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根

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王天根,1971年生,安徽蕪湖人。現任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

人物經歷


《近代中國報刊與社會重構的傳媒鏡像》
《近代中國報刊與社會重構的傳媒鏡像》
王天根,2017年入選安徽省皖江學者特聘教授。先後在廣西師範大學獲得歷史學碩士(2000年)、北京師範大學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2003年),2005-2007年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學流動站做博士后研究,2007年破格評為安徽大學教授。2010年至2011年,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從事訪問研究。曾在《新聞與傳播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學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清史研究》、《史學月刊》、《光明日報》、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已出版專著《〈天演論〉傳播與清末民初社會動員》、《晚清報刊與維新輿論建構 》、《近代中國報刊與社會重構的傳媒鏡像》等。現從事中國報刊史、中國近代史研究。
2019年11月,擔任朱湘論壇20講的主講人。

獲獎情況


系列專著《中國近代報刊史探索第一卷(晚清報刊與維新輿論建構)、第二卷(清末民初報刊與革命輿論的媒介建構)》獲得教育部第六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第一作者兼主編專著《近代報刊與辛亥革命的輿論動員》獲得教育部第七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指導的碩士學位論文《1912-1934<申報>災荒報道研究》獲得“安徽省第三屆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
指導的碩士學位論文《政治、性別與身份認同——民國初年精英女報人與女性報刊》獲得“安徽省第四屆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

學術專著


《〈天演論〉傳播與清末民初社會動員》(獨著),34萬字,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晚清報刊與與維新輿論建構》(獨著),28萬字,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第一版。
《群學探索與嚴復對近代社會理念的重建》(獨著),32萬字,黃山書社2009年11月第1版。
《清末民初報刊與革命輿論的媒介建構》(獨著),28萬字,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近代報刊與辛亥革命的輿論動員》(編著),35萬字,黃山書社2011年11月第1版。
《近代中國報刊與社會重構的傳媒鏡像(1915——1937)》(獨著),55萬字,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

學術論文


1.《試論章太炎倫理想的矛盾性》,獨著,《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2.《也析嚴復翻譯的成功》,獨著,《暨南大學·廣州華苑》2001年第1期。
3.《從宣傳西方倫理到回歸封建禮教:對近代一種特殊的倫理思潮的考察》,獨著,《社會科學家》2001年第2期。
4.《康有為與章太炎倫理思想的比較》,獨著,《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
5.《論章太炎倫理思想及其影響》,獨著,《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6.《宗法社會與近代民族主義》,獨著,《學術論壇》2002年第2期。主要內容被《史學月刊》2002年第1期摘要。
7.《<天演論>早期稿本及其注傳考析》,獨著,《史學史研究》2002年第3期。
8.《藉學術研討會看馬君武思想研究》,獨著,《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9.《師範性與信息傳播:簡論當下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的文化角色》,獨著,《北京師範大學百年館慶徵文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10.《嚴復與章太炎社會學思想的對峙與交流》,獨著,被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03年第7期全文轉載。該文刊於《廣西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11.《“天演論”的傳播與近代知識分子對生存鬥爭學說的詮釋——以孫寶瑄日記為個案》,獨著,《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12.《章太炎對“本土經驗”的強調與早期“西方社會學中國化”》,獨著,2004年第2期,《東方叢刊》。主要論點被《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第1期摘錄。
13.《<天演論>的傳播與梁啟超》,獨著,《安大史學》(第1輯),2004年7月第1版。
14.《嚴復與章太炎關於<社會通詮>的論爭》,獨著,《辛亥革命與中國近代社會》,嶽麓書社2003年9月版。
15.《嚴復譯著時間考析三題》,獨著,黃瑞霖主編《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方誌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6.《評點老子與嚴復對立憲的檢視》(獨著),《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5年第1期全文轉載。
17.《史華茲與黃克武:嚴復研究的兩種路向》(獨著)《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6年第2期全文轉載。
18.《研究生中國近代新聞史研究主線及歷史分期探索》(獨著),《新聞春秋》,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9.《<天演論>版本時間考析兩題》(獨著),《安徽史學》2005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5年第8期全文轉載。
20.《易學與社會興衰論》(獨著),《史學史研究》2006年第3期。
21.《嚴復與晚清幕府》,(獨著),《史學月刊》2006年第9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7年第3期全文轉載。
22.《中國近代新聞史研究三題》(獨著),《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6期轉載。
23.《抗戰前後的學人論政》(獨著),《廈門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24.《從‹獨立評論›經理到‹曇花›主編的黎昔非》(獨著),《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25.《抗戰前後‹獨立評論›對獨立精神的建構》(獨著),《新聞春秋》,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6.《實證主義與中國近代學人治學路徑的轉向》(獨著),《安大史學》2006年第2輯,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7.《北大學術紛爭與五四前後文化思潮的變動》(獨著),《安大史學》2007年第3輯,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8.《從物理到政理的社會學思想與嚴復對近代社會的解析》(獨著)《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29.《嚴復與近代學科》(CSSCI)(獨著),《清史研究》2007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7年第期摘要轉載。
30.《嚴復對社會史觀的建構與近代史學轉向》(獨著),《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第1期。
31.《〈天演論駁議〉:科學與宗教視野下進化論批判》,《史學月刊》(獨著),2007年第7期。
32.《〈天演論〉傳播及其影響》(獨著),《光明日報》2007年1月19日。
33.《科學視域下社會學學理建構與歐戰前後嚴復對中國政教的評判》(獨著),《中西融通:嚴復論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34.Construction of Yan Fu’s view on sociao history and the turing of modern history,Wang Tian-gen ,seeing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Number3,2007。
35.《村落及圩鎮研究漫談》,《安徽大學報》2008年12月15日。
36.《政治偶像的建構與清末民初報刊表述的政治》(獨著),《新聞傳播研究》2008年第1期。
37.《北大學術紛爭與胡適整理國故緣起》(3萬6千字)(獨著),《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團結報》2009年9月3日第七版,《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5期。
38.《西北出版中心味經刊書處與維新氛圍的媒介建構》,《史學月刊》(獨著),2009年第10期。
39. 《救亡圖存的社會語境與清末民初媒介表述的政治》(獨著),《晚清改革與社會變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40.《晚清域外報刊與無政府主義學理的媒介建構》(獨著),《安徽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全文轉載。
41. 《晚清幕府紛爭與輿論精英的媒介話語選擇》(獨著),《廈門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全文轉載。
42.《晚清維新輿論的媒介建構與報刊命運的考量》(獨著),《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年第6期。
43.《國家與社會語境下的中國近代報刊分析》(獨著),《史學月刊》2011年第2期。
44.《袁世凱復辟帝制前後的政治氛圍與青年思想動員》(獨著),《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45.《清末政教論與宗法社會的史學語境》(獨著),《史學理論研究》2011年第1期。
46.《生物進化論與斯賓塞社會進化觀念的學理建構》,《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47.《近代經濟新聞價值取向及其政治語境解讀——以第一份商業性中文報紙<香港船頭貨價紙>為中心》,《史學月刊》2011年第8期。
48.《史學框架與史學求真的限度——兼論西方中心論到中國中心論的史學轉向》(獨著),《安徽史學》2011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2012年第1期全文轉載。
49.《龔門問學記————兼憶史學家龔書鐸》(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12月1日。
50.《嚴復譯著牛津、劍橋講義及其對中國政治變革的學理想象》(獨著),《史學理論研究》2012年第3期。
51.《近代報刊與袁世凱軍政利益集團的興衰》(獨著),《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52.《<民報>陣營分野與辛亥革命前後政治輿論的媒介鏡像》(獨著),《學術月刊》2012年第3期。
53.《兩湖留日學生刊物與政治輿論動員中的地緣傾向》(獨著),《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
54.《所謂“慈禧太后情人”巴克思的未刊稿件》(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6月13日。
55.《近代中國報刊探索的省思》(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9月5日。
56.《近世社會的史學定位與民族主義認同》(獨著),《史學史研究》2013年第1期。
57.《桐城派與近代社會改良思潮》(獨著),《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
58.《在場與追憶:中外開平礦權糾紛緣起探析》(獨著),《史學月刊》2013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全文轉載。
59.《民國時期新聞史:整體風貌與細處勾勒》(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0月30日。
60.《1915—1937年中國報刊史探索的題旨情境及其書寫》(獨著),《安徽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
61.《<嚮導>政治議程與陳獨秀時評趨向》(獨著),《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
62.《火燒圓明園時外交照會及禮單原件等稀見史料考釋——兼論恭親王奕與清季政治舞台》(獨著),《人文雜誌》2014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4年第7期全文轉載。
63.《中國廣播電視史研究的發端與歷程——與趙玉明教授對話》(第一作者),《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5月21日。
64.《南北媒介網路與清末政治輿論的動員》(獨著),《戊戌變法與晚清思想文化轉型》,鄭大華鄒小站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65.《國民革命的轉向:陳獨秀與<嚮導>時評》(獨著),《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3期。
66.《面子與法理:中英開平礦權糾紛及赴英訴訟》(獨著),《史學月刊》2014年第1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全文轉載。
67.《男女平權抑或性別政治中的革命——清季女性精英身份認同的兩種路向及其書寫》(獨著),《安徽史學》2015年第1期。
68.《中國新聞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方漢奇先生治學答問》(合著),《安徽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
69.《道光年間台灣問題中英交涉與外交折衝——以新發現<來往文書><台灣奏摺上諭>為中心的考察》(獨著),《廈門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全文轉載。
70.《十字路口的傳媒鏡像——歐戰語境下<晨報>與近代中國重建的探索》(獨著),《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
71.《傳統報業盈利路徑及其當下融媒境遇》,(獨著),《江淮論壇》2015年第6期。
72.《抗戰語境中輿論場域重組及其歷史省思》(獨著),《史學月刊》2015年第10期。
73.《庚子政潮及對中外開平礦權糾葛的影響》(獨著),《史學月刊》2016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全文轉載。
74.《盧溝橋事變與《大公報》新聞時評及其輿論聚焦》(獨著),《蘭州學刊》2016年第12期。
75.《清末新政語境下吳芝瑛捐產助學事件及其省思》(獨著),《廈門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
76.《傳媒視域下“問題與主義”論爭及南北呼應——以<星期評論><每周評論>為中心的考察》(獨著),《l歷史教學》2016年第10期。
77.《國民黨與國家統一輿論下的報刊言路(1919-1925)》(獨著),《蘭州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
78.《傳播視閾下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近代珍稀文獻及其解讀》(獨著),《史學月刊》2017年第1期。
79.《大數據時代珍稀史料考釋及史學價值所在——大英圖書館“發信件薄”數據化處理及其反映清帝國通訊之側影》(獨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全文轉載。
80.《情感與理智:嚴復視角下康梁維新形象及其逆轉》(獨著),《廣東社會科學》2018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81.《清末新政官紳紛爭與北洋女子公學興衰》(獨著),《史學月刊》2018年第7期。
82.《英雄人物的歷史記憶及其書寫》(獨著),《團結報》2018年8月16日。
83.《媒介視角下的中國近代慈善義演省思》(獨著),《團結報》2018年4月19日。

科研項目


1、主持國家社科重點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探索” 。
2、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近代報刊與社會重構中的傳媒鏡像” 。
3、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近代珍稀文獻輯錄、校勘並考釋” 。
4、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通中外”與清末民初媒介政治功能的發掘》。
5、2005-2009年王天根為吳春梅主持“清代婦女傳”(類傳·婦女)主要骨幹,承擔秋瑾、呂碧城等15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