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
菌物
菌物科學與人類健康 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從真菌中發現了第一個抗菌素青霉素之後帶動了抗菌素產業的興起,並將人類的平均壽命從40歲提高到60歲。21世紀科學技術與產業的結合將使真菌為提高人類健康水平作出更大貢獻。
菌物科學是研究分隸於上述三個不同生物界的各種菌類生物的生命現象及其結構與功能的科學,是生命科學的分支之一。科學知識告訴我們,一種菌物就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迄今為止,已被人類認識的菌物僅約7萬種;然而,大自然中實際存在的菌物,根據專家 (Hawksworth 1991)的保守估計,不少於150萬種,亦即不少於150萬個獨特的基因庫,相當於25萬種維管束植物的5倍;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界還在不斷地產生新種。
以藥物篩選情況來看,從菌物中能夠篩選到的活性物質遠比從維管束植物和放線菌中的要高,僅次于海洋生物。因此,對於人類可持續發展來說,大自然中的菌物多樣性是人類寶貴的可再生資源寶庫。
20世紀30年代,由於從真菌中發現了青霉素而興起的抗菌素工業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使人類的平均壽命由40歲增長至60歲。
20世紀中葉以來,從絕大多數真菌,包括地衣型真菌中發現的各種多糖類物質能對人體免疫功能進行雙向調節;此外還有萜類、酶類以及不飽和脂肪酸等類活性物質,在抗癌以及增強人體健康、提高機體抗病性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自然界中人類已知的安全食用真菌約有2000種,其中藥用真菌約700種:通過各種多糖類物質等發揮免疫調節及抗癌作用的高等擔子菌就有600多種。以著名的美味食用真菌香菇(Lentinus edodes) 中的香菇多糖(Lentinan)為例,由來自菌絲體的糖蛋白LEM以及來自香菇培養基中的糖蛋白LAP均具有通過激活機體免疫系統而顯示其抗癌活性 (Mizuno T. 1995)。這些化合物已被證實在延緩癌症患者尤其是胃癌和結腸癌患者的壽命,以及減輕因化療而出現的噁心、疼痛、脫髮和免疫力低下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效果(Hobbs ChR. 2000)。至於香菇中的另一種蛋白(Lentin)則具有抗真菌和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活性。
黑色素是一種具有聚醌結構的蛋白質,是決定膚色深淺的重要物質。黑色素的形成主要是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逐漸變成多巴,多巴又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變成多巴醌,進而變成無色素物質-多巴色素-二羥吲哚-醌式吲哚,最後形成黑色素。因此,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形成過程中的關鍵酶。現在從地衣型真菌中已經發現了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質。該物質在美容健康中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
冬蟲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是我國中藥中的瑰寶之一。它是真菌和蝙蝠蛾類昆蟲幼蟲的共生物,在多種疾病治療中具有奇特效果。近年來,通過冬蟲夏草中的無性型真菌“中國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發酵菌粉作為中藥一類新葯,在多種疾病治療中已經代替了極為昂貴的冬蟲夏草藥材,為患者帶來了福音和實惠。然而,由於冬蟲夏草生長在高寒地帶,生長周期較長,因而,務必通過5周以上的低溫發酵過程才能生產出真正的冬蟲夏草無性型真菌“中國被毛孢”菌體。因此,它在疾病治療方面雖能代替昂貴的冬蟲夏草藥材,由於比一般發酵產品成本稍高,作為大眾普及型功能食品,還可推薦具有類似功能的“蛹蟲草”(Cordyceps militaris)真菌菌體。因為蛹蟲草可以通過常溫人工培養而實現大規模生產以降低生產成本,有利於作為大眾型功能食品予以普及。
至於非食用菌中的雲芝(Trametes versicolor)多糖肽(PSP)和多糖-K (Krestin”, PSK)均顯示出奇特的抗癌活性。後者還具有抗癌細胞轉移的活性;既可以直接作用於癌細胞,誘導癌細胞凋亡,又可通過調節機體免疫系統增強對多種癌症的抗性(Hobbs ChR, 1995; Smith at al. 2003)。
我國自古以來的保健草藥靈芝 (Ganoderma lucidum)、桑黃(Phellinus baumii) 以及近年來已在我國發現的俄羅斯民間抗癌真菌薔甘(Inonotus obliquus)等菌類在對肌體免疫調節和抗癌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以食用和藥用真菌為主,結合其他藥用及食用植物大力開展保健功能食品的研究、開發與組分搭配以及類似於臨床試驗的系列分析研究,以提高人類健康水平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是21世紀人類健康事業的重要任務之一。
如果說,將人類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為主,變為早保健、早預防為主,那末,通過大力發展食、藥用真菌資源產業,認真研究與開發真菌功能食品並逐步加以普及,使之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必將為增強人類健康水平作出重大貢獻。屆時,人類受病痛的折磨必將逐步減少,人類的平均壽命必將進一步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必將進入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