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文學院
建築
巴金文學院創建於1983年,旨在發現、培養青年作家,並為文藝界人士提供交流學習場所,於2003年巴金先生百歲華誕前夕正式建成,院名由著名作家冰心先生親筆題寫。巴金文學院是中國作家協會創作基地,是研究巴金先生的重要資料庫與學術基地,同時也是文化交流的一個窗口。20年來巴金文學院碩果累累,先後受聘於文學院的200餘位中青年骨幹作家,創作出版的長篇作品已超過300部,其中阿來的《塵埃落定》、柳建偉的《突出重圍》、裘山山的《我在天堂等你》、鄧賢的《中國知青夢》等作品,均在文學界產生過重大影響。巴金在世時十分關注文學院青年作家的成長,多次過問文學院的創作情況。
巴金文學院
巴金文學院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原名李堯棠,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表后引起強烈反響。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砂丁》、《索橋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1931年在《時報》上連載著名的長篇小說“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1982年獲“國際但丁文學獎”。散文集《隨想錄》(包括《隨想錄》《探索集》、《真話集》、《病中集》、《無題集》)。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我國文學界有“魯郭茅,巴老曹”的美稱。巴金一生勤奮寫作,著作頗豐,即使進入耄耋之年仍能寫出《隨想錄》這樣的驚世之作。
巴金,是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是享譽世界的成都籍作家,生前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建於巴金文學院中的巴金陳列館按巴金故居建築呈四合院式和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兩層群樓建設,內設有巴老雕塑,並將巴老照片、生平、手跡、著作、文史文件、學術成果、書信、用具等珍貴資料和物品集於一館,同時還將輔助性陳展川籍著名作家郭沫若、何其芳、沙汀、艾蕪的創作、生活資料,供學者和遊人研究、參觀。另有“專家樓”作為作家的休閑度假和創作基地。據專家預計,不出一、二百年,巴金文學館將成為成都地區又一個蜚聲中外的“杜甫草堂”。這將是蔭及一方的使當地人民世世代代受益的人文景觀。
巴金文學院
巴金文學院分ABCD4個功能區,A區是兩層樓高的展覽樓。記者進入展覽樓,一樓大廳的銅像基座已經搭建完畢,屆時,一座巴金坐姿銅像將安放在此。二樓大廳已經進入了布展的準備階段,由木料分隔的展覽區已經基本成型。展覽樓右邊是B區會議大廳,大廳正門設計別具一格:紅色的木製門框搭建出一個鋪著灰瓦的門檐,在門外翠竹的映襯下顯得古意盎然;會議大廳均採用了落地玻璃窗的設計,在滿足室內採光的同時也增加了現代氣息。展覽樓左邊是C區茶廊,這是一個供來賓喝茶、休閑的區域。穿過迂迴的走廊就來到茶廊,茶廊外是一片綠茵草地,而茶廊內則遍種翠竹。文學院的D區是專家公寓,三合院的獨特設計給人以家的親切感。
龍泉桃花燦若雲霞,笑迎四方賓客。自古桃花親文人。龍泉桃花會年盛一年地成功召開,吸引了許多國家、省、市文學藝術界的知名作家、詩人、畫家、書法家、攝影家、歌唱家、詞曲家前來觀摩、體驗、叩訪。藝術家們用文藝的方式為龍泉創造和積累了更加豐富的文化財富,為龍泉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其中,最為顯著的成果便是作家、詩人們在桃花叢中產生的建一座巴金文學館的設想以及最後的實施……
記得1994年桃花會期間,筆者誠邀省作協文學院常務副院長、著名詩人徐康、文學院辦公室主任、中國作協會員廖憶林到龍泉觀賞桃花。兩位詩人應邀前來,在書房村和紅沙坡觀賞了漫山遍野的桃花,大讚龍泉的美景盛世。交談中,徐康說,你已被破格(文學院創作員必須是省作協會員,筆者此時還未入會)聘為省文學院創作員,希望你珍惜機會、勤奮創作。他們說.省作協還在多方與巴金先生聯繫,準備把四川省文學院更名為巴金文學院。省委宣傳部很重視文學院更名的事,認為文學院冠以巴金的名字,更能激勵四川作家的創作激情,有力促進四川文學事業的發展。兩位詩人在桃花叢中一面觀花,一面談論文學院的發展。
時近中午,廖憶林突然對徐康說,如果文學院更名成功,就應建一座巴金文學館,而且要建就一定要建在龍泉的桃花山水間!徐康院長立即贊同廖憶林先生的提議,併當即表示回去后儘快向省作協黨組彙報。筆者也為之激動,表示願意盡自己的所能為文學館的建設多作奔波、聯繫工作,盡龍泉文化人的一份責任。這就是巴金文學院領導在桃花叢中構想建一座巴金文學館的最初願望……
2000年3月,桃花會期間,巴金文學館的建設單位省作協、省文聯與龍泉驛區人民政府正式簽訂了征地建設合同。從成都蹣跚邁向龍泉驛的巴金文學館歷經7年風雨,終於塵埃落定。這是龍泉驛的一件幸事、喜事。整個項目投資3000萬,佔地40餘畝。沫若藝術院亦是“四川省文學藝術人才培訓中心”,對國際國內展開文化交流活動。我們有理由相信,巴金文學院、沫若藝術院落戶龍泉,高層次的文學藝術界人士的到來,將極大地豐富龍泉的人文資源,極大地優化龍泉的文化環境,提升龍泉的文化競爭力。對實現“文化龍泉驛”、“藝術龍泉驛”的目標,無疑是一個大手筆。
巴金文學館是四川省文化建設十大標誌性工程中唯一落戶成都城外的一個項目。圍繞巴金文學院,龍泉驛正在加快驛馬河二期工程建設速度。在離巴金百歲生日(2003年l 1月25日)100天的時候,開展了100隻優質壽桃獻巴老等系列活動。在龍泉驛,巴金文化正在聚集、形成、擴展……(作者劉曉雙)
巴金文學院創建於1983年,於2003年巴金先生百歲華誕前夕正式建成,由著名作家冰心先生親筆題寫院名。這個灰瓦白牆川西民居風格的院落,佔地45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巴金陳列館、綜合樓、會展廳、專家樓、餐飲部和亭廊等。正式落成的巴金文學院新院,地處風光秀麗的成都市龍泉驛,佔地22畝,為川西民居建築風格。院內小橋流水,綠樹成蔭,環境優美,能容納70位作家在此安心創作。著名作家、巴金文學院院長馬識途表示,文學院將成為青年作家進行文學創作和研討的基地,文學院也將為青年作家提供良好的生活、住宿、採訪、創作服務。
凸凹,庹政,朱曉劍,張選虹,公子建等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