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葆元
江西籍革命烈士
陳葆元(1902—1932)江西銅鼓縣人。1924年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春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與陳逸群等人一起,建立了中共銅鼓縣第一個支部,併當選為書記。次年春,任國民黨銅鼓臨時縣黨部常務委員。1928年秋,參加彭德懷等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歷任紅五軍大隊黨代表、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第七軍第二十一師政委,紅三軍團後方留守處政委,中共河西道委書記兼地方紅軍獨立九師政委等職。1932年10月,在遂川高坪地區突圍時,壯烈犧牲。
1919年,發起組織銅鼓縣學生聯合會,領導愛國學生運動。1920年,考入江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參加了方誌敏領導的“甲工學潮”。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7月,畢業回縣,在奎光小學任教,以此為掩護,開展建黨工作,不久辭教,開辦“公有號”裱畫店從事秘密革命活動。年底,創建中共銅鼓支部幹事會,任書記。1926年春,任國民黨銅鼓縣臨時黨部常務委員。9月初,北伐軍抵湖南,親自前往瀏陽聯繫,並組織群眾,配合北伐軍作戰,迎接北伐軍入城。1927年4月底,任國民黨銅鼓縣黨部工人部部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於6月4日突遭右派勢力拘捕,機智逃脫后,向群眾揭露“六四”事變真象。后隱跡鄉間。1928年秋,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任大隊黨代表、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主任。1931年4月,任紅三軍團後方留守處政治委員,協同做好支前工作。1932年4月,任中共河西道委委員。6月,任道委書記。7月,在第四次反“圍剿”戰鬥中,率小隊武裝在上猶鵝形地區堅持游擊鬥爭。10月,在遂川高坪突圍戰鬥中壯烈犧牲。
陳葆元雖然離開了家鄉,但對銅鼓革命以及一起戰鬥過的戰友仍然十分關心。1929年9月,他隨部隊第一次回到了離別一年多的故土。他沒有借這難得的機會去與親人見面,而是立即找到賴懷愷的家屬打聽“六四”事變的罪魁禍首。第二天,他又在縣城附近的武曲官召集了幾百人參加的群眾大會,向廣大工農揭露蔣介石及其走狗背叛革命、屠殺革命者的罪行,宣傳紅軍的性質和任務,號召勞苦群眾要做社會的主人,團結起來打倒土豪劣紳和國民黨反動派。並且滿懷信心地說:“我們完全有力量打倒他們,最後的勝利是屬於我們的!”他的話贏得了到會群眾熱烈的掌聲。1930年4月,陳葆元再度隨軍回到銅鼓。這次他設法見到了妻子和女兒。妻子見他又黑又瘦,忍不住流下了心痛的眼淚。他心情沉重的開導、安慰妻子說:“我是黑了、瘦了,但這是誰造成的?是反動派!眼看我們有美滿的家庭,卻不能團聚在一起,這又是誰造成的?是反動派!我參加紅軍為的是打倒他們,打倒保護他們的舊社會、舊制度,叫窮人翻身站起來。我的作為說不定會給家裡帶來這樣那樣的麻煩,但要忍受住,苦難的日子不會長久!”
陳葆元參加紅軍后組織上派他搞政治工作。他充分發揮自己從事地方鬥爭的經驗,做出突出成績,在短短三年時間,便從一般幹部迅速提升為師級領導,得到彭德懷及紅三軍團組織的極大信任。
1931年4月,蔣介石調集20萬兵力開始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二次“圍剿”。根據軍民在毛澤東和朱德統一領導下,嚴陣以待,作好了粉碎敵人進攻的準備。這時,紅三軍團正駐在中央蘇區興國的梅窖、古龍崗一帶地區積極準備反“圍剿”工作。彭德懷和紅三軍團組織考慮到此次反“圍剿”鬥爭規模大,後方的支前工作將會顯得更加重要,決定派幾名得力幹部到軍團後方留守處的加強領導。於是,陳葆元被調往該處任政委。
留守處攤子大、人員雜,而且任務既繁重又緊迫。陳葆元去后,具體負責贛江以西上猶、遂川、吉水、泰和、安福、永新等縣的工作,與留守處主任張平凱既分工又合作,很快組建了支前機構:建立了三個戰時流動後方醫院、五個固定性醫療點,擔負分散救護醫治傷病員的任務;組織了一個新兵訓練營,對新參加紅軍的青年進行基礎訓練;成立了一個俘虜官兵訓練團,對俘虜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組成了一個修械所,修理廢舊槍炮;加強了籌款、籌糧等物資保證部門的力量,為前線和後方部隊解決給養問題。總之,在為期三個月的第二次反“圍剿”鬥爭中,陳葆元和張平凱領導後方留守處各種機構積極工作,奮力支前,共招收、訓練了17個連的新兵,教育、改造了兩個營俘虜,治癒了五個連的傷病員,並將這總計4000多人的隊伍全部補充到了前線;另外,還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把一批又一批的布匹、糧食、油鹽和槍支彈藥等軍需物資及時送到前線,保證了前方作戰部隊的給養和裝備。在短短半個月中,紅軍由西向東橫掃七百餘里,五戰五捷,殲敵3萬餘人,繳槍2萬多支,贏得第二次反“圍剿”的巨大勝利。
紅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對陳葆元、張平凱領導的後方留守處工作十分滿意,當即以軍團黨委的名義親筆寫了一封表揚信給他們,信中說:“你們6月19日給前委的來信,各縣的慰勞品皆已收到,請轉送前方同志對後方同志的謝意……兩個新兵團已全部順利到達,幹部的新兵的情緒異常飽滿,很有組織紀律性。這和你們後方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同時證明你們的工作是極端負責的。卓有成效的,希望你們繼續努力,在現有的基礎上把後方的工作做得更好!前後方共同配合,儘快粉碎敵人的‘圍剿’,保衛蘇維埃政權,保衛人民群眾的勝利果實,取得更大的勝利!”
此後,陳葆元和張平凱等人一道,沒有辜負彭德懷和軍團黨委的希望,接著又在同年7月至9月第三次反“圍剿”中,領導後方留守處全體人圓滿完成了支前任務,配合作戰部隊徹底粉碎的敵人的“圍剿”。
1932年2月,紅三軍團由中央革命根據地西渡贛江,進入江西蘇區上猶等地休整並做群眾工作。4月間,軍團部奉中共中央局指示,將管轄上猶、崇義、遂川及湖南桂東等縣的西河特委改為河西道委。這時,軍團組織考慮到陳葆元在河西一帶活動時間長,情況熟悉,建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決定派他擔負道委工作,與賀昌、謝作玲三人組成道委,由賀昌任書記。
接著,陳葆元與賀昌隨同彭德懷,滕代遠、袁國平等軍團首長一道,檢查了過去河西特委的工作;隨後,便藉助軍團駐紮在該地區的優勢,積極籌備,迅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開辦道委訓練班,培養地方幹部;組織查田委員會,解決土地問題;整編地方武裝,將游擊隊改編為地方紅軍;組織擁護紅軍委員會,開展擴紅運動;建立糧站,籌集軍糧;組織工作團,開闢新區工作等等。以擴紅和籌糧為例,僅一個月,就擴軍1000人,籌糧6000擔。
同年6月,賀昌調走,陳葆元接任道委書記。這時,蔣介石親率30萬軍隊開始對革命根據地進行第四次“圍剿”。紅三軍團已離開上猶投入反“圍剿”戰鬥,道委的工作進入了戰時的緊張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