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

鞭牛

鞭牛又稱鞭春牛或鞭春,吳越地區的傳統年俗。立春日或春節開年,造土牛以勸農耕,州縣及農民鞭打土牛,象徵春耕開始,以示豐兆,策勵農耕。

簡介


【詞語】:鞭牛
【注音】:biān niú
羽毛球世界冠軍董炯古觀象台鞭春牛
古時的鞭牛儀式上,人們會挑選一人執鞭鞭打春牛,而並非人人有份。鞭牛者站立的方位更有講究:立春在春節前就站在春牛前,立春在春節后則站在春牛後。鞭打時口中念念有詞: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陽開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穀豐登,六打六合同春。鞭打春牛完畢后,人們還要進行象徵性的耕地,表示新一年農事活動的開始。
近幾年來,無錫等地把鞭牛迎春習俗變成了春節的一項傳統民俗娛樂活動,很受歡迎。

由來


據記載,“鞭春之禮”從周朝就興起了。古人捨不得鞭打真牛,就用泥或紙做個假牛,用柳條鞭打。
鞭牛
鞭牛
鞭春牛這一活動,明清兩代完全因襲下來,凸顯出封建政權對農業的重視。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云:東直門外五里,為春場。……先春一日,大京兆迎春……是日,塑小春牛芒神,以京兆生舁入朝……立春候,府縣官吏具公服,禮勾芒,各以彩杖鞭牛者三,勸耕也。退,各以彩杖贈貽所知。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打春”一則云:打春即立春,在正月者居多。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 至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 天府呈進春牛圖,禮部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從上所引述各材料可知,從宋至清,鞭春牛一向壽府所主持的活動,因而有其延續性。春牛多為土製,具五方之色;芒神即勾芒神,原為司春之神,后多作耕牧之神祀之,其服飾色彩也有一定之規。
李松齡《清宮春牛芒神圖》一文(載《文史知識》1991年第4期)介紹清廷每年頒發《春牛芒神圖》說:“每年六月責成中央掌管天文氣象的欽天監,按照年建干支,推算測定次年春牛芒神的顏色、形象,繪圖貼說,名曰《春牛芒神圖》。然後將圖發給各省府州縣,再由地方按圖樣製造出春牛與芒神的偶像,舉行鞭春的迎春儀式。在省城、省府是由知府主持祭典,縣城則由知縣主持。”
鞭牛
鞭牛
《春牛芒神圖》中春牛各部位的顏色是根據當年干支和立春日的於支與五行陰陽的關係決定的,芒神的年紀、服飾、姿態也由上述關係決定。這樣,春牛芒神不但六十年中(一花甲)不會雷同;六十年外的同干支年,因立春日的干支不同,也不會全同。
此外春牛芒神的尺寸規格也有規定:如春牛身高四尺,象徵四季;身長八尺,代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個節氣;牛尾長一尺二寸,象徵一年十二個月;芒神身高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手拿鞭長二尺四寸,則代表二十四節氣等等。在古代,鞭春牛是一項重要的官辦歲事活動。

唐朝記載


唐代詩人元稹《生春》詩:“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先鞭而後爭”,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風俗語的兩部曲。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後來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盛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后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為傳統民俗語文化的重要內容。

宋朝記載:


宋朝熙寧年間,《秦州志》記載大概情況:秦州城的南門外一塊被清出來的空曠場地上。周圍已是人山人海,人群的中央,知州帶著秦州城內的一眾文武官莊嚴肅立。他們的每隻手中都拿根五色絲纏成的彩杖,圍著一頭披紅挂彩的土牛。土牛邊上還有泥塑的農夫和農具。
這頭用泥土塑就,與真牛一般大小的春牛,雕得甚為精緻。一個俯首拉犁的動作,連肩胛處鼓起的肌肉都刻畫了出來。牛尾輕擺,貌似驅趕蚊蠅,竟然活靈活現。
鼓樂聲中,一路最高行政長官帶頭圍著春牛轉了一圈,又抽了三鞭。一個個官員依序上前,與前一位一樣的舉動,轉一圈,抽三鞭。旁邊還有兩名小吏用著秦腔高聲吼著勸農歌,令人嘆為觀止的標準的原生態唱法。
這一套儀式,稱為鞭春,又稱打春,用意是祈求豐年。不但是秦州,天下南北十八路,四百軍州,數千郡縣,乃至皇宮大內,到了立春的這一天,官吏也好、天子也好,都要走出來,對著土牛屁股抽上三鞭子。天子還有藉田之禮,就是下田推犁,推上九下,以示勸農之義。
還有許多行腳商,在人群中竄來竄去,高聲叫賣著一個個泥塑的五色小春牛。小春牛巴掌大小,惟妙惟肖。最高級的小春牛甚至有個精雕細琢的小木籠子裝著,籠子上還插著一列泥塑百戲人像。這樣的一具春牛,往往價值四五貫之多。
當最後一名官員抽過鞭子,轉身而回,鑼鼓聲便喧天而起。熙和路總管領著官員,向後退出了近百步。他們這一退,場中的氣氛頓時緊繃起來,千百人蓄勢待發。
鑼鼓敲響了一個變奏,人群中央,一顆繡球帶著條紅綢往向空中騰起,就像點燃了煙花的引線,嘩的一片狂躁聲響,震動全場。如山崩海嘯,如巨浪狂潮,千里長堤被洪水擊垮,人流山呼海應,奔涌而上。如行軍蟻掠過雨林,又如蝗蟲途經田野,更似洪水掃過大地,眨眼的功夫,與真牛一般大小的春牛便不見蹤影。
無數只手從破碎的春牛身上一把把的往懷裡揣著泥土。沒能搶到的後來者,直接便將主意打道了已經揣著春泥往回走的幸運兒身上,因此而廝打起來的不在少數。
一塊土,承載著百姓們對豐收的渴望,也難怪他們如此瘋狂。

明清記載


鞭牛
鞭牛
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錄》載:『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屬迎春婁門外柳仙堂,鳴騶清路,盛設羽儀,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觀者如市。』明周希曜《寶安春色篇》:『掀天爆聲徹夜鬧,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擁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盤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為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鞭打春牛”是杭州早已絕跡百年之久的古老節慶風俗。相傳立春前一日,大宋皇帝偕同文武百官、宮嬪妃娥,至慶春門外先農壇迎請勾芒神,供於神亭。祭拜完畢后,所供奉的春牛可任人鞭打,俗謂“鞭春牛”。清末時,杭州尚有此俗,后逐漸失傳。
康熙《濟南府志·歲時》 :“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於東郊。作五辛盤,俗名春盤,飲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戶扮為漁樵耕諸戲劇,結綵為春樓,而市衢小兒,著綵衣,戴鬼面,往來跳舞,亦古人鄉儺之遺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為小春牛,遍送縉紳家,及門鳴鼓樂以獻,謂之送春。”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人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浙江境內迎春牛的特點是,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即叩頭,拜完,百姓一搖籃而上,將春牛弄碎,然後將搶得的春牛泥帶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現代發展


近幾年來,無錫等地把鞭牛迎春習俗變成了春節的一項群眾娛樂活動,很受歡迎。2009年立春,北京建國門街道在古觀象台舉行了絕跡京城近百年的“鞭牛”民俗活動。2008年1月21日,在鄭州大眾生態健身園的“商都民俗廟會”上,舉行了“打春牛”迎春民俗活動。一頭高達3米的大紅“福牛”昂首向天,形態誇張。遊客通過“鞭牛、摸牛、轉牛”,祈福長壽平安、國泰年豐。
2009年1月20日,立春的前一天,在杭州宋城景區“鞭打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