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遺風
詞語
端木遺風,指孔子的弟子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之風。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以相當的筆墨對子貢這位商業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經濟發展上所起的作用和仁義、誠信上的修為。因子貢複姓端木,這種誠信經商作風所以被稱為“端木遺風”。
子貢像
中國古人財富觀不僅包括對財富的終極作用的認識,獲取財富的途徑也很重要。被稱為儒商鼻祖的孔子弟子子貢也被作為財神爺的形象被後人所供奉,端木遺風的故事幾乎家戶喻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財富及仁義有著非常辨證的認識。“仁義”在儒家那裡雖然是頭等重要,但是儒家並不反對對“利”的追求,認為“義”和“利”並不衝突,只是對“利”的獲取應該符合“義”的原則。《論語》中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認為獲取“富和貴”(即利益)是人人都想要的,但利益一定要取得的有道義,如果違反道義的去獲取財富,是不可以的,所以儒家認為一定是在遵守道義的情況下去取利。《論語》中還有許多關於義與利的論述,如“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等等,這些都不是對“利”的排斥,而只是主張先義後利,強調“義利並生”,強調經濟生活的道德原則,認為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精神價值重於物質價值。
孔子在《大學》最後一段有一句“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的話。這句話道出了中國人的財富觀。它的的意思是:仁者利用財富達到自己的理想,不仁者以自己作為獲取財富的工具。孔子用財富觀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仁”的特性。“以財發身”和“以身發財”道出了我們所說的不同的兩種人的財富觀,“以財發身”其實體現了中國古人對待財富的認識和哲學上的思考。利用財富完成人生的理想,財富的終極意義不是奢華的生活,它是終極意義是為實現一個人人生社會價值和實現人生意義的一個儲備和工具。“仁者以財發身”是儒家哲學中對待財富的認識論,是中國古人在人生意義上的哲學定位和定義。
孔子提出“仁者以財發身”的財富觀對中國人的影響深遠,古人不僅把它作為修身的一個標準,在行動上也在踐行這個理念。
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了被中國人奉為財神爺的范蠡的故事。范蠡一生中,三次將掙來的財富分給朋友和百姓,分完以後又重新創業,而且在創業中始終以誠信和仁義為經營的出發點,他從來不像一般商家那樣精打細算,盤剝斂財,而是對合作者謙和禮讓,對待僱工十分慷慨。遇到災年減產,就減免地租,同時,開粥場賑濟災民。在年初,和一些農民、商人簽訂商品收購合約,到年底如果商品價格上漲,范蠡按照市場現價收購,如果價格下跌,就嚴格履行合約價格。所以由於他的誠信和仁義使他三次千金散盡后很快又能取得商業上的成功。范蠡這種樂善好施回報社會的善舉,更使范蠡的經商之道和誠信仁義遠近聞名、流傳後世。正因為他仗義疏財,從事各種公益事業,從而獲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為幾千年來的商業楷模,史稱“商聖”。所以被後人推崇為能帶來財富的財神爺的化身。范蠡是典型的踐行“以財發身”的古代商人。
著有《呂氏春秋》的秦國一代名相呂不韋是有名的大商人,但是他的理想和人生目標不是財富,而是治國和平天下,是史冊留名,他用財富完成了秦國的強大和崛起,他用財富完成了名垂千古的《呂氏春秋》,歷史上的商人都成為歷史的塵埃時,因為他的財富觀而把自己的名字定格在了歷史的空間隧道中。
一個人對財富的認識,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態度,范蠡二次入相,然後棄官從商,三次散盡千金,最後歸隱山水之間成了一個“打漁翁”。人生何等的瀟灑和暢快淋漓。子貢作為一個大富商,能為老師守孝六年。這些都值得我們思考,我們如今有些人物質很富有,但精神上很貧瘠,把財富變成貪婪的代名詞,沒有精神上的追求,所以變得物質富了,幸福感卻降低了,就是因為我們的人生觀出現了問題。物質和精神,富有和貧窮始終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離不開的話題,選擇什麼樣的財富觀決定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軌跡和幸福指數,或許古人的財富觀會帶給你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