腦前下動脈直徑均小於對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