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華

大慶油田總醫院醫師

曹麗華,吉大碩士指導教師,省癲癇學會理事,省神經病學會委員,中國臨床康複雜志編委,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名醫。

基本信息


職務:科主任
畢業學校:佳木斯醫學院
最高學位:學仕學位
所學專業:醫療
從事專業:神經內科
工作單位:大慶油田總醫院神經內科
通訊地址:大慶市薩爾圖區中康街9號
郵政編碼:163001

工作簡歷


1982.7----1984.1 大慶油田總醫院內科, 從事醫療、醫師
1984.1——1987.6 大慶油田總醫院神經內科,從事醫療、住院 醫師
1987.6——1994.9 大慶油田總醫院神經內科,從事醫療、主治醫師
1994.9----2001.9 大慶油田總醫院神經內科, 從事醫療 副主任醫師
2001.9----現在 大慶油田總醫院神經內科, 從事醫療 主任醫師
1996.1----現在 任大慶油田總醫院神經內科行政主任

擅長領域


研究方向以腦血管病的診治、預防和早期康復,老年性痴獃診治為主。在應用功能磁共振(fMRI)對卒中后康復前後大腦再塑機理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應用SPECT對痴獃的早期發現進行了研究,對臨床的診斷和指導治療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在神經病學其他領域也有很深的造詣。

學術成績


通過25年多的臨床實踐和專業理論學習,在專業技術上已有很深的造詣。。在專業理論和技術創新方面,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刻苦專研精益求精。積累了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並開展了多項新技術和新療法。在腦血管病診治方面,目前的診治水平已達到與國際接軌的水平。在98年參加國家急性腦梗塞溶栓治療“九五”攻關課題工作中,不斷吸取經驗,根據國人的生理特點在急性腦梗塞溶栓治療上,提出了不同年齡給不同劑量的溶栓藥物,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療效,再通率高,繼發出血的合併症也降到最低限度。此項研究獲局科研技術進步三等獎。在此基礎上又開展了椎基底動脈系統血栓的溶栓治療,打開了椎基底動脈系統不宜溶栓的禁區,經臨床驗證療效非常好,徹底改變了以往該系統血栓形成后,死亡率高達95%以上的結論。並於01年率先開展介入動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顯著。不但挽救了生命還大大提高了這類病人的生活質量。同時針對溶栓治療引起繼發出血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檢測應用溶栓藥物時血液中凝血因子的變化,提出了纖維蛋白原含量的變化對繼發出血預測的可能性,這對溶栓治療有重要意義。顱內血腫碎吸術是目前腦出血的最佳治療方法。於97年引進了鑽顱、碎吸、引流為一體,並一次性進入顱內血腫中心的微創顱內血腫碎吸術,此項技術的開展減少了CT立體定向血腫碎吸術的手術死角,並減少了鑽顱、穿刺引流反覆進入顱內而帶來的感染機會,應用此項技術后,手術治療腦出血病人無一例發生顱內感染者。並針對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破入腦室、原發性腦室出血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應用了腦脊液置換療法,此療法的應用明顯減少了腦血管痙攣的發生率、死亡率和腦積水的發生。為了降低腦出血、腦梗塞病人的殘疾程度,提高生活質量。98年開始對腦梗塞和腦出血早期康復進行臨床治療,經深入研究實踐,提出早期康復的個體化治療的方法,同時進行了功能磁共振對卒中后康復前後大腦再塑機理的研究,填補了省內該項空白。將電鏡技術應用在周圍神經病、遺傳性疾病等一些疑難雜症的診斷上,解決了多年多方就醫的疑難病。應用亞低溫技術對腦水腫的研究以及同位素腦顯像技術在痴獃腦組織低灌流、癲癇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顯著的成果。同時在顱內感染、腦寄生蟲、脊髓病、脫髓鞘疾病、肌肉病也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