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詞

陸詞

陸詞,字法言,隋朝音韻學家,名詞,以字行,臨漳(今河北臨漳南)人。隋文帝開皇初年,與劉臻蕭該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等八人討論音韻學,評議古今是非。

陸詞


他們認為,自西晉呂靜《韻集》以下所成韻書,定韻缺乏標準,各有錯誤。陸法言根據議論的要點,經過認真斟酌,於仁壽元年(601年)編成《切韻》五卷。陸氏家族不見容於隋朝,因此陸法言的著作只是私家著述。但是到唐以下卻大為流行,因為他的書吸取了以前諸家韻書的長處。自《切韻》問世,六朝諸家韻書均逐漸消亡。《切韻》成為考訂古音及作詩文的根據,研究漢語的中古音韻的主要資料,也是重要的語文工具書。唐孫愐《唐韻》、宋陳彭年廣韻》及其他韻書均以《切韻》為基礎修改演變而成。原書己佚。敦煌留有殘本三種,互相補充,約成原書四分之三左右。《切韻》一書可追上古漢語,下啟唐宋漢語。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又因為《切韻》代表了中國研究語音的規則標準,所以《切韻》成為漢語音韻學的第一經典,掌握《切韻》音系是了解和研究語音史的基礎。
陸法言在仕途上不順,但潛心學問卻使其在中國語音史上永垂不朽。

音韻學家


在我國韻書史上,隋代曾出現了一部稱得上里程碑的韻書——《切韻》。它的作者就是音韻學家陸法言。
陸法言(生卒年月不詳),名詞,法言是他的字。他是臨漳(今河北臨漳縣)人。陸法言出生於世襲貴族官僚家庭。他的父親陸爽學識淵博,據史書記載,北周時期的周武帝宇文邕召他作官時,陸爽拉著數千卷書赴任。陸法言象他父親一樣刻苦學習,因此知識也很廣博。尤其在漢字的審音辨韻方面,有較深的研究和造詣。他在青年時期曾作隋文帝楊堅的侍從官——承奉郎
隋開皇初年(581——589年),陸法言和當時的學者劉臻、蕭該、顏之推等人討論音韻,評論古今是非。鑒於當時方言的差別,所流行的各種韻書分韻辨音各不相同,取捨也各異,還沒有一部比較完善統一的韻書,所以他們議定編一部既可供寫詩作賦時選韻,又可供讀書時審音辨韻的韻書。但由於當時陸法言忙於政務,未能編寫。
後來,隋文帝追究他父親生前的罪過,株連了陸法言,將他罷官免職。官宦生涯結束以後,陸法言便“屏居山野”,專心致志地編纂和修訂他的韻書——《切韻》。他根據往昔議定的提綱,以當時的讀書音為標準,並參照前人不同種類的韻書,於隋仁壽元年(601年)寫定了《切韻》五卷。
《切韻》收入了一萬二千一百五十八個漢字,共分一百九十三韻。(據封演《聞見記》載)其中平聲五十四韻,上聲五十一韻,去聲五十六韻,入聲三十二韻。它在研究分析六朝韻書的基礎上,總結前代韻書的成就,使之更加完整系統。因而很受人們歡迎。時人稱頌《切韻》是“時俗共重,以為典規”(《切韻》序),說它是“酌古沿今,無以加也”。這些都表明《切韻》一書確是我國隋代以前韻書史上最完善、詳盡、準確的一部韻書。它對後代,特別是唐宋影響很大,編纂韻書者多以《切韻》為藍本。宋朝陳彭年等重修《廣韻》,還題名為“法言撰”。
《切韻》一書不僅對審音辨韻有參考價值,而且對我們現在研究漢語語音史,也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因為《切韻》以當時的讀書音為基礎,兼顧古音、方言編輯成書,因而它反映的不是某時某地的單純音系,而是該時期語音的綜合反映,通過它可以研究上古音。另外,現代方言是古代方言的繼承和發展,《切韻》既然綜合地反映了當時語言的概況,就和現代方言有著對應關係。因而它對現代方言語音的調查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切韻》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如不正字形,韻字的註釋很簡單或根本不解釋,一般不注出處;在收字歸韻及解釋中也有不少錯誤等。
可惜的是,《切韻》在長期的流傳中佚失了。現僅存陸法言寫的《切韻·序》。在敦煌出土的韻書殘卷中,有陸法言原書的片斷。這些都是了解《切韻》一書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