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治國理政方針理論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習近平總書記於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治國理政方針理論。

提出背景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理論意義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現實依據,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重大意義,是深入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鍵所在,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基石。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堅持不懈探索在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東方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首先要明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著力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社會生產不斷發展,同時人民需要的層次不斷提高、內涵不斷拓展。經過長期努力,我們黨帶領人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促成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勠力同心、接續奮鬥的結果,是我們黨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取得的重大成就。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有力證明: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中國發展實際相結合,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就能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進程,在這一長期歷史進程中,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必然會隨著社會發展而發生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但這一變化並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發生了變化,它仍然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大歷史階段中發生的變化,新時代仍然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總階段中的新時代。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時代是表述特定社會歷史的範疇,不同社會形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發展階段,形成不同內涵的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是劃分時代的基本依據,在社會發展進程中起著主導、支配和決定作用,貫通於時代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表明原有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被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所替代,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是新時代的重要內涵和基本特徵。
從求溫飽到求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從先富帶后富到共建共享;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諸如此類的要求都是新的社會主要矛盾的具體表現,也是新時代的具體特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表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時代內涵,同以往幾十年相比已不是處於同一個水平,而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新的發展階段。30年前,我們是“十億多人口,八億在農村,基本上還是用手工工具搞飯吃。”今天,我們是13億多人口,8億在城鎮,正處於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躍升期。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首先就要認清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哪些深刻變化,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階段性特徵是什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一個重大貢獻就是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這一重大政治論斷深刻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是制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長遠戰略的重要依據,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提供了重要指引。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標誌著人民需要的拓展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前進上升
社會主要矛盾以一種集中、凝練、典型的形式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基本關係、核心要素、關鍵問題,是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社會主要矛盾存在於社會歷史全過程,但矛盾的內容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社會主義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就的最好證明,是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前所未有變化的深層原因,標誌著人民需要的拓展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前進上升。
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要深刻認識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從人民需要看,新時代人民的需要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從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轉變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非常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另一方面,要深刻認識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從發展狀況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指的是發展起來后的發展現象,突出體現為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社會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會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全面依法治國任務依然繁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強;等等。可以說,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是發展前進中的矛盾,是良性循環的矛盾。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標誌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功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乘勢而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黨和人民長期努力的結果,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的結果。新時代成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就是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結果。
由於我國已經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正行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這使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的社會主要矛盾表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備了堅實基礎和充分條件。新的社會主要矛盾也表明,我們有條件、有能力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也是以更平衡更充分的發展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過程。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要求堅韌不拔、鍥而不捨,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這一戰略安排也正是解決新的社會主要矛盾、促進社會主要矛盾新的轉化的戰略安排。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標誌著解決矛盾的方向、重點、途徑、機制等都有了新的內涵和要求
矛盾與解決矛盾的方法同生共長。黨的十九大既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同時也提出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要求新路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這也對我們認識和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提出新的要求。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要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一個階段,我國要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二個階段,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要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明確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方向、重點、途徑、機制,在解決社會主要矛盾中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好未來。

理論內涵


核心觀點
●十九大報告中的新表述講的是社會主要矛盾,而非經濟發展或物質文化生活的主要矛盾。必須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這個主題進行思考,著眼點不能偏移,要把握住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思路不能窄。
●至於基本國情,則主要是從一個國家最根本、最本質的社會性質角度來定位的。經過努力奮鬥,隨著一般意義上的國情演變的積累,基本國情會出現某些階段性局部性變化,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這是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發生根本轉變很不容易。
●主要矛盾的變化,反映的是由較低層級供需矛盾向中高層級供需矛盾的轉變,從“數量短缺型”供需矛盾向“優質不足型”的供需矛盾轉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是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依據,也是新時代的重要特徵。全面深入領會這個新的重大論斷,是準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邏輯前提。
理清社會主要矛盾是制定正確方針政策的基礎
此前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源於1956年黨的八大關於政治報告的決議。當時處於實現社會主義改造任務,中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新的歷史方位,八大明確提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理清社會主要矛盾,是黨和國家制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基礎,是確立發展理念和發展戰略的依據。在後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們黨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堅持得不夠明確和牢固,甚至還經歷了一些曲折,這給國家建設和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歷史轉折,反映在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上,就是重回八大的有關表述。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社會主要矛盾作了正式概括:“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表述對比八大的提法有兩點變化:一是不再從國家發展層面講“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二是把“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改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兩處改動,既承續了八大表述的本質內容,也反映了國情的某些變化,使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更精鍊、內容更集中。
此後,歷次黨代會都要重申社會主要矛盾問題。同時,隨著生產力不斷發展和社會各方面的進步,從十六大開始,在重申的同時語境有了一些變化。基本都要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發展中具有了一些新的階段性特徵,然後在社會主要矛盾前面加上“仍然是”,或者在後面綴上“沒有變”。這是因為,十六大提出我國“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階段,從那以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階段性特徵越來越明顯,社會主要矛盾確實隱含著將來會出現轉化的可能。
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這個主題進行思考
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一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把“需要”和“生產”的矛盾,改為“需要”和“發展”的矛盾,表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容更豐富更充實更升華了,在社會主要矛盾的兩個方面,都切實和及時地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關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其一,人民需要的內涵大大擴展。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還從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角度提出了更多需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長起來了。人民的需要,已經從物質文化領域,擴大到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各個領域。
其二,人民需要的層次大大提升。在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后,人民追求質量更高的生活,比如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些需求是多樣化、個性化、多變性、多層次的。
關於“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確實已經不是“落後的社會生產”那樣一種局面了。但和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比較起來,我國一些領域的生產力水平仍然相對落後甚至差距還比較大,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社會供給上還有許多差距。由此,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客觀上在新時代凸現出來,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所謂發展不平衡,從區域發展上看,有的地方快一些,有的地方慢一些,生產力布局還不平衡,比如城市和鄉村,東部和西部。從發展各領域來看,既有達到甚至引領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產力,也有大量傳統的和相對落後的生產力,既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又存在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群眾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領域還有不少明顯的“短板”。從發展成果的共享看,不同群體之間也有不平衡,比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貧富差別比較明顯,社會上存在不少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貧困人口還有4000多萬。
所謂發展不充分,主要指創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還需要加強,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轉變發展方式還處於攻堅階段,客觀上還存在發展不夠穩定和不持續的情況。這就要求社會生產必須向形態更高級,結構更複雜,分工更合理,產品更精細,供給更有效方面發展;這就要求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矛盾是前進的動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勢必帶來很多複雜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關係全局的變化,說明它不只是帶來經濟發展方面的新要求,而是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的總布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上提出了新要求;歷史性變化,主要指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平衡不充分是永遠存在的,當我國發展到當前階段,不平衡不充分成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時,便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入了新時代。
我們必須要有這樣一種清醒的認識,物質文化需要相對比較具體,主要是一些硬性的需求;而美好生活的需要,則不僅要以物質文化需要為基礎和前提,還包括人們的主觀價值判斷和選擇,常常從自己是否感到“滿意”來理解美好生活,而社會不同群體和階層的理解又是千差萬別的。因此,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是我們黨的勇敢承諾,也是一個比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更高層級的努力方向。解決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過程會更複雜,遇到的問題會更多,遭受的挑戰會更大,需要的努力會更為艱辛。
怎樣理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並沒有改變基本國情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怎樣理解這裡說的“變”與“不變”的關係?
這首先涉及到怎樣理解一般意義上的國情和作為社會性質判斷的基本國情的問題。一般意義上說的國情,主要指國家面貌和時代特點,人們使用這個概念比較寬泛,比如我們這些年經常說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深刻變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就是這種意義上的國情所發生的變化。
近代以來的中國,基本國情只經歷了一次根本性轉變,就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變革到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這個轉變,經歷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漫長歷史過程,有一百餘年。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則起碼有“上百年”的時間,這是我們黨制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國情依據,也是強調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的歷史依據。
社會主要矛盾是在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涉及奮鬥任務的一種定位。它雖然也相對穩定,但比較起基本國情來,則容易變化一些。它會因為一些階段性奮鬥目標的實現,或一些影響全局的重大變革的發生,出現新變化,從而使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擁有新的歷史方位。
據此,十九大報告在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同時,強調基本國情沒有變,就比較好理解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個新的社會主要矛盾的出現,雖然表明基本國情在局部的量上起了變化,但實質上仍屬於社會需求和社會發展方面的矛盾。不是說舊的社會主要矛盾就不存在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依然存在,生產力在某些方面、某些領域依然比較落後,舊的社會主要矛盾實際上隱含到新的社會主要矛盾之中去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的變化,是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聯繫在一起的。
深入全面地理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背後“變”與“不變”的關係,要求我們牢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為核心內容的基本路線。這是我們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從革命、建設到改革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一次又一次地從把握時代到引領時代,就在於能夠把對基本國情的認識和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分析,科學辯證地聯繫起來,在和時代一道前進的過程中,既不割斷歷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後於時代,又不超越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