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白族鄉
金山白族鄉
金山白族鄉位於雲南古城。2004年末,全鄉總戶數6166戶,總人口24179人。其中農業人口23352人,非農業人口827人,男12309人,女11870人。納西族14862人,漢族1619人,白族7031人,傈僳族334人,其他333人。
地理位置
農作物播種面積70 738畝。糧食總產量12 358噸。糧食定購任務2 056 700公斤,完成1 477 200公斤。
鄉鎮企業1 100個,企業從業人員3 730人,企業總收入8 100萬元,總產值7 919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3 615萬元,財政收入214萬元。
全鄉耕地面積38676畝。其中水田24067畝,旱地14609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1.66畝。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6146畝,總產量11834千克。其中水稻種植4157畝,總產量2036萬千克;豆類作物種植14618畝,
金山白族鄉
年末全鄉大牲畜存欄4805頭,出欄1087頭,肉產量168噸。生豬存欄2538頭,山(綿)羊出欄5371隻,肉產量107噸,家禽出欄43780隻,肉產量66噸。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23963 |
男 | 12327 |
女 | 11636 |
家庭戶戶數 | 5489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3444 |
家庭戶男 | 11903 |
家庭戶女 | 11541 |
0-14歲(總) | 5936 |
0-14歲男 | 3040 |
0-14歲女 | 2896 |
15-64歲(總) | 16239 |
15-64歲男 | 8510 |
15-64歲女 | 7729 |
65歲及以上(總) | 1788 |
65歲及以上男 | 777 |
65歲及以上女 | 1011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3307 |
人口自然增長率6.4‰,計劃生育率和三術率保持在85%以上,計生宣傳面100%,持證生育率100%。落實
金山白族鄉
全鄉有中心小學1所,共13個班, 411名學生,普及率100%,鞏固率100%。有完小12所,共105個班,2107名學生,入學率100%,普及率100%,鞏固率100%。教職員175人,鄉內有1個文化站,1個鄉村圖書室,1個娛樂場所。
金山白族鄉
鄉衛生院有20張病床,萬元以上醫療設備2台,衛生技術人員14人,專(兼)職防疫員11人,保健員11人。全年門診14533人(次),預防接種率98%。10個村委會均有村醫務室,鄉村醫生20人,衛生員20人。
金山白族鄉
喪葬:行土葬。節日主要有年節、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漁潭會。禮節:熱情好客,即使是陌生的不速之客,也會受到主人熱情款待;在人稱謂前往往加一個“阿”字,表示尊敬和親切;客人光臨,必以烤茶招待,白族茶禮一般斟三道,俗稱三道茶,即頭苦、二甜、三回昧,一道為純烤茶,二道加核桃片、乳扇和紅糖,三道加蜂蜜和幾顆花椒,三道茶是白族對尊貴的客人的招待;吃飯時,長輩坐首位,晚輩依次坐在兩旁或對面,隨時為長輩添飯加湯,熱情侍候。
禁忌:訪友或探望病人,不要在上午,以下午或晚間為宜。年節正月初一這天,不能到別家串門。斟茶只能斟半杯,喝完再續,斟滿杯茶端給客人,被視為不禮貌,婦女分娩,忌外人上門。
金山白族鄉
東巴文是一種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主要為東巴教徒傳授使用,書寫東巴經文,故稱東巴文。納西話叫“思究魯究”,意為“木跡石跡”,見木畫木,見石畫石。東巴文創始於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大約有1400個單字,至今仍為東巴(祭司)、研究者和藝術家所使用,被當今學者們認為比巴比倫楔形文字、古埃及聖書文字、中美洲瑪雅文字和中國甲骨文字顯得更為原始古樸,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視為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這種古文字對於研究比較文字學和人類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是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發展的“活化石”。
隨著納西族社會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在明末清初,從東巴象形文字演變發展而來的還有一種標音文字,稱“哥巴文”。“哥巴”是弟子的意思,“哥巴文”的意思是東巴什羅後代弟子創造的文字,“哥巴文”是對東巴文的改造和發展。東巴也用它寫了二百來冊經書。這種文字筆畫簡單,一字一音,比象形東巴文進了一步。哥巴文雖有2400多個符號,但重複較多,常用的只有500多字,標音不標調,同音和近音代替很多,致使運用不廣。納西族創造了兩種古文字,而且至今還使用著這兩種古文字,這在世界文字發展史上的確是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