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

口咽

咽的3部之一。又稱中咽,位於齶帆遊離緣和會厭上緣平面之間部分,向前經咽峽與口腔相同,上續鼻咽,下通喉咽。通常所謂咽部即指此區。齶扁桃體、咽扁桃體舌扁桃體在鼻腔和口腔通咽處,共同形成一個淋巴環,稱咽淋巴環,具有防禦功能。

簡介


口咽(oropharynx)位於會厭上緣與齶帆之間,向前經咽峽通口腔。其外側壁齶舌弓與齶帆之間的齶扁桃體窩內容納齶扁桃體(palatine tonsil)。

臨床應用


1、在危重病人的搶救過程中,準確、快速地處理呼吸道問題是維持生命、穩定病情,為病人爭取進一步診治機會的關鍵。口咽通氣管是一種非氣管導管性通氣管道,其操作簡便,易於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就能在數秒內迅速開放氣道。
2、臨床應用
2.1解除舌後墜傳統方法是將口咽通氣管用於意識不清,但存在自主呼吸的急危重症病人,可以使病人舌根離開咽後壁,解除氣道梗阻,可較好地預防舌後墜引起的窒息。兩種方法均可有效改善通氣,但口咽通氣管在持續維持呼吸道通暢、減少黏膜損傷方面明顯優於傳統組。
2.2有利於吸痰使用口咽通氣管吸痰時,可防止病人咬合吸痰管,同時吸痰管插入的深度較鼻腔深5~6cm,刺激引起咳嗽反射的作用較強,病人藉助刺激性咳嗽,容易將氣道深部的痰咳至上呼吸道而利於吸出。另外,藉助口咽管吸痰是在開放氣道下進行,保證了吸痰措施的及時有效,還可減少對口、鼻黏膜的刺激。有研究發現採用口咽通氣管吸痰后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吸痰期間SPO2下降不明顯,肺部痰鳴音減弱或消失,吸痰操作時間相對縮短明顯,且能夠減少病人痛苦,提高舒適度,病人易於接受。
2.3中、重度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AOPP)洗胃中的應用有研究者研究發現,中、重度AOPP氣道開放時機與其預后密切相關,預防性氣道開放組併發症發生率、死亡率明顯低於對照組,總住院天數明顯縮短。將改制型口咽通氣管應用於中、重度AOPP病人,能保持病人呼吸道通暢,縮短洗胃的時間,提高AOPP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3、注意事項
(1)喉頭水腫、氣管內異物、哮喘、咽反射亢進等病人禁用口咽通氣管。口腔內門前四顆牙具有折斷或脫落危險的病人一般情況下禁用,如需置入,可採取側卧位放置口咽通氣管,以防牙齒脫落掉入咽腔吸入氣管內引起窒息。(2)若病人嘔吐頻繁且量大時,增加了誤吸的危險,應及時給予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少數使用口咽通氣管的病人可發生胃內容物的誤吸,為減少誤吸,提倡對飽餐后、手工洗胃、顱腦外傷等病人,除加強吸引外,同時放置胃管預防。(3)口咽通氣管可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快,故對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不適合長時間使用。
4、相關疾病與治療
一口咽癌包括原發於舌根、齶扁桃體、口咽壁、軟齶齶垂等部位黏膜的癌瘤,是頭頸部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以原發於齶扁桃體者最多,佔全部口咽癌的60%;其次為咽壁、舌根和軟齶。口咽癌好發年齡在40~70歲之間,口咽癌常見於男性,男女之比為2.7∶1。發病因素尚不十分明確,口咽腫瘤的病理類型比較複雜,臨床上以上皮來源的各種癌最多見,其次為淋巴瘤

臨床表現


1、癥狀
由於部位深,口咽癌早期多無明顯的自覺癥狀,常易被忽視。通常較常見的癥狀有吞咽或語言時異物感或疼痛,根據癌腫所在部位可表現出一些特徵性癥狀,如原發於咽側壁的癌腫可出現反射性耳內痛及耳鳴、重聽、耳聾等耳咽管阻塞癥狀。原始於舌根部可出現反射性耳顳部疼痛。由於口咽癌頸淋巴結轉移率較高,有些患者就診時常以頸上或頜下包塊為主訴。
2、體征
發病部位有明顯腫塊,呈實質性,多為腺上皮癌或淋巴瘤和其他肉瘤。呈外生潰瘍狀,表面有壞死物質,腫塊浸潤範圍較廣者,常為鱗狀細胞癌未分化癌。頜下頸部常可及腫大淋巴結。
3、輔助檢查
B超檢查了解頜下和頸部淋巴結情況。CT或MRI檢查了解病灶範圍、浸潤深度及淋巴結轉移情況。喉鏡+活檢能明確病灶部位、範圍,外生性腫塊能取活檢明確診斷。
4、診斷
早期口咽癌的診斷較為困難,當臨床上出現吞咽異物感或疼痛時應及時進行口咽部檢查和內鏡檢查,必要時行CT或MRI檢查。晚期病例診斷不困難,活檢可明確診斷。對於腺源性或淋巴瘤則活檢取材困難,可行手術探查或術中冰凍活檢明確診斷,診斷與治療可以同期完成。
口咽癌需與舌根異位甲狀腺、舌根淋巴濾泡增生、慢性扁桃體炎會厭囊腫相鑒別。
5、入院后處理
放療和手術治療是口咽癌的兩大主要治療手段:

放療


由於口咽癌瘤的解剖部位、生物學行為和特性,根治性放療無論對原發灶或頸部轉移淋巴結,均能獲較好的療效。對足量放療后原發灶或頸部轉移灶仍有殘存者,可行挽救性切除。

手術治療


雖然多數口咽癌放療效果較好,如未分化或低分化癌、扁桃體癌及淋巴瘤。但對軟齶、舌根癌、腺上皮癌則應首先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