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廟子鎮
遼寧鞍山岫岩縣下轄鎮
石廟子鎮縱向距離24公里,橫向距離15公里,總面積為201.16平方公里,距岫岩鎮60公里,耕地面積1890公頃。北以雞爪山、古洞嶺與遼陽縣水泉鎮為界;東以老爺嶺、老鸛嶺與湯溝鎮、鳳城市青城子鎮毗連;南隔青河與黃花甸鎮相連,西以石花頂、窪嶺與韭菜溝鄉、三家子鎮相鄰。全鎮縱向距離24公里,橫向距離15公里。
鎮政府駐地石廟子村,距岫岩鎮60公里。轄11個村委會:青楊堡、興旺溝、石廟子、大溝、石佛、東青苔峪、西青苔峪、丁字峪、藍家溝、黃家堡子、石棉。
石廟子鎮境內地勢北高南低,群山環繞,山巒起伏,河谷縱橫,最高峰是位於大鬧溝村的石花頂,海拔887.7米。主河流石廟子河流經境內14公里,注入哨子河;葦山河發源於古洞溝、石硼溝,流經境內12公里,注入石廟子河。沿河兩岸土地比較平坦肥沃,其餘大部分是坡地、沙地和黃泥地,土質瘠薄,雨季水土流失較重。
石廟子鎮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冷而長,夏季熱而短,降雨量集中在七八月份;春季少雨多風乾旱期長,風較大,蒸發力強,對農作物生長不利;秋季雨量減少,氣溫下降。全年無霜期140天左右,境內多冰雹,是縣內重點冰雹區。
鞍山市岫岩縣石廟子鎮黨委、政府在抓農業生產工作中,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實行『四優』、『四大』、『四實』產業新格局。 『四優』即:做優野生榛子產業、做優中藥材產業、做優山野菜產業、做優果品產業。
『四大』即:擴大獺兔養殖規模、擴大生豬養殖規模、擴大肉食雞養殖規模、擴大水貂養殖規模。
『四實』即:做實林業生產工作、做實食用菌生產工作、做實柞蠶生產工作、做實中低產田改造工作。鎮政府將以優質的服務,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和樹立典型,培植龍頭企業,實施市場帶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模式,推進農業生產快速發展。
石廟子鎮把農業增收、農民致富作為發展的目標,著力於如何把農民自產自銷的單個產品納入整個產業鏈,從而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科學化管理、規模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的格局。該鎮經過多次考察,確定實行“支部+協會”這一服務模式,讓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帶領農民調結構、抓發展和闖市場的實踐中,促進了農村、農業、農民經濟的大發展。自2005年起,該鎮在全鎮範圍內大力發展、壯大“支部+協會”模式,引導各村黨支部把黨員幹部推向專業技術協會的主要崗位,引領農民儘快增收致富。金鱒魚。他多次組織養殖金鱒魚戶到本溪等地考察、學習養殖金鱒魚技術和了解銷售情況,於2006年初,成立了由村黨支部書記任會長的養殖金鱒魚技術協會。大溝村已發展養殖金鱒魚戶20多戶。在建立健全“支部+協會”模式農技協的工作中,石廟子鎮始終堅持建會標準,即選擇一個好會長、建立一套規章制度組建一支科技隊伍、建設一個科普活動站和一個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發展規模大的產業示範基地。石廟子鎮已形成了蔬菜、食用菌、養雞、金鱒魚等專業協會,吸納會員840人,其中村幹部、黨員加入協會的有100餘人。支部帶民富,協會助發展。這種“支部+協會”服務模式,讓協會有了“主心骨”,支部有了“智慧團”,農村致富能手有了“大舞台”,既加強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又帶動協會中致富能手的示範作用,實現農民增收。
一是周密規劃,突出黨員隊伍教育的科學性。首先,進行調查摸底。組織力量對全鎮的黨員逐一進行調查,按年齡、文化、黨齡、專業生產等30項情況分類登記,從中了解到黨員想什麼、缺什麼,為制定教育規劃打基礎。其次,規劃教育形式。做到“三個轉變”,即從過去單一的依靠鎮黨校培訓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轉變;從靠枯燥的口頭講述、念材料向利用典型示範的基地教育轉變;從封閉的自我推廣向走出去開闊視野、吸收先進經驗轉變。第三,明確教育重點。做到“三個重在”,即無論開展什麼內容的教育都重在提高黨員對發展經濟的認識;重在率先垂範發展專業生產;重在引導、幫助群眾致富。二是有的放矢,突出黨員隊伍教育的針對性。針對全鎮的黨員年齡、文化結構,對症下藥進行教育。對五十年代前入黨年齡大、體弱多病的老黨員,採用入戶登門的形式,教育他們發揮餘熱,支持鼓勵子女親屬發展專業生產;對六十年代以後入黨的中青年黨員多採用集中學習培訓、參觀典型,教育他們不但自己帶頭髮展專業生產,還要帶領群眾發展專業生產,幫助群眾解決發展生產中遇到的難題。
三是循序漸進,突出黨員隊伍教育的連續性。制定了一年打基礎,二年起變化,三年上水平的工作目標。2002年重點開展重溫入黨自願書、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教育;2003年重點開展思想開展富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2004年重點開展帶民共同富、齊奔小康路教育。經過三個階段的教育,到2003年末農民黨員家庭人均收入超過全鎮平均水平的佔64%,年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的佔8%,22名黨員的年人均收入超過1萬元;農民黨員中有專業項目的占黨員總數的80%,能夠幫助群眾共同發展的佔85%。
林下參
2021年9月,榮獲“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