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人
中國沿海地區水上居民統稱
疍家人是對中國沿海地區水上居民的一個統稱,主要分佈於福建福州、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份。
關於“疍家”起源的N種說法:
疍民即水上居民,因像浮於飽和鹽溶液之上的雞蛋,長年累月浮於海上,故得名為疍民。疍民據人類學家考察分析,證實不屬於一個獨立民族,而是我國沿海地區水上居民的一個統稱,屬於漢族。疍民祖籍多為陽江、番禺、順德、南海等縣的水上人家。現在主要分佈在廣東的陽江、番禺、順德、南海,廣西的北海、防城港,海南三亞等沿海地區。
一般把生活在水上以打魚為生的小漁民家庭為“疍家”,他們沒有大船,無法遠航,只能在近海捕魚。漁港里也沒有他們的一席之地。退潮時,他們下籠下網,捕些魚蝦。生活隨著潮汐變化而變化。
疍家人
根據沙田疍家文化博物館提供的舊圖片顯示,從元朝到清朝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疍民備受欺凌,他們沒有部落,沒有田地,以海為生。岸上的原住居民規定“疍民”不準上岸居住,不準讀書識字,不準與岸上人家通婚,科舉的名冊中也從來沒有“疍民”的名字。
疍民在很多不明故里的人眼裡是被欺凌者的代名詞。但正是這樣一個弱勢族群,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用簡樸的智慧圍海造田,造出了灘塗沃野,創造了鹹水種植方法,修築海邊基圍養蝦種植莞草,把陸地從海中一點點“圍”出來。
由於靠近大海,大風大浪讓疍民的生存時刻受到威脅。打魚也很難滿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於是,一部分疍民開始向岸上悄悄發展,演變成為具有新的生活方式的“兩棲疍民”。
鹹水歌唱出獨特水鄉風情
疍家人
鹹水歌沒有固定的歌譜,基本上就一個調。鹹水歌的流傳方式非常原始,歌曲沒有固定的歌譜,也沒有專人去教,都是老一輩人口口傳唱。至於“鹹水歌”的名稱來源,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與疍民生活的地域有關。疍家人生活的珠三角地區地處海河交界地帶,每當南海咸潮湧入,鹹水流經的地方大多是疍民聚居之地。由於長期與鹹鹹的大海打交道,因此疍家人傳唱的歌被稱為“鹹水歌”。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鹹水歌的“咸”字主要指與男女私情有關的事。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咸”字在粵方言中繼承了古義。由於鹹水歌中反映男歡女愛內容的情歌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所以叫做“鹹水歌”。
根據史載,明末清初時,鹹水歌已為人們所傳唱,成為疍民婚嫁生活的重要內容。到清代,鹹水歌已相當盛行,在江河邊上經常可聽到鹹水歌聲。保留至今的一些鹹水歌中,多數以情歌為主,表達男女青年追求美好愛情,嚮往幸福生活的真摯情感。
三亞疍家—風俗文化
疍民風俗:疍家人住的地方叫作“疍家棚”,是傍岸臨水架設的棚戶,竹瓦板壁,陳設簡單,衛生清潔。
三亞疍民—語言
三亞疍民世居三亞,祖籍多為陽江、番禺、順德、南海等地,無統一的語言,三亞南海地區、海棠地區、昌江縣海尾地區,陵水縣新村港等地通行粵語,使用的是祖籍語言,而大部分地區如保平港、望樓港等地區語言多與當地居民同化。
三亞疍民—信仰
三亞疍民信仰佛教,但更信奉龍皇,在三亞港媽祖廟、保平港五龍公廟,每逢初一、十五疍民都要去上香,備豬、羊奠祀。
三亞疍民—服飾
疍民的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舊時以漢服為主,現在隨時代變遷,以時裝為主。疍民喜歡的首飾與漢族基本相同,但更偏愛於玉器。玉為濕潤而有光澤的美石,是潔白美好的象徵。疍家姑娘偏愛的是碧玉和翡翠。以碧玉或翡翠雕成直徑為2厘米左右大小的單孔圓環,然後配上3克左右的細金鏈作為別具一格的耳墜。疍家姑娘都愛打“腦髻”,金光閃閃的細鏈條耳墜別在雙耳上方,耳朵下方懸吊著綠光閃耀的碧玉式翡翠環。它給颯爽英姿的疍家姑娘增添了媚人的光彩,它象徵著純潔、美好、富有、幸福、吉祥如意。
疍家人
疍家姑娘勤勞、善良、美麗、聰明、賢慧。舊時,當他們的兄長、丈夫出海打魚時,她們就默默地為他們祈禱。出遠海遲遲未歸時,她們就上媽祖廟、五龍公廟為他們祈禱神靈保護……
疍家人的婚禮
疍家人結婚的時候,親朋以製作疍家衣的布匹為賀禮來贈與新婚人。通常是按製作單件的疍家衣來決定送贈的長短,一般是以五尺布制一件上衣。新娘子也會特地選用紅色的棉布製作疍家衣來充當新婚禮服。按照當地以前的風俗,每個疍家出嫁女,家人都會送六尺衫布作為嫁妝。結婚前,女的就將這些嫁妝製造成紅色的婚衫和有花邊的裙子。而男的則是高領空鈕扣的上衣,黑色長褲子。
疍家人
疍民子女結婚雖然遵循父母親之命、媒妁之言,但有著自己的特色,不乏浪漫的色彩。清代文學家屈大均撰《廣東新語·舟語·蛋(疍)家艇》曰:“諸蛋以艇為家,是曰蛋家。其有男未聘,則置盆草於梢;女未受聘,則置盆花於梢,以致媒妁。婚時以蠻歌相迎,男歌勝則奪女過舟。”清代詩人陳曇《疍家墩》詩詠道:“龍戶盧余是種人,水雲深處且藏身。盆花盆草風流甚,競唱漁歌好締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