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鎮
地處魯北平原下轄鎮
舊鎮名。詳見棣豐街道。原無棣縣無棣鎮地處魯北平原、渤海灣畔,是江、浙、閩等地進京、津、塘地區的主要通道。為無棣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106個行政村,5.7萬人,8.85萬畝耕地。該鎮腹抱縣城,濟埕路、205國道在城區交匯,交通、通訊便利,水利、電力、土地、資源豐富,投資發展環境優越。
無棣鎮為無棣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無棣鎮區域面積146平方公里,人口5.9萬人,轄10個辦事處,106個行政村。2005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94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元。無棣縣位於山東省的最北部,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位置,使山東省對接天津濱海新區建設的橋頭堡,為山東省環渤海經濟開發和黃河三角洲開發的主戰場,素有“齊燕要津”、“冀魯樞紐”之稱。
無棣鎮於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建鎮,亦為無棣縣治所。明清改為海豐鎮。清宣統年間為無棣中區,1914年復為無棣鎮。
1949年10月為城關區,1956年11月為城關鎮。1958年11月為城關公社。1984年5月為無棣鎮。
2010年6月,經省政府和濱州市政府批准:撤銷無棣鎮,以其原行政區域及信陽鄉部分行政區域設立海豐街道和棣豐街道;
1968年建白楊公社,1982年更名河溝公社,1984年設鄉。1996年,面積69.9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河溝、王白楊、西河西營、中河西營、東河西營、高白楊、梁白楊、袁白楊、楊白楊、李白楊、月角塘、小馬、大孟家、唐寨、楊玉亭、前牛、后牛、大齊、代家、銀王廟、小齊、李家樓、賈家店、韓家、西袁、東袁、河北、賈家樓、郭有、小吳家30個行政村。1997年2月25日,撤銷河溝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無棣鎮。
2010年6月,撤銷無棣鎮,以其原行政區域及信陽鄉部分行政區域設立海豐街道和棣豐街道;將原無棣鎮的高白楊、梁白楊、袁白楊、楊白楊、李白楊、王白楊、西河西營、東河西營、中河西營、河溝、銀王廟、小齊、李家樓、賈家店、韓家、賈家樓、郭家、西袁、東袁、河北、小吳家、石三里、張塔、前丁、后丁、小袁家、時禮、老翁陳、堤頭姚等29個行政村,信陽鄉的佘家、小楊家、車家、李佰祥、王自友、徐家等6個行政村,共35個行政村劃歸棣豐街道管轄,辦事處駐棣新六路98號。2012年,撤銷信陽鄉,設立信陽鎮。
大覺寺
無棣鎮
該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農村農民增收做文章,不斷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以冬棗密植園建設為主的棗業生產,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全鎮擁有冬棗密植園3萬畝,金絲小棗密植園1.7萬畝,棗農間作4萬畝,冬棗二級育苗8000畝,年產冬棗300萬公斤,金絲小棗500萬公斤。全鎮擁有棗業專業村30個,冬棗二級育苗專業村10餘個,專業戶達2000餘家。擁有冬棗保鮮庫44座。總庫容量達100萬公斤。全鎮擁有冬棗嫁接專業隊30餘1000餘人。3畝以上高標準的冬棗密植園80餘處。成立山東無棣綠色農業科技園責任有限公司。2002年春全鎮銷售優質冬棗苗200餘萬株。冬棗苗遠銷內蒙古、新疆、章丘、淄博、東營等全國10餘個大中城市。在205國道“金三角”處建起了全縣最大的冬棗、小棗銷售市場,擁有攤位200餘個,年銷售鮮棗、干棗100萬斤。大力調整農業結構。以棗、牧、棉、菜四大產業為重點,加大標準化建設力度。抓好標準化生產示範村、示範基地建設,實施規範化管理,鼓勵農民發展多種經營,規避農業種植風險,全方位增加農民收入。大力發展龍頭企業。依託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加大農業龍頭企業的引進與建設力度。特別是針對當前韓國辣椒種植效益高、出口前景好的優勢,依託東范綠緣辣椒保鮮有限公司,進一步引導農民發展辣椒種植。依託德州皇家食品有限公司項目,引導農民大力發展奶牛養殖,培植奶牛養殖大戶。大力發展勞務經濟。
加強園區建設,以鎮工業園建設為重點,不斷完善功能,提高品位,進一步增強承載力和吸引力。圍繞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政策上堅持不斷推陳出新,服務上努力做到務實高效。特別是對招商引資項目,堅持做到“項目引進一條龍服務、項目建設全方位服務、項目投產經常性服務”,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水平。加強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成員的教育培訓,著力增強村級幹部的發展意識和團結意識,努力提高村級幹部的綜合素質,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同時,加強幹部隊伍管理,強化責任意識,完善考核機制,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求真務實,狠抓落實,真正把各級幹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幹事創業、加快發展上來,確保全鎮經濟實現新的跨越。
蓋墊加工
金融器具
2007年10月份,到無棣辦事的江西客商李振峰被該鎮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深深吸引,當即決定在此投資2.8億元建設酒店及商住項目。該項目占非耕地100畝,位於香榭里北側,共分兩期實施,目前一期工程破土已動工。無棣鎮農民有著30餘年金融器具營銷歷史,營銷業務人員至今已發展到5000餘人。鎮黨委、政府立足這一傳統產業優勢,依託利德電子、利安電器、盛發科工貿等金融電子“龍頭企業”,建立起一條擁有300多業戶的金融電子一條街,該鎮“中國江北金融電子第一鎮”漸具雛形。
無棣鎮
白石女像
塔影公園
公園內有海豐塔,金古廳,鐘鼓樓,白石女像,渤海黑牛雕像和大覺寺遺址,總佔地面積8400平方米。八角十三級樓閣式的海豐塔坐落在荷花灣南側,與大覺寺遺址相鄰,五子鬧佛塑像坐落在距新建海豐塔以50米處的舊塔遺址上,海豐塔北側荷花灣與鐘樓相望,東北方有一白石女塑像,全國八大名牛之一的渤海黑牛塑像坐落在此。塔旁有一架退役的戰鬥機。
韓家窯遺址古井
1988年秋,在中國山東省無棣鎮韓家窯遺址上,發現的一口古井。從中發掘出石夯、石磨、夾沙紅陶盆殘片,還有灰黑淺紋的陶罐殘片及陶盤一隻,上繪黑紋魚形圖案。事過月余,又在古井東北部兩華里處,在土層一米以下,掘出卧式半橢圓形古窯一座,窯內壁四周紅燒土層及青磚痕迹均頗明晰,五個並排的向南開的進火口門外,有半成品胚形,尚可辨識。經考證定為:此乃古時燒制陶器之窯。該遺址出土的多件歷史文物,經鑒定屬龍山文化時期。后經再次探測,韓家窯遺址,東西長約五華里,南北長約四華里。文物普查時定為:韓家窯遺址,屬濱州市大商文化遺址。
這一古井的發現,不僅證明氏族部落早就定居此處,過著農牧生活,在築屋、造井、制陶、糧食加工諸方面,都已達到了自產、自供、自足的程度,而且還創造著古代文明。
海豐塔
海豐塔
吳式芬故居
吳式芬故居
清代吳氏家族,世稱“進士世家”、“尚書門第”,素有“七侍郎、八巡撫、九封光祿、三翰林、五資政、十朝邦禁”之美譽。其故居位於舊無棣城南門裡西側,佔地7000平方米,院內古木參天,氣勢古樸典雅。故居南院始建於建於明英宗正統年間,原為明代戶部尚書王佑之宅弟,由吳氏十三世吏部尚書吳紹詩購置后重新擴建,現明代建築猶存,至今已有500年歷史。南院以“寶硯堂”為主體,“寶硯堂”因吳氏珍藏蘇東坡“雪堂寶硯”得名。北院“尚書第”建於清康熙甲辰年(1664年),門楣上懸“尚書第”橫匾,室內迎門高懸“父子進士”金匾。據專家論證,此故居系明清時期官宦府第的典型代表,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和藝術價值。
韓家窯遺址
韓家窯遺址位於河溝村東4公里處。1988年秋韓家村磚窯取土時發現古井一眼,出土石夯、石磨、紅陶殘片、繩紋灰陶片、黑陶殘罐、白陶魚形彩繪盤。古井東北1公里處發現古窯遺址,呈卧式橢圓形,五個窯口,附近有紅燒土與灰燼層。遺址東西2.5公里,南北2公里,5平方公里範圍內遍布紅黑陶殘片。據考為夏商文化,距今約3000-4000年。
大覺寺
大覺寺位於舊城區南隅,古木蓊鬱,輕煙淡霧,暮鼓晨鐘,經聲佛號,是聞名遐邇的香火勝地。寺院建於唐貞觀十三年(639年),由尉遲敬德監造。大覺寺原名普照寺,明洪武初(1368年)更名大覺寺。前後大殿,青磚灰瓦,飛檐斗拱,周環明桂,雕琢彩繪,古樸玲瓏。寺內安置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及十八羅漢等銅製佛像29尊,氣勢恢宏,惟妙惟肖。唐塔建於寺院之中,原名“舍利寶塔”,后亦稱“大覺寺塔”,明朝初年無棣易名海豐,此塔亦隨之改稱“海豐塔”。基層門額書“文筆沖宵”,整體建築古樸軒昂,巍峨挺撥,蔚為壯觀,可與西安大雁塔媲美。塔為八角樓閣式,共13級,高42米。塔身為框架式結構,外表砌大青磚,古樸典雅。明楊巍在《海豐縣重修寶塔記》里記載:“吾海豐無名山大川,幸有此塔直出雲宵之外,亦可以為奇觀矣!”中國書協副主席李鐸,為海豐塔寫下對聯“海裕無雙邑,豐余第一州”。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題寫了“海豐塔”匾額。
明清縣衙大堂
位於老城裡。清康熙《海豐縣誌》載:縣衙大堂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縣衙大堂系明清縣治的主體建築。起建於二軸磚基之上,坐北朝南,為硬山殿亭式單檐磚木結構,四梁八柱,青磚碧瓦。面闊8.1米,進深7米,方磚鋪地。檐下平列彩繪風板,朱柱格欞透窗,紅門翠扇,氣勢壯觀。
孟善,明朝初年人,籍今無棣鎮大孟家村。建文元年(1399年)隨燕王朱棣起兵北平,俘薛參議,破松亭關,升為僉事指揮。此後在真定戰役中擊敗耿炳文部,在夾河、藁城擊破盛庸軍。在保定保衛戰中,以數千人抵抗數萬南軍的圍攻。不僅保全了城池,還收降了南軍13000餘人。晉陞為左軍都督同知。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即皇帝位,孟善被授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第六勛,封保定侯,食祿1200石,世襲,並賜給傳世鐵券,世代免除死罪。死後贈滕國公,賜謚“忠勇”。
王佐,明朝初年人,籍今無棣鎮城裡村。明永樂九年(1411年)中舉人,永樂十六年(1418年)任吏科給事中,以奏對詳雅,儀錶端凝,博得皇太子厚愛。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升為行在戶部右侍郎。王佐理財有道,深受皇帝器重。英宗正統六年(1441年)升為戶部尚書,正統十二年(1447年)兼署吏部。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入侵,王佐隨駕出征,殉難。追贈少保,榮祿大夫。憲宗成化年間,賜謚“忠簡”。
楊巍,字伯謙,號二山,明朝嘉靖年間人,籍今無棣鎮楊三里村。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曾任武進縣知縣、山西按察司副使、右僉都御史、陝西巡撫、山西巡撫。明萬曆元年(1573年),奉詔進京,授兵部右侍郎、吏部侍郎。萬曆十年(1582年)出任南京戶部尚書。萬曆十一年(1583年)授資政大夫銜,是年回北京,先後任工部、戶部、吏部尚書。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告老還鄉,90歲加授“柱國”銜。死後追贈“少保”銜。
吳式芬,晚清今無棣鎮城裡村人,著名金石學家和考古學家。清道光年間進士,官至內閣學士。專攻訓詁之學,長於音韻,精於考訂,凡鼎彝、碑碣、漢磚、唐鏡之文,皆拓本收錄。其所撰《捃古錄》和《捃古錄金文》為金石學名著。對金石文收錄之多和詮釋之精均超過前人,為後世金石學家所推崇。他憑藉對古代歷史和古文字的研究,考證出了秦漢魏晉時期的封泥,並對其進行收藏和考釋。后與山東濰縣封泥的收藏家陳介祺合撰《封泥考略》10卷,是最早的研究封泥專著。收錄秦漢官私封泥849枚,逐枚考釋,對研究秦漢官制、地理以及秦漢篆刻藝術有極其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