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組建於2005年6月,是學校黨委在“做西部文章、創一流大學”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做出的重要決策,由原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力學系和資源環境學院地質工程系合併,組建成蘭州大學第一個工科學院。

師資力量


學院設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土木工程系、地質工程系和工程實驗中心,建有固體力學、工程力學、地質工程、岩土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6工程個研究所,成立了學術委員會和教學指導委員會。
學院現有教職工88名,其中專任教師68名(教授20名,副教授25名)。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者8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獲得者2人,甘肅省領軍人才5人。還有一批具有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國家註冊監理工程師、國家註冊岩土工程師、國家註冊諮詢工程師(投資)和國家計量認證/審查認可評審員等資質的教師。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718名,在讀碩士研究生265名,在讀博士研究生114名。

實踐教學


學院本科教育實行“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后發有力”的培養模式,在突出學生基礎理論培養的同時,高度重視實踐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學院堅持所有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上課,選配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制定並實施“大學生科研訓練與創新計劃”。學院培養的學生理論基礎雄厚,基本功紮實,動手能力強,踏實肯干,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近年來,該院本科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一直保持80%以上,在校內名列前茅。

發展目標


以力學、地質工程為基礎,以土木工程為主線,面向工程科學與工程實踐,將學院建設成為集應用基礎研究、工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工程管理為一體的一流研究型學院。

學院創建


學院各學科點有著悠久的歷史,力學系前身可以溯源到蘭州大學數學力學系,蘭州大學數學力學系成立於1946年,至今已有近60年的歷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傑出人才,蘭州大學培養的第一位院士――劉人懷院士就是其中的代表。地質工程專業於1977年開始招生,至今也已有近30年的辦學歷史。

專業設置


學院下設力學與工程科學、土木工程、地質工程三個系,固體力學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地質工程研究所四個研究所,一個實驗中心--工程實驗中心。學院現有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固體力學、工程力學、地質工程三個博士點,固體力學、工程力學、地質工程、岩土工程、防災減災與防護工程五個碩士點,理論與應用力學、土木工程、地質工程三個本科專業。
學院現有在崗教職工42人,其中教師31人,實驗技術人員6人,行政管理幹部5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講師5人,助教7人。另有兼職教師8人,其中院士2人,教授6人。

辦學規模


人才培養

自各專業招生以來,已培養了本科生1700餘人,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學院現有各類學生504人,其中本科生389人,碩士研究生78人,博士研究生37人。為進一步發揮工科學院的優勢,滿足社會需求,學院每年將招收本科生200餘人,研究生100餘人。

就業前景

學院培養的學生理論基礎雄厚,基本功紮實,動手能力強,踏實肯干,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近年來,該院本科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一直保持80%以上,在校內名列前茅。

學術研究

理論與應用力學
一、專業簡介
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本專業為甘肅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質量工程的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在武漢大學全國高校學科排序列中為該專業第一位。培養具有紮實數理基礎,掌握力學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充分利用計算機對工程中的力學問題開展分析計算、設計和應用研究,也可在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具有相當競爭能力的專門人才,適於在工程領域、研究單位和高校從事相關工作。力學是一門應用性與交叉性強的應用基礎學科,是連接工程科學(如土木建築、機械、橋樑、鐵路、化工機械、航空航天、造船、武器裝備和儀器儀錶等)與基礎科學研究的橋樑與紐帶。
本學科擁有力學一級學科博(碩)士學位授權點,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固體力學國家重點學科,力學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國家創新研究群體。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為甘肅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質量工程的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在武漢大學全國高校學科排序列中為該專業第一位。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現有教師2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講師7人。擁有中科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教學名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等高水平教授隊伍。近些年來,在年輕教師和優秀研究生培養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效。自2011年以來先後有5位年輕教師獲得中國力學學會優秀青年力學教師榮譽稱號、1位獲得中國力學學會青年科技獎和錢令希計算力學獎、1位年輕教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畢業生中3人當選為院士、3位國家傑青、2位國家創新研究群體負責人、2位分獲國家授予的“做出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和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本專業圍繞力學科學研究與工程應用所需要的知識體系設置其課程,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實驗力學、計算力學、計算程序與操作、力學與工程概論、工程製圖與CAD、大型工程軟體應用等。畢業生可到廠礦企業、事業單位、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科技開發、應用研究、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也適宜到科研部門、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優良者可繼續攻讀力學及與力學相關的工程學科、交叉領域等學科的高層次碩(博)士學位。
二、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與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數理基礎,掌握力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充分利用計算機進行工程力學和結構計算及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專門人才。
通過力學科研研究與工程應用所需基礎知識在本階段的系統訓練,使學生對科學研究各環節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包括從大量實際問題中觀察、發現與提出科學問題的能力和運用現有科學技術手段開展探索性研究的解決途徑等,經本專業學習後學生將初步具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研究激情與從事力學專業相關職業的熱情。畢業學生適宜到廠礦企業,事業單位,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科技開發,應用研究,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適宜到科研部門,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可以繼續攻讀力學及與力學相關的工程學科,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在當今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本專業積極發揮大學國際文化交流的職能和作用,開展與國際知名學府合作培養,並開展雙語教學,以促進本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專業的基本要求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按照三個代表精神,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走與工農群眾,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道路,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鬥的志向和責任感,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
3.熱愛科技事業,培養良好學風,理論聯繫實際,具有艱苦求實,善於合作和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二)業務方面
1.較系統紮實地掌握力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掌握力學的基本實驗技能和實驗分析方法,受到比較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具備開展力學科學研究的正確思維方法、科學精神與激情。
2.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數學與物理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有較強的科學觀察、分析和推演能力。
3.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工程和科學計算;具有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初步能力。
4.掌握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識和力學建模方法,對本專業範圍內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有所了解;具有獲得現有知識與知識自我擴展的基本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具有解決實際問題和從事科學研究的初步基礎。
5.初步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熟悉文獻檢索和其他獲取科技信息的方法。
(三)體育方面
了解體育的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的標準。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身心健康。
四、學制與學分
(一)學制:四年。學校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但具有學籍的時間最長不超過八年,累計修業時間不超過六年。
(二)學分:總學分不高於155,其中必修課94學分,選修課22學分(其中通識選修課10學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39學分(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8學分,其他教學活動實踐環節:29學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2學分)創新實踐學分分配細則見后。
(三)學位:完成本專業學業,並符合學校有關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蘭州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五、專業主幹課程、特色課程和精品課程
(一)主幹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實驗力學、流體力學、計算力學、力學與工程概論,線性代數
(二)特色和精品課程:理論力學、彈性力學
地質工程
一、專業簡介
1.1學科屬性
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地質工程專業屬工學地質類,專業代碼081401,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1.2歷史沿革
蘭州大學地質工程專業前身為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隸屬於地質系),創建於1976年,1977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教育部進行專業調整,原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調整為地質工程專業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兩個專業。1999年隨地質系一道與地理科學系和大氣科學系共同組建資源與環境學院。2002年依託地質工程專業,組建地質工程與岩土工程系。2005年6月,地質工程與岩土工程系與力學系共同組建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同時更名為地質工程系,下設地質工程專業。
1.3人才培養的基本條件
(1)師資隊伍
本專業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造詣高、教學水平高、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16人,其中教師系列13人,工程實驗技術系列3人。教師系列中所有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教授5人、副教授6人、講師5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1人;特聘教授1人、甘肅省“555人才”1人、甘肅省學科帶頭人1人。本專業有專職實驗技術人員3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人、工程師2人。此外,本專業有兼職教授7人(其中院士2人)。
(2)實驗實習平台
本專業擁有齊備的實驗實習平台,室內實習由學院本科生工程實驗中心完成,包括工程測量實驗室、工程製圖室、工程力學實驗室、材料實驗室、基礎地質實驗室、土力學實驗室、岩體力學實驗室和工程地質勘察實驗室。此外,與本專業培養相關的全校公共實驗室有CAD多媒體實驗室、大學物理實驗室和大學化學實驗室等。
本專業建設有兩個野外實習實訓基地:基礎地質野外實習基地和地質工程綜合實習基地,以保障工程實踐教學環節。
(3)圖書資料
學校圖書館收藏有豐富的本專業相關的圖書、期刊、資料,有齊備的數字化資源和檢索工具,滿足學生在各類教學環節中查閱所需的資料。
1.4優勢與特色
地質工程是地球科學領域中的應用技術專業,是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基礎。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西部大開發,對具有良好素質的地質工程技術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
蘭州大學地質工程為甘肅省重點學科,擁有博士點、碩士點、工程碩士點(地質工程領域)、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本科教學項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甘肅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蘭州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科研項目獲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其它獎項若干。
二、人才培養定位與目標
2.1人才培養定位
本專業培養理論基礎紮實的高質量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2.2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各方面全面發展,系統掌握工程地質、岩土鑽掘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技能,獲得相關的工程訓練,能在土木、水利、電力、交通等各類工程建設的勘察、設計、施工、管理以及礦產資源勘查與開採等單位從事工程勘察、地質災害預測與防治、地質工程設計與施工、資源勘探與採掘技術和工程監理等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三、基本要求
本專業畢業生要求在牢固掌握數學、物理學、化學、外語和計算機等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系統學習地質學、力學、工程地質學、岩土鑽掘工程等專業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工程勘察、地質災害防治、地質工程設計與施工、工程管理、資源勘探與採掘、岩土鑽掘工藝與設備開發等的能力。
通過本科階段良好的基礎理論學習和工程實踐訓練,畢業生應具備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3.1知識要求
(1) 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
熟悉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經濟學、法學和管理學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基本知識;熟悉攝影與素描的基本技能;了解心理學、文學和藝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2)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
掌握工程數學和工程力學的知識;熟悉化學和物理學的基本知識。
(3)工程科學的基礎知識
掌握工程製圖、工程測量;熟悉工程材料、工程結構、工程施工;了解電工電子學、工程管理、工程經濟、工程規劃、建設法規。
(4)專業工具知識
掌握一門外國語;掌握信息技術、計算機基本原理和程序設計的知識;掌握文獻檢索的方法。
(5)專業基礎知識
掌握基礎地質學(普通地質學、礦物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的基本知識;掌握水文地質學、工程岩土學、土力學、岩體力學、工程地質勘察、工程地質分析原理等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熟悉地球物理、遙感、測試試驗與監測、地質災害等的知識和方法;熟悉本專業常用軟體和工具的使用;了解地質工程專業領域技術標準、相關行業的政策、法律和法規;了解與本專業相關學科的知識,包括地球系統科學、水文與水資源、地理學、3S技術、環境科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礦山工程、文物與遺跡保護、機電設備和可持續發展等;了解地質工程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3.2能力要求
(1)自然科學綜合應用能力
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基礎,能熟練運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和手段,解決地質工程中相關技術問題,包括試驗(測試、監測)的設計、試驗數據的整理(統計、分析)、試驗結果及有關地質現象的機理解釋。
(2)工具熟練應用能力
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能熟練閱讀本專業及其相關的外文技術文獻;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和文獻檢索能力,能熟練使用常用軟體(辦公、圖形圖像),完成各類信息檢索和日常辦公文件編寫;具有較高的計算機程序設計水平,能編製簡單程序解決工作中的相關問題。
(3)工程科學綜合應用能力
具有運用工程科學的方法和技術來解決地質工程中相關問題的能力,能開展地質工作中的測繪與測量、放樣與定點,熟練完成工程地質所需各種圖件的編製。
(4)專業綜合能力
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系統掌握地質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原理;具有紮實的專業技能,熟練掌握地質工程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熟悉常用的專業軟體和計算分析工具,熟悉各類儀器設備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具有針對各類工程的特點和建設階段(規劃、設計、施工)確定相應地質工作內容和重點的能力;具有獨立開展地質工程工作的能力,能綜合運用本專業及工程科學的相關手段和方法,獨立開展各類工程的勘察(測繪、勘探、室內試驗、現場試驗、測試與監測),包括地質工程工作的設計、實施、資料處理與分析;具有從事各類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綜合運用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地質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原理,完成各類計算,分析和解釋地質工程工作中的各類現象,並做出相應評價;具有編寫工作報告(勘察報告、設計文件、研究報告等)的能力。
3.3綜合素質
(1)具有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精神;
(2)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體素質,能樂觀而正確地面對各種挑戰和挫折,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3)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勇於承擔技術責任;
(4)具有良好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意識;
(5)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7)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開拓進取精神、科學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創新思維和一定的創新能力;
(8)具有在地質工程領域獲取信息以及職業發展的終身學習能力。
四、學制與學分
4.1學制
本專業實行學年學分制,學制4年。
本專業允許完全學分制,學生可以分階段完成學業,但具有學籍的時間最長不超過8年,累計修業時間不超過6年。
4.2學分
本專業規定畢業時的完成學分為155學分。
4.3學位
完成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規定內容,並符合學校相關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五、專業主幹課程、特色課程和精品課程
5.1專業主幹課程
基礎地質學(普通地質學、岩石礦物學、構造地質學、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土力學、岩體力學、工程地質勘察、工程地質分析原理)。
5.2特色課程
工程力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岩土彈塑性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工程科學(工程製圖、工程測量、工程結構、工程建設)、岩土體工程(地基基礎、邊坡工程、地下工程)和地質災害。
5.3精品課程
土力學、地基基礎工程、工程地質分析原理、岩體力學。
土木工程
一、專業簡介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總稱,它既指工程建設的對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種工程設施,也指所應用的材料、設備和所進行的勘察、設計、施工、保養、維修等技術。它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房屋建築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鐵道工程、橋樑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給水排水工程水工工程等,這些都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國民經濟建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土木工程的主幹學科為結構工程學、岩土工程學、流體力學等;重要基礎支撐學科有:數學、物理學、化學、力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蘭州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成立於2001年。有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教學質量優秀,科研成果豐碩的教師隊伍和科研群體。有一批具有工程實踐經歷的專業註冊師,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點、土木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培養點。
二、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與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勝任建築、橋樑、隧道等各類土木工程設施的設計、施工與管理,具有紮實基礎理論、寬厚專業知識和良好實踐能力與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畢業生能夠在有關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資和開發、金融與保險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
三、專業的基本要求
(一)政治思想要求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科學思想和人文素養,能體現哲理、情趣、品味、人格方面的較高修養,具有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以及實幹創新的精神,具有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願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服務。
(二)主要知識和能力要求
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知識和素養:在哲學及方法論、經濟學、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識,對文學、藝術、倫理、歷史、社會學及公共關係學等若干方面進行一定的修習;
2.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及普通化學,了解現代物理、化學的基本知識,了解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應用前景;
3.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結構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與選型、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地基處理、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工程測量、測試與試驗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設項目的經濟管理和環境等方面的基本內容,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規;
4.具有綜合應用各種手段查詢資料、獲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應用語言、文字、圖形等進行工程表達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計算機應用的基本能力;
5.具有進行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經過一定環節的訓練后,具有科學研究和應用開發的創新能力。
(三)身體素質要求
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
四、專業的學制與學分
(一)學制:四年學校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但具有學籍時間最長不超過八年,累計修業時間不超過六年。
(二)學位:工學學士完成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規定內容,並符合學校有關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蘭州大學工學學士學位。
五、專業主幹課程、特色課程和精品課程
(一)主幹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設計原理、高層建築結構設計
(二)特色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三)精品課程:理論力學、土力學

學科建設


學院現有理論與應用力學、土木工程、地質工程3個本科專業,設有力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岩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地質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工程碩士(地質工程領域、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培養點,有固體力學、工程力學、地質工程博士點和力學、地質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中,固體力學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有碩士、博士學位授權的學科,1999年被教育部批准設立“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力學(一級學科)、地質工程學科是甘肅省重點學科。
“多場耦合跨尺度複雜系統及其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的研究”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理論與應用力學本科生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入選“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理論力學》課程入選國家精品課程,《理論力學》、《土質土力學》課程入選甘肅省精品課程。理論與應用力學本科專業是“甘肅省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學院工程實驗中心是甘肅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以本院為依託,2005年被批准設立了“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有多功能環境風洞和浮點峰值計算速度達1100億次/秒的高性能并行計算機群。2007年經科技部批准,學院與蘭州地震研究所等聯合建立了“蘭州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2009年作為第二建設單位,與敦煌研究院等聯合建立了“國家古代壁畫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地質工程學科發展簡史
1975年:設立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
1977年:正式招收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本科生
1981年:設立地質工程碩士點
1992年:力學系開始培養岩土工程碩士生,1997年划入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
1997年: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調整為地質工程專業
1998年:設立地質工程博士點
2003年:成立地質工程與岩土工程系,現改為地質工程系
2004年:批准招收工程碩士(地質工程領域)
2009年,設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土木工程學科發展簡史
2001年:設立土木工程本科專業
2002年:土木工程本科專業招生
2005年:設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碩士點
(岩土工程碩士點已調整至土木工程學科)
2009年,被批准設立工程碩士(土木與建築工程領域)
力學學科發展簡史
1958年:在數學力學系成立力學教研室
1962年:首屆固體力學本科生畢業,以後發展為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
1981年:被批准設立固體力學博士點和碩士點
1986年:力學系獨立建系,葉開沅、苗天德、俞煥然、周又和教授先後擔任系主任
1998年:固體力學博士點被批准為甘肅省重點學科
1999年:固體力學學科設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
2003年:設立工程力學碩士點
2004年:設立力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05年:設立工程力學博士點
2007年:固體力學成為國家重點學科

專業培養


力學專業(基地班)
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基地班教學計劃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紮實數理基礎,掌握力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充分利用計算機進行工程力學問題分析與設計,在新興學科、交叉學科、新興領域有相當的競爭能力,並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理論與應用力學科研和教學的專門人才。
通過力學科研研究與工程應用所需基礎知識在本階段的系統訓練,使學生對科學研究各環節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包括從大量實際問題中觀察、發現與提出科學問題的能力和運用現有科學技術手段開展探索性研究的解決途徑等,經本專業學習後學生將初步具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研究激情與從事力學專業相關職業的熱情。畢業學生適宜到廠礦企業,事業單位,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科技開發,應用研究,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適宜到科研部門,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可以繼續攻讀力學及與力學相關的工程學科,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
二、基本培養要求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按照三個代表精神,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走與工農群眾,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道路,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鬥的志向和責任感,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
3.熱愛科技事業,培養良好學風,理論聯繫實際,具有艱苦求實,善於合作和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二)業務方面
1.系統紮實地掌握力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掌握力學的基本實驗技能和實驗分析方法,受到比較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具備開展力學科學研究的正確思維方法、科學精神與激情;
2.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數學與物理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有較強的科學觀察與分析和推演能力。
3.能夠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進行工程和科學計算;具有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初步能力。
4.掌握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識和力學建模方法,對本專業範圍內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有所了解;具有獲得現有知識與知識自我擴展的基本能力,具有解決實際問題和從事科學研究的初步基礎。
5.能夠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熟悉文獻檢索和其他獲取科技信息的方法。
(三)體育方面
了解體育的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的標準。
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身心健康。
三、學制及學位
(一)學制:四年。學校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但具有學籍的時間最長不超過八年,累計修業時間不超過六年。
(二)學位:完成本專業學業,並符合學校有關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蘭州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四、主要學科
主要學科:力學學科
五、主幹課程、特色和精品課程
主幹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實驗力學、流體力學、線性代數、常微分方程
特色和精品課程:理論力學、彈性力學、計算力學
六、課程結構與學時學分分配總表
學生獲得規定的158個學分,即准予畢業,併發給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畢業證書。其中必修課102學分,選修課47學分,軍事訓練與軍事理論1學分,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8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