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志

中國記載明代遼東地區的志書

遼東志全書九卷,明任洛等纂修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刻本,九行十八字,黑口,四周雙邊。此志傳本稀見,據載日本前田利為藏有原本。前田氏於日本大正元年,鉛排付印。其後羅振玉輯入《遼海叢書》。據書前金毓黼校印序知,此書清初實有傳本,又有人推測唯“其所紀間涉建州舊事,館臣懼觸忌諱”之故,《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不敢收錄,藏書家書目也不敢著錄,隱晦於世二百餘年。除日本外,天津、湖北及台灣也藏有原本。

目錄

正文


中國記載明代遼東地區的重要志書。於明正統八年(1443)遼東都指揮僉事東魯畢恭、左府都督僉事汝南王祥開始纂修,弘治元年(1488)成書。據後人記載,其內容分: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城池〔道〕里,以及山川形勝、坊郭屯堡、烽堠土產、貢賦戶口、學校軍衛、廨宇鋪舍、壇場寺觀、橋道驛程、宦跡人物、雜誌詩文等類。但原書失傳。嘉靖八年(1529)巡撫直隸婺源潘珍等重修,書未成即逝世。嘉靖十六年左僉都御史河南鈞州人任洛、工科左給事中福建福清人薛廷寵續成,流傳至今。據董越序言,任洛本較舊志有所補充和訂正,如風俗形勢舊志合為一類,任本則分開敘述;人物流寓舊志未註明來歷,任本亦詳加補錄,分司、監、苑、衛所,任本繫於“公署”一類,關隘水道及驛傳,都有記載。由於作者當時同出自軍衛外徼,將科目節義比於武弁人材;朝鮮和女直(即女真),從前多半居於遼地,仍附錄於後。全書分9卷:地理志、建置志、兵食志、曲禮志、官師志、人物誌、藝文志、雜誌、外志,是研究東北歷史地理的一部重要史籍,影響較大。嘉靖四十四年,巡按御史李輔認為“舊志舛訛脫落甚多”,又進行重編,越六月而成,名為《全遼志》。此書共分6卷,19篇:圖考志、沿革志、山川志、賦役志、邊防志、兵政志、馬政志、職官志、選舉志、宦業志、人物誌、典禮志、風俗志、方物志、祥異志、故跡志、雜誌、藝文志(上下)、外志。後者較前者有增刪,綱目多所更定。《全遼志》實際是《遼東志》的第三次續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