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晉安

南朝齊詩人謝朓所寫的五言古詩

《酬王晉安》是南朝齊詩人謝朓所寫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分為三部分。前四句為第一部分,寫隨著時節推移,金烏發生了變化。中間四句為第二部分,寫目前困窘的處境和悵惘的心情。最後四句為第三部分,化用名句,表達出詩人的心情沉痛,黯然神傷。這首詩在修辭上頗為講究,對句也較工整,寫景、抒情,多化用古人成語。

作品原文


酬王晉安
梢梢枝早勁,塗塗露晚晞。
南中榮桔柚,寧知鴻雁飛。
拂霧朝青閣,日旰坐彤闈。
悵望一塗阻,參差百慮依。
春草秋更綠,公子未西歸。
誰能久京洛,緇塵染素衣。

註釋譯文


註釋

⑴酬(chóu):贈答。
⑵王晉安:王德元。因其曾在晉安郡做官,故稱。晉安,今福建泉州。
梢梢(shāo):形容樹枝勁挺。鮑照《野鵝賦》“風梢梢而過樹”,首句意實本此。
塗塗(tú):露厚貌。
⑸晞(xī):即干。
⑹榮:這裡用為動詞,是繁茂生長、欣欣向榮的意思。
⑺桔柚:都是南方植物,據《列子》,我國南方有一種“碧樹,而冬生”,這就是柚。
⑻拂霧:早晨。
青閣:指朝堂。
⑽日旰(gàn):日暮,傍晚。
⑾闈(wéi):指所居庭室,著一“彤”,是與“青”字相對。
⑿參差(cēn cī):高低不齊.這裡作繁雜解。
⒀更:變。
⒁公子:指王德元。
⒂京洛:京部洛陽,此指當時京都建康。
⒃緇(zī)塵:黑色塵垢,此指世俗污垢。緇,黑色。
素衣:白色衣服。

譯文

蕭瑟秋風劃過堅勁瘦硬的枝丫,發出冷冽呼嘯之聲,而厚厚秋露,直到夜晚才漸漸晞干。
南方的桔柚都還是繁茂生長、欣欣向榮的樣子,當然就看不到鴻雁南飛了。
踏著寒霜,披著晨霧,上朝參拜,晚間獨坐居所,寂寞終宵。
以惆悵之情,瞻望前程,惟有山重水複,障礙層層,前途渺茫,命運難卜。
春草到了秋天變得更綠了,你王德元還未能回到京都。
而我在京都聽候發落,禍福難料,萬一有所不測,那我們就再也不能相見了。

創作背景


蕭昭文於永明十二年(494年)7月登基,10月即被廢,蕭鸞即位,改元建武。謝朓受命掌中書詔誥,轉中書郎。這首詩,大約作於那一年的秋冬。

作品鑒賞


賞析

首四句寫時節推移。這兩句寫建業帝都已是秋深之時,清晨,蕭瑟秋風,劃過堅勁瘦硬的枝丫,發出冷冽呼嘯之聲;而厚厚秋露,直到夜晚才漸漸晞干。時節變了,剛從荊州西府遭讒而回的詩人,由於受到政治的打擊,領教了政治氣候變化無常的滋味,所以,對自然節候的遷移,亦尤敏感。他最能感受到這梢梢秋風、塗塗秋露的凜冽和凄涼。接下來“南中”二句忽轉鋒筆,轉寫友人。古人傳說,夏去秋來,鴻雁南飛,但南止衡岳落雁峰而已。晉安郡更在衡岳之南,當然就看不到鴻雁南飛了。詩人藉此二物,是對友人說:您在南方,氣候溫暖,花團錦簇,哪裡知道我這裡已是寒氣肅穆的深秋了呀!這聯仍承節令寫來,點題中之“酬”,同時,又通過寫景暗示出自己此時此地遭際的不幸。一個“榮”字,極寫“南中”氣候之佳,與首聯形成強烈對比和反差;再以“寧知”反詰,加強語氣,似乎是要有意讓友人從不尋常的措辭中品咂出難以言明的苦衷來。所以,首四句寫景,一彼一此,一溫一寒,語含雙關,非同尋常。
接下四句寫目前困窘的處境和悵惘的心情。《南齊書·東昏侯紀》載:“世祖興光樓,上施青漆,世謂之青樓。”詩人踏著寒霜,披著晨霧,上朝參拜;晚間獨坐居所,寂寞終宵。如此日復一日,無所事事,已不可堪;更何況齊武帝“(謝)朓可還都”一聲令下(見《南齊書·謝朓傳》),把他召回,聽候發落,那種戰戰兢兢的滋味就更加難以忍受了。等待的時間愈長,心理上的壓力愈大,思想感情上便愈脆弱、敏感。所以,他才有“悵望一塗阻,參差百慮依”的深切感受。以惆悵之情,瞻望前程,惟有山重水複,障礙層層,前途渺茫,命運難卜。因此,千奇百怪的念頭不由紛然湧出,絡繹而生。詩人剛剛慶幸自己離開荊州西府如天空小鳥,“寥闊已高翔”(《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旋又陷入了無窮無盡的苦思痛想之中。這就把詩人彼時彼地如坐針氈、度日如年的特定心境和情狀,維妙維肖地刻畫出來。“百慮”而參差絡繹,泉涌兔突,其焦灼、急切、恐懼,宛然可見。
最後四句又回到“酬”字上面。“春草”句化用《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意;“誰能”句化用陸機《為顧彥先贈婦二首》:“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句意,似皆泛泛尋常之語。但用意卻頗凄慘、沉痛。詩人對友人說:秋天來了,您還未能回到京都;而我在此聽候發落,說不定被貶被逐,禍福難料,萬一有所不測,那我們就再也不能相見了。“誰能久京洛?”因為,“京洛多風塵”。每念及此,不能不教詩人心情沉痛,黯然神傷。
詩人與友人相贈答,欲一吐心曲,暢言塊壘,當屬常情。但此詩卻寫得曲折委婉,閃爍其辭。非悉心領會,曲意迎合,丕能達其旨。究其因,與詩人當時的處境有關。詩人罹讒還都,已吃盡流言苦頭,此時若再坦吐冤曲,又被小人利用,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詩人下筆,總是猶猶豫豫,躲躲閃閃,把一腔怨憤不平之情,淡化到寫景當中,融進一般的酬酢問答裡面。乍讀,使人感到撲朔迷離,頗難把握,而搞清了它的特定寫作背景和特定心境,細加品味,便覺涵濡深厚,餘味無窮。彷彿可睹一顆惆悵、迷茫之心,在痛苦地顫動,在秋風蕭瑟中哭泣。所以,它不是一般為文造情的贈答之作,而是一首有感而發的好詩。
詩在修辭上頗為講究,首聯、三聯、四聯對仗意識十分強烈,對句也較工整。寫景、抒情,多化用古人成語、成句,而且有些地方(如第三聯)著色較濃,頗見心力。這一些,彷彿使全詩籠罩上一層薄霧,“隔”了一層,稍稍呈現出繁富的色彩。這是詩人有意為之,是一種藝術上的“障眼法”,讀者需撥開迷霧,方能窺其本心。外狀若寧,真情暗伏,是此詩的最大特色。

評價

明·王夫之古詩評選》:“宣城於聲情中外別有玄得,時酣暢出之,遂臻逸品,乃不恤古人風局。顧如此等作,收放含吐,絕不欲奔涌以出。其致自高,非抗之也。自李白以驚人目之,後來一以驚人相求。宣城初不欲驚人,人自驚爾。若故欲驚人者,早已狂怪。達人視之,堰蜓而已。杜陵乃至以‘死不休’為誓,亦何著此死緊?”

作者簡介


謝朓(464~499年),南朝齊文學家。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他與同族前輩謝靈運均擅長山水詩,並稱“大小謝”。謝朓先在京城任職,經常出入竟陵王蕭子良的藩邸,為“竟陵八友”之一,享有很高的文學聲譽。后在荊州任隨王蕭子隆幕僚,深受賞愛。永明十一年(493年),謝朓因遭受讒言被召回京師后,逐漸陷入困境。雖然,他的官職不斷提高,從宣城太守做到尚書吏部郎,但由於他的家族和個人的聲譽,從蕭鸞(明帝)篡政,到始安王蕭遙光謀廢東昏侯自立,都曾拉攏他以為羽翼,使他深感危險。最終他還是因為有意泄漏了蕭遙光的陰謀,被誣陷下獄而死,年僅三十六歲。有《謝宣城集》。
謝朓
謝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