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糕
中國特色傳統美食
涼糕是四川宜賓的一款傳統特色小吃。其味美香甜沙軟,食之清爽可口,還有解毒排膿、利水消腫、清熱去濕、健脾止瀉的功效。主要原料為大米、井水、紅糖。
徠宜賓傳統的涼糕與普通大米製作的糕點截然不同,口感上鮮嫩爽口,絲絲順滑。在炎炎夏日放下冰箱里冷藏一段時間后可謂是夏日不可或缺的解暑良藥。
涼糕源自四川宜賓近幾年在四川各地、重慶、貴州、海南、浙江嘉興等地開始風靡起來,由於其採用米漿熬制而成再配上紅糖水,越來越多的女性將其作為美容養顏、生津止渴的夏日美食佳品。
涼糕的選材非常簡單,主要原料為有機大米,井水、紅糖,以此保證涼糕的美味。
首先將大米用深井水浸泡3個小時左右,磨成漿,倒入沸騰的鍋中不停地用機器攪拌。在熬制過程中,精心把握火候。熬制好后盛入清潔碗中放置在特定區域自然冷卻;在冷卻后,分割並放入清水缸中漂洗,去掉多餘鹼分,保證無澀味;漂洗過後,舀入儲存箱中轉移到儲藏冷庫保存,儲存庫的溫度必須保證在5攝氏度左右,溫低則凍,溫高則熱,要恰到好處,才能保證質量和清涼綿軟細嫩的口感。
用料
食材 | 用量 |
木薯粉 | 80克 |
紫甘藍 | 210克 |
水 | 500 |
蒜 | 3瓣 |
生抽 | IO克 |
白醋 | 20克 |
鹽 | 2克 |
糖 | IO克 |
芝麻油 | 5克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 步驟一 | ①紫甘藍洗乾淨切小條,放入料理機中加入五百克的水,打汁液。 |
步驟二 | ![]() 步驟二 | ②過濾一下。 |
步驟三 | ![]() 步驟三 | ③加入幾滴白醋,拌勻調成自己想要的紫粉色。 |
步驟四 | ![]() 步驟四 | ④先在木薯澱粉中加入八十克的紫甘藍汁液,攪拌均勻成糊狀。 |
步驟五 | ![]() 步驟五 | ⑤餘下的480菜汁液倒入鍋中,把上一步的少量糊狀一同加入,混合,⑥一邊攪拌一邊加熱,你會發現越煮越成透明狀態。 |
步驟六 | ![]() 步驟六 | ⑦快手把煮好的粉糊倒入乾淨的容器中,冷卻之後放入冰箱冷藏。 |
步驟七 | ![]() 步驟七 | 調涼拌汁,白醋,鹽,白糖,還有香油放在一起攪拌成涼拌汁。 |
步驟八 | ![]() 步驟八 | ⑧吃時取出切成小方塊, |
步驟九 | ![]() 步驟九 | 把凝固好的糕粉取出來。倒入涼拌汁就混合可以吃了。 |
步驟十 | ![]() 步驟十 | 酸醋汁涼拌開胃,可作為前菜 |
用料
食材 | 用量 |
第一步調漿 | |
涼糕粉 | 250克 |
冷飲用水 | 610克 |
第二步熟化 | |
冷飲用水 | 2800克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 步驟一 | 調漿:將250克涼糕粉倒入容器中,加入610克冷飲用水,調成均勻漿狀 |
步驟二 | ![]() 步驟二 | 熟化:在鍋里準備好2800克冷飲用水,將調好的米漿攪拌均勻倒入,用大火加熱熟化。 |
步驟三 | ![]() 步驟三 | 加熱過程中,不停攪拌,以防生鍋,當米漿變為粘稠糊狀后,改用中火繼續加熱5分鐘熟透 |
步驟四 | ![]() 步驟四 | 成型:關火攪拌片刻,待大氣泡消失後起鍋分裝在碗中,靜置凝固成糕狀 |
步驟五 | ![]() 步驟五 | 淋上紅糖水(紅糖加水燒開就行)就可以吃了 |
步驟六 | ![]() 步驟六 | 可以放到不同形狀的模具里 |
用料
食材 | 用量 |
芒果 | 一個 |
牛奶 | 30g |
玉米澱粉 | 25g |
糖 | 10g |
椰蓉 | 少許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 步驟一 | 準備一個芒果。 |
步驟二 | ![]() 步驟二 | 取出果肉,放入料理機內和牛奶融合。 |
步驟三 | ![]() 步驟三 | 打成細膩的芒果泥備用。 |
步驟四 | 鍋中放入玉米澱粉,再放入打好的芒果泥與少許糖,小火加熱,勺子不停的攪拌至融合狀態即關火。 | |
步驟五 | 放入模具中,上面撒上椰蓉,放涼後送入冷凍室冷凍。 | |
步驟六 | ![]() 步驟六 | 凝固后脫模享用。 |
步驟七 | ![]() 步驟七 | 好漂亮的星星啊! |
步驟
1.水倒入鍋中燒開,放入瓊脂,將其煮化。
2.然後倒入蜂蜜和綠豆沙,攪拌均勻,熄火。
3.將拌好的豆沙糊趁熱倒入模具中,待涼切塊即可。
小貼士:可以把涼糕放進冰箱里冰鎮一下,風味更佳。
![涼糕[中國特色傳統美食]](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6/m4632e4738eaccc282924a023b4cc15e9.jpg)
涼糕[中國特色傳統美食]
製作材料
紅豆 100克
純牛奶一盒
白涼粉15克
白砂糖10克
製作步驟:
1.紅豆先在水裡泡40分鐘。
2.連同泡紅豆的水一起放入鍋內煮紅豆,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40分鐘。
3.煮到紅豆熟就好了,放置一邊備用。
4.準備接下來的材料:白砂糖,白涼粉,純牛奶。
5.15克白涼粉加10克白砂糖拌勻。
6.用一點紅豆水把白涼粉和砂糖拌勻成無顆粒狀後備用。
7.純牛奶加入到之前煮好的紅豆糖水裡面開鍋煮。
8.牛奶紅豆水煮至稍沸騰,就把之前拌勻的白涼粉倒進鍋內。
9.不停的攪拌至牛奶燒開即可關火。
10.倒入模具內,晾涼以後放入冰箱冷藏。
11.1個小時左右至凝固即可拿出。
12.把模具倒扣,紅豆涼糕脫模就可以吃了。
製作小竅門:
1.煮紅豆的水不用放太多,沒過紅豆再多一點就可以了,而且不用煮得太爛,只要熟了就可以,一顆顆的紅豆吃起來才更有口感。
2.白涼粉也可以換成瓊脂和魚膠粉,不過口感稍有不同。
3.糖的多少根據自己的喜歡放,喜歡甜一點的在煮紅豆的時候也可以放點冰糖。
4.白涼粉是一種很容易凝固的食材,沒有冰箱的話就放在室溫一個小時也可以凝固的,就是冷藏后更爽口。
![涼糕[中國特色傳統美食]](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d/m0d3f529b00ed30dbc514f6d79b83535f.jpg)
涼糕[中國特色傳統美食]
2.大米在恆溫20攝氏度環境下浸泡7—10小時后磨漿。
3.待專用熬煮設備中的水達到特定溫度后將磨好的米漿快速倒入。
4.從倒入米漿時開始攪拌,直到米漿由稀至濃,再由濃變稀時,呈晶瑩剔透,微黃中帶絲微綠時,盛入特定的半月形模具中冷卻成形。
5.蒸煮全程不摻雜任何色素添加劑,採用涼糕幾百年傳統工藝,純大米製作,追求綠色健康美味。
製作步驟:
1.根據個人愛好沖泡咖啡,最好不要三加一。
![各式涼糕成品](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9/ma9b8309342633b080db4fc778f8dea4d.jpg)
各式涼糕成品
3.將攪拌好的咖啡和面倒入你喜歡的任意形狀的扁平型容器(宜長方形的,這樣便於成形后切分),大約兩厘米厚,放入微波爐,高火七、八分鐘。
注意:容器最好有個密封不透氣的蓋子,這樣水分可以很好的保留下來,如果沒有可以用保鮮膜把容器密封。
4.取出容器,將熱涼糕完整倒入另一個平整的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時間自己掌握就好了。
小貼士:
1、涼糕在微波爐中加熱的時間根據容器的體積還有混合物的多少自行增減;如果想早點品嘗,在進行冷卻的時候可以先放入冷凍室,不過時間不宜過長,涼了馬上轉移,否則凍成坨就不好辦了。
2、攪拌的時候最好放點糖,蒸出來的味覺效果跟蒸之前差別還是不小的說。另外,牛奶、蜂蜜或是其他東西。
主料:
(1)綠豆粉30克、澱粉10克、冷水120克
(2)椰漿120克、230克、砂糖80克
(3)抹茶粉2大勺、冷水460克、砂糖80克、綠豆粉30克、澱粉10克、澄粉10克
製作步驟:
1.材料(1)先混合均勻,再加材料2拌勻,置爐上邊煮邊攪拌,等到沸騰的時候,快速攪拌直到濃稠無粉狀,就可以關火入模具了。
2.將材料(3)中的抹茶粉用少許冷水調拌開來,再與其餘材料(3)混合,置於爐子上邊煮邊攪拌,待沸騰時,快速攪拌至弄抽狀且呈透明色,即可以關火。待凝結,即可以食用,食用時切塊。
製作方法:
配料:大米1.5公斤 干葦葉250克 紅棗500克 白糖500克。
大米:製備選擇無蟲、無雜質的大米放在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然後撈出放入鍋內加水加溫。熬到五成熟時撈出,放在盆內待用。
葦葉準備:將備制好的干葦葉在水中浸泡約半小時,然後清洗乾淨,再撈出放在平板上用手捋平,平鋪在籠屜內,橫豎兩層,鋪嚴,不漏米,待用。
紅棗洗泡:把紅棗泡在水中,泡大、泡嫩,洗乾淨,撈出放在盆內待用。
涼糕製作:在鍋中加水,把鋪好葦葉的籠屜放在鍋上,把大米撒在籠內的葦葉上面,撒均撒平,只用一半大米,再把泡好的紅棗撒在大米上面,將白糖均勻撒在紅棗上面,再把剩餘的一半大米撒在白糖上,在大米上面覆蓋兩層泡好捋平的葦葉。然後,蓋鍋加火升溫約燒半小時,大氣放過,停火,悶半小時左右,揭鍋蓋,再用乾淨的籠布蓋在鍋內葦葉上面。爾後,兩手沾冷水用勁拍打涼糕上的籠布,直至拍打的大米和紅棗粘合在一起。把籠布取下,將籠內的涼糕倒扣在平板上,晾涼后切塊,可切成各種形狀,放在盤內,即可食用。
水晶涼糕是成都的風味小吃,它是透明的薄片,色澤微綠。夏日裡,將其盛入碗內,淋上紅糖水,透著一絲誘人的涼意。它的綠色來自一種藥草———車前草。
製作步驟:
1.把車前草切碎,放入漲發過的秈米中,共磨成漿,再置於微火上煮,同時進行攪拌,熟后晾涼,再切成薄片即成。
2.車前草隨處可見,該院內就有它的一席之地。入夏,它先後從葉叢中抽出花梗,花穗上眾多小花齊開,看上去似一根根微型狼牙棒。車前草性味甘寒,能利尿、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明目,同時還有明顯的抗菌、降壓效果。它作用於呼吸中樞,有很強的止咳能力,能增進氣管粘液分泌,起到祛痰的作用。
北京夏令傳統的風味小吃。小豆涼糕味美香甜沙軟,食之清爽可口。現在老舍茶館還有製作。小豆涼糕色澤醬紫,還有解毒排膿、利水消腫、清熱去濕、健脾止瀉的功效。
原料:
紅小豆白糖 糖桂花瓊脂
紅豆沙200g 溫水400g 砂糖70g 瓊脂10g。
製作步驟:
1 將紅小豆去雜質,用水洗凈,放入盆中,加入涼水,上籠用旺火蒸至熟爛時取出,搗碎過籮製成豆沙。
2 將豆沙放入鋁鍋中,加入白糖和糖桂花,用微火炒10分鐘后,下入蒸化的瓊脂,再炒上幾分鐘后,撇去浮沫。
3 待豆沙呈稠糊狀時,倒入瓷盤中攤平晾涼,放入冰箱中冷卻凝結即成。
製作步驟:
1.在專用微波爐的玻璃器皿中(1升容量)放入四小碗麵粉,再放入四茶勺巧克力粉。
2.加入100毫升的水,注意不要一下全部倒入,要邊攪拌邊倒入,直到成較稠的泥糊狀。 (或者先沖好一馬克杯濃濃的巧克力,然後和面,比直接用清水和感覺均勻)
3.將攪拌好的麵粉放入微波爐內高火4分鐘加熱,發現麵粉上有許多氣孔成糕狀即可。
4.放到冰箱里冷藏20分鐘就成為冰涼可口的涼糕。
5.取出涼糕,切成你想要的形狀,裝盤上桌哦!喜歡奶油的可以擠些奶油花在上面!
小貼士:涼糕不僅可以做巧克力口味的,還可以用奶粉做成牛奶口味的。但決不能用果珍飲料來沖調,因為果珍內含有碳酸,在加熱時會產生二氧化碳,沸騰溢出!!!
主料:糯米1千克 熟麵粉100克 麻仁100克 瓜子仁100克 綿白糖500克 紅色素少許青紅絲水適量
製作步驟:
1.將糯米淘洗乾淨,用水浸泡3小時,瀝去水,上屜蒸至熟爛,取出用木棒搗爛攤涼。
2.將麻仁用走槌碾碎,加入白糖300克、瓜子仁、青紅絲拌勻成餡。
3.在案板上撒點熟麵粉,將搗爛的糯米揉成團,用木板壓成長方形,再用刀切成同樣大小的兩塊。
4.先將其中的一塊鋪上拌好的餡(豆沙餡、紅果餡等均可),然後把另一塊放在糖餡上面壓平,再在上面撒上用紅色素搓勻的糖粉200克,用刀切成塊即可。
特點:軟糯香甜,宜做夏令糕點。
武鄉縣屬暖溫帶大陸氣候,夏季炎熱多雨,七月平均氣溫為攝氏20度以上。由於氣候條件所決定,使武鄉人夏季喜吃解熱防暑的食品—軟米涼糕,此品種的做法被載入《美食大典》。
主要用料是黍米,俗稱黃米(也叫軟米)和大紅棗,黍米:“味甘、性微寒”。具有“治筋骨攣急、殺瘡疥毒熱”的功能。大紅棗:“味甘、平、無毒”。有“潤心肺、止咳、解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的作用。所以久吃軟米涼糕不僅能解熱消毒,去邪安中,對高血壓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製作步驟:
1.米陶洗乾淨,放到盆里倒入冷水泡15天左右,發出酸味為止。撈出用清水沖洗無酸味待用。
2.將蒸鍋置於旺火上,水燒沸套上瓦甑(蒸軟米的專用工具),用溫布子鋪在甑晨蓋住甑眼,放入軟米約二寸厚。待蒸氣大起時,再加一層米。滿甑后將來蓋上白潔布。待熟后,將米倒在盆里,加入適量開水攪拌勻和為宜。
3.把大紅棗煮爛去核(煮時放些紅糖)搗成棗泥餡。
4.用一塊布鋪在案板上,撒上冷開水,把蒸熟的軟米排上一層,放上棗泥餡攤平,餡上再蓋一層軟米。用溫布蓋上用手壓扁,切成小塊,放在盤裡撒上白糖即好。
特點:
米軟餡甜,清涼利口,夏季佳食,解熱消毒。
主料: 新奇士橙1個(約250克) 蜂蜜30ml
輔料:瓊脂10克 清水600克
製作步驟:
1.提前一小時將瓊脂用水泡軟;新奇士橙去皮去膜,取果肉掰碎;
2.將泡軟的瓊脂和水燒開,轉小火熬制15分鐘使其融化;
3.在熬制中要不斷攪拌以防止粘鍋;直至完全溶解后關火;
4.稍微冷卻一會兒,加入新奇士橙果肉和蜂蜜拌勻;
5.倒入模具冷卻,凝凍後放冰箱冷藏即可;
小貼士:吃時可淋上酸奶、煉乳,也可加入水果或其他飲料或果汁一起食用。
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每100克糯米的營養成分
能量:348千卡
蛋白質:7.3克
脂肪:1克
碳水化合物:78.3克
葉酸:18.7微克
膳食纖維:0.8克
硫胺素:0.11毫克
核黃素:0.04毫克
煙酸:2.3毫克
維生素E:1.29毫克
鈣:26毫克
磷:113毫克
鉀:137毫克
鈉:1.5毫克
鎂:49毫克
鐵:1.4毫克
鋅:1.54毫克
硒:2.71微克
銅:0.25毫克
錳:1.54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