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
巾幗
巾幗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jīn guó。意思是古代婦女的頭巾和髮飾,借指婦女。巾幗原是古時的一種配飾,寬大似冠,內襯金屬絲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紮成各種新穎式樣,外裱黑色繒帛或彩色長巾,使用時直接戴在頭頂,再綰以簪釵。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出自《晉書·宣帝紀》:“亮 ( 諸葛亮 )數挑戰,帝( 司馬懿 )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
巾幗的種類及顏色有多種,如用細長的馬尾製作的叫“剪耄幗”;用黑中透紅顏色製作的叫“紺繒幗”。先秦時期,男女都能戴幗,用作首飾。到了漢代,才成為婦女專用。三國時有著名的一齣戲:諸葛亮出斜谷向司馬懿挑戰,但後者避而不出,諸葛亮便用激將法,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了“巾幗婦女之飾”,以示羞辱。巾幗後來引申為女子的代稱,如今已是對婦女的一種尊稱。
[women in general] 古代婦女的頭巾和髮飾。借指婦女
諸葛亮數挑戰,帝( 司馬懿)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晉書·宣帝紀》
巾幗英雄
古代婦女的頭巾和髮飾。
《晉書·宣帝紀》:“亮 ( 諸葛亮 )數挑戰,帝( 司馬懿 )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
《新唐書·東夷傳·高麗》:“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幗。”后因以為婦女的代稱。
明 沉璟 《義俠記·征途》:“須髯輩,巾幗情,人間羞殺丈夫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二班》:“媼亦以陶椀自酌,談飲俱豪,不類巾幗。”
董必武 《武昌東湖九女墩詩》:“自求解放入天軍,巾幗英雄著義聲。”
“巾幗”由來古時候的貴族婦女,常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戴一種用絲織品或髮絲製成的頭飾,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其上還裝綴著一些金珠玉翠製成的珍貴首飾。巾幗的種類及顏色有多種,如用細長的馬尾製作的叫“剪耄幗”;用黑中透紅顏色製作的叫“紺繒幗”。因巾幗這類物品是古代婦女的高貴裝飾,人們便稱女中豪傑為“巾幗英雄”,後人又把“巾幗”作為婦女的尊稱。
釋源:《三國志·魏志·明帝叡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亮既屢遣使交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怒宣王。”
漢墓出土頭戴巾幗的哺乳婦女陶俑
巾幗是古人使用的一種首飾,寬大似冠,高聳顯眼,內襯金屬絲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紮成各種新穎式樣,外緊裹一層彩色長巾而成。這種冠飾,戴在頭上,罩住前額,圍在髮際,兩側垂帶,結在項中,勒於後腦。既不是於髮式,也不同於裹巾,而且可以隨時取下(如脫帽),也可隨時戴上(只需繫緊側帶)。先秦時期,男女都能戴幗,用作首飾。到了漢代,才成為婦女專用。《夜讀拾得錄(101)·千慮一失》一文中,提到諸葛亮送給司馬懿一頂巾幗,就是譏諷司馬懿像個女人,不敢與蜀兵交戰。司馬懿當然受不了如此激將,但他並沒有中諸葛亮的圈套。在漢代,宮廷貴族夫人戴幗,還算做一種禮儀。因而,巾幗遂成了婦女的代稱。宋代抗金女將梁紅玉;近代民主革命家秋瑾,人贊她們是巾幗英雄、巾幗豪傑,意義就十分明白了。
巾幗不易保存,後世早已棄用。長期以來,人們能知此詞,卻未曾見過實物形狀。四川彭山崖墓發掘出土一件攝裳行走狀的女俑,頭上戴著如冠的首飾,罩在前額,勒於後腦,形象完整,這就是巾幗。另有漢墓出土的一件哺乳婦女,頭戴巾幗,也很美觀。
中國古代第一巾幗英雄
如果是按照歷史排應該是婦好,商朝著名女將。名好,“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商王武丁之妻。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徵集兵員,屢任軍將征戰沙場。曾統兵1.3萬人攻羌方,俘獲大批羌人,成為武丁時一次征戰率兵最多的將領。參加並指揮對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戰,著名將領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對巴方作戰中,率領沚?布陣設伏,斷巴方軍退路,待武丁自東面擊潰巴方軍,將其驅入伏地,予以殲滅。是為中國戰爭史上記載最早的伏擊戰。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婦好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為武丁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曾率兵鎮壓奴隸反抗鬥爭。竭心儘力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和特權,深受武丁寵幸,被封於外地,擔負守土、從征的重任。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率大軍遠道攻打魏國,與魏國大將軍司馬懿相峙於渭南。司馬懿知道蜀軍遠道進兵,有諸多不便,蜀軍必然急著作戰求勝。於是堅守軍中,想以此拖垮對方軍隊。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卻穩如泰山,不予應戰。諸葛亮便使用激將法,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巾幗婦人之飾”,即婦女戴的頭巾和髮飾,意在諷刺司馬懿不敢出來,不像個男子漢。
這一招果然靈驗,司馬懿上表向魏明帝曹睿請求應戰,但魏明帝不同意,還派了一個叫辛毗的臣子手持代表皇帝的杖節到司馬懿軍中,名義上是軍師,實際是要控制司馬懿。後來諸葛亮又多次到陣前挑戰,司馬懿忍受不了他們的叫罵嘲諷,要領兵出戰,與之一決雌雄。但辛毗手持杖節立於軍門,不許他出去,司馬懿只好作罷。
巾幗不讓鬚眉源自樂府詩木蘭辭。
木蘭從軍講的是當時一位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事。花木蘭(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巾幗英雄,花木蘭的事迹流傳至今,中國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北方民歌的絕唱,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花木蘭從小跟著父親讀書寫字,平日料理家務。她還喜歡騎馬射箭,練得一身好武藝。有一天,衙門裡的差役送來了徵兵的通知,要征花木蘭的父親去當兵。但父親年紀老邁,又怎能參軍打仗呢?花木蘭沒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讓年老的父親去受苦,於是決定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花木蘭父母雖不捨得女兒出征,但又無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花木蘭隨著隊伍,到了北方邊境。她擔心自己女扮男裝的秘密被人發現,故此處處加倍小心。白天行軍,花木蘭緊緊地跟上隊伍,從不敢掉隊。夜晚宿營,她從來不敢脫衣服。作戰的時候,她憑著一身好武藝,總是衝殺在前。從軍十二年,花木蘭屢建奇功,同伴們對她十分敬佩,讚揚她是個勇敢的好男兒。
戰爭結束了,皇帝召見有功的將士,論功行賞。但花木蘭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財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馬,好讓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應,並派使者護送花木蘭回去。
花木蘭的父母聽說花木蘭回來,非常歡喜,立刻趕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裡也殺豬宰羊,以慰勞為國立功的姐姐。花木蘭回家后,脫下戰袍,換上女裝,梳好頭髮,出來向護送她回家的同伴們道謝。同伴們見花木蘭原是女兒身,都萬分驚奇,沒想到共同戰鬥十二年的戰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很快就傳開了。後人更將此編成歌謠廣泛流傳。這些歌謠最後更成為一部長篇敘事詩〈木蘭詩〉,巾幗不讓鬚眉的說法併流傳至今
【婦好】商朝國王武丁的妻子,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因此武丁十分喜歡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謚曰“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
【花木蘭】中國古代女英雄,以代父從軍擊敗北方入侵民族聞名天下,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在後世影響深遠。其事迹被多種樣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多次重拍,甚至影響波及美國和全世界。
【冼夫人】原名冼英(公元522年—公元590年),廣東高州人,后嫁於當時的高涼太守馮寶。冼夫人善於結識英雄豪傑,公元550年,在參與平定侯景叛亂中結識後來的陳朝先主陳霸先,並認定他是平定亂世之人,551年,冼太夫人協助陳霸先擒殺李遷仕。梁朝論平叛功,冊封冼太夫人為“保護侯夫人”。公元557年,陳霸先稱帝,陳朝立。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馮寶卒,嶺南大亂,冼夫人平定亂局,被冊封為石龍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嶺南數郡共舉冼太夫人為主,尊為“聖母”。后冼夫人率領嶺南民眾歸附,隋朝加封譙國夫人,去世后追謚“誠敬夫人”。
【唐高祖女平陽公主】(?年—623?年)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竇皇后)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記錄其事迹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沒有記載。
【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后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后,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巾幗英雄。和花木蘭、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在薛丁山征西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並且敢於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故事說的是在大唐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寶座之後,以現在甘肅武威為中心的西涼國等一些西北小國不願接受唐王朝的管轄,並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對抗。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薛丁山前去征討。所有關於樊梨花的傳說便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上。
樊梨花,美麗無雙,武藝最高,天下無敵;雖受辱含冤,卻申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麗的,深刻的,她所體現的正是中國婦女偉大的獨立於世的精神。
【折太君】(即是歷史上的佘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扆之女。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扆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
【穆桂英】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將通俗演義》中人物。原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