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葆嘉
李葆嘉
李葆嘉 1951年生。語言科技新思維的倡導者。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聯繫導師,兼南京師範大學語言科技研究所所長、語言信息科技中心(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有論文150餘篇、著作18種行世海內外。
下放農村十年。
1981年 畢業於鹽城師範學院中文系。
1986年 畢業於徐州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史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
李葆嘉
1990年 任江蘇教育學院講師。
1991-1992年 任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校長。
1994年 晉陞為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1995年起 任中文系、文學院漢語教研室主任和教學委員會委員。
1996-1997年度 在北京大學中文系理論語言學專業做訪問學者。
1996年 應邀赴台灣地區出席個人著作發布會。
1999年 破格晉陞為教授。
2001年 任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語言科學及技術系主任、語言科技研究所所長。
2002-2003年度 應邀赴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擔任訪問教授。
2008年 主持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語言科技創新及工作平台建設”。
2009年 任南京師範大學語言科技研究所所長。
2010年 任語言信息科技中心(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
致力於傳統語言學、歷史語言學、理論語言學、語義語法學、元語言理論、幼兒語言學、話語行為研究、語言史、語言學史、語言文化哲學與語言科技等領域的研究。形成了中國傳統方法與西方現代理論、微觀深入考證和宏觀系統闡釋、語言學與相關學科融會貫通的研究風格。
著作部分
一、撰著
1.《東台市志·方言篇》,江蘇科技出版社1994年。
2.《清代上古聲紐研究史論》,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3.《新刊點校廣韻》,收入《傳世藏書·語言文字·二》,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年。
4.《廣韻反切今音手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5.《混成與推移:中國語言的文化歷史闡釋》,台灣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6.《當代中國音韻學》,廣東教育出版1998年。
7.《理論語言學:人文與科學的雙重精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8.《漢語起源與演化模式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9.《隋唐音研究》(葛毅卿遺著,李葆嘉理校),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十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江蘇省圖書出版獎。
10.《中國語言文化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11.《漢語的祖先》(王士元主編,李葆嘉主譯),中華書局2005年。
12.《語義語法學導論:基於漢語個性和語言共性的建構》,中華書局2007年。
13.《中國轉型語法學:基於歐美模板與漢語類型的沉思》,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十一五江蘇省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14.《一葉集》,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年。
15.《鉤沉錄》,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年。
16.《清代古聲紐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7.《歐美辭彙語義學理論》(D. Geeraerts: Theories of Lexical Semantics,與司聯合、李炯英合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18.《現代漢語析義元語言研究》,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二、編撰
1.《大學語文教程》(編委,撰寫“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
2.《語言學新探》(編委),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3.《中國語言學大辭典》(撰寫“語言學史卷·訓詁學史”、“人物·清代和現代蘇滬浙”),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4.《語言學概論》(撰寫第六章第二節),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4年。
5.《現代漢語自考輔導》(副主編,撰寫“文字章”),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6.《中國語言學人名大辭典》(編委,負責“江蘇省人名”),嶽麓書社1997年。
7.《江蘇文化史論》(編委,撰寫“江蘇文化沿革”、“江蘇語言文化”),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8《語言文字原理》(第二主編),嶽麓書社1995年。改名《語言理論》,中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9.《引玉集:語言學和文獻學研究論集》(主編),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2000年。
11.《實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名譽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年。
12.《文瀾現代漢語小詞典》(名譽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年。
13.《語言科技人才培養論壇文集》(主編),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14.《蜘蛛:社會網路分析技術》(W.deNooy, A. Mrvar, V.Batagelj: Explorator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ith Pajek;審訂),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
15.《雙語兒童:早期發展及語言接觸》(V.Yip, S.Matthews: The Bilingual Child:Early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Contact;審訂),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16.《語言科技文庫》(7個系列34部;總主編),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201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論文部分
1.《“句”字右文說》,《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85年第2期。
2.《國外對索緒爾符號任意性原則的批評》,《語言學通訊》1985年第4期。
3.《荀子的王者制名論與約定俗成說》,《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86年第4期。
4.《論語言符號的可論證性》,(1)全國首屆青年語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華中師範大學1986年;(2)《語法求索》(《論語言符號的可論證性(提要)》),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5.《我國地名語源學的濫觴》,《地名知識》1987年第3期。
6.《無標點修辭三則》,《語言學通訊》1987年第1期。
7.《索緒爾任意性原則的含義是什麼》,《語言學通訊》1987年第4期。
8.《就〈詩經·秦風〉論毛傳鄭箋之異同》,《活頁文史叢刊》1987年總257期。
9.《試論文字發展基本規律的虛構性》,(1)《語言學通訊》1988年第1期;(2)《江蘇社聯通訊》(題名《文字自源借源論》)1988年第7~8期合刊;(3)《中國語言學發展方向》,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
10.《我國地名詞典的雛形》,《地名叢刊》1988年第1期。
11.《何新〈諸神的起源〉聲訓辯證》,《揚子青年語言學論稿》(油印本)1988年創刊號。
12.《〈廣韻四聲韻字今音表〉校讀雜記》,《中國語文》1988年第5期。
13.《對清儒上古聲紐研究的評價》,《青年漢語史學論壇》(油印本)1988年總第2期。
14.《〈漢語語音史·先秦音系〉補苴》,《古漢語研究》1989年第1期。
15.《〈方言志注音小議〉的異議》,《揚州史志》1989年第2期。
16.《〈廣韻四聲韻字今音表〉校讀雜記(續)》,《古漢語研究》1990年第1期。
17.《〈周易〉修辭舉隅》,《鹽城教育學院學刊》1990年第2期。
18.《徐用錫舌上古讀舌頭說述論》,(1)《揚州教育學院學刊》1990年第3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1年第4期。
19.《方以智撰刊〈通雅〉考辯》,(1)《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0年第4期;(2)《辭書研究》(題名《方以智撰刊〈通雅〉考述》)1991年第4期。
20.《論語言類型與文字類型的制約關係》,(1)《南京師大學報》1990年第4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0年第12期;(3)《高等文科學報文摘》1991年第1期;(4)《漢字漢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21.《試論原始華夏語的歷史背景(提綱)》,《語言學通訊》1990年第1~2期合刊。
22.《關於章黃古聲紐說的若干問題》,《活頁文史叢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23.《新化鄒氏古聲二十紐說研究》,《古漢語研究》1991年第1期。
24.《論李元的古聲互通說》,(1)《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2年第1期。
25.《論語言符號與文字元號的區分度互補原理》,(1)《江蘇社會科學》1991年第2期;(2)入選《中國語言學年鑒》,語文出版社1993年;(3)入選《江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精選(1990-2001)》,《江蘇社會科學》編輯部2002年。
26.《漢字文化圈與漢字的科學研究》,(1)《徐州教育學院學刊》1991年第3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1第12期。
27.《柳暗花明又一村——〈古漢語同義修辭〉評介》,《營口師範專科學院學報》1991年第3期。
28.《〈水滸〉一百零八將綽號繹釋》,《明清小說研究》1991年第3期。
29.《釋“海”》(署名李嘉),(1)《中文自學指導》1991年第5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1年第8期。
30.《展望世紀交會的漢語音韻學研究》,(1)《雲夢學刊》1992年第1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3年第1期。
31.《論清代上古聲紐研究》,《語言研究》1992年第2期。
32.《論〈廣韻〉反切的今音標讀》,《鹽城教育學院學刊》1992年第2期。
33.《漢語音韻研究的歷史考察與反思》,(1)《南京師大學報》1992年第2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2年第6期;(3)《中國語言文字資料信息》1992年第4期。
34.《論漢語音韻研究的傳統方法與文化學方法》,(1)《江蘇社會科學》1992年第4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2年第8期。
35.《試論語言的發生學研究》,(1)《南京師大學報》1994年第1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4年第4期;(3)《高校文科學報文摘》1994年第3期。
36.《論夏燮的古聲合用說》,(1)《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1期;(2)《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4年第6期。
37.《論語言符號的可論證性、論證模式及其價值》,(1)《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4年第6期。
38.《論索緒爾符號任意性原則的失誤和復歸》,(1)《語言文字應用》1994年第3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4年第11期。
39.《古韻十二攝三十六部系統之假定》,《語言研究》(漢語音韻學第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增刊。
40.《論漢語音韻的文化內涵》,(1)《江蘇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4年第10期。
41.《漢語漢字文化研究的再深入》,《漢字文化》1994年第4期。
42.《文化語言學研究的理論探討》,《漢語學習》1994年第5期。
43.《論漢語音韻研究的人文傳統》,《語言文化學刊》1994年第10期。
44.《華夏漢語三元混成發生論》,《建設中國文化語言學》,北方論叢叢書1994年。
45.《論華夏漢語的混成發生和推移演變》,韓國《中國人文科學》1994年總12期。
46.《海外的中國古音研究》(馮蒸合作),(1)《學術研究》1995年第1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6年第1期。
47.《參與:中國文化語言學的當代意識》,《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
48.《論華夏漢語混成發生的考古文化與歷史傳說背景》,(1)《東南文化》1995年第2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5年第9期。
49.《普林斯頓方言逆推模式述論——漢語史研究理論模式論之二》,《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
50.《論古音十九紐的重新發現》,(1)《南京師大學報》1995年第2期;(2)《高校文科學報文摘》1995年第5期。
51.《㮇字形義考》,《文教資料》1995年第3期。
52.《高本漢直線型模式述論——漢語史研究理論模式論之一》,《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
53.《張琨時空二維研究模式述論——漢語史研究理論模式論之三》,《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
54.《論橋本萬太郎的推移模式及相關問題——漢語史研究理論模式論之四》,《雲夢學刊》1995年第4期。
55.《論漢語史研究的理論模式》,(1)《語文研究》1995年第4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6年第3期。
56.《論明清官話的市民文化內涵》,《南京社會科學》1995年第6期。
57.《人類文字起源多元發生論》,《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5年第6期。
58.《天問:華夏漢語祖先安在》,台北《國文天地》1995年總117號。
59.《人類文字起源多元發生論(續)》,《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6年第1期。
60.《〈廣韻〉真諄部反切下字類隔芻議》,《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1期。
61.《清代古音學研究的樞紐——鄒漢勛古音學述論》,《徐州教育學院學刊》1996年第1期。
62.《〈水滸〉英雄綽號修辭藝術論》,《修辭學習》1996年第1期。
63.《論文化研究中的音韻導入》,《江蘇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
64.《“逄”為“逢”訛變說》,《語文之友》1996年第2期。
65.《〈清代上古聲紐研究史論〉概要》,《文教資料》1996年第3期。
66.《“伊惜”解》,(1)《語文之友》1996年第3期;(2)《學語文》1996年第4期。
67.《論文史研究中的古音偽證》,(1)《南京師大學報》1996年第4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7年第2期。
68.《中國當代的漢語音韻學研究》,《學術研究》1996年第9期。
69.《台灣聲韻學當前研究的狀況》(竺家寧發言,李葆嘉記錄整理),《音韻學研究通訊》1996年第17~18期合刊。
70.《七十年來上古聲紐研究論著分類目錄》,《音韻學研究通訊》1996年第19-20期合刊。
71.《中國語的歷史和歷史的中國語——7000年中國語史宏觀通論》,日本《中國語研究》1996年總38號。
72.《〈廣韻〉大韻韻目與小韻韻目之同字切異考》,《語言研究》(漢語音韻學第四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增刊。
73.《論漢語史研究的“混成發生·推移發展”模式——漢語史研究理論模式論之五》,《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
74.《論華夏漢語的原初證音法與反切法的產生》,(1)《南京師大學報》1998年第2期;(2)《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8年第4期。
75.《論混合的語言和語言的混合》,《語言研究集刊》(張璇合作)第6輯,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76.《吐火羅語文與早期漢譯佛經文本》,《語言研究》(漢語音韻學第五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增刊。
77.《論華夏漢人對語音的自然感知》,《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78.《中國混合語的研究現狀和理論探索》(張璇合作),《語言研究》1999年第1期。
79.《音樂文化模式與語言文字模式的相關性》,《音樂教育》1999年第3期。
80.《教材的理想和理想的教材》,《南京師大學報》1999年第12期。
81.《現代語言起源的化石解剖學和分子生物學思考》,(1)《南京師大學報》2000年第4期;(2)《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0年第6期。
82.《清代琉球官話課本南京音系說》,《漢語音韻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公司2000年。
83.《〈馬氏文通札記〉辯證——兼論〈馬氏文通〉的三種價值》,《語言研究集刊》第7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84.《語言是人類的精神家園》,《科研論文閱讀與寫作》,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85.《科研論文的格式體例與實施程序》,《科研論文閱讀與寫作》,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86.《論漢語方言的民系本質與格局形成》,(1)第二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2001年4月蘇州大學;(2)《吉林師範大學學報》(題名《漢語方言格局歷史演變論略》)2004年第3期。
87.《論現代漢語元語言系統研究及其價值》(安華林合作),全國現代漢語辭彙規範問題學術研討會(2001年12月廈門大學)論文。
89.《論20世紀中國轉型語法學》,(1)《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2)《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2年第3期。
91.《論語言科學與語言技術的新思維》,《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92.《漢語元語言系統研究的理論建構及其應用價值》,《南京師大學報》2002年第4期。
93.《語言學的淵源、流派及其學科性質的變遷》,《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
94.《語言科技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建構》,《創新教育在課堂》,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95.《明清西洋傳教士官話課本音系研究》,(1)香港大學國際明清學術研討會論文,2002年;(2)《明清學術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96.《論言語語言學的語層性、語域性和語體性》,(1)《語文研究》2003年第1期;(2)《言語與言語研究》(題名《語層性·語域性·語體性》),崇文書局2005年。
97.《廣西民族語言文化大觀——〈廣西通志·少數民族語言志〉介評》,《廣西地方志》2003年第1期。
98.《語義語法學理論和元語言系統研究》,(1)《深圳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2)《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3年第4期。
99.《漢語的詞義搭配和義征的提取辨析》,(1)香港浸會大學語文研究中心演講,2002年11月;(2)《蘭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3)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2004年第4期;(4)《漢語語法研究的新拓展》(新世紀第二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0.《人工語言腦:自然語言處理裝置研製的新思路》,(1)第四屆漢語辭彙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香港城市大學2003年6月;(2)第二屆海外中國語言學者論壇演講,徐州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2004年6月。
101.《論中國宏觀語言學的理論方法》,語言比較與語言接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廣西大學2003年11月。
102.《漢語方言研究的技術化思路》,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第12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貴州大學2003年7月。
103.《明清官話基礎方言南京說綜論》,第三屆官話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貴州大學2003年7月。
104.《舟山方言與東海文化》,(1)《舟山海洋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2)《〈舟山方言與東海文化〉序》,《舟山方言與東海文化》(徐波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105.《論現代漢語元語言系統研究》(安華林合作),《辭彙學理論與應用(二)》,商務印書館2004年。
106.《論現代漢語日常語域信息庫的研製》(唐萍合作),(1)全國第二屆博士生學術論壇(華東師範大學2004年5月)專家講座;(2)第四屆中文電化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數字化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和方法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108.《華澳語系假說的論證與史前核心詞表的建構》,(1)中國語言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寧夏大學2004年6月;(2)《楚風漢韻何悠悠:廖序東90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09.《〈過渡語理論與語言教學〉序》,《過渡語理論與語言教學》(司聯合著),河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
110.《〈隋唐音研究〉與中古漢語音韻》,《音史新論》,學苑出版社2005年。
111.《代序:探索的足跡》,《現代漢語釋義基元詞研究》(安華林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112.《語言學大師之謎和心理索緒爾》,《索緒爾研究在中國》,商務印書館2005年。
113.《玄牝象與原子論:東西方本原哲學的差異》,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總11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14.《“海”、“島”的名義變遷》,首屆中國海洋文化節“東亞島嶼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浙江岱山2005年6月。
115.《共知、共享、共研:語言研究科技的工具與資源》(許超、時秀娟合作),語言學研究手段現代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大學2005年11月。
116. Semantic Grammar and Metalanguage Theory(《論語義語法學與元語言理論》),(1)第六屆漢語辭彙語義學研討會論文,廈門大學2005年4月;(2)Proceeding of 6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第六屆漢語辭彙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Singapore Colips Publications2006年。
117.《元語言符號與語言基因圖譜分析工程》,《符號學與符號學新論》,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118.《漢語時間詞的模糊性與精確性之探析》(章婷合作),《河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119.《MSN理論的研究目標、原則和方法》(李炯英合作),(1)《當代語言學》2007年第1期;(2)《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3期轉載。
120.《試論辭彙系統的語義性本質》(李瑞合作),《江蘇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121.《論歷史上的漢語化進程和當代的漢語國際化》,(1)上海世博會語言環境建設國際論壇論文,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聯辦,2005年9月;(2)《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122.《試論析義元語言標記集的建構》(孫道功合作),《語言文字應用》2008年第2期。
123.《沙加爾漢-南語系假說的三階段》(李艷合作),《南京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
124.《語言科技創新及工作平台建設方案》,第七屆全國漢語辭彙學術研討會論文,河北大學2008年10月。
125.《動核結構的“辭彙語義-句法語義”銜接研究》(孫道功合作),《語言文字應用》2009年第1期。
126.《漢-蕃語族:德里姆的假說及其證據》(李艷合作),《外語學刊》2009年第3期。
127.《論語形語法學和語義語法學》,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語言文字與教學的多元對話》(語言文字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2009年。
128.《語言符號的可論證性三論》(一論:荀子的王者制名論與約定俗成說;二論:論索緒爾符號任意性原則的失誤與復歸;三論:論語言符號的論證模式及其價值),《中國語言象似性研究論文精選》,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129.《先秦名論:認知-思辨論和倫理-權術論》,(1)《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年2期;(2)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2010年11期。
130.《親緣比較語言學:超級語系建構中的華夏漢語位置》,(1)華中科技大學語言研究所講座,2008年10月;(2)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講座,2008年11月;(3)中國語言學會第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內蒙古大學2010年8月;(4)《研究之樂:慶祝王士元先生七十五壽辰學術論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131.《物色詞的演化軌跡及其認知機制》(李堯合作),《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0年第7期。
132. Self-constructive Ability of Individual Cognitive Semantic Network(《個體認知語義網路的自建構能力》),(1)南京國際文化符號學研討會暨第八屆全國語言與符號學研討會論文,南京師範大學2008年11月;(2)《中國符號學研究》2010年總第4期。
133.《莫斯科語義學派:語義元語言研究》,《君子懷德:古德夫教授紀念文集》,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134.《原始漢藏語的韻母系統》(司聯合合作),《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135.《論當代漢語新詞的詞音結構多音節化》(邱雪玫合作),《語言文字應用》2011年第1期。
136.《〈廣韻四聲韻字今音表〉校讀雜記》,載《廣韻校本》(周祖謨),中華書局2011年。
137.《莫斯科語義學派語義元語言在同義詞詞典中的應用》(陳秀利合作),《揚州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138.《試論組合結構中辭彙語義的變化》(孫道功合作),《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
139.《漢藏—高加索超級語系:斯塔羅斯金的論證》(李艷合作),(1)《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2)《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12年第2期。
140.《吐火羅語在證明漢語-印歐語關係中的作用》(李艷合作),《語言科學》2011年第6期。
141.《〈廣韻四聲韻字今音表〉校讀記》,載周祖謨《廣韻校本》(下冊),中華書局2011年。
142.《語言科技文庫總序》,載《語言科技文庫》,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
143.《歐亞超級語系假說:格林伯格的論證》(李艷合作),《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144.《幼兒話語行為效能範疇系統的建構》(李堯合作),《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
145.《關於增設“語言學”一級學科的建言》,載《語言科技人才培養論壇文集》,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146.《親緣比較語言學的新視野》,李艷著《超級語系: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新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147.《〈蜘蛛:社會網路分析技術〉序》,林楓譯《蜘蛛:社會網路分析技術》,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
148.《〈雙語兒童:早期發展與語言接觸〉序》,蔡雅菁譯《雙語兒童:早期發展與語言接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149.《〈四歲幼兒語言的語義研究〉序》,王彤著《四歲幼兒語言的語義研究》,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150.《〈幼兒話語行為功能研究〉序》,李堯著《幼兒話語行為功能研究》,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151.《〈漢語話說結構句法學〉序》,《漢字文化》2013年第1期。
152.《辭彙語義學史論的壯麗風景》,《江蘇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153.《“被××”格式的演變軌跡及其語義模式》(邱雪玫合作),《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154.《試論靜態語言學的神秘主義與吝嗇定律》,《山東外語教學》2013年第1期。
1986年,開拓了清代學者上古聲紐研究史論的領域。按照萌發初探期、立論創說期與系統集成期,逐一闡述了顧炎武、徐用錫、江永、戴震、錢大昕、段玉裁、錢坫、李元、夏燮、鄒漢勛、章炳麟、黃侃諸家之說,填補了百餘年此方面研究之空缺,清代古音學及其學術史方成完璧。1996年,在台灣出版繁體版《清代上古聲紐研究史論》;2012年,在大陸出版簡體版《清代古聲紐學》。
1989年草成《試論原始華夏語形成的歷史背景》,初步提出“東亞三大太古語系說”和“原始華夏語混成說”。1993年寫成《華夏漢語三元混成發生論》。
1994年秋寫成《論漢語史研究的理論模式》,對通行的四個漢語史研究理論模式([瑞典]高本漢直線型模式、[美國]普林斯頓方言逆推型模式、[美國]張琨時空二維差異型模式、[日本]橋本萬太郎地理推移型模式)逐一剖析,闡述了“混成發生·推移發展”模式。
1995年寫成近5萬字的《中國語的歷史和歷史的中國語——7000年中國語史宏觀通論》,力求貫通考古學、歷史學、傳說學、人種學、民族學與歷史語言學諸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東亞-南洋語言文化圈假說”為背景將新模式概括為“南耕北牧·衝突交融·混成發生·推移發展”。通過溯源沿流式、大視野、全景觀的審視,以期重建中國語史觀和中國文化史觀,而且試圖通過新的模式闡釋中國語言史以重建中國文明史乃至東亞文明史。1998年,在台灣出版《混成與推移:中國語言的文化歷史闡釋》。2003年,出版《中國語言文化史》。
1999年完成了《語言關係類型學:對譜系樹模式的超越》,提出採集狩獵經濟型語網、海上游牧經濟型語珠、農耕經濟型語區、游牧經濟型語系的四分法,試圖從生態環境、經濟方式以及文化背景上重新闡釋新石器時代以來人類語言的關係類型和演變模式。
1998、1999年,在《論索緒爾靜態語言學的三個直接來源》、《心理索緒爾:精神分析的一個嘗試》中,提出“四個索緒爾”:1.教程索緒爾:依據《普通語言學教程》所了解的索緒爾;2.學術索緒爾:依據靜態語言學理論的三個直接來源所探究的索緒爾;3.手稿索緒爾:依據新發現的手稿、札記等所新知的索緒爾;4.心理索緒爾:依據其學生時代遭遇與中老年心態所揭示的索緒爾。
2000年,在《東西方文化的本原差別及其分野》提出,世界文化類型的劃分應當以源頭文化差別、語言結構差別、本原哲學差別和衍生文化差別為標準。語言文字學是學科之母。語言結構類型特徵決定了語音分析模式,屈折語語音的繼起性產生了語音分析的音素論,詞根語語音的共起性導致了語言感知的音節論。認知模式、思維模式、思辨模式與語音分析模式具有相關性。本原哲學結構模式與語音結構模式具有同構性,歐洲自然哲學的原子論模式與音素論同構,中國人倫哲學的玄牝象模式與音節論同構。語音模式、哲學模式、思維模式對子文化結構模式具有制約性。某一類型中的子文化模式只是這些模式在衍生文化領域內的歷史性延伸。通過追根窮源和縱橫比較研究,可以把東亞華夏漢文化定性為東方文化類型,把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和西歐文化定性為西方文化類型。唯有以語言文字為線索,才可能貫通原始崇拜、神話學、宗教學、歷史學、哲學、思維學、邏輯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自然科學、藝術學等,以揭開東西方語言文化哲學模式的生命密碼。只有發現了中國文化的DNA,才能從根本上解釋3000年來的過去中國、準確描寫東西方文化合流中的20世紀現當代中國和預見21世紀的未來中國。東西方文化本原差別的研究,其價值在於早日走出困擾中國幾百年的現代化或世界化問題怪圈。
2001年,提出“語言科技新思維”。所謂“語言科學”包括理論語言學、描寫語言學、歷史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等分支學科,所謂“語言技術”指語言研究的現代技術手段,包括語言信息處理、語音實驗分析,以及語言的神經、心理和行為實驗分析的技術手段等。
2001年,提出現代漢語元語言系統研究的層級性理論,包括習得元語言、釋義元語言、析義元語言和認知元語言四個層級。
2001年,提出“語義語法學理論”。無論是漢語語法研究,還是語言信息處理,都需要既能反映漢語典型個性又植根於人類語言本質共性的理論。人類語言的本質共性是語義性,語義系統的潛在機制是網路性,語義網路的形成過程是建構性。根據語義統一場理論,語形本質是語義的標記性,詞類本質是語義的聚合性,句法本質是語義的纏繞性。語義語法學以義征挖掘和義場建構為基礎,以語義範疇提取和語義句模抽象為中樞,以基於義征纏繞的語義網路建構為目標。2007年,出版《語義語法學導論:基於漢語個性和語言共性的建構》。
2008年,寫成《親緣比較語言學:超級語系建構中的華夏漢語位置》。追溯了發端於西歐的語言歷史比較的緣起,歷史比較語言學孕育於16世紀的法蘭西,形成於17世紀的荷蘭,第一個里程碑是M.Z.van Boxhorn(1647)提出的斯基台語系(相當於印-歐語系)。傳統語系所追溯的語言同源,是生活在金屬時期(約3000~2000B.C.)的人類迅速遷徙的語言關係;而超級語系所追溯的語言同源,是生活在新石器時期(約8000~5000 B.C.)的人類緩慢遷徙的語言關係。論證華夏漢語與南方海島諸語具有親緣關係的超級語系主要有:澳-泰語系假說、漢-南同源假說、東亞超級語系假說等;論證華夏漢語與北方草原諸語具有親緣關係的超級語系主要有:漢-歐同源假說、漢-高同源假說、漢-阿同源假說、漢-烏同源假說。在現代人類的史前擴散和新石器-金屬時期文化傳播方面,東亞大陸具有天然樞紐的位置。走出非洲的現代人類,西亞成為第一個中轉站,他們一方面向東來到東南亞,一方面向北進入高加索。無論是從東南亞轉道北上,還是從高加索調頭東進,其匯合之處都指向黃河流域。由此,也就導致了該區域人種-語言-文化的形成和演化出現最為撲朔迷離的狀況。而作為舊大陸的最東部,黃河流域又成為向新大陸擴散的起點,就此而言,“中國/中土(中央之土)”確實處於新舊世界之間的樞紐位置。也正是基於這一根由,儘管一些早期工藝首先在西亞-中亞發生,但是並不妨礙在東亞成長,從而鑄就出恢弘的華夏文化。語言的歷史比較發展到超級語系建構階段,也就預示著傳統歷史比較務必改弦更張——從語言的“同源性”研究轉向語言的“親緣度”檢測。以原始祖語建構為目標的同源性研究重在定性,而基於相關語言要素的親緣度檢測則重在定度。語言關係類型學、親緣度理念、語言關係-基因漂流研究的互證、基於計算機的統計語言學,為21世紀的“親緣比較”研究奠定了理論和方法。
2008年,出版《中國轉型語法學——基於歐美模板與漢語類型的沉思》。本書基於歐美模板與漢語類型之間的關係,對中國轉型語法學的源流演變、學術背景、理論基礎、具體方法及其利弊得失逐一剖析,旨在為21世紀的新生代編織搖籃,並非為20世紀的老前輩再壘豐碑。19世紀以前,西洋學者已經走過了基於多明我傳統的三百年漢語文法學研究歷程。20世紀以來,中國轉型語法學先後形成基於普遍唯理主義的馬建忠傳統和基於分佈描寫主義的趙元任傳統。如從40年代始,漢語語法研究堅持以意義-功能作為劃分詞類的標準(王力1943),堅持以補詞作為句法分析的單位(呂叔湘1942),堅持以意合作為句法結構的機制(王力1943),基於漢語結構類型並具普遍價值的功能-結構語法學早就建立,完全有可能在50年代與歐洲功能-結構學派平分秋色。學術史研究應避免基於單一價值取向或編撰模式的複製,而甄別“一家之言”的途徑就是營造多種價值取向的共存生態,給學人提供自主取捨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