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小說
大河小說
原是法國文學中的一種形式,也稱“江河小說”,特指那種多卷本連續性並帶有歷史意味的長篇巨著。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于勒·羅曼的《善良的人》,羅傑·馬丁·杜加爾的《蒂波一家》都是“大河小說”。
大河小說是法國文學術語Roman-fleuve的意譯名詞,指放映時代的連續性的長篇小說,是19世紀中期以來法國長篇小說的重要體制,由巴爾扎克率先實踐,被眾多 法國作家鍾愛。也稱“江河小說”。
多卷體,長篇幅,描寫年代長,背景廣闊容量極大,最適合於歷史敘事。
具有長篇連續性的多卷本長篇巨作。
李劼人曾留學法國,受其影響。30年代中期,他以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變遷為基本線索,完成了三部曲式的歷史性宏篇巨著《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具有宏偉的構架與深廣度,被人稱為是“大河小說”,其長篇巨著亦被稱為“小說的近代史”。李劫人《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是史詩性的作品。這三部連續性的歷史長篇小說,其結構受左拉《盧貢一馬卡爾家族》的影響
大河小說
李劫人作為一位被重新發現的作家,其小說的文學史地位已經獲得認可。學界關於其小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說創作接受外來影響、接受傳統文化影響、人物形象研究以及其小說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地位的研究等方面。李劫人小說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反映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由逼仄走向開放的視野。在成都市旅遊地圖上,“李劫人故居”被做了大大的標記,想象中它定有武侯祠的威儀,杜甫草堂的氣派,我一直在心底默默朝拜;在第五屆中國藝術節上,經過舞台藝術家們的努力,《死水微瀾》終於成為軒然“大波”,我被名著的魅力吸引著,徒步穿越“生旦凈末丑”的翩躚之舞,跨過一個時代去探訪一位已故的前輩。
“李劼人先生,原名李家祥,四川省成都市人……”,終於,在去四川大學的公幹之餘,有
大河小說
信步過去,在散亂的住戶和整齊的莊稼地中間,一個極為雅緻的住所——菱窠。“菱窠”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名字!原來“菱”是此地地名“菱角堰”的簡稱;一言其小,二則因其建於抗日戰亂,取其形象化,至於更深層次的含義我不得而知了。圓中一汪月牙形的碧水,倒映著一座仿古建築,有魚兒躍出水面,撕碎一副古意的畫;各種的林木生機勃勃地堆積著新綠,幾支桃花悄悄地開放,嬌艷的粉紅色分外奪目,而山坡上的桃花都早已開敗了呀;小鳥在陽光下的樹枝間跳來跳去,歡快地鳴叫著,真有些“親親園中葵,朝露待日唏”的意境。護館人躺在藤椅里打盹,先生的漢白玉半身像卻神采奕奕,似在沉吟他未竟的《大波》。
園子小可十餘畝,在無別的景緻,本來先生是將此地作為躲避戰亂、潛心研讀和著述的小小一“窠”,無意為後人留下什麼顯赫的建築。而菱窠,這充滿詩意和哲理的居所,並不是先生避世歸隱的桃花源,恰恰相反,李劫人是那麼熱衷於民族革命事業,他身體力行,摩頂放重,為命和建設奔走呼號,付出了畢生的精力。站在二樓的陳列室里我暗自揣想,在一個大市市長與作家之間,李劫人先生還是推崇於後者的,為此才有“充滿鮮明民族風格和誘人鄉土韻味”的鴻篇巨製《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三步連續性長篇小說的問世,為此先生才被郭沫若譽為“中國左拉之待望”。
大河小說
大河小說
直到唐弢先生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才開始涉及李劼人。在該書第十章第五節“其他作家作品”中,用了600餘字介紹李劼人、《死水微瀾》和《大波》。黃修己的《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是一部有特色的新文學史教材,但對李劼人作品的論述也只有吝嗇的800餘字。雲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貴陽師院、四川大學、西北大學等十四所院校編寫的《中國現代文學史》將李劼人作為了新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書中由四川大學伍家倫、王錦厚兩位研究李劼人的老專家撰寫的第六章第五節“李劼人和他的《死水微瀾》”,不僅介紹了李劼人的生平,而且介紹了李劼人早期的中短篇小說和“大河小說”系列,並且重點分析了《死水微瀾》的人物形象和李劼人長篇小說創作的藝術風格。
通過對上述各類大學文學史教材的回顧,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李劼人先生在新文學史上的未定位,
是與史家的觀念局限有密切關係的。在過去極“左”思潮泛濫的年代,文學史家秉承的是一條機械唯物論的革命文學路線,即:以現代革命史的模式來寫現代文學史。劉綬松就明確地表示:“必須在新文學史研究中,劃清敵、我,分清主從。”而在階級鬥爭為綱的思想指導下,所謂分清敵、我,就是一種最典型的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和文學史觀,這不僅導致文學史家誤判了許多優秀的作家,譬如胡適、沈從文、陳銓等都成了“反革命”;而且也大大地阻擋了文學史家的視野,可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李劼人和大量的所謂“中間作家”、“邊緣作家”無論文學成就有多大,也都變得無足輕重、可有可無了。所以人們在許多新文學史著作中看到的便是無一例外、一以貫之的“魯郭茅,巴老曹”傳記模式,或者是以革命運動帶文學思潮的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中,只有與共產主義密切相關的“革命作家”才有資格成為文學史著作中的“坐上賓”,換句話說,文學史對作家的取捨標準是革命而不是藝術. 台灣的"大河小說"創作以種肇政和李喬為代表。鍾肇政的《濁流三部曲》(1962--1969)、《台灣人三部曲》(1968--1976)是台灣當代當鄉土文學的里程碑;李喬的《寒夜三部曲》(1978--1981)是繼《台灣人三部曲》後台灣當代文學發展的又一豐碑。這三個三部曲在選材、內容、創作方法等方面都有共同特質,共享"大河小說"之稱。它們的出現是台灣文學的空前盛舉,在中國新文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們洋溢著台灣鄉土的芬芳,是台灣人民生活的風俗畫卷,是台灣同胞愛國主義的頌歌,是偉大民族的泣血詩章。該文試圖以把握"大河小說"物質為基礎,將筆觸探向縱深,從史詩特徵、歷史背景、人物塑造、創作風格、美學追求等方面對台灣"大河小說"進行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