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萬古風流蘇東坡的結果 展開
- 2005年6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 人望上下
萬古風流蘇東坡
2005年6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如果說《智聖東方朔》是東方龍吟“文俠小說”的開山之作,那麼《萬古風流蘇東坡》將是其定型之作,作品將歷史、詩文、小說結合,對蘇東坡的思想內涵都有準確深刻的把握。本書從5月開始在“國學網”、“文俠網”和“大唐中文”上發表部分篇章,刊出不久便引起海內外網民、讀者和學者的重視,繼而引起一系列激烈的爭論。
第一部:人 望楔 子 項羽孫權同時來 不引起紛爭才叫怪 第一章 帝高陽之苗裔兮 粟米芋頭最能充饑 第二章 世間萬物難窮究 悟出幾分受用幾分第三章 槐樹葉兒雖然苦 卻能吹出歡樂的歌 第四章 什麼神靈與菩薩 不能服人就砸了它 第五章 他中他的進士去 我有我自己的快樂 第六章 沒想到那朝廷里 竟是個好玩的去處 第七章 你若有心當范滂 我便能做范滂之母 第八章 爺爺您怎麼走啦 您要等我中進士啊 第九章 人能搏倒大老虎 卻害怕馬蜂蟄屁股第十章 請問先生的詩作 能讓我改幾個字么 第十一章 我只想求仙學道 世間俗事煩死我啦第十二章 你既然與劍無緣 何不練就琴心劍膽 第十三章 何必耗神於琴呢 紙筆可奏絕世遺響第十四章 狗熊掉進蜜缸里 撐死也不會跳出來第十五章 寧可老死於山林 也不願再去雙鳳堂第十六章 山林豈是避世地 神箭雄兵對付蠻夷第十七章 姐姐雷青俱往矣 我不當道人做什麼第十八章 三峰山上駐三蘇 母親啼血喚兒復�d第十九章 神箭中的劍出手 雄兵敗績健兒出走第二十章 明月夜兮短松岡 兩情相知地久天長第二十一章 說文道賦論今古 慕賢思齊洞房添燭第二十二章 紅袖添香復論詩 張大帥折節交父子第二十三章 軟缸之硯涌妙文 軌甲卦影倒映世塵第二十四章 張大帥喜試二徒 蘇家父子還願出川……
寧可老死於山林 也不願再去雙鳳堂 蘇洵把病了的子瞻帶回家中,不久他也病了。蘇洵從子由口中,徹底了解到子瞻的病因。不用說子瞻受不了如此巨大的打擊,就是四十五歲的蘇洵自己,也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全是真的。一開始,他以為那兩個隱者和道人完全是胡說八道,這些人好像專門盯著子瞻,要把子瞻引向山林隱逸人物的圈子裡。可不是么?那個神出鬼沒的張易簡,好像就是沖著子瞻而來眉州的,又是沖著子瞻而公開授徒的,他向子瞻灌輸了許多《老子》和《易經》八卦之類的東西,然後便不知去向;而那個勾台符,便是張道士從山林中派來監視子瞻、左右子瞻的,他們知道子瞻是塊好材料,他們要子瞻永遠跟著他們走,將來成為一個有名的道士!雷簡夫原來也是個山林隱士,這一點雷太守自己也從不諱言,正因為雷太守背叛了隱逸之流,回到世間解救民生疾苦,做了官,與他們分道揚鑣了,那些道人便把雷太守視作仇敵,處處和他對著乾的!然而蘇洵沒有輕易地指責兒子,他覺得,有必要把雷太守的事情弄得清楚。既然那兩個道人說他們與張俞是同一個師父,何不再找白雲道人張俞,問一問他對雷太守的看法呢?想到這兒,蘇洵便在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轉之後,動身去了成都。他讓程夫人和子由好好看護著發燒不止、嘴中老說胡話的子瞻,同時找來眉州名醫劉道遠,為子瞻悉心治療,自己便再次上了青城山。蘇洵乘船到了成都,然後雇了個馬車,來到白雲溪。剛到山前,便又遇見那個樵夫。那樵夫對蘇洵說:“這位蘇先生,你又找白雲道士么?真不巧,他前天出山了。”蘇洵急忙問道:“他又到名山游賞去了?那張夫人在家么?”他想,既然張俞不在,問問她的夫人也好。上次蘇洵在這裡與白雲道人談兵論法,其夫人在一旁雖沒言語,卻在他們說到關鍵之處,頻頻點頭,看來她也是很有見識人,說不定她也知道一些雷太守的事呢!那樵夫聽了這話,便笑了起來。“先生,聽你的話就知道,你與白雲道人交往不深。他的夫人從來不稱夫人,大家都稱她為蒲芝居士。” “蒲芝居士?那好,我就找蒲芝居士,問問她也行。” “哈哈,你又錯了。白雲道人遠行,從來都是與蒲芝居士一起前往的,你又怎麼能見到她呢?”蘇洵再次瞪大眼睛:“怎麼?蒲芝居士也跟他走了?” “是啊,白雲道人上次遠去湘江、沅江,登上九嶷山,全與蒲芝居士同行。蒲芝居士的身子骨兒,比白雲道人還結實呢。這回我聽說他們要去浙江,去看錢塘江大潮。這麼好的事情,蒲芝居士怎麼會落下呢?”樵夫認真地說。蘇洵萬萬沒有想到,張俞六十多歲了,出遊時還要帶著夫人。此時他的思緒飛到了遠山,想象著張俞夫婦在吳地山川和錢塘江潮前的情景,不禁大為感慨。是啊,他們一個白雲道人,一個蒲芝居士――閑雲野鶴,隨遇而安;蒲柳靈芝,乘運委化,這是何等的快意的事情啊!自己前些年遊歷名山大川,有個史彥輔作伴就高興不已,試想一下,如果他沒有孩子,由夫人程九妹陪著他四處遊玩,那將是什麼情形?蘇洵再回過頭,只見樵夫早已遠去,又給他留下一串樵歌:城上新開百尺樓,白頭人伴白雲遊。山川半倚三吳勝,江漢常吞七澤流。蘇洵聽了這歌,知道肯定是白雲道人的作品。他愣愣地站著,竟然怔了好半日,腦海裡面一片空白。過了好一會兒,樵夫早已沒了蹤影,蘇洵才回過神來,他自言自語地說,我若像子瞻這麼大的年紀,也與這些人朝夕相處,也許我早就跑到深山老林中呆著,再也不回家了呢!然而蘇洵畢竟不是孩子,他此次前來,不達目的,不會善罷甘休。他又回身成都,去找州學教授吳照鄰,想從他那兒得到些消息,至少也要解一解心中的疑團。吳照鄰聽了蘇洵的疑問,自己先笑了起來。“明允兄,我與張俞交往也不太深,只是欽佩他的為人和他的詩作。至於雷簡夫的事情,我偶爾聽到官場上面有些傳聞。雷家的名聲確實不好,他的先人兩次來成都討伐叛逆,兩番立下大功,這是真的;可他們貪財戀官,也是真事。雷有終在成都任上,虧空官府銀錢上千萬,聽說至今成都府的賬薄上,還將那筆虧空放著;至於雷簡夫在長安的事情,我吳照鄰無從查考,自然不能亂說。然而雷簡夫去雅州當太守,是禮部侍郎張方平大人舉薦的,那張方平為人正直是出了名的,若雷簡夫行為越軌,張方平又會舉薦他么?聽說本朝名士宋祁曾寫詩稱讚雷簡夫,說他‘高氣橫九州’,而當今朝中要人韓琦、名士歐陽修等,也與雷簡夫有所交往。韓琦眼下是三司使,總管天下鹽鐵、度支、戶稅,從三司使再當上執政大臣,只有一步之遙;歐陽修前年喪母,丁憂期限也快到了,聽程知府身邊的陳先生說,歐陽修一回朝中,就要恢復翰林學士職務。雷簡夫在雅州任上幹得不錯,如果韓琦大人和歐陽修學士再一提拔,說不定雷簡夫便能升任成都知府呢!”