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官鎮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下轄鎮

叩官鎮,隸屬於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2018年,戶籍人口27657人。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以前,境域屬諸城縣第四區。1950年,按序數改為第六區。1984年4月,撤銷公社,建立叩官鄉。1994年12月,撤鄉,設叩官鎮。截至2020年6月,叩官鎮下轄37個行政村。

2018年,叩官鎮有工業企業9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歷史沿革


叩官鎮
叩官鎮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以前,境域屬諸城縣第四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后,屬日北縣五蓮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日北縣撤銷,劃歸藏馬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建立五蓮縣,為五蓮區。
1950年,按序數改為第六區。
1958年1月,撤區並鄉,設立叩官鄉。
1958年9月,改設叩官公社。
1984年4月,撤銷公社,建立叩官鄉。
1994年12月,撤鄉,設叩官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叩官鎮,地處五蓮縣東南部,東與諸城市黃華鎮、膠南市海青鎮為鄰,南靠潮河鎮,西至松柏鎮,西南與街頭鎮為鄰,北與戶部鄉相接,區域面積116.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叩官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為沿海低丘陵區。境內群山連綿,西部九仙山最高,海拔607米;其次五蓮山,海拔515米,東北部的大山和大耳山分別為571米和564米。境內最高峰大山山峰位於大北山,海拔571米;最低點境內潮白河下游位於南嶺村東南,海拔31米。

水文

叩官鎮境內主要河流有盤龍河與潮白河。盤龍河流域面積27平方千米,長10.5千米;潮白河經戶部鄉入境,斜穿中部,至劉官莊入潮河鎮,流域面積75平方千米,境內流長6千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叩官鎮
叩官鎮
叩官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儲有石英、水晶、石棉、雲母、鉀長石、鎰等礦藏,其中花崗岩儲量42萬立方米,現已開釆8萬立方米;玄武岩石子礦儲量100萬立方米。

生物資源

叩官鎮盛產蘋果、櫻桃、甜柿、花生等十幾種農特產品,分別擁有蘋果3000畝,板栗1.5萬畝,甜柿、櫻桃等雜果2.7萬畝,花生1.5萬畝。全鎮山場資源豐富,養殖業以生豬、牛羊和肉蛋雞養殖為主,佔到農民收入的30%以上。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叩官鎮轄叩官、長林子、小峪子、長青庄、崖頭、葛家溝、夏家莊、南回頭、蘇家莊、泥溝頭、於家崗子、尹家坪、閻家莊、北山、北回頭、王石頭、張家坪子、白石子、董家樓、北坪、黑石子、小北溝、小迪吉、大迪吉、小槐樹、大槐樹、蔡家溝、崮寺頭、南嶺、響場、翰林溝、花山、蕉閣庄、雞山坡、辛庄、大旺庄、蓮峰庄、磨檯子、高家官莊、栗圓、上圓樓、下圓樓、大溝、大榆林、小榆林、老君堂、丁家樓子、甲級庄、下院、楊家莊50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叩官鎮下轄3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叩官村人和街23號。
下轄村 
叩官村長林子村小峪子村大榆林村
小榆林村長青庄村崖頭村葛家溝村
夏家莊村南回頭村蘇家莊村泥溝頭村
於家崮子村尹家坪村閻家莊村北山村
北回頭村王石頭村張家坪村董家樓村
北坪村黑石子村白石子村小北溝村
小迪吉村大迪吉村小槐樹村大槐樹村
蔡家溝村辛庄村大旺庄村楊家莊村
蓮峰庄村老尹堂村甲級庄村丁家樓子村
下院村大溝村上圓樓村下圓樓村
栗園村磨檯子村高家官莊村雞山坡村
蕉閣庄村花山村崮寺頭村翰林溝村
響場村南嶺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叩官鎮轄區總人口28044人。
2017年,叩官鎮常住人口25362人。
2018年,叩官鎮戶籍人口2765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叩官鎮財政總收入1078萬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93.7萬元,比上年增長19.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11萬元,增值稅90萬元,企業所得稅31萬元,個人所得稅8.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2%、11%、-6%、400%。

農業

叩官鎮農業耕地面積4.49萬畝,人均1.45畝;以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蔬菜為主。可利用草地面積0.2萬畝,林地面積3.2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8.49億元,比上年增長13.2%,農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53%。
叩官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8125噸,人均587千克,其中小麥6700噸,玉米941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蔬菜。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86萬畝,以花生為主,產量6246噸。蔬菜種植面積0.17萬畝,產量4895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其中白菜1468噸,蘿蔔1100噸,其他蔬菜1422噸。
叩官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96萬頭,年末存欄4.48萬頭;羊飼養量2.48萬隻,年末存欄2.41萬隻;牛飼養量0.12萬頭,年末存欄0.05萬頭;家禽飼養量117.7萬羽,上市家禽45.25萬羽;畜牧業總產值2.6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2.6%。
截至2011年末,叩官鎮累計造林6.5萬畝,其中防護林3.6萬畝,經濟林2.13萬畝,林木覆蓋率51%。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4萬畝,主要品種有蘋果、大櫻桃、桃等。
2011年末,叩官鎮有大型農業機械36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無公害產品韭菜、綠茶,有機食品裕利蔬菜,其種植的南瓜、大蒜、山藥等23個品種已通過OFDC有機產品認證。農民人均純收入7573元。

工業

2011年末,叩官鎮工業總產值達到6.6億元,比上年增長7.3%,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15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3億元,比上年增長30%。
2018年,叩官鎮有工業企業9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

商業

2011年末,叩官鎮有商業網點110個,職工302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30萬元,比上年增長10.2%;城鄉集貿市場6個,年成交額1700萬元。
2018年,叩官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經濟特色

“翰林溝的板栗地堰上栽,大北山的櫻桃山坡上紅,董家樓的雜糧地邊上收……”這段順口溜是叩官鎮發展地堰經濟的真實寫照。該鎮合理開發利用地邊地堰,大力發展板栗、櫻桃、雜糧等,不起眼的“荒邊地角”變成了農民群眾增收的聚寶盆。叩官鎮堅持統一規劃、集中連片的原則,把全鎮43個村的地邊地堰開發納入總體規劃,“一村一業、一地一品”,形成規模優勢。鎮里還明晰產權,規定“誰的地堰誰擁有,誰栽植、誰受益”,激發起農民開發地堰經濟的積極性。全鎮已在地堰上栽植板栗6萬棵、櫻桃5萬棵、雜糧1000畝,“地堰經濟”年收入達200多萬元。叩官鎮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政府投入為推動,走活勞動力“就地轉移”、“域外轉移”、“創業轉移”三條路子,促進農民增收。該鎮大力發展農村加工貿易,引導加工貿易龍頭企業拓展農村加工點,吸引外商進鎮入村興辦加工貿易項目,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轉移。年人均純收入6000元以上。該鎮還暢通用工渠道,做活勞務輸出,開闢農村富餘勞勞動力向域外移的新通道。該鎮以勞務站為平台,各行政村信息聯絡員為依託,形成了一體化的服務網路,僅2006年一年,全鎮就培訓農村勞動力2500餘人(次),轉移就業率達到80%以上。同時,該鎮引導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從事民營經濟,走出農田步入商海,由商變企加快擴張,迅速掀起了家家戶戶搞民營、奔富路的大合唱。各類個體工商業戶100餘戶,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2000多人,年增加農民收入600多萬元。

文化


民俗風情

高蹺舞
叩官鎮
叩官鎮
高蹺舞俗稱踩高蹺。蹺採用硬質圓木製作,其下圓上扁,中間有一蹺踏,兩個為一副,高約0。6米。表演時,腳蹬腳踏,並用布袋把腳及小腿綁在蹺踏、蹺桿上,外套花褲,或穿特製長衫。高蹺隊一般由二三十人組成,多者四五十人。建國前只限男性參加(有的男伴女)。新中國成立后,女性加盟且逐年增多。高蹺隊通常扮成一組或幾組神話、戲曲中的人物,如“唐僧取經”、“八仙過海”“打魚殺家”等。也有的以秧歌為主,如常見的有“捕蝴蝶”、“張老背老婆”“大鋦缸”等小雜劇和小演唱。高蹺舞講究隊形變換,其基本變換形式有“踏街”“叉花”“一條龍”、“剪子股”“大八字”“麒麟送子”這種隊形一般都在鬧市區和隆重場合出現,動作難度較大,表演時,眾人將一人卧姿托起,形似麒麟狀。高蹺舞的伴奏樂器較全,除鑼鼓打擊樂外,還有嗩吶、笛、笙、京胡、二胡、三弦等樂器。最常用的鑼鼓經有《一馬鏘》、《一封書》、《幺二三》。
五蓮茂腔
叩官鎮
叩官鎮
茂腔,是五蓮境內流傳最廣、群眾喜聞樂見的一個劇種。據推算,茂腔戲已在五蓮流行200年以上。五蓮茂腔先是由敲著狗皮(或牛皮)鼓演唱的“姑娘腔”與花鼓秧歌相結合演變為“肘鼓子戲”,因尚未作為舞台戲出現,只是表現為隨時隨地的坐唱形式,故群眾也稱“盤凳子戲”。當“肘鼓子”加二胡、柳琴或月琴伴奏后,唱腔末局的尾音吸收了柳琴戲的為尾音“呀呼咿”的韻味,溜成了“嗯嘿”,用高八度行腔,習稱“打冒”,演變成“冒肘鼓”。“冒肘鼓”時期,京劇、梆子(笛梆)開始傳入,當地習慣在演出京劇或梆子之前,加演一折“冒肘鼓”,所以就出了“大戲前邊先演段小戲”之說。就在此時,“肘鼓子”戲搬上了舞台,伴奏加上了京胡、京二胡、三弦等。打擊樂陸續加入了板鼓演變為正式在舞台上的演出的劇種——茂腔。
五蓮茂腔與臨縣流行的茂腔相比,有其明顯的特徵。它受“南路肘鼓”的影響頗大,兼有“北路肘鼓”的行腔。在南部的街頭、潮河、叩官、戶部地域的唱腔中,可見魯南柳琴戲的痕迹。而北部的管帥、汪湖、高澤、洪凝、許孟地域的唱腔,則夾帶秦腔、柳腔呂劇的韻味。自“冒肘鼓”演變為茂腔后,唱腔男、女區分開來,並逐漸形成了固定板式,如“四平”“二板”“散板”“反調”“梆子”“娃娃腔”“南鑼”“流水”“撲燈蛾”“數板”“四不象”等。隨著茂腔唱腔的成套發展,樂隊的伴奏也不斷改進。“肘鼓子”只用肘鼓、手鑼伴奏,后加入二胡、柳琴,直到加京胡、京二胡、三弦等,但也不能滿足唱腔的需要。在演出大型古裝戲,特別是大型現代戲時,為了哄托氣氛,茂腔樂隊不但又加入了笙、笛、揚琴、琵琶、嗩吶等民族樂器,還加進了小號、長號、圓號、單簧管、長笛、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樂器。打擊樂團受京劇影響較深,大都使用京劇鑼鼓,但茂腔仍保留了像《單抱鞭》、《七鎚子》、《楔橛子》、《四鎚子》和《梆子穗》等有獨特色彩的茂腔鑼鼓點,以別於其他劇種。“肘鼓子”傳統戲多系反映男女愛情、倫理道德等生活片段的小戲,頗受農村婦女的喜愛。有童謠云:“肘鼓子戲,娘們兒的事,姑娘喜歡聽,老婆摸上蜜”。經幾代藝人的腦記口傳和加工整理,茂腔也逐漸形成了傳統保留劇目(看家戲),如“四大京”(《東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記”(《羅衫記》、《繡鞋記》、《火龍記》、《金刀記》、《絲蘭記》、《玉杯記》、《風箏記》)。1956年,五蓮縣茂腔劇團建立后,對傳統劇目進行了挖掘、整理,改革的同時又移植了呂劇等姊妹劇中的優秀的劇目50餘曲。隨著時代的發展,茂腔舞台上除傳統古裝戲外,吸收了京劇“把子”(武打)、話劇表演等,更加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

交通


綜述

叩官鎮境內有334省道過境,境內長5.6千米,雙向4車道,東南通往日照、青島;西北通往五蓮縣城。
2011年末,叩官鎮鎮區有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62班次。

社會


文化事業

1958年10月,叩官鎮開通廣播站,自架桿路16千米,專用光纜60千米、光節點37個。1998年10月,開通有線電視信號中繼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68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75%。
2011年末,叩官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43個。
2011年末,叩官鎮有體育場地8處,體育設施2套。

教育

2011年末,叩官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223名,專任教師15人;小學6所,在校生1340人,專任教師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15人,專任教師77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504人,專任教師66人。
2011年,叩官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292.8萬元,比上年增長18%,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20%,比上年增長1.9%。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叩官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病床50張。專業衛生人員35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13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萬人,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叩官鎮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26人次,共支出4.13萬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61戶,人數612人,支出66萬元,比上年增長23%,月人均90元,比上年增長23%;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6人。省二級敬老院1家,床位57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7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6萬人,參保率98%。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叩官鎮有郵政支局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80千米,投遞點30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5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2萬筆。征訂報紙2萬份、期刊0.2萬冊,業務收入100萬元。
2011年末,叩官鎮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6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6400門,固定電話用戶2800戶,固定電話用戶普及率37.6%;行動電話用戶4200戶,比上年增加212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51.2%,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200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160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970個,寬頻接入用戶970戶,比上年增加21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460萬元。

旅遊


景點

丁公石祠
叩官鎮
叩官鎮
丁公石祠在九仙山前的叩官鎮丁家樓子村前,系明代嘉靖進士惟寧於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建造。有石祠三間,全部用石料砌成。東西長9。1米,南北寬5。13米,高4。73米。正中一間有龕台,北座橫刻“羲皇上人”四個字。東西兩間鑲嵌9方小型大理石碑(現存8方,正中一方在戰亂中被盜),刻有《柱史丁公石祠堂記》、《九仙山丁憲副先生祠堂歌》、《遊覽諸公留題》等,記載了當地風土人情,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石祠南10米處,有一石坊,寬335米,高578米,黃白色長方形花崗石條構成。前額鐫有“仰止坊”,右書“賜進士中憲大夫湖廣副使前巡按直隸監察御史丁惟寧字少濱主人題”,左署“萬曆三十八年孟冬吉旦男輝斗述”,背面鐫有“山高水長”。石坊正面左、右正面左、右石柱丁惟寧題,丁輝斗書的楹聯“一詠一暢百年之逸興,勿伐勿剪綿千載之遐思。”史籍記載,丁惟寧居官期間,曾受理白蓮獄株連案,使千餘蒙冤者得以寬釋,受到百姓的愛戴。后輔臣臣李林誣陷,“遂拂衣歸”。后授授文林郎、誥授中憲大夫。

獲得榮譽


2018年9月,叩官鎮入選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2021年3月,入選山東首批教育強鎮築基試點鄉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