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是一個成語,拼音是jiǎ dào fá guó,出自《左傳.僖公二年》。

意思是借路攻佔虢國。比喻:借口向對方借道為名,行消滅對方之實。

徠在句中一般用作定語。多用於褒義。

釋義


用于軍事上,其意在於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滅乙,達到目的后,回過頭來連甲一起消滅,或者借口向對方借道為名,行消滅對方之實。

計名由來


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
“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壁,假道於虞以伐虢。公 曰:‘是吾寶也。’對曰:‘若得道於虞,猶外府也。’公曰:‘宮之奇存焉。’對曰:‘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於君,君昵之,雖諫,將不聽。’乃使荀息假道於虞,曰:‘冀為不道,人自顛轉,伐鄍三門。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今虢為不道,保於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請假道以請罪於虢。’虞公許之,且請先伐虢。宮之奇諫,不聽,遂起師。夏,晉里克、荀息帥師會虞師伐虢,滅下陽。”(《左傳》.僖公二年)。
譯文:
晉國的荀息請求用屈地出產的馬和垂棘出產的璧玉向虞國借路來進攻虢國。晉獻公說:“這是我的寶物啊!”荀息回答說:“如果向虞國借到了路,東西放在虞國,就像放在宮外的庫房裡一樣。”晉獻公說:“宮之奇還在那裡。”荀息回答說:“宮之奇的為人,懦弱而不能堅決進諫,而且從小就和虞君在宮裡一起長大,虞君對他親昵,雖然進諫,虞君不會聽從的。”於是晉獻公就派荀息到虞國去借路,說:“冀國無道,從顛軨入侵,圍攻虞國鄍邑的三面城門。敝國伐冀而使冀國受到損失,也是為了君王的緣故。現在虢國無道,在客舍里築起堡壘,來攻打敝國的南部邊境。謹大膽地請求貴國借路,以便到虢國去問罪。”虞公答應了,而且自己請求先去進攻虢國。宮之奇勸阻,虞公不聽,就帶兵進攻虢國。夏季,晉國的里克、荀息領兵會合虞軍,進攻虢國,滅亡了下陽。《春秋》把虞國寫在前面,因為虞國接受了賄賂。

歷史典故


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
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併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係不錯。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一計。他說,要想攻佔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議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屈產良馬和垂棘之壁,送給虞公。獻公哪裡捨得?荀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嗎?獻公依計而行。虞公得到良馬 美璧,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製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虞國大臣宮之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辦不得的。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一亡,唇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虞公卻說,交一個弱朋友去得罪一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經過四個月取得了勝利。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財產分了許多送給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晉軍大將里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紮在虞國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懷疑。幾天之後,晉獻公親率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不一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虞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裡應外合強佔了。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借蔡滅息

東周初期,各諸侯國都乘機擴張勢力。楚文王時期,楚國勢力日益強大,漢江以東小國,紛紛向楚國稱臣納貢。當時有個小 國叫蔡國,仗著和齊國聯姻,認為有個靠山,就不買楚國的帳,楚文王懷恨在心,一直在尋找滅蔡的時機。
蔡國和另一小國息國關係很好,蔡侯、息侯都是娶的陳國女人,經常往來。但是,有一次息候的夫人路過蔡國,蔡侯沒有以上賓之禮款待,氣得息侯夫人回國之後,大罵蔡侯,息侯對蔡侯有一肚子怨氣。
楚文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認為滅蔡的時機已到。他派人與息侯聯繫,息侯想借刀殺人,向楚文王獻上一計:讓楚國假意伐息,他就向蔡侯求救,蔡侯肯定會發兵救息。這樣,楚、息合兵,蔡國必敗。楚文王一聽,何樂而不為?他立即調兵,假意攻息。蔡侯得到息國求援的請求,馬上發兵救息。可是兵到息國城下,息侯竟緊關城門,蔡侯急欲退兵,楚軍已借道息國,把蔡侯圍困起來,終於俘虜了蔡侯。
蔡侯被俘之後,痛恨息侯,對楚文王說:息侯的夫人息媯是一個絕代佳人。他這話是刺激好色的楚文王。楚文王擊敗蔡國之後,以巡視為名率兵到了息國都城。息侯親自迎接,設盛宴為楚王慶功。楚文王在宴會上,趁著酒興說:“我幫你擊敗了蔡國,你怎麼不讓夫人敬我一杯酒呀?”息侯只得放夫人息媯出來向楚文王敬酒。楚文王一見息媯,果然天姿國色,馬上魂不附體,決定一定要據為己有。第二天,他舉行答謝宴會,早已布置好伏兵,席間將息侯綁架,輕而易舉地滅了息國。

借道伐蜀

戰國時期周慎靚王姬定六年,前316年,蜀國擊退巴國來犯軍隊,得勢的蜀王決定伐苴另立新苴侯。秦惠王垂涎蜀國富饒,欲派兵攻打,但秦將對蜀地道路不甚了解,張儀出謀製作五頭石牛,將黃金鑲在牛尾下,由其子張若護送給苴國,苴侯高興的承諾願助秦國借道伐蜀,張若又到苴蜀邊界向人們大肆宣傳說”秦惠王願與苴國結秦晉之好,送給苴國了五頭石牛。這可不是一般的石牛,這是秦國才有的石料做的,而且石牛還有靈性,晚上會偷偷的吃草,吃飽了也會拉屎,但它們拉的屎是黃金“。
前316年,秦滅蜀吞苴
前316年,秦滅蜀吞苴
蜀王杜蘆是一位在年輕氣盛的君王,但有時候氣盛太過了也未免是好事,擊退巴國來犯軍隊的他,決定伐苴另立新苴侯,他忘了上幾輩為什麼要建苴國,他更忘了上一輩為什麼對苴侯忍氣不發,他沒有思考,或許沒想去思考,也沒想聽廷上百官對他的進諫,他令五組勞工限期開鑿蜀國至苴國的道路,以便快速出兵打擊越來越不聽話的苴國,另外要奪來秦惠王送給苴侯的五頭能拉黃金屎的石牛。
張若在苴國關注著蜀國至苴國的道路修拓進展,終於等到蜀王杜蘆親自率兵,令“五丁力士”(即五組勞工)引路攻打苴國,這條路就是後來的蜀道。苴侯急忙請張若回秦國求秦王出兵援救。蜀王杜蘆也派使者與秦結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但狡詐的秦惠王嬴駟收了二國的禮物后,便派張儀、張若、司馬錯率隊攻打蜀國。苴侯為表誠意大開城門,秦兵蜂擁而入走石牛道(今劍閣金牛道/劍閣道)滅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廢,蜀太子逃到彭鄉(今彭州)被捉。
蜀、苴二國同年滅亡。苴侯或許不記得春秋時期“假道伐虢“的故事了。

劉備入川

劉璋開門揖盜,讓劉備入川,結果自己丟了老命。像劉備這樣用“假道伐虢”之計取勝的戰例,古代戰爭中還有不少。當然,所謂,假道”的方式,必須根據當時的情況靈活掌握。

三十六計


簡介

《三十六計》第二十四計-假道伐虢,指以借路為名,實際上要侵佔該國(或該路)。虢,諸侯國名。也作“假道滅虢”“假途滅虢”。

原文

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①。困,有言不信②。

註釋

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
①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假,借。句意為:處在兩個大國之 中的小國,敵方若脅迫小國屈從於他時,我則要藉機去援救,造成一種有利的軍事態勢。
②困,有言不信:語出《易經.困》卦。困,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坎下兌上),上卦為兌為澤,為陰;下卦為坎為水,為陽。卦象表明,本該容納於澤中的水,離開澤而向下滲透,以致澤無水而受困,水離開澤流散無歸也自困,故卦名為“困”。“困”,睏乏。卦辭:“困,有言不信。”意為,處在睏乏境地,難道不相信這計嗎?此計運用此卦理,是說處在兩個大國中的小國,面臨著受人脅迫的境地時,光是嘴上說,而沒有實際行動,那是不會使它相信的。

理念

處在敵我兩大國中間的小國,當受到敵方武力脅迫時,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態,把力量滲透進去。當然,對處在夾縫中的小國,只用甜言蜜語是不會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護”為名,迅速進軍,控制其局勢,使其喪失自主權。再乘機突然襲擊,就可輕而易舉地取得勝利。

作品出處


《假道伐虢》選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后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后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后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按語

漫畫假道伐虢
漫畫假道伐虢
假地用兵之舉,非巧言可誑,必其勢不受—方之脅從,則將受雙方之夾擊。如此境況之際,敵必迫之以威,我則誑之以不害,利其倖存之心,速得全勢,彼將不能自陣,故不戰而滅之矣。如:晉侯假道於虞以伐虢,晉滅虢,虢公丑奔京師,師還,襲虞滅之。

解析

這條按語講了一種情況,說是處在夾縫中的小國.情況會很微妙。一方想用武力威逼他,一方卻用不侵犯它的利益來誘騙它,乘它心存僥倖之時,立即把力量滲透進去,控制它的局勢,所以,不需要打什麼大仗就可以將它消滅。
其實,此計的關鍵在於“假道”。善於尋找“假道”的借口,善於隱蔽“假道”的真正意圖,突出奇兵,往往可以取勝。

戰例分析


1968年,蘇聯在武裝入侵捷克前三個月,把東德、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四國軍隊集結在捷克境內的勃黑米亞森林中,名為軍事演習,實際上是為蘇聯而後入侵捷克,所進行的前期偵探行動。同時,在演習中,蘇聯故意把將要實施戰略入侵的實戰部隊,作為演習隊伍的先頭兵,一同參與軍演。
為了迅速佔領捷克的國際機場,蘇聯又派遣一架大型運輸機飛抵其機場上空,以機械故障為由,要求緊急停靠在捷克的國際機場上。當運輸飛機一著陸,機艙里突然出現七十多名全副武裝的蘇聯先遣部隊,迅即控制了整個機場,以使蘇聯大批的後續部隊安全、及時地抵達捷克著陸點,並很快地侵佔了捷克全境。蘇軍以“演習”、“故障”為由,而事前“假道”於捷克境地,不失為假道伐“捷”的範例。

用計賞析


“假道伐虢”是以借路滲透,擴展軍事力量,從而不戰而勝的謀略。其關鍵在於:對處於敵我兩個大國中的小國,當敵人脅迫它屈服時,一方要立即出兵援救,藉機把軍事力量擴展出去。對處在窘迫狀況下的國家,光空談而不付諸行動,是不會被其信任的。應抓住其僥倖圖存的心理,乘機滲透,以便控制局勢,將其吞併。
企業經營者應用此計,關鍵在於“假道”。當競爭對手的力量較強大時,依靠其他強者求得生存發展;當弱小的企業面臨危機,可以通過技術援助控制或兼并他人的企業;也可以通過別的渠道,迂迴發展,最後達到戰勝對手、奪取市場的目的。
核心內容:
1.a)為攻打與他相鄰的第三國虢國而請求虞國允許行軍通過,得到了許可之後不僅攻打虢國,而且接下來佔領虞國。借行軍通過實行吞併的計謀。
b)在不讓對手意識到其行動最後結局的情況下,促使他為自己掘墓/為實現與本來的意願相反的目的創造有利的條件/為做到與本來打算完全相反的事創造有利的條件;先許諾只要一個小指,然後卻抓住整隻手。
c)通過一個誘人的目標贏得對方,為的是引對方進入他渾然不知、不符合其意圖的另一個目標;實現先明后兩個目標之計。
2.a)聲明軍隊借道通過一個國家,事實上卻有意佔領它。
b)用不引人懷疑的方法/提出有說服力的理由,找借口誘導對方放開其領土,目的是接著佔領它;掩飾佔領意圖的計謀。

商場案例


國際貿易
圖德拉是委內瑞拉一位自學成材的工程師,他一開始想做石油生意。可是他與石油界既無聯繫又沒有一事實上的資金做基礎,只好採取間接而進的辦法。
通過調查,他打聽到阿根廷需要購買兩千萬美元的甲烷,又打聽到阿根廷的牛肉過剩。於是,他飛到西班牙,探知那裡的造船廠正為沒有訂貨而發愁,便告訴西班牙人說:“如果你們收購我手中的兩千萬美元的牛肉,我就在你們的造船廠訂購一艘造價兩千萬美元的超級油輪。”
由於西班牙牛肉銷量大,西班牙人便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議。這樣,圖德拉就把阿根廷的牛肉轉手賣給了西班牙。同時他又找到一家石油公司,以購買對方兩千萬美元的甲烷為交換條件,讓石油公司租用正在西班牙製造的超級油輪。
利用這種迂迴發展的戰術,圖德拉單槍匹馬,殺進了石油海運的行列,開始了前途遠大的經營。經過幾年努力之後,圖德拉積累了雄厚的資金,並創辦了自己的石油公司。
呂不韋奇貨可居助異人
秦昭王時,陽翟(今河南禹縣)商人呂不韋去趙國都城邯鄲做生意。當時,秦國公子異人(后返秦改名子楚)在趙國做人質,“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一眼便看中異人“奇貨可居”,主動登門拜訪。呂不韋對異人說:“我可以使您顯赫。”異人無奈而笑道:“待你顯赫之後,再讓我借光吧!”而呂不韋則嚴肅地說:“您有所不知,是我的顯赫需要藉助您的顯赫啊!”於是,兩人入座深談。其後,異人頓首發誓說:“計成,我將與君共享秦國之利。”
呂不韋以往之生意,販賤賣貴,總共積累,只有千金。他拿出五百金給子楚,讓其進用、結交賓客。以所餘五百金,置妥奇物玩好,他親自攜帶西行秦國,通過秦國太子華陽夫人的姐姐,轉給華陽夫人。當時的秦國,秦昭襄王還在位;此前,公元前267年,秦太子死,昭襄王以其第二個兒子安國君為太子。安國君有兒子二十餘個,異人便是其中的一個,其母親為夏姬。安國君真正喜歡的是華陽夫人,因而立華陽夫人為正,只是華陽夫人沒有兒子。
呂不韋在華陽夫人的姐姐面前,“稱讚”異人賢孝;他說,異人賓客遍布天下,而且常常日夜哭泣,思念安國君與華陽夫人,並說異人以華陽夫人為青天。呂不韋還對華陽夫人的姐姐說:“我聽說,以色事人,色衰之後,愛情鬆弛。現在,華陽夫人與安國君恩恩愛愛,然而沒有兒子。如果華陽夫人不在繁華時樹木,趁早結好於二十餘個兒子中的賢孝者,舉嫡收子;則色衰情弛之後,即便能夠開口也難以如願啊!現在,異人賢孝,他理解自己處於長幼之間,地位難以為嫡。華陽夫人誠以此時向安國君提出以異人為嫡,則‘異人無國而有國,夫人無子而有子’。異人為子、子者為王,華陽夫人就能夠實現:夫在而重尊,夫去不失勢。這是‘一言而萬世之利’的考慮啊!”
於是,華陽夫人收異人為子,安國君立異人為嫡。與此同時,安國君還請呂不韋以師傅名義輔佐異人;異人名譽日盛。
呂不韋在邯鄲娶了趙姬,趙姬天姿國色。異人好色,見趙姬,便想與之白頭偕老,竟然開口請呂不韋相讓。呂不韋含怒,但是他想:既然我已經破家釣奇,怎麼能夠半途而廢呢?於是,他深謀遠慮,狠心地獻出了趙姬。當時,趙姬已經懷孕,她瞞著異人,期年生子,取名政,就是後來的秦始皇。
公元前257年,安國君立異人為嫡之後,秦昭王出兵圍攻邯鄲,趙國要殺掉作為人質的異人。呂不韋以六百金賄賂趙國守將,助異人隻身脫逃。趙國又要殺掉異人之妻趙姬及子嬴政,趙姬本為趙國的豪家之女,因此得以隱匿存活。
公元前249年,秦昭襄王死,太子安國君即位(即孝文王),華陽夫人為王后,子楚(即異人)為太子。孝文王除孝三天亦死;於是,子楚即位,就是秦庄襄王,華陽夫人為太后,子楚生母夏姬也尊為太后。子楚夫人趙姬攜子嬴政回到秦國。秦庄襄王隨即以呂不韋為丞相,封其為文信侯,食邑為河南雒陽十萬戶。三年之後,公元前246年,秦庄襄王死,年方十三的嬴政即位。秦王嬴政拜呂不韋為相,尊為“尚父”。呂不韋還組織集成了一部“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的不朽之著《呂氏春秋》。
一個商人,沒有家族背景,處心積慮地憑藉千金成本,“假道伐虢”;十年時間,博弈成十萬戶侯,如果僅從商戰角度審視,亦堪為經典案例啊!
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